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重拾舊業

肖天健親自動手,製作了各種製圖工具,馬上便在宮中忙活了起來,這麼多年來,他幾乎快要將之前所學的專業給丟掉了,幸好前些年他意識到這種危險的存在,總是想盡辦法抽出一些時間,來記錄一些筆記,將之前所學的一些專業知識,通過回憶整理記錄下來,即便是在行軍打仗之中,他也總是擠出一些時間來做這些事情,現如今這些筆記已經整理出了十幾本之多,等到現在他用上的時候,打開翻看一下,許多東西便馬上便又能回憶起來。

對於推進大中朝工業化的進程,肖天健是不遺餘力的,他深知軍事科學的進步可以大大的帶動民用科技的發展,比如說蒸汽機最終被髮明出來,便跟大炮分不開關係。

正是由於爲了造出更好的大炮,有人發明了鏜牀,用來加工大炮光滑的內膛,這也使得製造蒸汽機的汽缸得到了保障,最終使得實用性的蒸汽機被髮明出來。

所以想要發展工業化,機械是最基礎的保障,肖天健一抽出時間,僅僅是稍作思考,便決定第一個要設計的機械便是鏜牀。

對於他這個機械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來說,設計一部簡易的鏜牀,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而且只要鏜牀製造出來,第一個得到好處的便是軍方,大中朝的兵工廠便可以利用鏜牀,爲軍隊提供質量更好的大炮,使得中國軍隊今後在戰場上,不管是面對任何敵人,都可以在技術上取得相當的優勢。

所以肖天健馬上便將熱情傾注到了他的機械化夢想之中,但是設計一部簡易鏜牀不是什麼難事,困難的是將他製造出來,卻並不容易,這裡面牽扯到了材料的問題,眼下中國的冶金水平還並不高,鑄鐵件是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鏜牀所需的刀具,這個時候卻很不容易解決,後世用的都是高硬度的合金鋼,這個時代合金鋼是不用想的,現在還根本製造不出來,所以便只能採用高碳鋼,這就需要工匠來想辦法試製,直到試製出可用的高碳鋼才能解決問題。

另外一個就是動力問題,根本不可能有電力或者內燃機或者蒸汽機來提供動力,在這個時代可用的動力也僅有人力、畜力和水力,雖然風力也可以提供動力,但是必須要選擇風力資源多的地方,所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人力所能提供的動力太小,畜力也不能提供穩定的動力,唯一可選的也只有水力。

於是肖天健便將第一座鏜牀設計爲了水力作爲動力來源,這一點對於眼下的他來說並不算太大的難事,他已經掌握的大半個中國的資源,不管是人力還是物力上,都已經沒有什麼障礙,所以他索性便令工部,在南京城外,擇地建立起一座機器製造廠,作爲他試製第一代機牀的場地。

這個機器製造廠名義上歸於工部管轄,實質上暫時直接由肖天健管理,牛金星這個工部尚書,按照肖天健的旨意,從各地同時調集了數十名高明的工匠,作爲肖天健的幫手,供肖天健使用。

有了人,有了場地之後,肖天健便馬上開始動手,將一份份圖紙下發到了工匠手中,別看這個時候中國還沒有形成系統的製圖,但是這一點也難不住肖天健,他親自將工匠們招到宮中,爲他們講解如何看懂他所繪的圖紙,這些工匠們一輩子都沒有想過,居然能有機會進入皇宮之中面見皇帝,一個個入宮之後顯得是戰戰兢兢,跪在地上根本不敢擡頭看一眼肖天健。

肖天健想要讓他們起來聽他講解,但是這些工匠們一個個還是嚇得夠嗆,於是肖天健只得無奈的令人弄來一個黑板,用臨時代用的粉筆在黑板上寫寫畫畫,給他們講解這些製圖知識,讓這些工匠們先從看懂他所繪的圖紙入手,然後令他們領取圖紙,下去開始試製。

對於能在皇帝手下做事,這些工匠們無疑各個都覺得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而且皇帝陛下還告訴他們,他們只要按照他的要求,做好事情,那麼賞賜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更讓他們高興的是,此次他們被調到南京做事,朝廷還發給他們每個人一份相當豐厚的工餉,這份工餉,足夠他們來養活家用,甚至於皇帝陛下還令人在城外的機器廠爲他們建造了屋舍,甚至於准許他們將家人也帶到南京城安置,這樣的待遇是他們從來想都沒有敢想過的。

所以當受命之後,這些工匠們根本就不敢懈怠,當從肖天健哪兒學了一些有關機械製圖的知識之後,便很快可以看懂肖天健發給他們的圖紙,於是回到剛剛建起的廠房之中以後,便立即各個都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

而肖天健一有空,便出城跑到機器製造廠去親自觀看這些工匠們的工作,雖說他設計的第一代鏜牀已經儘可能的簡化了工藝,但是卻還是免不了會有許多零件並不容易製造,但是這一點對於這些工匠們來說,也不算是太難,有了肖天健所繪的圖紙,雖然他們沒有機器可以用來製造這些零部件,但是這些工匠們卻充分的發揮各自的本事,許多配件先用生鐵鑄造出來,然後用手工的方式一點一點的琢磨,這麼做雖然效率非常低下,但是這也是現在這個時代,沒有辦法的辦法。

於是一部粗笨甚至看上去原始的鏜牀,在這些工匠們的努力之下,歷經兩個月的時間之後,終於在肖天健的親自指揮之下,將一個個部件組裝了起來。

而這座鏜牀雖然看上去非常粗陋,但是當接駁上了水力驅動裝置之後,水閘一開,這座鏜牀便立即工作了起來。

肖天健指揮着工匠們,將一門炮作新鑄造出來,尚未打磨炮膛的六磅炮用夾具固定在了鏜牀上之後,便親自主持開始操作這臺鏜牀,看着鏜牀的刀具旋轉着緩緩進入到炮膛之內,肖天健的嘴巴徹底的樂歪了。

雖然這座簡易鏜牀稱不上完善,但是通過試用之後,還是很快將這門六磅炮的內膛車削的非常光滑,而且大中朝時下鑄炮工藝採用的是鐵範鑄炮法,本來炮身和炮膛就已經相當光滑了,所以對於鏜牀的刀具消耗不大,一副臨時試製出來的刀具,完全可以加工完一個炮膛,而且比起以前用手工拋光炮膛,要方便太多了,效率也根本不是手工或者半機械拋光炮膛可比的,質量上也更是大大的超出了以前拋光炮膛的水平,令跟着來觀看的工部尚書牛金星以及工部一下的官員還有軍工廠方面過來的工匠們無不連連稱奇。

他們這些工部的人員立即便意識到,這種鏜牀對於他們的重要性了,當即牛金星便對肖天健是好一番奉承,請旨讓機器製造廠立即多造出一些這樣的鏜牀,運至工部在全國各地的兵工廠使用,這麼一來鑄炮的速度和質量便又可以提高很多,肖天健也立即準了他的所請,下旨先期在機器廠以這座鏜牀爲母本,開造二十部鏜牀,交付給各地兵工廠使用。

只可惜因爲是手工製造的原因,許多零件的精度尚嫌粗糙,所以造出的鏜牀雖然可以用,但是精度上卻遠達不到後世的要求,另外一些部件強度顯然不夠,剛用了一次便出現了故障,不過這對於肖天健來說,也算不上什麼,因爲他很清楚,即便是這些工匠們再怎麼高明,眼下這樣的生產手段,想要將所製作的零件誤差減小到後世的程度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且材料方面在鋼材大批量被生產出來之前,僅用生鐵熟鐵來製作機械,零部件的質量肯定不如後世,這方面還需相當長的時間來逐漸的改善才行,現如今能造出這部炮筒鏜牀,對他來說已經是一件非常值得慶祝的事情了,所以他也沒有爲此感到失望。

鏜牀的試製成功,讓肖天健信心大增,接下來馬上便興沖沖的開始設計起了其它通用機牀,雖然這些機牀都被他大大的簡化了工藝,儘可能的減少零部件的複雜程度,精度上也儘可能的放寬,但是他很清楚當這些機械逐步的被製造出來之後,便可以利用這些原始的機牀,來繼續生產機牀了,通過不斷的用機器製造機器,今後再生產出的機牀便會精度越來越高,最終能生產出的零部件也就越來越複雜,直至逐步的達到或者接近後世的機牀。

對於肖天健突然之間將精力轉到了去擺弄這些奇怪機器上面,內閣大臣紛紛表示了他們的憂慮,因爲對於他們來說,現在大中朝還剛剛起步,肖天健卻忙於擺弄這些奇技淫巧之物,很可能會影響到他對政務的興趣,而且大明朝就有前車之鑑,最近的就是明熹宗天啓帝朱由校這個例子,明熹宗當皇帝,對於治國平天下的事情一概不感興趣,朝政讓魏忠賢把持,而他卻整日裡只醉心於玩兒木匠活,結果將大明折騰的是烏煙瘴氣。

於是盧象升這個總理大臣坐不住了,趕忙便進宮找肖天健進言,以肖天健現在已經貴爲一國之君,不應該沉迷於這等所謂製造機器的“玩意兒”之中,也不能整日間常和那些粗鄙的工匠們混跡在一處,這樣實在是有傷體統,而是更多的要將心思放在政務方面。

肖天健聽罷之後,立即大笑了起來,對盧象升問道:“盧愛卿!你們的擔憂朕是瞭解的!雖然近期朕時常前往機器廠巡視,但是盧愛卿你們可曾發現,交到朕這裡的奏疏,朕可是拖延了嗎?”

盧象升想了一下之後,發現這倒是沒有,他們這段時間呈遞給肖天健的一些需要他這個皇帝來拍板定案的奏疏,肖天健確實沒有拖延,很快便都批覆了下去,根本沒有耽擱什麼,所以說肖天健沉迷於玩兒機器這件事,並未影響到肖天健對於政務的處理。

“盧愛卿,朕很高興你們這些內閣大臣能如此關心朕,但是朕也請你們放心,朕做這些事情,絕不會玩物喪志,而是這些機器,對於我們中華來說,太重要了,你們現在還不能理解這些機器的重要性,但是朕可以告訴你們,有了這些機器之後,中華便會在今後幾百年之中,在這個世上立於不敗之地,成爲這個世上最強大的國家!

這些機器將會成爲國之根本,並且可以創造出大量的財富!你可還記得,你剛剛回到南京城的時候,朕賜給你的那個懷錶還有自鳴鐘嗎?要知道現如今這些東西代表了西洋人最高的成就,他們僅僅用這麼一件東西,便可以在外面中華換取到上百乃至上千兩銀子,而朕近期擺弄的這些東西,卻可以讓他們今後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只能對我們中華仰視!

別的不說,就說朕最先設計製造出來的那部鏜牀吧!盧愛卿有所不知,有了這部鏜牀之後,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最基本的是我們所造出的大炮,不管是質量上還是射程和威力上,都將遠超過西洋人所造的紅夷大炮,有了這臺機器之後,我們今後不管是在陸上,還是海上,都將擁有很大的優勢,只有如此我們中華纔不會再被外人欺凌!

另外這些機器還能創造出很多讓你們想不到的東西,今後可以富國強民,朕難道能算是玩物喪志嗎?

朕之所以重組內閣,就是希望你們這些國之棟樑,能替朕多承擔一些,讓朕抽出一些時間多爲我們中國人做一些事情,人生短短几十年時間,朕不能都將所有精力放在政務處理上,朕還有許多事情要辦,希望盧愛卿你們能記住朕的話!

如果盧愛卿發現朕有朝一日因爲做這些事情,真的陷入到了玩物喪志的境地之中,爲此而荒廢了政務,那麼朕至今還記得,曾經贈給盧愛卿的那根馬鞭,盧愛卿大可到時候持鞭來宮中打醒朕便是!

但是隻要朕沒有像你們說的玩物喪志,那麼還請諸位愛卿能多爲朕分擔一些!”

聽罷了肖天健的這席話之後,盧象升等大臣們雖然還是有點想不通,這些奇技淫巧之物,怎麼會像肖天健所說的那樣,對大中朝如此重要,但是看肖天健說的真切,而且想想肖天健這些年來,卻是往往會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他也不像是一個會玩物喪志之人,於是盧象升等人只得拜伏在地,謝恩之後退出了皇宮。

(昨天開了個好頭,總算是沒有顆粒無收!多謝caojun417朋友的打賞!)

第72章 第一個春節第36章 跟蹤第136章 曹操來投第11章 託大第18章 豁然開朗第8章 流浪洋人第39章 總結第171章 死士第110章 賭約第199章 改制第94章 炮轟襄陽第44章 兩強相遇第11章 宿命第201章 拒絕受降第194章 雙風貫耳第101章 以身涉險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169章 且戰且退第191章 叔侄密議第202章 被迫無奈第122章 三段擊第178章 雨夜第54章 試槍第83章 無奈就範第192章 大敵當前第64章 誅心第121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55章 定心丸第75章 通州會戰2第138章 援軍紛至第33章 危局第45章 偷雞不成第32章 脫離第103章 慶捷第140章 火箭彈第11章 夜襲第28章 永寧第197章 冬季休戰第61章 退縮第121章 內訌第120章 官道口決死戰3第114章 迎頭痛擊第78章 兵圍開封第95章 宿敵第58章 衝突第180章 督師被俘第74章 誘惑第106章 鎮反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67章 慘烈屠殺第2章 兵至韓城第128章 炮營駕到第93章 援軍分至第138章 言而有信第187章 向南第23章 震懾第85章 初會牛金星第143章 建軍節大閱兵第167章 求援第99章 逆襲1第84章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第15章 巡視第51章 中路軍第147章 山西戰局第6章 出賣第40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139章 殺雞儆猴第31章 攻關受挫第19章 厲兵秣馬第34章 騎兵逆襲第82章 波濤洶涌第24章 迷情夜2第51章 攜美出巡第128章 懸賞第144章 首尾兩端第237章 大閱兵5第36章 跟蹤第23章 奇襲第39章 突襲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18章 行賞第18章 擴編第106章 敗退過河第2章 兵至韓城第164章 兵餉制第145章 西北終決第125章 覲見第40章 內丘之戰1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152章 改編第133章 掌控陽城第40章 缺才第124章 各地局勢2第89章 集兵山海關第51章 中路軍第18章 老調重彈第191章 叔侄密議第54章 肉盾
第72章 第一個春節第36章 跟蹤第136章 曹操來投第11章 託大第18章 豁然開朗第8章 流浪洋人第39章 總結第171章 死士第110章 賭約第199章 改制第94章 炮轟襄陽第44章 兩強相遇第11章 宿命第201章 拒絕受降第194章 雙風貫耳第101章 以身涉險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169章 且戰且退第191章 叔侄密議第202章 被迫無奈第122章 三段擊第178章 雨夜第54章 試槍第83章 無奈就範第192章 大敵當前第64章 誅心第121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55章 定心丸第75章 通州會戰2第138章 援軍紛至第33章 危局第45章 偷雞不成第32章 脫離第103章 慶捷第140章 火箭彈第11章 夜襲第28章 永寧第197章 冬季休戰第61章 退縮第121章 內訌第120章 官道口決死戰3第114章 迎頭痛擊第78章 兵圍開封第95章 宿敵第58章 衝突第180章 督師被俘第74章 誘惑第106章 鎮反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67章 慘烈屠殺第2章 兵至韓城第128章 炮營駕到第93章 援軍分至第138章 言而有信第187章 向南第23章 震懾第85章 初會牛金星第143章 建軍節大閱兵第167章 求援第99章 逆襲1第84章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第15章 巡視第51章 中路軍第147章 山西戰局第6章 出賣第40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139章 殺雞儆猴第31章 攻關受挫第19章 厲兵秣馬第34章 騎兵逆襲第82章 波濤洶涌第24章 迷情夜2第51章 攜美出巡第128章 懸賞第144章 首尾兩端第237章 大閱兵5第36章 跟蹤第23章 奇襲第39章 突襲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18章 行賞第18章 擴編第106章 敗退過河第2章 兵至韓城第164章 兵餉制第145章 西北終決第125章 覲見第40章 內丘之戰1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152章 改編第133章 掌控陽城第40章 缺才第124章 各地局勢2第89章 集兵山海關第51章 中路軍第18章 老調重彈第191章 叔侄密議第54章 肉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