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三大勢力

太子失蹤之事這幾日傳的沸沸揚揚。長安城中,無論大街小巷販夫百姓、王公貴族都對此事討論不絕。尋常百姓議論不過是閒來無事消磨時間,因爲這個對他們本身影響不大。但對於吃朝廷俸祿的官員來說,無疑是次政治上的震盪。不知從誰口中傳出消息說,太子已經遇害,等皇后娘娘下葬後,要重新立東宮之主。最有希望進駐東宮的非漢王莫屬。造謠者還煞有其事的說出漢王入駐東宮是順應天意。爲什麼呢?

第一,漢王在皇子中無論身份、年紀、威望、能力僅次於失蹤的太子楊廣(楊勇已廢)按照立長立謫的原則,漢王當仁不讓。

第二,皇帝年事已高加上太子失蹤應早早確立皇儲人選以便穩固人心,延續大隋血脈源遠流長。

第三,太子失蹤必定會引起朝中局勢的動盪。早早確立人選對江山社稷起着凝聚的作用。

總之這兩天漢王入駐東宮的呼聲最高。百姓對此議論紛紛,而朝中大員要麼則是紛紛觀望靜待時局變化,要麼就是緘口莫言不發表意見。身居深宮的楊堅還不知道外面因爲太子失蹤大隋面臨着新一次的挑戰。

長安城中各方勢力因太子失蹤變得活躍起來。這兩日常常有人來楚國公府打着拜訪的名義前來詢問結果。來問的不是太子以前的親信,就是楊素的門生。爲了安撫人心,對此楊素通常是以禮相待,閉口不談此事只交代他們回去靜候消息。幾日下來,之前依附楊廣的官員內心慢慢的焦慮起來,可又沒有辦法,只能在自己府邸等候消息。

“父親,你說要是太子真的遭遇不測,那我們以前所做的努力不都白白浪費了嗎?”許國公府,宇文化及一臉焦急的說道。當初楊廣鎮守揚州時,曾極力拉攏宇文述。宇文述人老成精,當時楊勇還是太子,他沒有當面答應。這事被兒子宇文化及知道後,極力勸說宇文述讓他看清形勢未雨綢繆。現在加入楊廣的陣營,日後楊廣爲太子那他們宇文家就是水漲船高必回被楊廣引爲心腹。若等日後楊廣入駐東宮後在表明立場,那時可就爲時過晚了。宇文述深以爲然最終下定決心效命於楊廣。從這點上來看,宇文化及還是頗有政治頭腦的。只不過他當初勸說宇文述跟楊廣的原因是因爲兩人私下比較玩得來,這一點宇文述也知道。正因爲楊廣看重自己的兒子,宇文述便想通過這點與楊廣建立同盟關係。日後楊廣登基爲帝,那麼他們宇文家可保富貴。

現在楊廣這個太子遭遇刺殺,現在雖然還沒確定是否死了。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真死了。那麼他們宇文家爲了家族鞏固必然會重新選擇戰隊。畢竟在這個時期世族門戶還是佔據主導地位。宇文家是北周世族又是京城大戶,一旦因爲政治上走錯了一步被他人取代,勢必會令家族地位在京城跌落谷底。到時候別說保住榮華富貴,能保住命就不錯了。

“給你說了多少次了。成大事者心性要沉穩。你看看你都成什麼樣了。太子失蹤,着急的又不止我們宇文家,你看看人家楚國公都不慌張,你怕什麼。”宇文述對於這個兒子既是疼愛又是頭疼就是沒辦法。誰讓宇文化及是長子呢?宇文家以後想要官運亨通,家族香火代代傳遞靠的還是這個兒子。沒辦法啊,封建制度害死人啊!

“我看楊素那個老東西也只是裝腔作勢故作沉穩罷了。出了這麼大事,他內心要是不着急,鬼都不信。”宇文化及一臉不屑的說道。在長安楊素的楚國公府穩穩壓住他們宇文家許國公府一頭。在朝堂楊素官職又是宇文述的上司,這也難怪宇文化及對楊素心有怨恨。可他也不想想人家楊素憑什麼會這樣。人家憑的是軍功和威望,而他老子只能靠資歷和投機取巧。這也不難看出宇文化及心胸狹義不是成大事的人。

宇文述無奈的搖了搖頭又看了看這個最疼愛的長子,語重心長的說道“不管人家是不是裝腔作勢,單憑這份心性就能穩住局面。爲父多次勸導過你,做事要沉穩,心胸要寬廣,要把握住關鍵,看清局勢,要做到泰山蹦於前而面不改色。不是爲父說你,你要是能有人家楊玄感一半穩重,爲父九泉之下也瞑目了。”

宇文化及聽後不以爲然但也知道老子是爲自己好,臉色比剛纔有了幾分改變,不再像剛纔那般急不可耐。

“孩兒知道了。不過父親,現在太子失蹤還無下落,我們下一步該如何辦。”宇文化及問道。

“這個你不必擔心。我們只管盯住楊素那個老東西,看看他下一步如何走。要知道太子失蹤,影響最大的還是他們楚國公府。我們只不過是小角色。哼,我就不信楊素他能沉得住氣。”提到楊素,宇文述也是心中頗有積怨。顯然他在楊素手底下乾的也不是很順心。

“還有這兩日你就不要出去亂跑了,給我好好呆在家中多看點書,要學以致用,知道嗎!”怕這個兒子跑出去滾混,宇文述轉念一想說道。要是平時的話也就算了。現在京城可不太平,別再這個時候惹事就好。

“孩兒知道了。”聽完宇文述的話,宇文化及有些無精打采。

“恩,知道就好,現在就去吧。”

“孩兒告退。”

對於這個不爭氣的長子,宇文述也只能報以苦笑。只希望他能日後明白自己的一番苦心,別讓宇文家落魄了就行。

話說長安城中勢力最大的分別是楚國公楊素、許國公宇文述和唐國公李淵。楊素是憑藉一身軍功加上門生遍佈朝野、軍中各個機要,在長安城中屬於第一勢力。宇文述也是靠軍功發家,不過比楊素要稍遜許多。其子宇文述愛好聲色犬馬深受楊廣喜愛,再加上宇文化及兄弟善於拍須遛馬迎合權貴宇文家在京城穩穩成爲第二大勢力,僅次於楚國公府。

唐國公府和皇家是親戚,因此顯得尤爲低調。對任何勢力任何人都是恭敬有禮卻又保持距離。李淵繼承祖上功勳被封爲唐國公。爲人忠厚仁義、克己奉公。由於處事公正懂得官場利弊再者出身名門世家,李淵在京城深受官員所欽佩,也都欣然願意爲之交往。慢慢的唐國公府成了京城第三大勢力。

第三章 遭遇不測第九章 潛龍在淵第三十章 發現線索第五十章 麻煩上身第十九章 花月仙第二十九章 雄言詭辯收良臣(下)第五十四章 凌逸下山第十章 登門滋事第三十章 大力金剛指第二十八章 雄言詭辯收良臣(上)第二章 我爲楊廣第三十五章 小川出手第七章 玉華山第四十二章 酒鬼搗亂第八章 有客來訪第十六章 收服沈光(上)第六十章 緣由(下)第四十章 揭露真相第二十五章 狼狽離場第四十三章 出言挑戰第四章 漢王楊諒第八章 三大勢力第九章 潛龍在淵第十四章 雙面間諜第五十八章 傾訴第二十五章 狼狽離場第十二章 天牢囚徒第八章 三大勢力第二章 我爲楊廣第十二章 出手相助第十一章 李淵之斷第十章 登門滋事第三十一章 一招退敵第四十五章 絕世妖孽上官瑞麒第十九章 花月仙第二十三章 七星蒼宿第六十章 緣由(下)第二十六章 千年古剎第三十五章 慧空發威第三十八章 一劍飛雪第十章 楊素之謀第五章 漢王的心思第二十四章 一觸即發第十三章 陰謀?第二十七章 江湖龍虎榜第十四章 雙面間諜第三十二章 看望雨蕁第三十八章 一劍飛雪第十四章 雙面間諜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十章 楊素之謀第四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章 獨孤病重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五章 漢王的心思第四十二章 重磅消息!第四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章 飛來橫禍第四十章 慧空的打算第二十八章 它爲何物第二十六章 千年古剎第三十一章 一招退敵第三十四章 血煞修羅功第三十四章 雨蕁危險第二十三章 西湖論道(上)第二十六章 神秘之客第四十六章 一死一廢一傷第五十三章 聖劍來歷第三十一章 分析案情第三章 遭遇不測第十九章 天機閣第七章 楊玄感與李密第三十章 大力金剛指第三十六章 煙消雲散第五十四章 凌逸下山第五章 玄念心經第二十二章 巡遊揚州第三十三章 遭受突變第二十四章 西湖論道(中)第三十六章 先天真氣第十九章 花月仙第二十一章 絕色月仙第四十二章 重磅消息!第十八章 着手準備第五十六章 四大家族第五章 玄念心經第一章 病危第四章 漢王楊諒第七章 楊玄感與李密第二十四章 西湖論道(中)第三章 遭遇不測第十章 楊素之謀第三十三章 遭受突變第十四章 雙面間諜第一章 病危第五十一章 楊家梟雄第五十五章 風雨前夕第十三章 前來報復第四十七章 臨終託孤
第三章 遭遇不測第九章 潛龍在淵第三十章 發現線索第五十章 麻煩上身第十九章 花月仙第二十九章 雄言詭辯收良臣(下)第五十四章 凌逸下山第十章 登門滋事第三十章 大力金剛指第二十八章 雄言詭辯收良臣(上)第二章 我爲楊廣第三十五章 小川出手第七章 玉華山第四十二章 酒鬼搗亂第八章 有客來訪第十六章 收服沈光(上)第六十章 緣由(下)第四十章 揭露真相第二十五章 狼狽離場第四十三章 出言挑戰第四章 漢王楊諒第八章 三大勢力第九章 潛龍在淵第十四章 雙面間諜第五十八章 傾訴第二十五章 狼狽離場第十二章 天牢囚徒第八章 三大勢力第二章 我爲楊廣第十二章 出手相助第十一章 李淵之斷第十章 登門滋事第三十一章 一招退敵第四十五章 絕世妖孽上官瑞麒第十九章 花月仙第二十三章 七星蒼宿第六十章 緣由(下)第二十六章 千年古剎第三十五章 慧空發威第三十八章 一劍飛雪第十章 楊素之謀第五章 漢王的心思第二十四章 一觸即發第十三章 陰謀?第二十七章 江湖龍虎榜第十四章 雙面間諜第三十二章 看望雨蕁第三十八章 一劍飛雪第十四章 雙面間諜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十章 楊素之謀第四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章 獨孤病重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五章 漢王的心思第四十二章 重磅消息!第四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章 飛來橫禍第四十章 慧空的打算第二十八章 它爲何物第二十六章 千年古剎第三十一章 一招退敵第三十四章 血煞修羅功第三十四章 雨蕁危險第二十三章 西湖論道(上)第二十六章 神秘之客第四十六章 一死一廢一傷第五十三章 聖劍來歷第三十一章 分析案情第三章 遭遇不測第十九章 天機閣第七章 楊玄感與李密第三十章 大力金剛指第三十六章 煙消雲散第五十四章 凌逸下山第五章 玄念心經第二十二章 巡遊揚州第三十三章 遭受突變第二十四章 西湖論道(中)第三十六章 先天真氣第十九章 花月仙第二十一章 絕色月仙第四十二章 重磅消息!第十八章 着手準備第五十六章 四大家族第五章 玄念心經第一章 病危第四章 漢王楊諒第七章 楊玄感與李密第二十四章 西湖論道(中)第三章 遭遇不測第十章 楊素之謀第三十三章 遭受突變第十四章 雙面間諜第一章 病危第五十一章 楊家梟雄第五十五章 風雨前夕第十三章 前來報復第四十七章 臨終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