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十七章 一觸即發

右侯衛營地。

“啓稟大帥,春明門大開,太子儀仗出城!”

“報!太子在禁衛、東宮六率護衛之下,正向西而來!”

“報!左武衛未有異動,但高侃指揮右屯衛列陣,與左武衛對峙!”

……

一道道戰報紛至沓來,營帳之內的尉遲恭如芒在背,額頭上已經浮上一層細密的汗珠,於帳內來回踱步,搓手詢問宇文士及:“太子果然出城,吾等該當如何應對?”

太子居然當真不顧危險出城,以這種極其強勢的姿態迫使李勣做出抉擇——歸順東宮,亦或是興兵犯長安!

尉遲恭一貫沉穩,處事幹練,得到李二陛下之信任與重用,然而此刻身陷各軍交匯之處,一旦開戰便首當其衝,實難冷靜自持。況且誰也不知道李勣會否公然與太子決裂,萬一李勣野心勃勃,必定命他率右侯衛衝擊太子儀仗。若遵命行事,便一腳踩進“亂臣賊子”的深坑不可自拔,搞不好便身敗名裂;若抗命不遵,大抵李勣第一道軍令便是指揮大軍從後掩殺……尉遲恭心頭早已彷徨無措,只覺得進退維谷,不知如何是好。

宇文士及倒是坐得穩穩當當,安撫道:“敬德何必驚惶?稍安勿躁。事已至此,多想無異,等着看看李勣到底如何取捨吧,不過以吾之見,李勣大抵是不會開戰的。”

他說得輕巧,只不過這般淡然處之卻影響不了尉遲恭,軍隊是尉遲恭的根本,值此動輒遭受三軍剿殺之時,如何冷靜得下來?

尉遲恭心中極爲不滿,攤手埋怨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若非諸位於大雲寺面對程咬金的步步緊逼如坐鍼氈,唯恐遭受剿殺,又何需將吾召喚過去,以至於違抗軍令將李勣激怒,導致眼下之危機?先前你讓吾暫且聽命渡河駐紮於此,現在還讓吾按兵不動等候局勢變化……再等下去,萬一哪一方不管不顧直接開戰,吾與麾下兵將死無葬身之地矣!”

對於關隴門閥之表現,他極度失望。

既然明知太子會倚靠關隴去對抗山東、江南兩地門閥,東宮又豈會坐視程咬金縱兵攻上大雲寺?或是右屯衛,亦或是東宮六率,緊要時候終會派出其中之一予以支援,程咬金定不敢輕舉妄動,何必火急火燎的將自己招去,因而挑戰李勣之權威呢?

如今自己聽命行事而陷入死地,動輒有全軍覆沒之虞,那幫子關隴龜縮於終南山大雲寺的關隴大佬們卻又束手無策,只能等待李勣之裁決……被坑慘了呀!

宇文士及被他牢騷話語弄得不悅,蹙眉道:“難不成敬德以爲當初對李勣言聽計從,他便會放過你這支關隴最後的滿編部隊?李勣也好,山東也罷,甚至就連東宮也算在內,你認爲哪一方願意見到你右侯衛全須全尾、活蹦亂跳?”

尉遲恭噎了一下,無言以對。

關隴當年爲何能夠做到權傾天下,連李二陛下這樣的曠世雄主在貞觀初期都畏首畏尾?是因爲關隴掌握着關中最爲精銳的軍隊,十六衛當中有超過半數都在關隴門閥掌控之下,李二陛下恐怕做夢都得防備着會不會午夜驚醒之時,關隴軍隊已經殺入宮城,再來一回“玄武門之變”……

如今的太子殿下需要山東、江南兩地門閥來填補關隴空出的權力職位,卻又爲何對山東世家加緊提防?因爲手握數十萬大軍的李勣與山東世家糾葛頗深,稍有不慎便會皇權旁落,淪爲傀儡皇帝。

太子既然想要以關隴爲刀,去對抗山東、江南兩地門閥,又怎會容許關隴依舊控制着一支十六衛的軍隊?

故而,尉遲恭及其麾下右侯衛現在的處境實在是太尷尬了……

“報!”

親兵自帳外飛奔入內,大聲道:“啓稟大帥,英國公已經下令大軍開拔,向長安挺進,說是與太子匯合……同時命令大帥爲全軍之先驅,即刻拔營!”

“娘咧!”

尉遲恭豁然色變,頓足道:“李勣當真是瘋了!”

這個時候大軍拔營向長安挺進,怎麼可能是與太子匯合?陛下既然駕崩,棺槨一定就在軍中,若李勣無心開戰,必須陳兵灞水之畔,等候太子前往迎回陛下棺槨,斷無移動陛下棺槨去迎合太子之禮。

既然李勣大軍開拔,那就只能是開戰了。

這個時候讓自己率領右侯衛爲先驅,用意不言自明,只能是以右屯衛來消磨掉東宮六率的精銳,然後李勣率大軍從後掩殺,一鼓而定……

他驚慌失色望向宇文士及,急聲問道:“這可怎麼辦?”

宇文士及也心虛,他料定李勣不敢捨棄名聲坐下攻伐長安之事,畢竟如今李勣手握數十萬大軍,又是宰輔之首,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算廢黜太子另立儲君,也不過多了幾分權勢,可是這些許差距與禍亂長安、搗毀京畿相比,幾乎微不足道……

但現在李勣軍令已下,已經證明他的心思比天還大,這讓宇文士及心底最後一絲僥倖徹底湮滅。

他緊張的捋着鬍鬚,想了想,沉聲道:“聽令而行,但集結部隊的速度要慢一些,待到太子抵達陣前,看看李勣究竟如何去做,再做定奪。”

尉遲恭徹底無語,這豈不是愈發將自己逼向與各方都對立的局面?

到時候太子認爲自己乃是東宮的敵人,李勣也認定他抗命不遵……前後夾擊、裡外不是人,哪裡還有活路?

宇文士及見他臉色,緩緩道:“放心,吾又豈會害你?眼下咱們的處境已經四面爲敵,無論如何取捨其實都無關大局,何不乾脆以靜制動,向各方表達自己‘無辜’的本質,或許還能得到轉圜之餘地。況且,吾始終不信李勣當真在太子已經地位穩固的情況下,冒天下之大不韙去行那等悖逆之舉。”

還有半句話他沒說:除非李勣手中當真有陛下關於廢黜之遺詔……

但他不覺得有這份遺詔的存在。

這是他從長孫無忌的表現上推測出來的結果,之前關於“遺詔”之流言甚囂塵上,幾乎所有人都認定李勣之所以做出種種不合常理之舉措,皆因其手中有陛下“遺詔”在,且“遺詔”之中有涉及“易儲”之命令,宇文士及也曾相信這一點。

但長孫無忌對此卻一直冷眼置之,這讓宇文士及猛然領會最重要的一點:既然長孫無忌敢於自遼東軍中潛返長安一手主持策劃了兵變,一定是確認了李二陛下駕崩之事,而他既然能夠確認這一點,極大之可能整件事便是出自長孫無忌的手筆……

以長孫無忌之深沉、謹慎,既然敢對李二陛下行下大逆不道之舉,又怎麼可能給李二陛下留下遺詔的時間?

一旦李二陛下留下遺詔,那一定不是所謂的易儲之事,而是號令天下勤王軍隊入京,將狠毒弒君的亂臣賊子長孫無忌碎屍萬段……

所謂的“遺詔”,大抵是沒有的。

既然沒有這份“遺詔”,李勣的所作所爲便皆是他自作主張,那麼他就不大可能冒着揹負“逆臣”之罵名,在此等情況之下猛攻長安城,將大唐帝國中樞打得千瘡百孔、七零八落。

當然,這些也只是他的猜測,並無實證支持,想要說服尉遲恭只怕很難。

然而尉遲恭沉吟片刻,長嘆一聲,頹然道:“也只能如此了……來人,傳令下去,各部隊開始集結,半個時辰之內集結完畢。”

“喏!”

親兵得令,一頭懵然的跑去傳令。

半個時辰集結完畢?

春明門據此不過二十餘里,太子早已出城向這邊趕來,半個時辰大抵已經到了咱們營門之外,那個時候集結完畢又有什麼用呢……

……

右侯衛身後、灞橋之畔,一隊隊東征精銳已經陸續渡過灞橋,在河邊空曠之處緩緩集結,微風細雨之中,旌旗招展遮天蔽日,這些自遼東返回的精銳部隊經由一路上充足的時間予以休整,此刻盔明甲亮、精神抖擻,一個個方隊在河畔迅速聚集,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李勣頂盔摜甲跨坐戰馬立於橋頭,仰起頭眺望着遠處巍峨矗立的長安城牆,手中緊緊握着馬繮,眼神深邃難明……

程名振自前方策騎而來,到得面前勒馬站定,於馬背之上大聲道:“啓稟大帥,右侯衛得令之後開始集結,但速度很慢,此刻尚未集結一半軍隊,是否需要派遣軍中司馬前往申飭督促?”

李勣擡手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輕嘆一聲,緩緩道:“傳令下去,大軍即刻開拔,抵達右侯衛營地之後暫停,咱們就在那裡等候太子殿下前來。”

“喏!”

程名振領命,勒馬轉身,向着陣前馳去。

張亮策馬陪在李勣身邊,這時候向後望了望,遙望依舊停駐在灞水西岸尚未過河的一支黑盔黑甲的騎兵。

那是一支追隨陛下、形影不離的“玄甲鐵騎”……

第4570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零九章 警告第九百零五章 封言道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君前奏對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末日將至第4536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心思第六百七十三章 假道伐虢第五百九十五章 時勢(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人情世故第4278章 轉敗爲勝第三百六十九章 謀算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房俊,我要和你生寶寶!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狀紙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倭國內鬥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勝負將分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已成定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誰比誰不講理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你們捧着金飯碗要飯第三千七十二章 內部決裂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國戰略第一百四十八章 返程第八百七十章 使者人選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長孫家的危機與機遇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君臣夜話第九百八十章 褚遂良算計貪功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分化拉攏第七百六十二章 一手交錢,一手放人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綢繆反擊第一百六十四章 我,房二,給錢!(上)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玄武門破第二百七十九章 左衛大營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御書房內,君臣奏對第八百五十六章 命懸一線第三十七章 弘福寺內,淑女窈窕第一百三十章 返京第四十七章 親如家人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趁夜出逃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言不慎第三千一百三十五章 恩仇泯然第一百九十九章 威壓滿門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請君決斷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荊王的班底第三百九十六章 上錯錦榻上錯人?第八百七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詆譭其功第八百零一章 帝王之術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指點江山第八十七章 驪山夜雪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心生怨憤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告狀第三千一百三十三章 相互試探第六百三十五章 開解第4490章 認不認罪第三千一百十五章 國家之念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戰局變幻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李二是個好演員第三百九十二章 殲滅第二百一十五章 太子第九百三十一章 左右互換第三百零四章 無恥之尤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請君決斷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驪山農莊第十章 祥瑞?你們想多了……第二百九十章 神棍的誕生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絕處逢生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咸陽橋頭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雨夜拉攏第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中允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月下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以血還血,以儆效尤第七百八十六章 陣亡者(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火器破敵第五百零三章 與君同行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公主駕到(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當面發難第八百二十四章 剽悍的聿明丫頭第五百七十五章 把柄在手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入甕第二百五十九章 緊急救治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生前何必多睡(盟主“親愛的好嗎”加更)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太子的仁慈第二百六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七百三十八章 斷其根源第三千零八章 引入歧途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儲君驚豔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戰局紛亂第二百九十二章 神機營(下)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大興善寺第三百零五章 公主(下)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一勞永逸(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權力格局第六十二章 薛延陀的內憂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借刀殺人 【爲盟主“武器行01”加更】第三千四十一章 軟禁
第4570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零九章 警告第九百零五章 封言道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君前奏對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末日將至第4536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心思第六百七十三章 假道伐虢第五百九十五章 時勢(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人情世故第4278章 轉敗爲勝第三百六十九章 謀算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房俊,我要和你生寶寶!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狀紙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倭國內鬥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勝負將分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已成定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誰比誰不講理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你們捧着金飯碗要飯第三千七十二章 內部決裂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國戰略第一百四十八章 返程第八百七十章 使者人選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長孫家的危機與機遇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君臣夜話第九百八十章 褚遂良算計貪功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分化拉攏第七百六十二章 一手交錢,一手放人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綢繆反擊第一百六十四章 我,房二,給錢!(上)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玄武門破第二百七十九章 左衛大營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御書房內,君臣奏對第八百五十六章 命懸一線第三十七章 弘福寺內,淑女窈窕第一百三十章 返京第四十七章 親如家人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趁夜出逃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言不慎第三千一百三十五章 恩仇泯然第一百九十九章 威壓滿門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請君決斷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荊王的班底第三百九十六章 上錯錦榻上錯人?第八百七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詆譭其功第八百零一章 帝王之術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指點江山第八十七章 驪山夜雪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心生怨憤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告狀第三千一百三十三章 相互試探第六百三十五章 開解第4490章 認不認罪第三千一百十五章 國家之念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戰局變幻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李二是個好演員第三百九十二章 殲滅第二百一十五章 太子第九百三十一章 左右互換第三百零四章 無恥之尤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請君決斷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驪山農莊第十章 祥瑞?你們想多了……第二百九十章 神棍的誕生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絕處逢生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咸陽橋頭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雨夜拉攏第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中允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月下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以血還血,以儆效尤第七百八十六章 陣亡者(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火器破敵第五百零三章 與君同行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公主駕到(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當面發難第八百二十四章 剽悍的聿明丫頭第五百七十五章 把柄在手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入甕第二百五十九章 緊急救治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生前何必多睡(盟主“親愛的好嗎”加更)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太子的仁慈第二百六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七百三十八章 斷其根源第三千零八章 引入歧途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儲君驚豔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戰局紛亂第二百九十二章 神機營(下)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大興善寺第三百零五章 公主(下)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一勞永逸(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權力格局第六十二章 薛延陀的內憂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借刀殺人 【爲盟主“武器行01”加更】第三千四十一章 軟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