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蝦釣大魚(下)

長安府夏門位於長安東南,距離曲江池不遠,進了府夏門便是通濟坊、安德坊和曲池坊,夜幕已經降臨,包括京兆府、萬年縣、長安縣在內的近數百名衙役聚集在府夏門外,還有一百多名從高陵、新豐等縣調來的外縣衙役,一共有五百餘人,由京兆尹黎乾親自帶隊。

蘇震身着官服騎在馬上,手中握着長劍,他大概已經知道了一點點今晚的行動,他心中異常震驚,但他卻不敢有半句多言。

這時,萬年縣令趙羽來到他身邊,指了指遠處一百多名外縣衙役,低聲道:“很奇怪,那些人不像衙役啊!一個個身材那麼魁梧,我一個都不認識,按理,高陵縣和新豐縣的衙役我應該都見過纔對。”

“你不要多問了,多問對你沒好處,知道嗎?”

趙羽見蘇震臉上嚴肅得可怕,他嚇了一跳,不敢再多問了。

京兆尹黎幹也身着三品朝服,騎馬緩緩上前,在他身邊是御史中丞崔器,崔器年已過六十,是一名資格極深的老御史官員,他也騎馬跟在黎幹身旁,另外還有一名刑部的高官,刑部侍郎尚衡,他也騎在馬上,像影子一樣跟在後面,一言不發。

黎幹高聲對衆衙役道:“剛剛得到消息,發現了南唐僞官,本應由情報堂和內衛出面,但秦將軍和胡將軍正好都不在長安,只能由我們出面抓捕了,今晚一切聽我的指揮,不管涉及到什麼人,該抓捕的一律抓捕,聽到沒有!”

“聽到!”衆衙役齊聲答道。

這時,一名衙役從城內騎馬飛奔而來,將一封信遞給黎幹,黎幹打開看了看,便道:“目標已經露面,出發!目標曲池坊。”

夜色中,五百多帶刀衙役開始浩浩蕩蕩向曲池坊而去。

.........

曲池坊韋府內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十分熱鬧,今晚是韋滔小孫子滿週歲,韋滔特地舉辦了這次宴會,舉辦宴會是韋府的習慣,隔三岔五都會舉行,除了韋府族人外,還有一些朝廷大臣也會參加,今天算是比較重要的宴會,朝官來了一百多人赴宴,都是韋黨中人,連同他們的家人,今晚韋府足有千人聚集一堂。

此時客人大部分都到齊了,韋滔也在小客堂內陪一些重臣聊天,府門外只有他的兒子韋俊還在迎客。

夜色中,一輛馬車從遠處駛來,停在了韋府門前,馬車裡下來了兩人,一人正是都水左使張秉國,另一人是一箇中年男子,容貌清瘦,顯得十分精明能幹,此人便是南唐大理寺卿戚珣,他是王珙的心腹,最早是原州司馬,調入朝廷出任大理寺少卿才兩個月,便跟隨王珙投奔南唐去了。

因此絕大部分朝臣都不熟悉他,胡沛雲也纔想不起朝廷還有姓戚的官員,他今晚是被張秉國叫來,說韋滔要見他,這使戚珣暗暗高興,如果能將韋滔策反,這對他無疑是大功一件。

兩人走上前,韋俊連忙迎了上來,“張左使百忙之中能來,歡迎啊!”

張秉國拱拱手,歉然道:“抱歉,事情太多,來晚了。”

“不妨!不妨!宴會還沒有開始。”

韋俊看了一眼戚珣,他還以爲也是都水監官員,可發現並不認識,而且此人沒有穿官服,便笑問道:“這位是.....”

“這是我的一個朋友,韋尚書知道他要來,他與韋尚書有重要事情商談。”

韋俊沒有聽父親說起,不過張秉國可是韋黨骨幹,他便連忙請二人進府。

張秉國瞥了一眼賓客登記冊,他沒有簽名,便直接帶着戚珣進了韋府,他見大堂內人來人往,十分熱鬧,便對戚珣笑道:“我帶你去東花園看看夜景吧!韋府的夜花園很有名。”

戚珣知道他是擔心別人認出自己,便欣然笑道:“一切聽左使安排。”

兩人轉個彎,從一條小道向韋府的東花園而去。

.......

小客堂內熱鬧異常,韋滔、韋渙兄弟正和十幾名韋黨重臣聊天,包括兵部尚書盧奐、工部侍郎李開復、兵部侍郎苗晉卿、衛尉寺卿羅鈞奕等等重臣,這些都是韋黨的中堅骨幹。

此時衆人卻不談公務,只是聊聊風月,誰娶了小妾,誰添了孫子,引來衆人一陣陣笑聲。

這時,韋俊匆匆走進來,在韋滔耳邊低語幾句,韋滔臉色一變,起身道:“你們先聊,我去去就來。”

他連衣服都來不及換,就匆匆出去了,盧奐見韋滔神情不對,便一把拉住韋俊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韋俊見瞞不住了,只得如實道:“外面來了好多衙役,好像是來抓什麼人?”

衆人吃了一驚,對望了一眼,誰敢來韋尚書府抓人?他們一齊向大門外走去。

大門外,數百衙役點着火把,擁堵在韋府門前,獵獵的火光將韋府照如白晝,黎幹騎馬立在最前面,目光嚴肅,在他身後還有五六名官員,臺階上,三十幾名韋府家丁執刀拿劍,神情緊張地和衙役對峙。

“這是怎麼回事?”

韋滔怒氣衝出地大步走出來,他見來的竟然是京兆尹,先是一愣,隨即極爲不悅地對黎幹道:“難道我舉辦一次家宴也觸發了王法嗎?還要京兆尹來親自執法!”

黎幹拱拱手道:“有人告發韋尚書私藏南唐僞官,我奉命前來搜查!”

“奉命?”

韋滔冷哼一聲,“你奉誰的命令?張筠,他可沒這個權力!”

這時,黎幹身後的御史中丞崔器出面了,他也拱拱手道:“韋相國,我們奉太后旨意前來搜查,請韋相國配合。”

崔器的旁邊,還有刑部侍郎尚衡,他沒有說話,只是向韋滔施了一禮。

崔器和尚衡的出現令韋滔大吃了一驚,御史中丞和刑部侍郎都出面了,還有太后的旨意,這、這就是大三司會審的前兆啊!

韋滔忽然意識到問題有些嚴重了,他沉聲道:“是誰說我私藏南唐僞官,你們有何證據?”

黎乾冷冷道:“韋尚書,我希望你能合作,這個南唐僞官不是一般人,他是身負使命破壞我大唐朝綱,趙王殿下的瑞兆案就是他所爲,如果讓此人逃了,韋尚書可吃罪不起啊!”

“你們是說戚珣?”

韋滔猛地反應過來,他後退了一步,厲聲道:“怎麼可能,我怎麼會私藏他在府中!”

“看來韋尚書是知道這個人。”

崔器冷笑一聲,刷地打開了沈珍珠的旨意,朗聲讀道:“太后懿旨,禮部尚書韋滔,有私藏南唐僞官之嫌,特命京兆府搜查其府,御史臺和刑部爲監督,欽此!”

汗水已經從韋滔的額頭上流下,連太后的旨意都下了,他不敢再阻攔,只得對家丁道:“閃開道路,讓他們搜!”

黎幹一擺手,“搜!”

數百名衙役涌入了韋府,向四面八方散開,他們的目標很明確,中年男子,容顏清瘦,留一撮鼠須,沒有穿官服,凡這樣的男子,一律帶來辨認。

韋滔心中疑惑不定,儘管他知道李開復、羅鈞奕等人都和這個戚珣有關係,但自己並沒有請他,他怎麼可能在自己府上,可是黎乾等人明顯是有備而來,連御史臺、刑部和太后都驚動了,難道是自己的兄弟子侄瞞着自己將他藏在府中,如果是那樣的話,自己可吃不了兜着走了。

他頓時驚出一身冷汗,招招手將兒子叫上前,低聲道:“你給我說老實話,是不是你們兄弟把這個人藏在府上了?”

韋俊嚇得連連擺手,“不可能,我們怎麼敢把這樣危險的人藏在府中,那會害死父親的。”

“這就奇怪了!”

韋滔自言自語道:“難道是客人,今天客人中沒有這麼個人啊!”

韋俊忽然想起來了,他連忙道:“父親,我想起一事。”

“什麼事?”

“就在不久之前,都水監左使張秉國帶來一個奇怪的客人,我沒見過,他說是給父親說過,還說有重要事情和父親商談。”

“張秉國來了嗎?我怎麼沒見。”

韋滔有些愣住了,張秉國是給他說過,帶堂兄張秉乾前來,自己還說他怎麼遲遲不來,原來竟已經來了。

“抓到了!”

東面小路上涌來一大羣衙役,個個身材魁梧,體格強壯,他們像拎小雞似的拎來一名中年男子,爲首是京兆少尹蘇震。

藉着微光,韋俊一眼便認出來了,他急對父親道:“就是他!張秉國帶來的人。”

韋滔也認出來了,真的是戚珣,他呆住了,張秉國把此人帶來做什麼?難道是讓他拉攏自己嗎?他腦海中亂成一團,突發的情況令他有些不知所措。

戚珣被捆綁的結結實實,嘴也被堵住了,蘇震上前給黎幹施禮道:“屬下在東院客房內抓住了此人,他承認自己就是戚珣。”

黎幹看一眼戚珣,回頭問崔器道:“崔中丞,你應認識此人吧!”

崔器是老臣了,他看了看便點頭,“此人正是戚珣,曾任大理寺少卿,後來投奔南唐,擔任僞大理寺卿。”

旁邊一直不吭聲的刑部侍郎尚衡也道:“我認識他,正是戚珣。”

“很好!”

黎幹一揮手,“將他帶走,好生看管了。”

幾十名大漢將戚珣帶走了,黎幹又令道:“可以結束搜查,讓弟兄們都回來吧!“

“當!當!當!”收兵的鑼聲敲響了,衙役們開始從四面八方回來。

這時,韋滔走上前急道:“黎使君,這是誤會,此人是都水監左使張秉國帶來,與我無關。”

旁邊的盧奐、李開復等人也上前道:“黎使君,這件事確實和韋尚書無關,我們可以證明!”

黎幹嘆了口氣道:“韋尚書,這件事和張秉國有沒有關係我不知道,但我們確確實實是從你府中搜出此人,因爲你是相國,所以我不敢大意,特地去請示了太后,太后說僅僅是我們出面不足以讓人信服,所以太后又讓御史臺和刑部出面作爲監督證明,現在崔中丞和尚侍郎都親眼所見,你不會說我是在冤枉你吧!”

“這......”

韋滔啞口無言了,他忽然回身大吼,“快去!把那個張秉國找來。”

韋俊帶着數十名家丁飛奔而去,韋滔又對黎乾等人道:“請黎使君、崔中丞、尚侍郎稍等片刻,我讓張秉國出來對質。”

“好!我們等着。”

時間一點點地過去了,韋滔急得滿頭大汗,如果沒有張秉國對質,他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勾結南唐僞官,而且還是危害朝廷的僞官,這個罪名一旦坐實,他不僅丟官那麼簡單,而且甚至會被殺頭。

終於,韋俊等人回來了,韋滔急得一把抓住他問道:“找到了嗎?”

韋俊搖搖頭,“很奇怪,怎麼也找不到他。”

“這.....這怎麼可能!”

黎幹拿到了今天的賓客簽到冊,對韋滔道:“韋尚書,我看你不用找了。”

他一揚手中的簽到冊,冷冷道:“我已經看了幾遍,沒有張秉國的簽名,韋尚書,很抱歉,我們要給太后覆命,不能再等了。”

韋滔急得揪住兒子的衣領,咬牙切齒道:“這是怎麼回事?”

韋俊嚇渾身發抖,結結巴巴道:“孩兒只....注意他旁邊的人,沒有...留意他有沒有簽名。”

韋滔只覺天昏地轉,這下子,他真的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這時,崔器又走了上前,“韋尚書,我還有一份太后旨意,太后說,如果韋尚書清白,就不用拿出來,但眼下的情形,我不得不拿出來。”

他‘刷!’地展開了另一份旨意,朗聲讀道:“南唐僞官密探戚珣陷害朝廷重臣,危害大唐朝綱,罪大惡極,此案將嚴查到底,無論案涉何人、何官,皆不可徇私枉法,禮部尚書韋滔牽涉此案,罪有嫌疑,不宜再掌朝權,現暫停其一切職務,其人交由御史臺監管,查清事實再做處理,欽此!”

讀完太后懿旨,崔器淡淡道:“請韋使君暫到御史臺小住幾日,果真清白,自然平安無事,希望韋使君不要讓我爲難,請吧!”

韋滔眼睜睜地看着黎干將他的賓客冊收起來了,他彷彿明白了什麼,只覺一口悶氣憋在胸中,讓他喘不過起來,‘噗!’的一口鮮血噴出,他眼一黑,軟軟地癱倒在地上。

“父親!”

“韋尚書!”

韋府內亂作一團。

第150章 韓國夫人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525章 急商對策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374章 帝國合約(下)第566章 兵發漢中第287章 有使遠來第256章 長安密使第158章 上元觀燈(上)第441章 馬車風波第391章 貨幣戰爭(上)第224章 說服大將第517章 吐蕃棋局(上)第701章 胡馬行蹤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114章 十萬黃金第502章 截斷歸途第498章 高原斥候第132章 朝中論戰第644章 上黨戰役(六)第672章 夷陵急變(上)第384章 河西危機第5章 安西小娘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206章 盅巫之禍第21章 酒樓慶功第505章 勇士歸來第451章 被迫撤軍第190章 光明之眼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477章 順者昌盛第572章 獵鷹行動第330章 西遷之禍第432章 三個條件第9章 安西副帥第61章 琴仙身世第148章 北庭論政第385章 第一威脅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329章 雪夜來客第671章 獵殺狐首第255章 明珠相親第399章 夜襲那城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462章 以彼之道(下)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705章 包圍回紇第28章 將門虎女第81章 燙手差事第531章 涇州匪患第529章 謀事在人五百一十五心照不宣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208章 連環三計第694章 南洋築城第266章 面授機宜第527章 各有心思第626章 江南初平第165章 出發前夕第407章 沙漠焦土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28章 將門虎女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79章 小崔請客(上)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337章 河中暴亂第494章 成都來信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318章 吐蕃戰役(下)五十四章 獨孤相親上第94章 沉香夜宴第708章 雨夜入宮第281章 哥舒之慮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687章 河北風雲(上)第523章 家規國法第695章 祿山之死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53章 寶石現蹤第409章 圍城之戰(中)第591章 雪夜殺人(上)第277章 再遇花花第546章 野心之將第258章 入城風波(下)第496章 危機加劇第652章 渤海王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帝接見第227章 趕盡殺絕第580章 事態蔓延第500章 布兵河中第77章 皇帝召見第382章 遠征信德(上)第168章 引蛇出洞第659章 攻心爲上第173章 天山春獵(上)第26章 紫宸決策五十七章 夜遊長安下第355章 拒不交權
第150章 韓國夫人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525章 急商對策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374章 帝國合約(下)第566章 兵發漢中第287章 有使遠來第256章 長安密使第158章 上元觀燈(上)第441章 馬車風波第391章 貨幣戰爭(上)第224章 說服大將第517章 吐蕃棋局(上)第701章 胡馬行蹤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114章 十萬黃金第502章 截斷歸途第498章 高原斥候第132章 朝中論戰第644章 上黨戰役(六)第672章 夷陵急變(上)第384章 河西危機第5章 安西小娘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206章 盅巫之禍第21章 酒樓慶功第505章 勇士歸來第451章 被迫撤軍第190章 光明之眼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477章 順者昌盛第572章 獵鷹行動第330章 西遷之禍第432章 三個條件第9章 安西副帥第61章 琴仙身世第148章 北庭論政第385章 第一威脅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329章 雪夜來客第671章 獵殺狐首第255章 明珠相親第399章 夜襲那城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462章 以彼之道(下)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705章 包圍回紇第28章 將門虎女第81章 燙手差事第531章 涇州匪患第529章 謀事在人五百一十五心照不宣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208章 連環三計第694章 南洋築城第266章 面授機宜第527章 各有心思第626章 江南初平第165章 出發前夕第407章 沙漠焦土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28章 將門虎女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79章 小崔請客(上)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337章 河中暴亂第494章 成都來信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318章 吐蕃戰役(下)五十四章 獨孤相親上第94章 沉香夜宴第708章 雨夜入宮第281章 哥舒之慮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687章 河北風雲(上)第523章 家規國法第695章 祿山之死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53章 寶石現蹤第409章 圍城之戰(中)第591章 雪夜殺人(上)第277章 再遇花花第546章 野心之將第258章 入城風波(下)第496章 危機加劇第652章 渤海王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帝接見第227章 趕盡殺絕第580章 事態蔓延第500章 布兵河中第77章 皇帝召見第382章 遠征信德(上)第168章 引蛇出洞第659章 攻心爲上第173章 天山春獵(上)第26章 紫宸決策五十七章 夜遊長安下第355章 拒不交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