第64章 花會(五)

袁兆面露喜色,皇后卻大驚:“皇上,若是誤了用湯藥的時辰,可如何是好?”

皇帝已經伸手讓袁兆和大皇子袁機扶着朝觀景閣正中位置走去,口裡說道:“太醫們不是帶着丸藥嗎?那丸藥雖難嚥,用一次也是可以的!”

皇后勸不動皇帝,面色不虞,其他皇子更是寂然無聲,各自在心裡思量開了:老大是長子,從小到大都跟在父皇身邊,老五是皇后生的嫡親皇子,而老四得父皇寵愛,更難得的是他身邊有個鄭景琰,鄭景琰擅醫術,一枝銀針能解父皇急病之痛,連太醫們煉製特別丸藥之時爲慎重起見都會請他過一過目,父皇信重鄭景琰,寵愛老四,眼前這三個人,誰會更厲害些?他們這些冒不了頭的皇子們,又該做何打算?

壽王袁聰偕同壽王妃跟隨在衆人身後,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老四和老五這倆小子,一個不斂鋒芒,一個隱藏不露,彼此間爭強鬥勇從未停歇,現在就爲了多爭得皇帝寵愛,也能折騰成這樣——那裡王妃獻琴,這裡皇子表孝心,這人是留下來了,且拭目以待,看秦王妃拉上榮平侯夫人,是否真的就勝過魏王妃一籌?

話說方纔看鄭景琰那神情,好似他並不樂意夏依晴露面吧?既然如此,那爲什麼今天又帶出來了呢?他什麼意思啊?

袁聰回頭張望了一下,鄭景琰不是皇家子弟,不能隨同皇駕入閣內,正與一些近臣和其他隨從一起站在觀景閣外待命。

皇帝與皇后在正位上落坐,宣旨讓衆臣與命婦女眷們也各自坐下,君臣共賞春日景色。

秦王妃早已請問了皇上貼身太醫,令貼身親信的嬤嬤和侍女去守着小廚房做出幾樣清真食物,並以泉水烹煮的清茶,親自奉上來,經內侍驗看,袁兆再一一嘗過,才放到皇帝面前,請父皇進食。

皇帝飲了兩口清水,含笑點頭稱好。

秦王妃又呈上一小碗溫熱適口的肉絲粥,皇帝也吃了幾口,看着秦王夫妻倆一左一右圍着皇帝忙乎,皇后臉色微沉。

原先的計劃不是這樣的,她只是要利用秦王府鋪一條路,引皇帝經過這兒,最終往魏王府去!

皇帝其實不肯駕臨皇子們的府邸,他說自己身體未全好,太清瘦,臉頰都陷了下去,如此面貌如何見人?是她聯合太醫,費了老半天的口舌,不惜提到徐敏玉,又說秦王府的小太湖早已變了模樣,皇帝沉默過後,這才踏出宮門,跟着她來了!

既然能來秦王府,那就該去得魏王府,又有魏王夫妻孝心奉承,皇帝他好意思拒絕嗎?

但得他去了一次,便有辦法哄得他去第二次,三次四次之後,嫡皇子朱央,就不僅僅得個魏王封號這麼簡單!

明明都安排好了的啊,稍一放鬆便掌控不住事態了,秦王夫妻殷勤周到地圍在皇帝身邊,皇帝好像很受用似的。

庾皇后暗自咬牙:倒是小瞧了袁兆!

下一刻她才明白過來,其實是小瞧了秦王妃徐寧真。

徐寧真是逝去的皇貴妃徐敏玉的堂侄女,徐家原也算是望族,但沒落多年,四代官宦都只是平平碌碌的官職,後來徐家出了一位皇妃,一位侯夫人,便着重於調教精養女兒,徐寧真在她這一代女兒中排行第六,與袁兆年紀相當,袁兆因不肯接受皇后爲自己選妃,便請旨迎娶母族女子,皇帝恩准,於是徐寧真成爲秦王妃。

庾皇后見到徐寧真之後便笑了:這姑娘眉眼倒還好說,卻白白胖胖,圓臉圓腰,明顯一有肉無腦的吃貨,較之她爲魏王選的王妃可差得遠了,沒什麼可擔心的!

隨着時日過去,秦王妃除了爲秦王生育一子一女外,的確沒做出什麼令人對她刮目相看的事情,但她打理着秦王府,這麼多年,也沒出過任何錯兒。

皇后在那兒漫想,秦王夫婦忙着陪皇伴駕,無暇顧及外邊的賓朋,只見內侍引了秦王府一名侍女進來,跪下請示:“啓稟秦王妃:原先定下的各項遊玩名目,已悉數安排好,賓客們都在賞玩,有多人撐了畫舫入湖,那助興的曲子……”

徐寧真正將一棵鮮嫩清翠的小白菜挾送到皇帝的玉碟子裡,聽到這裡忙笑道:“哦,我如今暫時還不得閒,榮平侯夫人不是在麼?便讓她代替我,將我們前些時譜成的那首曲子彈奏一遍!”

侍女應聲退下。

魏王妃說道:“原來四嫂嫂早譜有新曲,竟不與我們分享!”

王妃們平日在一起玩耍,有時也譜首曲子填個詞兒,徐寧真雖通詩詞音律,但表現一般,魏王妃並不擔心她能超過自己。

徐寧真道:“這個麼,原是榮平侯夫人先起意要譜的曲子,卻斷斷續續地總也弄不連慣,偶然說與我聽,我與她梳理了幾天,這才順暢了!這曲子名叫‘太湖美’,也算是爲我們王府中小太湖所作,故而要留到今日才彈奏與衆人聽!”

皇帝笑咪咪地聽着兒媳婦們說話,他在皇宮裡生長,自幼喜愛音律樂曲,遇着有共同愛好的徐敏玉後,更是到了癡迷的地步,後來做了皇帝,沒空伺玩樂器,徐淑妃也難產逝去,更令他悲苦了好幾年,此後再不撫弄琴簫,但對樂律的喜愛卻不曾減弱,尤愛賞看別人譜奏新曲。

當下便對徐寧真道:“這裡有兆兒便行,你且去彈奏來,讓父皇也聽聽!”

徐寧真哪敢此時就去撫琴,那不是露餡了嗎?她巧妙地推託道:“方纔已安排下去了,只怕此時榮平侯夫人已經……父皇,您聽!”

一串輕巧的絃樂聲響起,猶如湖面白鷺戲水,雙翅輕輕拍擊水面,澄澈細膩的波紋一圈圈盪漾開來,隨着水紋般一**連續不斷的曼妙絃音,閣中端坐的人們彷彿感覺到柔風拂面,看到一幅幅美景次第展現於眼前……

皇帝臉上呈現出激動的神情,他站起身,離座朝閣外走去,皇后等人忙跟上,徐寧真低聲和袁兆說了兩句話,領着兩名侍女往側門去,袁兆急命人:

“快!給皇上和皇后移座!外頭有少許陽光,撐起華傘!”

皇帝走到觀景臺白玉欄杆邊,眺望小太湖上的白帆畫船,耳邊傾聽美妙的琴音,彷彿置身於往昔時光。

第155章 撒錢第28章 探問第281章 做主第216章 痛快第162章 使得第36章 瑤貞第260章 懶貓第281章 做主第366章 出事第104章 放心第72章 母女(二)第132章 內傷第277章 提點第123章 說事第39章 新婚第12章 進京第232章 圍府第81章 態度第229章 祈福第223章 探望第205章 後怕第185章 留意第34章 氣暈第237章 安心第25章 相看第249章 膏藥第35章 不甘第198章 守信第56章 醉酒第130章 病情第173章 規矩第289章 偏房第349章 機會第357章 婚禮第50章 決定第269章 餵養第318章 出嫁第349章 機會第335章 散心第139章 同鄉第167章 打住第35章 不甘第237章 安心第112章 照顧第259章 拒絕第257章 混亂第166章 勸告第188章 受傷第116章 法子第250章 編排第365章 聚會(二)第107章 紈絝第6章 孃家第48章 說和第35章 不甘第237章 安心第335章 散心第110章 看寶第28章 探問第221章 喜脈第319章 晦氣第159章 來遲第349章 機會第173章 規矩第203章 哪位第21章 龐府第234章 逃命第353章 呵護第191章 取名第11章 離去第319章 晦氣第65章 花會(六)第147章 禽獸第298章 議親第199章 訓教第46章 利用第318章 出嫁第176章 傳話第292章 客來第160章 探問第303章 貴妃第292章 客來第276章 聚會第86章 賞月第90章 相見第206章 退親第215章 噁心第112章 照顧第188章 受傷第71章 母女第262章 探望第195章 寵婢第155章 撒錢第262章 探望第130章 病情第133章 摸過第149章 呆子第120章 送菜第256章 透露第140章 冷淡
第155章 撒錢第28章 探問第281章 做主第216章 痛快第162章 使得第36章 瑤貞第260章 懶貓第281章 做主第366章 出事第104章 放心第72章 母女(二)第132章 內傷第277章 提點第123章 說事第39章 新婚第12章 進京第232章 圍府第81章 態度第229章 祈福第223章 探望第205章 後怕第185章 留意第34章 氣暈第237章 安心第25章 相看第249章 膏藥第35章 不甘第198章 守信第56章 醉酒第130章 病情第173章 規矩第289章 偏房第349章 機會第357章 婚禮第50章 決定第269章 餵養第318章 出嫁第349章 機會第335章 散心第139章 同鄉第167章 打住第35章 不甘第237章 安心第112章 照顧第259章 拒絕第257章 混亂第166章 勸告第188章 受傷第116章 法子第250章 編排第365章 聚會(二)第107章 紈絝第6章 孃家第48章 說和第35章 不甘第237章 安心第335章 散心第110章 看寶第28章 探問第221章 喜脈第319章 晦氣第159章 來遲第349章 機會第173章 規矩第203章 哪位第21章 龐府第234章 逃命第353章 呵護第191章 取名第11章 離去第319章 晦氣第65章 花會(六)第147章 禽獸第298章 議親第199章 訓教第46章 利用第318章 出嫁第176章 傳話第292章 客來第160章 探問第303章 貴妃第292章 客來第276章 聚會第86章 賞月第90章 相見第206章 退親第215章 噁心第112章 照顧第188章 受傷第71章 母女第262章 探望第195章 寵婢第155章 撒錢第262章 探望第130章 病情第133章 摸過第149章 呆子第120章 送菜第256章 透露第140章 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