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

顏永年這問題,基本已經是直球表示——

“這閱兵整挺好,能不能讓我也去看看?”

其實按照常理來說。

很難。

因爲科工委那個“軍工口”的說法,基本是定向指代軍用裝備研發人員。

常浩南能被納入其中也是因爲負責太行項目的研發。

否則眼下這功夫,十二個軍工集團裡面恨不得有十三個都在搞地產當副業,那這個範圍就有點太大了。

但也不是完全沒機會。

正如顏永年剛纔所說,這模鍛壓機的第一個生產任務,不就是殲11B的機體嘛。

“顏教授你先彆着急。”

常浩南說着把模型包好,裝進了一個袋子裡:

“閱兵的邀請名單是分批出的,最後一批應該要到8月末9月初才能確定,所以只要咱們試生產給國慶獻禮的時候別獻出問題來,機會應該就很大。”

顏永年眼前一亮。

35週年閱兵那會,他還在當年的老機械工業部工作。

巧合的是同樣在搞模鍛壓機。

只不過沒搞出什麼特別有標誌性的成果,因此壓根也沒有受邀觀禮的念想。

而再等十年的話,又肯定已經退休,更不可能被專門請過來了。

這點自知之明,顏永年還是有的。

所以今年這次,基本上是他唯一一次機會。

……

與此同時。

通州,張家灣。

一列由十幾輛HY4731半掛車組成的車隊打着雙閃,緩緩駛入剛剛被搭建起來的臨時營區。

隊列最後,還跟着兩輛大巴車。

閱兵村。

建國初的時候,由於閱兵是每年國慶都舉行,但每次規模不大,因此閱兵部隊基本都是從京城周邊就近抽調,訓練也是在各自營區分別進行。

但後來隨着閱兵頻率降低,規模相應提高,受閱單位也開始從全國範圍內抽調。

於是就需要一個地方,把所有參閱人員和裝備放在一起進行合練。

也順便給那些外地部隊一個駐紮的地方。

於是纔有了位於京城周邊的兩個閱兵村。

其中這座位於張家灣的,就是車輛方隊駐訓的地方。

另一個供徒步方隊使用的則位於沙河。

空軍編隊的性質比較特殊,因此還是採用平時分散訓練,到最後合練階段再轉場到京城附近的模式。

在閱兵村管理人員的指揮下,押運戰士從卡車駕駛室上跳下來,速度飛快地解開了固定坦克的纜繩。

與此同時,從燕山腳下某裝甲師抽調出來的車組乘員也走下大巴車,以三人一組的形式各自找到對應編號的坦克,用不太熟練的動作爬進各自負責的位置上。

總共18輛。

其中大約三分之一是剛剛從試車場上面拉過來的,因此車體表面被一層厚厚的泥沙所覆蓋。

緊接着,另外一輛大巴車上則走下來一羣數量略少、身着便裝的人。

從動作上不難看出來,他們並未受過任何軍事訓練,應該並非參閱人員。

同樣分組來到了坦克旁邊,只不過每組只有兩個人。

其中一個來到拖車側後方,開始打手勢指揮卸車。另一個則趴在車體上,緊盯着駕駛員的動作,時不時在旁邊指導兩句。

測試過程的車組成員都是研究所或者廠家的員工,但閱兵肯定還是需要解放軍參加。

因此,被選調過來的這54名訓練骨幹此前都只在模擬器上操作過這種最新型號的第三代主戰坦克。

這還是第一次接觸實車。

實際上,他們在原部隊裡的車組甚至還有第四位成員,但隨着軍事技術的不斷髮展,本次將會參加閱兵的兩種三代坦克都不再設置二炮手(也就是裝填手)。

“嗡——”

很快,第一輛坦克在平板車上噴出一股黑煙,柴油機的低頻轟鳴聲幾乎響徹了整個閱兵村。

對於一些有經驗的老坦克兵來說,僅僅只從啓動瞬間的動靜,就能判斷出這輛坦克所用的柴油機馬力不小。

而坐在車裡的坦克兵們,感知則會更加明顯一些。

第一個掛上倒擋鬆開剎車的駕駛員直接被巨大的扭矩給嚇了一跳,幾乎是下意識地重新踩下剎車。

經過全新設計的懸掛和底盤讓近50噸的坦克在拖車板上瞬間便穩穩停住,幾乎沒有半點前後點頭的痕跡。

但卻苦了下面的拖車。

82式坦克拖車本身的額定載重就是50噸,現在坦克在上面一動彈,拖車懸掛立馬發出了不堪重負的刺耳聲音。

最後好在是有驚無險地給卸了下來。

而這邊這麼大的動靜,也早已經吸引來了同樣駐紮在閱兵村中其它受閱部隊的注意力。

即便對於大多數內部人員來說,這個型號的坦克也是第一次出現在他們面前。

陸戰之王帶來的衝擊力,是其他再怎麼先進的裝備都很難比擬的。

不說別的,光是那杆目測起來足有6米上下的坦克炮,以及坦克乾脆利落的起步姿態,就足夠看出來這個型號的性能不凡。

尤其是對於原本駐紮在燕郊某地的另一支坦克方隊乘員們而言——

他們身後,儘管底盤也是六對負重輪,但炮塔卻還是鍋蓋頭模樣的88B,瞬間就變得不香了……

而在更遠處的模擬主席臺上,幾名受閱指揮人員,也正通過手中的望遠鏡注視着這邊的卸車過程。

“這應該是張家河這邊的最後一批了吧?”

閱兵總指揮李良新將軍把手中的望遠鏡放到一邊,向旁邊的車輛方隊總教官,也是張家灣閱兵村的總負責人楊鴻問道。

“是參閱裝備的最後一批。”

後者連忙跟着放下望遠鏡,回答道:

“後面還有兩臺9910工程車的備份車,因爲還在生產線上,所以要下個月才能送過來。”

“唉……”

李良新嘆了口氣,剛剛臉上的喜悅表情已經被憂慮所取代:

“這次閱兵的裝備……實在是太新了。”

他搖搖頭,懷着複雜的心情繼續道:

“前年我接到文件,調任到京城軍區這邊的時候,我就提前給計劃的參閱裝備列了個表,發現無論地面還是空中,所謂‘新’裝備也就是90年代初服役的那批,在部隊手裡已經用了幾年,正是磨合程度和穩定性最好的階段,當時我還鬆了口氣,尋思着閱兵指揮的壓力應該不太大。”

“誰尋思這纔不到兩年功夫,那個表裡面的內容,除了徒步方隊的步槍完全沒動之外,基本上都換了個七七八八……”

“飛機飛機是新的、坦克坦克是新的、導彈導彈也是新的……不光是新的,還有不少是正在走定型流程的原型裝備,這萬一要是閱兵當天出個差錯,我怕是要成歷史罪人吶……”

李良新第一次覺得,裝備更新換代太快,有時候也不見得是好事。

“總指揮,其實我們空中裝備這塊,已經不算新了……”

旁邊唯一一個穿着空軍軍裝的鄭良羣半開玩笑地回答道:

“之前航空工業那邊的同志還跟我說,預計今年年中的時候,使用全新機體、航電和發動機的十一號工程最新改進型也能開始試飛,問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加入到9910工程裡面,還有一個叫直12的10噸級直升機……”

“別……”

話說到一半就被已經戴上痛苦面具的李良新打斷了:

“現在這些原型裝備都搞得我我天天晚上失眠掉頭髮,要是再來兩種新的,還是最不能出事的空中裝備,我頭頂上這地中海啊,估計要直接變成太平洋了……”

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117章 來自的需求(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284.第284章 覆盤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132章 上新聞了?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339.第339章 凱旋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597章 試飛F14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65章 上架感言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423章 只能上臺講個課了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創(春節繼續加更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409章 飛機出口還是要嚴抓宣傳372.第372章 堪比戰術導彈的遠程火箭炮!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161章 讓我們的飛機再不懼霜雪(二合一)
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117章 來自的需求(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284.第284章 覆盤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132章 上新聞了?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339.第339章 凱旋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597章 試飛F14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65章 上架感言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423章 只能上臺講個課了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創(春節繼續加更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409章 飛機出口還是要嚴抓宣傳372.第372章 堪比戰術導彈的遠程火箭炮!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161章 讓我們的飛機再不懼霜雪(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