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混亂

八月十五謂之爲中秋佳節,自古以來便有團圓吉慶之意,大華朝從皇帝到臣民,都對這個節日極其重視,京城及全國各城鎮間過節的氣氛十分濃郁熱鬧,其程度不亞於春節過後的元宵佳節。

這麼一個團圓喜慶的節氣過下來,別人家感受如何不得而知,榮平侯府的人卻感覺混亂不堪,侯爺鄭景琰更是無比惱火,看着上了年紀的祖母那一頭花白頭髮、滿臉驚怒卻又飽含憂慮的複雜神情,他第一次想違背孝道,聽任自己意願將所有不好的情緒全部暴發出來。

依晴勸住了他,依偎在他胸口輕聲道:“祖母還年輕的時候,你就一直這麼隱忍不發,如今祖母年紀大了,你反而要鬧起來,這算什麼?不說祖母禁受不住,便是你自己,也會後悔的!”

鄭景琰摟緊了依晴,撫摸她肚子裡時不時踢一腳或揮一拳的胎兒,有些黯然,語氣悻悻地說道:“寶兒還不肯安靜下來……我現在已經後悔了,若是當初就不容許他們在侯府裡住着,今晚你母子便免去這場驚嚇!”

依晴微笑:“我們沒事,那起火的地方離這麼遠,並不覺得害怕……寶寶平日這時候也總動來動去的。”

“我診過脈,還好,但你這麼走來走去的,他多少是受點驚嚇了!”

鄭景琰看向圍繞在老太太身邊哭哭啼啼的人羣,眼神冷漠:“以後不要這樣,任由他們亂去,你只管保重自己,好好坐着,不必理會別的!”

依晴從善如流,溫柔說道:“我知道了。”

其實事情發生之時,她也沒有去哪裡,只在老太太和太太身邊走動,也不懂今晚肚子裡這個是不是因爲沒吃到飯桌上那些蒸得紅豔豔膏肥肉厚的大螃蟹,跟她一樣又饞又不高興,竟然一直動個不停,都幾個時辰了,依晴感覺他的動作很有規律,並不像暴躁不安,便也不甚慌亂,加之鄭景琰聞訊從宮裡趕回來陪在她身邊,她就更加安定了。

她知道鄭景琰此時心情極差,中秋佳節,萬家團圓,宮裡新帝登高臺宴請百官共賞明月玉輝、指點清平盛世之際,榮平侯府居然鬧出一場不大不小的火災,濃煙滾滾而起,嚇着家裡人不說,外邊人都不知怎麼議論他榮平侯呢,任誰遇着這種事也會惱火。

事情由王文遠引起,惹出禍的卻是方寶章和馮月嬌,最後方寶嬋和王文慧對罵,撕打在一處,鬧得通府不得安寧,老太太氣得臉皮發紫、口脣青白,險些昏厥過去……依晴也算服了這些表兄弟表姐妹了,就不能給老人表演些積極好看點的節目,淨出糟心點子。

中秋節興掛燈籠,因國喪尚在,街上做出來賣的燈籠不能着色,都是些水墨碳素的圖畫,倒也別有意境,王文遠在外邊與同窗詩友們在青樓聚會喝酒,非常時期,青樓不許喧鬧,也不準狎妓取樂,幾個人就那麼喝着素酒很是無趣,王文遠惦念着常喜院裡的幾個俏婢,便告辭回去,在街上捎帶了些風味吃食,並買得幾盞素色燈籠回來,想送給妹妹和自己的通房丫頭們拿着賞玩,結果回到常喜院,發現妹妹去了安和堂,而馮月嬌卻獨自站在院子裡對着月亮發呆,王文遠送給馮月嬌一隻燈籠,又讓丫頭們將自己買回來的風味小吃擺上,搬出酒罈子,讓人去把表弟寶章叫了來。

兩個表兄弟,領着幾個丫頭,邀了月嬌一同入座,自成一席飲酒賞月,談笑作樂,王文遠摟了美婢在懷,再多喝幾杯,便不知死活起來,讓會唱曲兒的小丫頭唱了幾句助興,又將人分成兩派,划拳行令喝酒,幾個年輕人沒了管束,自由自在喝得盡情盡興,馮月嬌的兩個丫頭最先醉倒,王文遠的通房丫頭架着他進房去了,方寶章和馮月嬌相顧無語,方寶章要回去,馮月嬌就拿起王文遠給的燈籠送他,到門外方寶章又送了馮月嬌回來,結果送來送去,直接送進了馮月嬌的房間,究竟是誰先起的頭,不得而知了,總之兩個人趁着酒意雙雙解衣入了幃帳,而那被隨意掛在窗下的燈籠,則不知何時燃燒起來,殃及窗邊垂着的紗幔,秋高氣爽,物燥天干,這一着火不得了,火焰瞬間騰起老高,幸虧前院大總管多了個心眼,讓人爬在高處觀察後院情況,一見不對頭,立馬帶人衝進來救火,饒是如此,整個常喜院還是被燒掉一半!

方寶章和馮月嬌幸而沒迷糊過去,二人正剛嚐到甜頭上,***,猛然發現窗邊冒起大火,嚇醒了,相互拉扯着逃跑出來,看看兩個人赤身**實在難看,便很缺心眼地相隨跑回了常樂院,竟是沒去管王文遠等人的死活!

也幸得王文遠住在東廂房,馮月嬌則與王文慧住西廂這邊,火勢延至主屋時被澆滅,沒燒到東廂。

馮月嬌的房間燒了個精光,王文慧的同樣沒留下什麼,爲此又哭又鬧,而方鄭氏和方寶嬋卻責怪王文遠把馮月嬌和方寶章湊成一堆,肯定是別有居心!

王文遠當然不服,他還想怨怪方寶章見死不救呢!

爭着吵着,一言不和,方寶嬋甩了表妹王文慧一把掌,王文慧哪裡忍得下?直接和方寶嬋廝打起來……

中秋節之夜過後,鄭老太太就病倒了,可憐老人逃難躲進地洞裡都沒被嚇病,一場大火卻把她驚得臥牀不起。

鄭景琰自然是極力安慰祖母,奉藥湯勸飲食,盡力多抽時間陪在祖母病榻前,與她說話哄她寬心,鄭老太太仍是惦念外孫們,叮囑孫子:“再如何,他們還是你親親的表兄弟,此次沒惹出大禍,就原諒他們吧!你把他們安置好,讓你的姑母放心,日後衣食無憂,便可以了!”

這話聽起來有點像遺言,鄭景琰卻一本正經地答應了,出來與依晴說悄悄話:“老太太這是給嚇怕了,自己想着讓我將表親們安置一下。那場火若真的把侯府燒着,哪怕只燒掉一半,祖母也難以安心!她疼愛兩位姑母,一力護着文遠和寶章,這兩小子卻不成氣候……唉,你說,咱們倆以後不會有這樣的外孫吧?”

依晴白他一眼:“告訴你,沒有!本夫人調教出來的女兒,絕對要比方鄭氏和王鄭氏強百倍千倍!本外祖母的外孫兒,那就更不用說了!”

鄭景琰又好氣又好笑,擡手在她臉上捏了一把:“好大膽子!好狂妄的語氣!你這話敢不敢在老太太跟前去說?”

將姑母和表親們分出去住,並不算難事,鄭景琰手頭上有房產,都是地段極好的宅院,再分些銀子、產業讓他們自去經營即可,王文遠考不中進士,但杏榜有名,鄭景琰再出面,完全可以補一個不錯的官職,比那些正經進士還要好,不過得等到明年春季,而方寶章,還是個學生,眼下得好好讀書,問功名得三年之後。

以前是礙於祖母的臉面,鄭景琰即便對姑母表親們有不滿,也從不顯露出來,如今連祖母都想通了要將姑母挪出去住,鄭景琰就不再費什麼口舌了,直接了當讓杜仲先去把事兒都辦妥,待祖母病情緩了些,再來與方鄭氏說。

其它一些瑣碎之事,方鄭氏求到面前,鄭景琰也給她辦了,比如方寶嬋終於忍受不了龔子傑,聽從她娘勸告,想與龔子傑和離,龔子傑也答應了,但要方寶嬋拿出一萬兩銀子補貼給他,因他要養兒子,兒子他是不會給方寶嬋帶走的!

方鄭氏沒有那麼多銀子,只能到老太太跟前哭訴,鄭景琰在邊上聽得清楚,便請大姑母不用擔心,這事他自會辦妥。

也就是交給甘鬆他們,一天內就給方寶嬋拿了和離書回來,方寶嬋也不道謝,當着衆人的面接過和離書,卻哭得肝腸寸斷,依晴暗想還好鄭景琰挺聰明,沒有親手將和離書遞給她,這弄得倒好像是鄭景琰拆了她好姻緣似的。

至於方寶章和馮月嬌那一對,依晴猜想着,那應該是馮月嬌的手筆。

鄭景琰以身體不行爲由,不肯收納妾室,還勸告老太太趕緊把馮月嬌送回老家,免得耽誤了她的終身,老太太經過這麼一折騰,對小兒女們的親事也灰心了,不想再多管閒事,便讓方鄭氏去勸馮月嬌,哪知方鄭氏是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偏哄着馮月嬌留下來等待機會,那馮月嬌正好不想回西華縣老家,那裡實際上已經不算是她的家了,回去只怕被父親和後母賣掉都未可知,於是聽了方鄭氏的法子,直接撞了頭假裝受傷,暫時留在侯府“養傷”。

但這不是長久之計,馮月嬌知道老太太已徹底放棄了她,傷心之下,只好自尋出路,她每天關在深宅,也不能找到別的什麼人了,唯有王文遠了方寶章,王文遠的三個通房丫頭比她還要年輕俏麗,勾搭王文遠顯然不成,那就只能是十七歲的方寶章了!

老太太這回學聰明瞭,很慎重地讓鄭夫人派婆子去替馮月嬌驗身,確定她已失了清白,也難得方寶章是個有擔當的,信誓坦坦非月嬌不娶!

可笑方鄭氏機關算盡,最後自己的兒子做了墊底兒的!

第235章 暗道第235章 暗道第127章 消息第345章 傻子第61章 花會(二)第67章 夜話(二)第271章 洗三第30章 鬱悶第218章 對峙第324章 知音第128章 劉媽第304章 私語第193章第257章 混亂第239章 團聚(二)第105章 肖像第114章 禍害第245章 撞暈第344章 等着第327章 舊事第40章 好人第363章 寶兒第25章 相看第219章 閉嘴第184章 出府第230章 難產第226章 添堵第136章 保證第203章 哪位第314章 閨友第278章 坦誠第60章 花會第232章 圍府第141章 提醒第26章 中意第252章 爲妻第12章 進京第335章 散心第209章 狀元第227章 改變第270章 疼愛第325章 雜事第303章 貴妃第245章 撞暈第156章 賞錢第262章 探望第255章 打算第186章 王妃第266章 變傻第214章 處置第103章 相信第334章 糟心第29章 打發第351章 慘案第233章 來信第21章 龐府第137章 不善第13章 親戚第50章 決定第5章 嫡庶(二)第223章 探望第231章 消息第169章 喜事第114章 禍害第49章 白賺第5章 嫡庶(二)第110章 看寶第166章 勸告第349章 機會第76章 等你第210章 宴席第69章 不等第299章 賜婚第190章 假裝第320章 請醫+第319章 晦氣第183章 體恤第364章 聚會第80章 捉影第230章 難產第52章 問話第362章 惹事第3章 教訓第274章 老帳第178章 嚇唬第95章 夫妻第56章 醉酒第119章 不安第34章 氣暈第71章 母女第30章 鬱悶第250章 編排第107章 紈絝第55章 擔心第260章 懶貓第150章 好處第94章 住宅第157章 告別(一)第84章 着急第27章 根基
第235章 暗道第235章 暗道第127章 消息第345章 傻子第61章 花會(二)第67章 夜話(二)第271章 洗三第30章 鬱悶第218章 對峙第324章 知音第128章 劉媽第304章 私語第193章第257章 混亂第239章 團聚(二)第105章 肖像第114章 禍害第245章 撞暈第344章 等着第327章 舊事第40章 好人第363章 寶兒第25章 相看第219章 閉嘴第184章 出府第230章 難產第226章 添堵第136章 保證第203章 哪位第314章 閨友第278章 坦誠第60章 花會第232章 圍府第141章 提醒第26章 中意第252章 爲妻第12章 進京第335章 散心第209章 狀元第227章 改變第270章 疼愛第325章 雜事第303章 貴妃第245章 撞暈第156章 賞錢第262章 探望第255章 打算第186章 王妃第266章 變傻第214章 處置第103章 相信第334章 糟心第29章 打發第351章 慘案第233章 來信第21章 龐府第137章 不善第13章 親戚第50章 決定第5章 嫡庶(二)第223章 探望第231章 消息第169章 喜事第114章 禍害第49章 白賺第5章 嫡庶(二)第110章 看寶第166章 勸告第349章 機會第76章 等你第210章 宴席第69章 不等第299章 賜婚第190章 假裝第320章 請醫+第319章 晦氣第183章 體恤第364章 聚會第80章 捉影第230章 難產第52章 問話第362章 惹事第3章 教訓第274章 老帳第178章 嚇唬第95章 夫妻第56章 醉酒第119章 不安第34章 氣暈第71章 母女第30章 鬱悶第250章 編排第107章 紈絝第55章 擔心第260章 懶貓第150章 好處第94章 住宅第157章 告別(一)第84章 着急第27章 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