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

“縣主萬福。”

“咦?宗將軍,你回來了?”柔嘉對於突然看見宗澤出現在自己面前,似乎頗有些驚訝,她將左手放在她的棗紅馬的馬頸上,輕輕撫摸着自己的坐騎,一面望着宗澤,笑道:“我聽說薛侯召將軍去凌牙門,怎的回來這麼快法?”

“凌牙門的事情了了,在那裡呆久了亦沒甚意思。”宗澤欠身笑道,他低着頭,眼角的餘光卻遠遠瞥見幾個蕃人牽着柔嘉的白象出來,他又看了一眼周圍整裝待發的侍衛們,“縣主又要出去打獵麼?”

“是啊。宗將軍要不要一起去?聽說南邊的山中有大蟲,此番定要打只大蟲回來給我爹爹做坐墊。”柔嘉笑道:“前幾日宗將軍不在,我還生捉了一隻畜牲,象野豬又不是野豬,前半身黑,後半身全白,找人問了,才知道原來這畜牲就是膜。爹爹說,這是辟邪神物,乃是天人的吉兆,待養段日子,便要將它送往京師進貢。我哥哥說,白樂天寫過一篇什麼《膜屏贊》,道這畜牲只吃生鐵,我喚人弄來幾斤生鐵餵它,它卻是連聞都不聞。”

宗澤聽得這話,幾乎笑出聲來,忍笑說道:“只怕白樂天也未必見過真膜,這畜牲《爾雅》中有載,然後世卻未必有兒人見過真物。這摸非鐵不食的傳聞,白樂天亦只是讀《山海經》讀來的……依末將之見,縣主還是餵它點果子便好。”

“將軍讀書真多,見聞亦博。”柔嘉讚道,又抿着嘴笑道:“我還是聽了這裡蕃人的話,才餵了果子。我二哥卻死活不信這裡的蕃人說的話比白樂天還靠譜,他到現在還疑心那些蕃人在果子做了手腳哩。”

宗澤亦不禁莞爾。卻聽柔嘉又問道:“將軍來找我,可是有何事麼?

“這個……末將原本是想請縣主去看操練的……”宗澤遲疑道,“但……”

“操練?”柔嘉不待宗澤說完,已愕然說道:“怎的突然請我去看什麼操練?我人哥呢?

“世子也在。”宗澤連忙道:“只是這次操練,卻與平常有些不同。

“哦?卻又是有何不同?”柔嘉越發覺得奇怪。宗澤又笑着解釋道:“正要察報縣主。末將此番前往凌牙門,蒙薛侯應允,替咱們鄴軍購了一批小火炮……”

“小火炮?”柔嘉撇撇嘴,她早已見過火炮,因此一點也不覺得有何希奇。

宗澤又笑道:“正是,不過這是一種一個兵士便可使用的火炮。爲掩人耳目,曹允叔替它改了名字,喚做火銃。咱們一共買了三十幾只,今日是次操練,因此末將特來請縣主觀操。”

“爲何要掩人耳目?”柔嘉奇道,但卻也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不待宗澤回答,馬上又說道:“打獵天天能打,既是如此,我便隨將軍去看他們操練。”她一面說着,一面躍身上馬,亦不回頭,朝身後的侍衛盼咐道:“張受,吩咐下去,今日不打獵了,人夥去看操練火銃。”

說罷,駕的一聲,策馬朝校場方向奔去。

宗澤見她如此風風火火,也連忙去解了馬,追了過去。因爲內城正在修建,鄴軍的校場,臨時設在了新鄴城西北的一處空曠地上。當地盛產各種樹木,故校場四周的房舍、圍牆,全是木質,房舍建築時,全用中原之法,只是屋頂既非用瓦,亦非是茅草,而是因地制宜,用椰樹葉子覆蓋,以遮蔽風雨。

在這樣的異國他鄉,儘管宗澤早已預言鄴國之部衆不可以盡數爲兵,但任何諸侯國建國,都只能採用全民皆兵的戰略。因此,至少在名義上,鄴國漢部所有適齡男子,都被編入了鄴軍。宗澤採用的是最簡單的編隊之法,十人爲一隊,十隊爲一都,都上不設指揮,大略以十都爲一營,整個鄴國的男子,被編成四營,以“前後左右”名之。

若是按着這樣的規模來說,四千餘衆的鄴軍,擠在這個小小的校場操練,自然頗嫌擁擠。但實際上,鄴軍的校場,卻從未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鄴軍所謂的“前後左右”四營中,後營只是名義上存在,染上各種疾病的士兵有七八百之多,而體質屏弱得根本不適宜從軍的士兵,亦差不多有同樣的數量―所有這些人,全部被編入後營。因此,後營從來不參加操練,宗澤雖然要求他們負責煮飯、打水、搬運輔重,但既便是做這些事情,這些個“衙內兵”,亦是整日價叫苦連天。鄴軍主要以北人爲主,原本就吃不慣米飯,然到了新鄴後,一切面、餅,皆成奢侈,而這些“衙內兵”們,還能經常將米飯煮成夾生。

而其餘三營,漢兵人數則已難湊齊十都之數,不過若是加上在新鄴徵召的蕃兵數量,整個鄴軍的實際兵力,還是超過了三千。

除去每日巡邏的三個都的鄴軍,這個校場,剛剛夠用。

但亦僅此而已。,

在這個校場之內,宗澤看不到他想要的軍隊。他一走近校場,便忍不住鎖緊了眉頭,臉色鐵青。在校場東邊操練陣法的前營,前退不一,號令不齊,喊殺之聲有氣無力,連旗幟都東倒西歪,兵士一進一退,撞成一團:南邊練力氣的左營,按宗澤的軍令,應當披掛重甲,腿上綁着沙袋奔跑,以跑一里路而不氣喘爲合格,但他此時所見,則是一半以上的人不曾披甲,更不用提在腿上綁沙袋了,偶有幾個披甲的,卻是落在後面,拖拖拉拉,倒似是閒庭信步一般:在西邊練器械的右營更讓人生氣,宗澤軍令,凡軍中刀槍棍棒等物,訓練所用的兵器,要比實際的兵器重,如此練熟之後,使用兵器,才能舉重若輕,此事那些個驕兵們倒是無法混賴,只是細看他們訓練,卻叫人氣煞―宗澤曾明令,凡槍兵練槍,要在二十步之外,對着一個高五尺闊八寸的人形木靶,聽到鼓聲擂動,便立時飛身衝擊,一槍務要扎中靶上所畫要害,以既深且準爲上,每人每天須得扎中規定之次數,方得歇息~但此時右營的這些槍兵們,聽到鼓聲半晌,方纔衝出去,但到距靶四五步遠時卻又慢了下來,瞄了又瞄,才一槍一紮去。至於練弓弩者,更是慘不忍睹,休說六發二中,十發能中二者,亦是寥寥無兒,……

校場之中,這等景象,而武官節級們卻或視若無睹,或裝腔作勢的吼上兒聲,人人皆是得過且過,能混則混。身爲都指揮使的趙仲琪,站在將臺上,也是一臉的愁眉苦臉,無可奈何。

直到他見着柔扁與宗澤進來,方纔又驚又喜的奔下將臺迎接。“世子,末將有禮。”宗澤方向趙仲琪抱拳行禮,不料卻聽趙仲琪根本沒有理會他,反是有些心虛的望着柔嘉,問道:“十九娘,你如何來了?”語氣中竟是帶着幾分討好。宗澤又是尷尬,又是好笑。又聽柔嘉興高采烈的回道:“我聽宗將軍說今日要操練甚麼火銃,便來瞧個熱鬧。

“原來如此。”趙仲琪倒似鬆了口氣一般,立時笑道:“那你來得正好,曹允叔馬上便到。此番是我們精挑細選了三十名兵士,曹允叔待會便會親自教他們試練火銃,若果真有用,曹允叔答應幫我們在兩個月內,裝備兩個都的火銃兵。”“才兩百人?姓曹的您真小器。”柔嘉根本不知這其中的難處,全然不以

爲奇,又道:“只不知那東西有用沒用。“

“試試便知,試試便知。”趙仲琪嘿嘿傻笑着,一而便要引二人入中軍大營小息

不料卻聽宗澤在旁邊說道:“既然曹允叔還未到,縣主若有興致,末將便領縣主四處看看如何?這練兵佈陣之法,有時也能用於田獵之上呢。“也好。”柔嘉乃是“聞獵心喜”之人,這時聽到宗澤說和打獵有關,頓時來了興致,但仍有些將信將疑,道:“我以往也來過一兩次,見他們操練,只是乏味得緊。真的和打獵有關麼?“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不待宗澤回答,趙仲琪早已接過話來,笑道:“每年官家田獵,便是遵循古制,有講武之意呢。

“啊?”柔嘉大吃一驚,原來此事,竟從未有人想到過居然還有人會不知道,更不會特意告訴一個小女孩,因此她雖習以爲常,卻從不知皇帝田獵背後之含義。這時才恍然道:“難怪每年田獵時,總要帶上大批的班直、禁軍……”

宗澤一面不動聲色地領着柔嘉與趙仲琪往東邊的前營操練之所走去,一面笑

Www⊕тт kán⊕C○

道“打獵亦如用兵,用兵便如追獵。但若要率衆圍獵,人少尚還好,若是人多,

最墓本的,便是各部要用旗鼓相互聯繫,這觀旗動、聞金鼓以識進退之術,便是

最基本的。此時前營所操練者,正是此術。”

柔嘉頓時連連點頭,道:“正是,正是,我們出去打獵,若是同伴失散,張受他們便要用號角呼應。

宗澤也笑着點頭,“那便是最簡單的了。他一面與柔嘉、趙仲琪說些古來用兵與打獵的故事,趙仲琪讀書多倒不以爲奇,只是看在妹妹面子上應酬着,但柔嘉卻聽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覺間,衆人已至前營操練之處。

學士風流 此時前營練習的,乃是最基本的隊列旗例。前營指揮使將幾張桌子拼起,權當將臺,帶着執旗站在臺上。執旗揮動將旗,將旗向下一點一立,則各隊集結,再一點,則各都集結,至三點,則全營集結完畢……練完聚散之法,又依次操練左右進止、銜枚俯伏。

只是這一切旗例,自這鄴軍前營一千將士操練出來,難免人爲變樣。柔嘉不懂這些倒也罷了,但柔嘉的侍衛張受等人,原本全是班直侍衛出身,此時臉上不免都露出鄙夷之色。

宗澤眼見着那十個班直侍衛的神情,心裡直是惱羞成怒,但趙仲琪卻依舊是視若無賭,竟是全然沒有看見一般。他心裡冷笑,強抑着怒氣,也全當沒事人一般,向柔嘉詳細介紹着旗號的意義。

但他方說得幾句,張受等人早已在身後不斷的冷笑起來。

宗澤知道張受等十人,因班直侍衛階級本就比尋常禁軍要高十人當中,階級最低的,也是仁勇校尉,張受更已是從八品上的御武校尉,放在禁軍中

,那便可以當到指揮使、營行軍參軍;而鄴軍其餘的武官,如被賜給鄴國的這一

個指揮的教閱廂軍,因教閱廂軍的軍官階級按例都低於禁軍,其指揮懂沐過是個

仁勇校尉―單單從這階級上來說,這些班直侍衛已是高高在上了:他們又是正

兒八經的羽林軍,平時便是天武、捧日這些禁軍上軍,他們也未必放在眼裡,哪

裡又看得上鄴軍中的這些人。便是宗澤自己,他們心裡亦是不甚服氣的。

張受等人自中州來南海,全是由海船水軍護送,這十人全是北人,一路之上,難免會有人暈船嘔吐或少見多怪之類。他們平素高高在上,鬧了笑話的時候,自是難免被海船水軍的將士嘲笑。這類小小的積怨,日積月累,端是不少。

而他們自到新鄴後,整日與柔嘉打獵巡城,主僕情誼日濃,上下之間,往往熟不拘禮,衆人也放肆慣了。宗澤早已摸透衆人的性格,此時故意不加理會,依然自顧自的對柔嘉介紹着。旁邊趙仲琪心裡暗暗叫苦,暗怪宗澤多事,卻不敢出言阻止,只是拼了命向宗澤打眼色,但宗澤亦只是佯裝不知。

但張受等人見宗澤厚着臉皮不理會他們,卻哪裡肯善罷干休。

有人便在後而奚落道:“宗校尉說得來倒頭頭是道,可這治軍之術,難道全是靠一張人嘴吹的麼?

馬上便又有幾人接道:“小陳貴,你瞧那邊,那旗舉得,哎喲,那到底是左轉還是右轉啊?

“哎,小陳貴、楊小,你們知道什麼?宗校尉可是南海名將呀。人家治軍自有人家的方略,你們知道什麼?咱們班直操練,講究的是肅齊嚴整,進退有度,但在南海打仗,自又不同,不論旗號說進退左右,咱都得一些人進,一些人退,一些左,一些右,如此虛虛實實,才能叫敵人摸不着頭腦,不戰而敗。”

“原來如此……”

“宗校尉果然高明,高明……”

衆人只管在後面陰陽怪氣的奚落着,聲音不大不小,剛好夠宗澤與柔嘉聽見。

宗澤卻不管他們說什麼,只管充耳不聞。趙仲琪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卻也只是裝聾作啞。但柔嘉哪裡忍耐得住,早己低聲喝道:“張受,他們胡說八道什麼?“

張受心裡正聽得痛快呢,這裡聽見柔嘉喝斥,連忙喝止了衆人,自己趨前幾步,笑嘻嘻的說道:“縣主,這些個傢伙都被慣壞了,沒半點規矩,回頭好好罰罰他們。不過他們說的話卻沒錯,就這些個赤老,嘖嘖……

“你嘖什麼嘖?”柔嘉沒好氣的罵道。張受卻依舊嬉皮笑臉着,瞥了一眼宗澤,笑道:“縣主恕罪,縣主過問,小的不敢不說實話。若要靠着這些人打仗,三佛齊果真打過時,俺們也只好拼了一條命,保着鄴國公和縣主,奪船逃到凌牙門,再請朝廷的援軍相助爲上……”

他話音剛落,撞聽到“啪”地一聲,柔嘉早已轉身,一鞭抽到他腦袋上,“這話也頑笑得?“

“縣主,澤,小人冤枉。”張受也不躲閃,結結實實受了這一鞭子,只收起笑容,望向宗“宗校尉,你摸着自己良心說一句,俺可說的有沒有道理?

柔嘉眼見張受神色,頓時也愣住了,亦轉身權向宗澤。

但宗澤卻只是尷尬地笑了幾聲,既不承認,也不否認。柔嘉又將目光轉趙仲琪,趙仲琪慌忙將目光避開。“看來真是冤枉你了。”柔嘉哼了一聲,臉色已沉了下去。“這前營的指揮使叫什麼?

“叫鄭裕。”趙仲供聽到柔嘉的語氣,心裡面一格登,連忙低聲說道:“他原是皇上賜給十九娘你的禁兵,在人宋時已是個守閥忠士。因他在西夏真刀真槍歷過戰陣,故宗將軍破格提拔,叫他做了這一營的指揮使。”

“鄭裕。”柔嘉唸了念這名字,她離開注京,趙煦賜給她十名班直侍衛與五十名禁軍,除了十名班直侍衛一直留在她身邊外,五十名禁軍中,到新鄴時,已有七人染疾而死,其餘四十三名禁軍,她只留了十人在身邊聽候差遣,另外三十三名禁軍,全部被編入鄴軍。

她並不知道,皇帝賜給她的這五十名禁軍,乃是隸屬於宣武軍的禁兵―柔嘉自是不會關心這些事情,但是宗澤卻不能不視若珍寶,因此,這三十三名禁兵,全部都被他委以重任―雖然這些宣武一軍的禁軍,對海船水師出身的宗澤也並不是很看得起,亦不是很領他這份情。

鄭裕。柔嘉彎了彎手中的鞭子,在心裡又唸叨了一次。一面尋思着,找個什麼由頭來收這傢伙。突然,柔嘉一伸手,指着遠處一株大樹,問道:“那又是何人?“

宗澤與趙仲琪循着她所指的方向望去,在前營操練的校場的旁邊的一排人樹下,一個男子正躺在一張藤椅上,悠閒的乘着涼。

趙仲琪的臉色越發難看起來。

“那是何人?”柔嘉又迫問了一遍,語氣越發不善。

“那……那是……”趙仲琪紅着臉,懦懦道:“那是八郎。“

“八郎?仲儡?”柔嘉訝然道,“他在這裡做甚?““他…,他…,趙仲琪越發的尷尬。他求救般地望向宗澤,但宗澤卻故意曲解了他的意思,在旁邊從容說道:“他是前營副指揮使。

“嗯?”柔嘉霍地轉頭,幾乎不敢相信地望着宗澤。

但宗澤的目光中,沒有半點的否認。

柔嘉立時便覺得臉煩熱燙起來。羞愧、丟臉!她此時只覺得整個鄴國公府的臉面,都被趙仲儡丟光了。

將士們都在訓練,他們的副指揮使卻在旁邊躺在陰涼處乘着涼。

她站在那裡,遠遠地望着趙仲儡,咬着牙問道:“鄭裕指揮不動仲儡是不是?

趙仲琪紅着臉,半晌說不出話來。宗澤卻在旁邊不急不徐地說道:“休說鄭裕指揮不動,便是世子也指揮不動。實不相瞞,如今咱們鄴軍當中,末將差不動鄭裕他們,鄭裕他們也差不動諸位宗族親貴……”

“爲何?”柔嘉瞪大了眼睛,望着趙仲琪與宗澤。

宗澤默然不語,趙仲琪躲避着柔嘉的目光,遲疑半晌,終於吞吞吐吐回道:都是……都是自家兄弟,凡事總以忍讓爲上,家和萬事興”

但他話未說完,柔嘉早已轉過身去,對她的班直侍衛喝道:“張受,請金鼓斧械!小陳貴、楊小,你們去將鄭裕、趙仲儡給我綁了。”

“是!”張受諸人轟然應了。“

大哥,你只管看着,我來當惡人。我可不想跑到凌牙門去求薛奕,咱鄴國府丟不起這人。今日且借你將臺一用。”柔嘉一面對趙仲琪說着,一面已轉身,快步朝將臺走去。

宗澤連忙緊緊跟上,趙仲琪遲疑了一會,也趕緊邁開步子,追了上去。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鄴軍校場外面,曹友聞聽到校場內軍法官大聲的數數聲,再伴隨着清脆可聞的鞭答聲,還有趙仲儡鬼哭狼嚎般的慘叫聲―這位養尊處優的貴公子,只怕一輩子也想不到自己會受這樣的苦頭。他心裡頭又是好笑,又是解氣。但那個鄭裕,倒是條漢子,這麼一鞭一鞭的抽將下來,他硬是一聲不哼。

不過,曹友聞此時對任何人都沒什麼同情心可言。雖然是爲了討好石越,但他在鄴國投了太多的本錢,他可不想最終血本無歸。若是鄴國最後弄得國破人亡,不僅他曹友聞此前所有的投入打了水漂,而且只怕還要賠了夫人又折兵,日後回到人宋,石越那裡他也無法交待。

好在如今的事態,終一又朝着他所希望的方向發展了。

他兒乎已經嗅到了狼煙燃起的味道,戰爭已經迫在眉睫。他只希望,他和宗澤演的這齣戲不要白費,但願柔嘉與火銃,能夠幫助鄴國度過這場劫難

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二)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下(02)第5節 下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10章 當年師友盡豪英第12節 再度交鋒(上)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一章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9章 上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19章 兩朝國史?鄴世家一第17章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三)第13節 婚姻大事(下)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15 汴京杭州1第二十六節第6章 上15 汴京杭州5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四)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1節 熙寧二年(上)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下(1)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二)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1章 下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14章第2節 聲名鵲起下(02)15 汴京杭州5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11節 天下才俊(上)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3章 下第3節 終南捷徑中(03)第6章 上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35章 平昔壯心今在否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二)第六節第16節 十字(三)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9節 上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五)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一)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中(01)第35章 平昔壯心今在否第八章第二十三章第12節 再度交鋒(中)第一章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10節 呂氏復出(下)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四)第二 卷尾聲第十章第七章第08節第13節第十九章第11節 天下才俊(中)第四節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八章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三)第2章 上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15 汴京杭州5第六章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第10節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14節 匪斧不克(上)第3節 終南捷徑中(03)第三章第八章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一)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四)第33章 山河百戰變陵谷第14節 匪斧不克(下)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二)第10節 呂氏復出(中)第七章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第八章第27節 續完
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二)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下(02)第5節 下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10章 當年師友盡豪英第12節 再度交鋒(上)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一章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9章 上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19章 兩朝國史?鄴世家一第17章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三)第13節 婚姻大事(下)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15 汴京杭州1第二十六節第6章 上15 汴京杭州5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四)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1節 熙寧二年(上)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下(1)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二)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1章 下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14章第2節 聲名鵲起下(02)15 汴京杭州5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11節 天下才俊(上)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3章 下第3節 終南捷徑中(03)第6章 上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35章 平昔壯心今在否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二)第六節第16節 十字(三)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9節 上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五)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一)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中(01)第35章 平昔壯心今在否第八章第二十三章第12節 再度交鋒(中)第一章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10節 呂氏復出(下)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四)第二 卷尾聲第十章第七章第08節第13節第十九章第11節 天下才俊(中)第四節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八章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三)第2章 上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15 汴京杭州5第六章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第10節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14節 匪斧不克(上)第3節 終南捷徑中(03)第三章第八章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一)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四)第33章 山河百戰變陵谷第14節 匪斧不克(下)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二)第10節 呂氏復出(中)第七章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第八章第27節 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