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民政之議

在返回陽城蓮花寨的道路上,看着滿目瘡痍的控制區內的景象,肖天健也不由不嘆息戰爭的殘酷,不論什麼時候,只要有戰爭,受苦受害最深的還是老百姓們,隨着官軍的退走之後,大批躲入山中的老百姓也在各地保長們的組織下,逐步的回到了他們原來的村莊之中,可是戰後留給他們的卻基本上都是一片殘垣斷壁的廢墟。

而對於這樣的情況,即便是肖天健也有一種愛莫能助的無力感,只能傳令下去,令各地保長儘可能的帶領村民,儘快恢復家園,並且立即投入到春耕之中。

三月間山西氣溫已經開始逐漸回暖,如果錯過這個春耕季節的話,料想不用等到秋收,刑天軍轄地之內便也會出現大規模的饑荒景象。

爲此肖天健在率部回到陽城之後,立即便將付德明等一衆負責民務的人員召集到了面前,商討如何應對這種災年的事情。

對於這場來勢兇猛的大旱,付德明和他手下的一些人年前便有了預感,當肖天健問及到這方面的問題之後,付德明便站起來對肖天健說道:“啓稟將軍,此時我等早已有過打算,眼下春耕時節已到,坐等是不行的!好在官軍已經退走,各地春耕之事便要儘快的展開。

至於春旱的問題,卑職等人也有所商議,目前我們轄地之內,雖然也處於旱災影響範圍之中,但是沁水、陽城、垣曲等地多爲山地,境內河流還算是不少,水源其實並不是非常缺乏!

最關鍵的就是灌溉的渠道問題,原有的許多溝渠,經過這麼多年的年久失修之後,早已都淤積填平了,如果這些渠道還在的話,即便是遇上這樣的大旱,只要有水渠灌溉,也基本上形不成大災。

所以眼下卑職以爲,如果今年我們想要渡過這場大旱,就需要儘快組織鄉民疏通原來廢棄的渠道,將各處河流的水源引入到渠道之中,用以灌溉農田,除此之外,還要興修大量的水車,在一些無溪流河水經過的地方開挖深井取水灌田,唯有如此,方能應對眼下的旱情!”

肖天健聽罷之後點點頭,對於付德明所說,他現在也有比較清晰的瞭解了,雖說歷史上經常說崇禎是個倒黴的皇帝,接手了一個大爛攤子,不但趕上了遼東出了女真建奴造反,而且還遇上了罕見的北方大旱,但是實際上待到肖天健來到這個時代之後,卻發現真正的旱災雖然存在,但是卻並不單單只是天災,其中更嚴重的是人禍造成的。

明末時期,經過二百多年的特權階層的大規模土地兼併之後,普通老百姓的農田基本上有近半都被兼併到了特權階層手中,官府官員更是貪墨成風,許多農田水利建設都名存實亡,根本沒有人去關注這種事情,而實際掌握大量土地的那些有錢地主,又各自爲政,誰也不會考慮整體的灌溉問題,僅僅是照顧自己家田間地頭上的水利設施,所以漸漸的原有的農田灌溉設施基本上都荒廢了下去。

一般年景之下,如果老天開眼,老百姓看着自家那幾畝薄田,倒是還湊合着能應付過去,可是一旦遇上了像這樣的大旱之年,老百姓們就徹底抓瞎了,即便是有些地方明明有水源,可是因爲溝渠淤塞不通,也無法將水源引入到田中灌溉。

可是既便如此,因爲遼東戰事,朝廷連年加餉,造成地方財政也跟着吃緊,各地地方官府也更加無力考慮興修水利的事情了,反倒是變本加厲的將這種加餉分攤到普通老百姓身上,逼得老百姓種田一年下來,不但沒有盈餘,反倒還要倒貼,如此惡性循環下去,纔會造成了各地形成大量的流民,一有人振臂高呼,便立即從者如雲揭竿造反,最終傾覆掉了大明王朝。

所以說肖天健現在已經明白,大明朝的滅亡不單單只是天災運氣不好的原因,而是整個社會架構已經出現了問題,即便是沒有建奴的興起,這大明王朝也絕難繼續維持多久。

聽罷了付德明的話之後,肖天健揉着額頭對付德明說道:“付先生所說有理,雖說眼下旱情已成定局,但是我們也不能坐等老天給咱們下雨,必須要儘快組織咱們轄地內的百姓展開自救,否則的話以我們的糧食儲備,即便是將所有兵將都撒出去搶,估摸着也很難解決我們轄地內這數十萬百姓的吃飯問題。

疏浚渠道的事情我看不要遲疑,付先生立即安排下去,令各地保長組織人手幹起來,務求儘快使得重要的田地得到有效的灌溉。

至於打井之事,也不要耽擱,我們可以給各地百姓提供工具,供他們打井使用,同時調集工匠趕造各種水車,送至田間地頭以供老百姓們灌溉之用!總之要想盡一切辦法,先解決我們轄地內大旱的問題!這種事你們這些人就要多想辦法纔是!”

付德明躬身領命,但是接着說道:“可是現在還有一個麻煩的事情,雖然將軍已經率軍將官軍擊退,但是也僅僅是將官軍的主力逐離了我們轄地之內,幾戰下來之後,許多官軍被我軍打散,流竄到了附近的山中,近期在我們轄地之內已經犯下了諸多慘絕人寰的大惡,假如這些潰兵不清的話,那麼即便是我們想要召集人手大規模的進行疏浚渠道之事,恐怕也很難開展起來!

所以假如想要順利的實施渠道疏浚之事的話,這些潰兵的問題就要儘快的解決才行!

再者,疏浚渠道各處都需要大量的人手,除了陽城縣當地百姓手中尚有餘糧之外,沁水、垣曲、澤州等地的新獲地盤之中的老百姓手中幾乎沒有餘糧,如果組織他們疏浚渠道的話,就需要大量的糧食,這一點恐怕是將軍也要考慮到的!”

肖天健聽罷之後,又是一個頭兩個大,對於此戰打散的官軍潰兵的事情,他當然心中有數,但是一提到糧食的事情,他便有點頭大,雖說去年夏收和秋收刑天軍積累下了不少的糧食,但是這些糧食在經過這幾個月的消耗之後,也僅夠刑天軍吃到夏收之後,如果都拿出來現在投入到疏浚渠道解決旱災問題之中的話,那麼鐵定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他刑天軍的戰兵是要打饑荒的。

肖天健從來不覺得一支軍隊能餓着肚子還能戰力旺盛,吃飽飯在這個時代的軍隊之中,是當兵的最低級的需求,特別是作爲他們這樣的一切要靠着自己動手的義軍來說,讓官兵吃飽肚子才能驅使他們上陣,否則的話一切便都是空談,他之所以這兩年間,能率領麾下兵將連戰連勝,其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讓手下的官兵們各個都吃飽飯,能在這樣的亂世之中掙扎着活下去。

如果眼下糧食都投入到賑濟災民的事情中去的話,那麼刑天軍的兵將鐵定就沒法吃飽飯了,如此一來,刑天軍的戰鬥力鐵定會被大幅度削弱下去,一旦朝廷那邊再緩過神的話,再給他來一次如此規模的進剿,那麼他就不敢保證自己還能如此幸運的再一次將官軍給順利擊退了。

肖天健乾咳了一聲之後,點點頭道:“山中潰散的逃兵之事,你們不用擔心,這幾天我已經安排各營分赴各地,開始和當地鄉兵一起對這些潰兵進行清剿了,十天之內,潰兵的問題便基本上可以解決,組織民衆疏浚渠道之事,不會因爲潰兵受到太大的影響。

何況各地保長現在都在組織鄉兵隊,疏浚渠道的時候,也是以青壯勞力爲主,讓他們帶上兵器行事,即便是遇上少量的潰兵,他們也足有自保之力!

至於疏浚渠道的糧食的問題,付先生也知道,我們眼下存糧有限,還不足以支撐如此多民衆的吃飯問題,即便是效仿去年年初那樣的以工代賑,恐怕也解決不了這麼多人吃飯的問題!

但是我可以將這一次從官軍手中繳獲的那一部分糧食劃撥出來,歸你們使用,而缺口部分,要等我再考慮考慮!”

得到了肖天健這樣的答覆之後,付德明便已經很滿意了,連忙對肖天健起身道謝,但是肖天健苦笑着搖頭道:“付先生何來謝我之說呢?我之所以這麼做,也不是爲了我們自己嗎?”

付德明搖頭道:“非也!付某之所以要謝將軍,絕非是因爲將軍肯拿出這些糧食,來賑濟百姓,而是因爲將軍是實實在在的爲老百姓所想,而絕非僅僅是爲了一己私利!老百姓知道了將軍對他們如此宅心仁厚,又如何會不跟將軍一心!如此下去,將軍有朝一日必將大業可成!”

肖天健聽罷之後哈哈一笑道:“做大事者,心中豈能不裝下百姓蒼生呢?否則的話,即便是鬧的再大,也不過是無根之萍、空中樓閣罷了!

好了且不說這個了!對於今年春耕,我還有件事要給諸位說說,今年春耕不忙着種高粱、小麥,既然大旱一程定局,那麼今年我們不妨就換點東西種好了!今天有件大好的事情要給各位說道一下,只怕諸位聽罷之後會大吃一驚的!

這樣吧,這次這件事不用我說,還是讓陳老丈親自告訴你們吧!陳老丈,這件事就由你來說說吧!”

說話間肖天健便將手指向了大廳中的一角,這個時候跟着付德明來見肖天健的這幫民務官才注意到這裡還有一個不起眼的老漢存在。

第143章 僥倖第155章 撞破第169章 惱羞成怒第90章 探視第74章 新年伊始第179章 招撫第15章 尋仇第59章 獻計第202章 被迫無奈第119章 世事難料第66章 有詐第41章 激戰山海關第30章 悍勇知縣第117章 絕殺第172章 破局第206章 叱令第38章 真相大白第139章 鐵範鑄炮第68章 不得消停第152章 訓誡第88章 醫護隊第106章 追悔莫及第76章 通州會戰5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71章 喜訊連連第19章 千金馬骨第17章 寧遠陷落第125章 時光飛逝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50章 獻策第145章 西北終決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66章 以寡敵衆第243章 大順建國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55章 石橋攻防戰5第75章 是否君子第82章 定裝顆粒火藥第156章 新年攻勢第109章 天不作美第70章 再生一計第17章 長槍直刺第43章 京觀第48章 喜峰口第67章 步騎對陣2第119章 背叛第130章 困獸第197章 一拖再拖第87章 有根有據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140章 紅石山2第118章 遺詔第141章 中華之危第6章 磨刀霍霍第48章 兵至大石橋第36章 去留自便第62章 收復失地第73章 複雜心情第146章 冊封朝鮮王第107章 秉筆太監第131章 守備之死第49章 兩強之戰5第17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154章 再臨強敵第23章 交貨第219章 終章第67章 慘烈屠殺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57章 亡命一擊第44章 轉送民衆第148章 突襲垣曲第124章 李自成的老底第48章 兵至大石橋第93章 偵查第91章 亂局之下第38章 留髮不留頭第124章 報復第56章 再次失利第149章 濟生堂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71章 喜訊連連第66章 有詐第107章 敲詐勒索第80章 李自成的無奈第44章 兩強相遇第238章 大龍國旗第88章 再下一城第71章 敲定合作第57章 亡命一擊第111章 殺俘第81章 進來容易出去難第60章 反目成仇第195章 堅壁清野第97章 破寨第59章 勾心鬥角第30章 挖坑第147章 天下譁然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24章 洪流
第143章 僥倖第155章 撞破第169章 惱羞成怒第90章 探視第74章 新年伊始第179章 招撫第15章 尋仇第59章 獻計第202章 被迫無奈第119章 世事難料第66章 有詐第41章 激戰山海關第30章 悍勇知縣第117章 絕殺第172章 破局第206章 叱令第38章 真相大白第139章 鐵範鑄炮第68章 不得消停第152章 訓誡第88章 醫護隊第106章 追悔莫及第76章 通州會戰5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71章 喜訊連連第19章 千金馬骨第17章 寧遠陷落第125章 時光飛逝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50章 獻策第145章 西北終決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66章 以寡敵衆第243章 大順建國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55章 石橋攻防戰5第75章 是否君子第82章 定裝顆粒火藥第156章 新年攻勢第109章 天不作美第70章 再生一計第17章 長槍直刺第43章 京觀第48章 喜峰口第67章 步騎對陣2第119章 背叛第130章 困獸第197章 一拖再拖第87章 有根有據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140章 紅石山2第118章 遺詔第141章 中華之危第6章 磨刀霍霍第48章 兵至大石橋第36章 去留自便第62章 收復失地第73章 複雜心情第146章 冊封朝鮮王第107章 秉筆太監第131章 守備之死第49章 兩強之戰5第17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154章 再臨強敵第23章 交貨第219章 終章第67章 慘烈屠殺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57章 亡命一擊第44章 轉送民衆第148章 突襲垣曲第124章 李自成的老底第48章 兵至大石橋第93章 偵查第91章 亂局之下第38章 留髮不留頭第124章 報復第56章 再次失利第149章 濟生堂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71章 喜訊連連第66章 有詐第107章 敲詐勒索第80章 李自成的無奈第44章 兩強相遇第238章 大龍國旗第88章 再下一城第71章 敲定合作第57章 亡命一擊第111章 殺俘第81章 進來容易出去難第60章 反目成仇第195章 堅壁清野第97章 破寨第59章 勾心鬥角第30章 挖坑第147章 天下譁然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24章 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