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

崇禎也確確實實的按照皇太極的設計,將大批遼東軍和關寧軍調入了關內,去對付刑天軍,可是讓皇太極大爲泄氣的是這些大明官軍們實在是太不給力,各路人馬入關之後,非但沒有像他預想的那樣,將刑天軍擊敗,也未能從根本上削弱刑天軍的實力,反倒是數路兵馬南下之後,紛紛在刑天軍的兵鋒之下冰消瓦解,先是王樸兵敗,接着三月底孫傳庭率領的吳三桂、白廣恩、馬科等部便在陽谷縣兵敗,孫傳庭被肖天健生擒而去,吳三桂死於亂軍之中,白廣恩被馬科逼降了刑天軍,馬科後來又被傅宗龍用計砍掉了腦袋。

崇禎費勁巴拉的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最後一搏,便這麼在肖天健和他麾下的刑天軍面前徹底以失敗告終,非但沒有能挽回敗局,反倒是喪失掉了他手中可用的最後一大批的兵馬,其中不少兵將,事後都倒戈投降了刑天軍,反倒是助長了刑天軍的實力,也使得原來皇太極設定的想法都沒有從根本上實現,最多也就是大大削弱了大明朝在山海關內外的實力。

大明的失敗,不但讓朱由檢泄氣不已,就連在關外一直觀望關內戰局的皇太極一衆奴酋們也都失望不已,在孫傳庭兵敗之後,建奴方面基本上以及可以確定,大明朝完了!下一步刑天軍一統中原也僅僅是時間問題。

於是建奴上下頓時都又產生出了一種危機感,不得不加速爲下一步和刑天軍爲敵提前做充足的準備。

其實在崇禎十二年多爾袞、嶽託返回關外,皇太極瞭解到了刑天軍的強悍之後,便已經開始爲下一步對付刑天軍做起了準備工作,在崇禎十二年間,皇太極下旨將漢軍原來的兩旗也擴編成了八旗,從此徹底形成了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這樣的八旗制度,同時也使得漢八旗的成立,被提前了一年多的時間。

在做出成立漢八旗的決定之後,關外建奴控制區內的大批遼東漢人和大批被擄到關外的漢人以及投降建奴的漢軍,大批被編入到漢八旗之中,二十人抽一丁編練成漢八旗軍,分別由耿忠明、孔有德等投靠建奴的漢奸們通帶。

而且皇太極接受多爾袞的建議,頒發旨意,在關外各產鐵之地,一方面蒐羅漢人工匠,一方面利用這些漢人工匠們加大鑄造火炮和打造鳥銃的力度,並且將原來繳獲的大批大明官軍的火銃、鳥銃、三眼銃等等火器重新挑揀出來,配發到各旗漢軍之中,下旨令這些漢軍旗旗主們加大對麾下漢軍的操練,打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所以從崇禎十二年末開始,整個關外建奴控制區之內,到處都在編練使用火器的漢軍,特別是關外盛京(瀋陽)和遼陽等地,更是鐵爐林立,大批工匠夜以繼日的鑄炮和打造鳥銃等火器,而且還分設出了很多的作坊,專門製造火藥,在這一年下來之後,建奴已經武裝起來了數萬的漢軍,這些漢軍也效仿刑天軍的戰法和編制,基本上全部以步軍爲主,軍中有近半兵卒使用火器,倒是看上去還真是有點像刑天軍的戰法了。

刑天軍在陽谷縣大敗孫傳庭麾下的官軍之後,消息很快便傳至關外,當時皇太極和一衆手下的奴酋們便預計刑天軍很可能會在大敗入關的遼東軍之後,會直接揮師北上攻打京輔、山東之地,最終攻打大明京師,奪取天下,於是便立即在崇禎十三年四月間開始調動兵力朝錦州一帶匯聚,準備一旦刑天軍北上,他們便也一起南下,給大明來一個痛打落水狗,爭取搶在刑天軍前面,攻克山海關一帶,打到大明京師,奪取北京城。

皇太極和手下奴酋們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想要效仿當年大遼和北宋的情況,在刑天軍立國之前,先奪佔燕雲之地,形成居高臨下俯瞰中原的局面,爲今後和刑天軍爲敵奪取中原打下基礎。

多少了解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北宋立國的時候,遼國其實已經很強大了,並且早於北宋立國幾十年的時間,石敬瑭爲了稱帝,獲取遼國的強大支持,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北宋終其一百多年時間,想要奪回燕雲十六州,都未能成功,而且對遼國屢戰屢敗,甚至於在遼國即將覆滅的時候,也沒有能擊敗殘存的遼軍控制住燕雲之地。

所以皇太極和手下奴酋們也認爲,只要提前控制住燕雲之地,那麼即便是肖天健和他的刑天軍今後立國,也只能面對這樣的既成事實,想要再從他們大清國手中奪回燕雲之地就難上加難了。

可是皇太極對於建奴軍的調動,也馬上引起了現任的薊遼總督洪承疇的注意,洪承疇眼下可還是十分效忠大明王朝的,而且他根本就不相信皇太極會和大明誠心實意的議和,所以當初他在明清議和的時候,便一力反對,但是因爲他知道的時候,木已成舟,洪承疇也無力迴天,只能奉旨撤離了錦州城,率部撤防到了寧遠,並且將原來錦州一帶的大批漢民遷至了寧遠一帶,陳兵佈防,嚴防建奴趁機再次南下入寇。

這一年來,雖說朝廷從關外調離了大批官軍入關,使得洪承疇麾下控制的官軍兵力大不如以前,可是洪承疇卻還是做了很大的努力,來增強遼東軍力,同時奏請皇上朱由檢,一改以往令出多頭的局面,將大權歸於他一人之手,統一對遼東諸軍進行調控,雖說兵力下降嚴重,但是麾下留下的官軍在他的統御之下,戰鬥力卻有一定的提升。

建奴軍剛有異動,洪承疇便提前發現了,於是立即便調集遼東兵馬增援寧遠和山海關一帶,這一次雙方都進行了比較充分的戰爭準備。

建奴方面抽調出了十幾萬滿蒙漢八旗大軍,先是匯聚在了錦州一帶,做好了向南攻進的準備,而洪承疇則調集了五萬大軍於寧遠和山海關一帶佈防,做出了死守不退的架勢。

雙方僅僅是戰前準備便耗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在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候,皇太極卻發現他和手下們誤判了刑天軍的行動,刑天軍在陽谷縣大敗大明官軍之後,卻並未如同他們所料的那樣,隨即便向北攻打京輔和山東等地,僅僅是控制了絕大部分山西地盤之後,便開始分兵將主要進攻的方向放在了南直隸一帶。

於是皇太極立即判斷出刑天軍下一步肯定是先打南直隸,待控制住南直隸以及大塊江南的地盤之後,纔可能會朝北攻進,於是他現在就打寧遠,顯然是有點太急躁了一些,畢竟漢八旗新建不久,戰鬥力還不是很強,而且很多裝備還沒有到位,時間上還是允許他再多準備一段時間的,於是他在仔細考慮過之後,又和手下謀臣們商議了一番,認爲馬上就打寧遠入關,不如再等一下準備的更充分一些再說,畢竟洪承疇手下還有六七萬官軍可以調動,這些官軍死守要隘,他們如果想要拿下燕雲之地,肯定還是要進行一番苦戰,倒不如再等等觀望一下風頭,尋找更好的時機再說不遲。

結果是在崇禎十三年六月間,本來已經是戰雲密佈的錦州、寧遠等地,突然之間建奴軍又開始後退,回到了他們的地盤上,使得這場大戰頓時便消散於無形之中,結果害得洪承疇和衆多遼東軍兵將們白忙活了好一陣子,還耗費了大批的錢糧。

而這一次皇太極的撤兵,也卻是是相當明智之舉,雖然崇禎十三年上半年入關的官軍在關內對刑天軍的作戰之中大敗虧輸,但是北方留守的官軍卻還是具有相當的戰鬥力的,這個時候官軍尚沒有出現嚴重的缺糧缺餉的情況,留守的官軍還有相當的實力充分利用地形上的優勢與之對抗,皇太極如果再五六月間發動攻勢,攻打寧遠和山海關的話,還真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但是待到了幾個月之後,情況便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肖天健率領刑天軍在十月間攻佔了南京城,並且進而迅速的攻佔了揚州、鎮江、蘇州、松江府等地,徹底掐斷了南直隸對北方京師一帶的財政糧食的供應,使得大明朝廷的財政和糧食儲備頓時便出現了嚴重的虧空,京師也出現了糧價暴漲的情況,更不用說是鎮守關寧的這些官軍了。

北方的官軍在進入十月份之後,便開始斷絕了糧餉的補充,軍中和地方都開始出現了嚴重的糧食短缺情況,當地所產的糧食根本不足以養活這麼多人和軍隊,到了崇禎十三年年底的時候,也就是肖天健正在南京城緊鑼密鼓的準備登基立國的時候,整個關寧一帶都開始出現了嚴重的糧荒。

關寧軍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拿不到該領的軍餉了,就連吃飽肚子也開始出現了問題,一些軍將爲了讓當兵的吃飽肚子,於是便不惜開始縱兵搶掠百姓,使得關寧一帶的局勢立即便陷入了混亂之中。

第74章 忠奴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182章 風波平息第52章 石橋攻防戰2第127章 討逆軍第3章 不堪回首第65章 求戰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15章 巡視第178章 盧氏之危第196章 火焚陽城第169章 且戰且退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擔憂第33章 暗箭2第12章 夜襲2第204章 趕盡殺絕第89章 潰城而出第8章 流浪洋人第41章 激戰山海關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153章 問題第90章 兵抵漢水第44章 轉送民衆第5章 重拾舊業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88章 揮師汝陽第98章 山海關之役4第68章 風水炮手第93章 偵查第170章 阻援第1章 困頓督臣第155章 星夜回援第94章 炮轟襄陽第106章 兵臨城下第103章 無奈的放棄1第15章 巡視第179章 重拾舊業第208章 再打廬州第81章 輕下一城第190章 再返北京第78章 李過之惑第219章 終章第145章 名將之死第47章 惱羞成怒第124章 各地局勢2第6章 靳夫子第4章 檄文第6章 陰溝翻船第87章 請辭第221章 定淮門第177章 小常原之戰1第22章 長槍直刺初顯威第7章 大意第52章 臨危不懼第79章 奴酋授首第2章 全面歇兵第126章 劍鋒再露第84章 熬硝製藥第166章 示弱第145章 西北終決第206章 劍指臺灣第134章 暫時歇兵第117章 任憑處置第4章 打劫目標第1章 民政之議第221章 定淮門第38章 人才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198章 扶植第72章 第一個春節第41章 騎戰2第80章 順義城下第99章 決戰之地第159章 微服私訪第183章 貴客臨門第128章 炮營駕到第150章 全勝第204章 首戰第48章 兩強之戰3第153章 問題第123章 各地局勢1第107章 秉筆太監第129章 妖言惑衆第188章 進展順利第15章 巡視第82章 保長上任第75章 是否君子第145章 投靠者第169章 攻營第107章 屠城第161章 交鋒第164章 風聲鶴唳第121章 崇禎遺孤第10章 不快第25章 脅迫入夥第30章 公審大會第125章 時光飛逝第128章 炮營駕到第65章 兩害相遇
第74章 忠奴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182章 風波平息第52章 石橋攻防戰2第127章 討逆軍第3章 不堪回首第65章 求戰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15章 巡視第178章 盧氏之危第196章 火焚陽城第169章 且戰且退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擔憂第33章 暗箭2第12章 夜襲2第204章 趕盡殺絕第89章 潰城而出第8章 流浪洋人第41章 激戰山海關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153章 問題第90章 兵抵漢水第44章 轉送民衆第5章 重拾舊業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88章 揮師汝陽第98章 山海關之役4第68章 風水炮手第93章 偵查第170章 阻援第1章 困頓督臣第155章 星夜回援第94章 炮轟襄陽第106章 兵臨城下第103章 無奈的放棄1第15章 巡視第179章 重拾舊業第208章 再打廬州第81章 輕下一城第190章 再返北京第78章 李過之惑第219章 終章第145章 名將之死第47章 惱羞成怒第124章 各地局勢2第6章 靳夫子第4章 檄文第6章 陰溝翻船第87章 請辭第221章 定淮門第177章 小常原之戰1第22章 長槍直刺初顯威第7章 大意第52章 臨危不懼第79章 奴酋授首第2章 全面歇兵第126章 劍鋒再露第84章 熬硝製藥第166章 示弱第145章 西北終決第206章 劍指臺灣第134章 暫時歇兵第117章 任憑處置第4章 打劫目標第1章 民政之議第221章 定淮門第38章 人才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198章 扶植第72章 第一個春節第41章 騎戰2第80章 順義城下第99章 決戰之地第159章 微服私訪第183章 貴客臨門第128章 炮營駕到第150章 全勝第204章 首戰第48章 兩強之戰3第153章 問題第123章 各地局勢1第107章 秉筆太監第129章 妖言惑衆第188章 進展順利第15章 巡視第82章 保長上任第75章 是否君子第145章 投靠者第169章 攻營第107章 屠城第161章 交鋒第164章 風聲鶴唳第121章 崇禎遺孤第10章 不快第25章 脅迫入夥第30章 公審大會第125章 時光飛逝第128章 炮營駕到第65章 兩害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