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

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

“在數值計算這方面,需要我們計算技術研究所協助的話,我們也可以提供一些超算資源。”

徐洋的聲音對於除了常浩南以外的所有人都很陌生。

因此閻忠誠看向對面愣了一下,然後纔回答道:

“有超算資源的話當然好,不過影響我們進度的關鍵倒不是計算量,而是軟件功能和算法方面的限制。”

這下徐洋反倒真的來了興致:

“怎麼說?”

“航改燃機雖說核心部分都是現成的,但船用燃氣輪機和航空發動機在使用環境、性能取捨、成本控制之類的方面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也不是完全照抄就行了。”

因爲在座的都是自己人,閻忠誠回答得倒也十分完整:

“比如軍艦對於噪音和振動都會有嚴格的要求,尤其以反潛爲主要任務目標的情況下會更加嚴格,而航發在這方面的限制就要相對小一些。”

“再比如軍艦可能長時間在極地高寒水域航行,燃氣輪機進氣口必須要克服結冰環境,而噴氣式飛機由於速度足夠快,則幾乎不需要考慮這種問題。”

“這部分工作同時涉及到聲振、熱力、熱聲等十幾種多物理場耦合作用,要想通過目前的仿真建模軟件實現精確計算……一方面難度會很大,另一方面考慮到目前我們國家超算的計算速度,耗費的時間恐怕比按照老辦法造幾個樣機出來還要長。”

“而且這還只是設計階段本身面臨的問題,好的設計師需要在設計過程中考慮到後續生產、維護、修理工作的便利性和經濟性。因爲燃機對於自重不敏感而對於壽命和成本敏感,所以黎明廠計劃用1Cr16Ni2MoN馬氏體不鏽鋼通過熱鍛方式生產葉片,那麼在設計的時候就不能像航發那樣只注重性能,還要考慮到葉片尺寸和形狀對於工藝的適應能力,否則就是給製造廠方面出難題。”

“熱鍛過程中,材料的變形、傳熱和組織演化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有限單元法在需要充分考慮微觀組織影響的熱鍛造工藝中的應用,又是一個複雜的多物理場綜合作用過程……”

閻忠誠不愧是國內計算機仿真領域的早期探索者之一,儘管由於之前長時間接觸不到國際頂尖的經驗而有點被時代甩開了,但真要做起來,也仍然能把工作梳理得條理清晰思路明確。

這一大段話先是把徐洋說得一愣,然後迅速激發了她的鬥志。

主動提出幫忙卻不被需要,對於徐洋來說絕對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

“雖然目前的軟件和算法都不支持這種複雜多物理場的模擬,但還是有不少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這個問題的……”

她本以爲自己拋出這個話題之後可以吸引到其它人,尤其是常浩南的好奇心。

但大家似乎都對此反響平平,而正主更是低頭無意識地擺弄着筷子在那愣神。

最後還是閻忠誠接過了話題纔沒有冷場:

“我知道應該怎麼把這些問題拆分成普通的單場或者雙物理場耦合去解決,但這需要很大的工作量來進行建模和寫代碼,對計算量的硬性要求反而沒有那麼高。”

“這……”

徐洋有點沒想到,面前這個看上去有六十來歲的人竟然還有這種能力。

她實際上是個很純粹的人,因此頓時對閻忠誠肅然起敬:

“您對多物理場建模這方面也有研究?”

“談不上什麼研究,我在英國訪學的年代還沒有這些技術,所以也沒學到。” 閻忠誠說到這裡,把目光投向了徐洋的旁邊:

“實際上這還要常浩南同志在之前對渦噴14的設計改進工作中留下的經驗,以及完整的筆記,我這段時間也算利用職務之便,經常拿過來看和想,也就逐漸領悟了些更進一步的東西。”

“常博士?”

這倒是有些出乎徐洋的意料之外了。

常浩南的水平她當然是清楚的,但自己有能力是一回事,能教導或者啓發別人是另一回事。

實際上,往往越是天才的人,越是不擅長這方面。

類似於讓喬丹去當教練——

你只要起跳,然後等對手落下去再投籃就可以了。

本來正在神遊的常浩南突然聽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便下意識地擡起頭:

“怎麼了?”

“不知道常博士你對這類多物理場的仿真建模計算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想法?”

雖然現在這個場合有些不夠學術,但徐洋還是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想聽聽對方的思路。

一方面是相互交流,另一方面也有點想要看看兩個人誰在這方面更擅長的心態在。

然而常浩南直接搖了搖頭:

“具體的想法沒有,因爲目前的工具實際上只支持二維場的模擬,無論用多麼精妙的辦法拆分具體問題,都會導致很多變量被忽略,結果的精度也就可想而知,後續還要大量靠實驗數據和經驗進行調整。”

剛聽到這個回答的時候,徐洋有那麼一瞬間覺得有些失望。

但冥冥中的直覺告訴她,常浩南的話應該還沒說完。

果然,停頓了一瞬間之後,後者又繼續說道;

“比如通過雙曲線來表達流變應力的經典唯象模型,還有將材料參數表達爲多項式的高溫流變應力模型,都只是純數學模型,沒有考慮金屬材料變形過程中的微觀機制,只考慮了變形溫度、應變速率以及應變量等宏觀變形參數對於流變應力的影響,因此對於每一種材料,哪怕只是其中一種元素組分發生變化,都要全部重頭再來。”

“我在想的是,能否找到一種辦法,至少從物理的角度出發,描述同一類材料的熱變形行爲,以及更進一步地,開發一種新的工具,我是指一種軟件,實現三維有限元數值仿真,比如對剛剛說到的馬氏體不鏽鋼建立變形-溫度-組織演變的耦合分析系統,這樣就可以無需拆分,同時研究變形參數對溫度場、應變場及微觀組織場的影響,對於實際的生產工藝設計和優化明顯要更有指導意義。”

“啊這……”

徐洋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思路被別人甩開了。

就好像在那顆影響了物理學的蘋果樹下面,她還在忙着撿蘋果的時候,別人已經在思考蘋果爲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了……

(本章完)

第49章 殲7F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55章 另請高明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417章 正式開工!284.第284章 覆盤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56章 前往盛京!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709章 我 們 仨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529章 獲獎懸念揭曉!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94章 焉知非福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758章 流形學習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43章 新改型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32章 出結果了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55章 另請高明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35章 保研名額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600章 軸承,壞了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
第49章 殲7F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55章 另請高明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417章 正式開工!284.第284章 覆盤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56章 前往盛京!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709章 我 們 仨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529章 獲獎懸念揭曉!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94章 焉知非福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758章 流形學習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43章 新改型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32章 出結果了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55章 另請高明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35章 保研名額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600章 軸承,壞了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