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節 大結局

盛夫人看着幾個年幼的孩子,忍不住眼角堆滿了笑。

她所期望的家庭,就是現在這樣:一羣孩子歡笑繞膝下,家庭和睦,家人都健康。

涌蓮寺的山路依舊崎嶇,小廝們早就準備好了藤架,擡着衆人上山。

盛修頤和三爺騎馬而上。

誠哥兒也非要騎馬。

盛修頤只得將他抱在馬背上。

已經是正中午,驕陽照在身上暖融融的,誠哥兒不停對盛修頤道:“爹,您不能騎快點嗎?三叔快超過您了……”

盛修頤被誠哥兒氣笑了,道:“再吵就將你丟下去啊……”

誠哥兒嘟嘴,不再多言。

快到山頂的時候,小廝們擡着婦人們的藤架還在半山腰,盛修頤和盛修沐就翻身下馬,步行而上。

誠哥兒不肯下馬,盛修頤讓他牢牢抓住馬鞍,別掉下來,牽着他走。

“大哥,你還記得上次是什麼時候來涌蓮寺?”三爺盛修沐看着熟悉的景色,特別是看到不遠處一條蜿蜒下山的小徑時,突然問盛修頤。

當年三爺看着元昌帝帶着侍衛下山,大哥面色不改,還撿起大嫂掉的玉佩,三爺心裡十分欽佩大哥的隱忍

焉知大哥今日兒女成羣,不是對他當日隱忍的報答?

大嫂無疑是個孝順的兒媳婦,溫柔的妻子,慈祥的母親,這是大哥的福氣。

盛修頤輕笑。

誠哥兒忙問:“爹,您從前也來過?”

盛修頤笑道:“是啊……”

誠哥兒非要盛修頤講當時好玩不好玩,盛修頤被他磨得沒了法子,就斂了笑聲,對他道:“再問東問西,下次不帶你騎馬。”

誠哥兒這纔不多言。

入了涌蓮寺,盛修頤已經吩咐山上清空了香客,只有盛家一家。

東瑗和三奶奶安排大家入住,而後又過來服侍盛夫人梳洗。

見她們妯娌一整日馬車顛簸,又是忙碌不停。照顧孩子們。又是照顧盛夫人,盛夫人笑着對東瑗和三奶奶道:“你們歇了吧,我跟前不是有人服侍?”

盛夫人帶了康媽媽和兩個大丫鬟隨行的。

東瑗也覺得身子酸,乏得緊,盛夫人如此一說,她也沒有客氣。笑道:“娘,您早些歇了。”

然後就和三奶奶回了各自的廂房。

剛剛到了廂房,她身邊的大丫鬟秋紋低聲告訴她:“世子爺讓您去西邊的亭子,有話跟您說…….”

東瑗身邊的大丫鬟像尋芳、碧秋、夭桃。隨着年紀大了,漸漸放出去配人。如今在東瑗身邊服侍的,是曾經服侍過盛樂郝的、羅媽媽的女兒秋紋。

東瑗像信任薔薇一樣信任秋紋,總帶着她。

這次來涌蓮寺,東瑗沒有帶好玩的橘香,只帶了薔薇和秋紋。

聽到秋紋這話,東瑗還以爲是誠哥兒又怎麼了

。衣裳也來不及換,帶着秋紋就往西邊廂房去了。

盛樂瑩跟東瑗一起住,見母親要出去,她忙拉了東瑗的衣角,巴巴望着東瑗:“娘,我也去……”

東瑗想着孩子們一輩子守在京都,特別是瑩姐兒這樣的女孩子,以後想出門見世面的日子太少。趁着孩子還小,願意去哪裡。就帶着她去哪裡。她彎腰替盛樂瑩整了整衣襟,拉起她柔軟的小手:“走,咱們趁着天色還亮,逛逛也好。”

到了西邊的亭子時,發現盛修頤身邊也跟着誠哥兒和盛樂嘉,東瑗問他:“可是有什麼事?”

見盛修頤突然避開盛夫人見她出來,東瑗不由心裡打鼓。

特別是看到孩子們,東瑗更加不安了。

盛修頤卻咳了咳,道:“誠哥兒和嘉哥兒要出來逛逛。我就帶着他們。想着你和瑩姐兒也不常出門。問你們是否一起……”

東瑗一聽這話,眉頭微蹙。

若是明日上午。帶着孩子們看看山水也是不錯的。可黃昏中,即將天黑,有什麼好看的?山路也不安全啊。

可想着盛修頤不是那不靠譜的性格,再看自己身邊的瑩姐兒,東瑗頓時就明白過來。

盛修頤是想和她單獨看看夜景的。

只是兩邊都有孩子跟了來,他不得不臨時改變了言辭。

東瑗不禁抿脣輕笑:“明日可好?天色快要黑了,夜路不好走。”說罷,她俯身拉過七歲的盛樂嘉,替他整了整衣襟,問他,“三哥欺負你了沒有?”

嘉哥兒很老實,搖頭:“三哥沒有欺負我,孃親。”

東瑗這纔回眸,滿意看了眼誠哥兒,表揚他道:“沒有欺負弟弟,終於有個做哥哥的樣子!”

誠哥兒得意揚起臉。

說着話兒,盛樂瑩就屁顛屁顛跑到了誠哥兒身邊去了

誠哥兒拉着她和盛樂嘉,道:“要不要去看看菩薩?前頭那個房子裡,有很多菩薩!”

盛樂嘉和盛樂瑩紛紛看東瑗和盛修頤,用眼神徵求父母的同意。

盛修頤微微頷首,讓跟着來的小廝丫鬟們領路,誠哥兒牽着兩個孩子,東瑗和盛修頤走在最後面。

盛修頤突然拉東瑗的手。

東瑗一愣。

回神間,盛修頤已經放開,東瑗的掌心多了塊溫熱玉佩。她就着黃昏微亮一瞧,覺得十分眼熟,問盛修頤:“好精緻的玉佩,從哪裡得來的?”

盛修頤笑容更深,不回答。

東瑗纔想起爲何覺得眼熟了。

不就是她曾經丟的那塊嗎?

看着盛修頤拿出來,又想起曾經的往事,她心頭浮起陣陣漣漪。看着丈夫修長挺拔背影,三個孩子活潑健康,東瑗眼角不禁溼了。

福建西南,有個小鎮,搭建竹樓,景色怡人。

臨街有家店鋪半開着門,不時有小戶人家的姑娘、媳婦,甚至大戶人家的僕婦出入。

這是家繡坊,店主是個嬌小美麗的女子。她待人和氣,笑容溫和。又能言善道。把繡坊經營得生意紅火,儼然成了這鎮子裡第一大繡樓的架勢。

旁人問起這店主的姓名,只知道姓薛,於是大家就薛師傅、薛師傅這樣喚她。

這日打烊後,薛師傅低垂粉頸,伏案寫字算賬。把今日的賬本整理好之後。她吩咐夥計關了店門,往後街一處小院走去。

給她開門的,是個窈窕樸素的婦人。布裙荊釵也不掩容顏俏麗,她看到薛師傅來。莞爾道:“薛姐姐今日回來挺早的,範姐姐等您吃飯呢。”

薛師傅笑了笑,徑直往耳房走去

耳房也是個作坊,纖柔女子正在低頭刺繡。

“範姐姐,今日的帳算好了,你看看吧。”薛師傅聲音溫和道。

被稱爲範姐姐的女子微微頷首,沒什麼表情。很是清冷。

繡坊是範師傅的本錢,又靠範師傅的繡活做生意,薛師傅不過是管着繡坊罷了。每日的賬目,都要送來給範師傅過目。

見範師傅依舊冷淡,薛師傅退了出去。

她走到院子裡,聽到範師傅的聲音從耳房裡傳出來:“芸香,留薛師傅吃飯吧。”

芸香忙上前,輕聲道是。

薛師傅看着這精緻的小院,氤氳在璀璨夕陽裡。別樣嫵媚,沒有拒絕範師傅的好意,留下來用膳。

“不曉得京城的人過的如何?”吃飯的時候,薛師傅忍不住感嘆。

範師傅微愣,繼而冷嘲:“賤骨頭,還想回去不成?”

芸香忙給範師傅使眼色。

相處久了,大家的脾氣都瞭解。範師傅不過是嘴巴厲害,心裡卻是很善良的,薛師傅豈會不懂?

她倒也不把範師傅的話放在心裡。兀自回憶着京都的往事。

她是真的沒有想到。薛東瑗能有那樣的魄力,頂着害死兩房妾室的猜測。安排了薛江晚和範姨娘的假死,把她們送來福建這偏遠之地,讓她們有了新的生機。

芸香剛剛成親不久,原本體弱的丈夫就病重,沒託半年就守寡了。

等範姨娘和薛江晚離京的時候,東瑗問芸香願不願意還服侍範姨娘,芸香感激涕零,就跟在她們來了福建。

看薛江晚一直在回憶,許久不動筷子,範師傅心頭一動,夾了一筷子菜給她,聲音也低柔下來:“吃飯吧

。”

薛江晚回神,跟範氏道謝。

三個人雖然日子過得不富裕,卻是難得的心靈安逸。

薛江晚從前覺得錦衣玉食纔是追求。可是在盛家那些日子,她纔算看透,能有份自由,能有片呼吸的空間,纔是幸福呢!

現在的生活雖然有缺陷。比如沒有丈夫,沒有兒女,卻也是另一種完美!

寫在最後:15向來是個嘴拙的人,不會說好聽的感激話讀者的支持,不會爲自己的錯誤辯解。我只是個老實人。也許很多親們會說這本書完結得很匆忙……只能說,對這本書,因爲中間斷了半個多月,導致我自己沒有了激情。我不想用敷衍的態度寫字,來欺騙讀者。既然寫不下去了,給個交代。

哪怕是個不完美的句號,也要劃上的。

感謝大家一路的隨行。特別是昨天,求了粉紅票,一下子就多了將近200張,讓我看到大家還在,我很感動。

可能親們不明白這種感動。自從我上次有事斷更後,很多人覺得我矯情又不負責任,我以爲大家都不會再因爲我一句呼喚而投票。看到大家的粉紅票,那不僅僅是支持,是一種肯定的力量,我真的真的很感動,謝謝大家!

衣香這本書,它好似一條船,不管在塑造之初,我們投入了多少感情,多少期盼,多少金錢,可它遇到了大的風浪,已經斷櫞折櫓,不能再帶領我們遠航,我們就痛快放棄它,再造新的船吧。

15會繼續努力,寫好新的故事。

一路上經歷的錯誤,15也會努力改進的,以求不再犯。支持過的親們,會希望可以一直陪着15;因爲失望而離開的親們,也能回來!

祝大家2013年萬事順心。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129節 明珠遺海第9節 香消玉殞第149節 消災(2)第112節 逃婢(2)第52節 祈福(2)第88節 善後第63節 陪嫁(1)第40節 賜婚第202節 心念(1)第166節 誤導第140節 人情第137節 尋珠(1)第142節 還珠(2)第105節 承諾第97節 嫡母第223節 和睦第222節 坦白第177節 護子(1)第32節 郡主第121節 來客(1)第260節 結局(3)第105節 出山(1)第78節 付出第60節 玉葫蘆(2)第105節 出山(1)第196節 賞賜第174節 風波(2)第131節 2第263節 結局(6)第43節 挑撥第242節 落紅(1)第70節 成婦禮第107節 打架(1)第174節 風波(2)第106節 出山(2)第187節 恩典第145節 不慈不孝(1)第140節 人情第183節 親近第165節 絆住第219節 強勢第106節 出山(2)第79節 維護第77節 子嗣(2)第143節 姻緣 粉紅330第197節 補償(1)第140節 人情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42節 可笑第164節 決定第27節 人選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208節 報應第46節 作孽第81節 回門(2)第152節 滿月(3)第168節 巧妙第18節 不爭第220節 通房(1)第131節 2第199節 恭賀(1)第77節 子嗣(2)第218節 私情(3)第49節 往事第53節 祈福(3)第90節 留飯第51節 祈福(1)第253節 救人(2)第159節 前兆第152節 滿月(3)第170節 反應(1)第234節 變故(2)第7節 內宅路滑第27節 人選第207節 拒絕(3)第143節 姻緣 粉紅330第104節 反常(2)第232節 討好第114節 坦誠交心第134節 歌姬(1)第142節 還珠(2)第200節 恭賀(2)第37節 姊妹第8節 丟失玉佩第133節 團聚2第5節 盛家謀劃第81節 回門(2)第210節 進宮(1)第10節 故人他行第75節 妾爭(2)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42節 可笑第10節 故人他行第243節 落紅(2)第74節 妾爭(1)第210節 進宮(1)第95節 平妻(1)第205節 拒絕(1)第115節 寬容第6節 觀念不同
第129節 明珠遺海第9節 香消玉殞第149節 消災(2)第112節 逃婢(2)第52節 祈福(2)第88節 善後第63節 陪嫁(1)第40節 賜婚第202節 心念(1)第166節 誤導第140節 人情第137節 尋珠(1)第142節 還珠(2)第105節 承諾第97節 嫡母第223節 和睦第222節 坦白第177節 護子(1)第32節 郡主第121節 來客(1)第260節 結局(3)第105節 出山(1)第78節 付出第60節 玉葫蘆(2)第105節 出山(1)第196節 賞賜第174節 風波(2)第131節 2第263節 結局(6)第43節 挑撥第242節 落紅(1)第70節 成婦禮第107節 打架(1)第174節 風波(2)第106節 出山(2)第187節 恩典第145節 不慈不孝(1)第140節 人情第183節 親近第165節 絆住第219節 強勢第106節 出山(2)第79節 維護第77節 子嗣(2)第143節 姻緣 粉紅330第197節 補償(1)第140節 人情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42節 可笑第164節 決定第27節 人選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208節 報應第46節 作孽第81節 回門(2)第152節 滿月(3)第168節 巧妙第18節 不爭第220節 通房(1)第131節 2第199節 恭賀(1)第77節 子嗣(2)第218節 私情(3)第49節 往事第53節 祈福(3)第90節 留飯第51節 祈福(1)第253節 救人(2)第159節 前兆第152節 滿月(3)第170節 反應(1)第234節 變故(2)第7節 內宅路滑第27節 人選第207節 拒絕(3)第143節 姻緣 粉紅330第104節 反常(2)第232節 討好第114節 坦誠交心第134節 歌姬(1)第142節 還珠(2)第200節 恭賀(2)第37節 姊妹第8節 丟失玉佩第133節 團聚2第5節 盛家謀劃第81節 回門(2)第210節 進宮(1)第10節 故人他行第75節 妾爭(2)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42節 可笑第10節 故人他行第243節 落紅(2)第74節 妾爭(1)第210節 進宮(1)第95節 平妻(1)第205節 拒絕(1)第115節 寬容第6節 觀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