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三十五章 恩仇泯然

李右一邊哭一邊說,將頭磕得邦邦響,沒幾下便額頭破皮,鮮血滲出,再加上之前鼻孔噴血留下的血漬,整個人狼狽不堪,慘不可言。

李承乾臉上的笑容慢慢消失,身子坐得筆直,雙目之中精光湛然。

他的確性子綿軟,也的確優柔寡斷。

但這並不代表他沒脾氣!

當時關隴兵變,將長安團團圍困,東宮傾覆在即,自太子妃以下莫不驚懼悲泣、倉惶不安,多少人畏懼於關隴之威勢,或冷眼旁觀,或阿諛奉賊,唯有東宮所屬之文武官員苦苦支撐,若非房俊自西域數千裡馳援,只怕此刻東宮依然化爲灰盡。

而在最爲艱難的時候,長孫無忌爲了在剪除他這個太子之後依舊能夠維繫正統,不得不尋找一位皇子予以替代。

結果,最有資格接替儲位的魏王、晉王沒有落井下石,寧死不肯依附長孫無忌成爲其扶持的傀儡,反倒是身爲庶子的李右在其威逼之下順水推舟,且明發了一份討伐他這個太子的檄文……

李承乾即便是泥捏陶塑,又豈能毫無半分火氣?

只不過到底是手足兄弟,此時又正逢雉奴作亂,故而一直未予理睬,只想着等到大局已定之後,再予計較。

不料今日卻被幾位兄弟將此事推到明面上……

李泰察言觀色,見到李承乾眼底隱隱的怒氣,知道此事必然在太子心中留下極爲惡劣之印象,趕緊站到李右身邊,一揖及地,誠摯道:“此事的確錯在老五,萬不該屈身事賊,致使兄弟反目,父皇在天之靈亦憤怒失望……不過太子也應當瞭解老五的脾性,他素來軟弱,吃不得半點苦,也受不得半點嚇,長孫無忌對咱們兄弟一直壓迫極甚,便是你我也畏其威勢,何況五弟?”

這話其實有道理,李二陛下“諸子皆人傑”是公認的,但並不是個個都出類拔萃,除去三位嫡子、以及年長的李恪之外,餘者固然優秀,但卻擔不起“人傑”之稱。

尤其是齊王齊王李右、蜀王李愔這二位,平素胡作非爲、不可理喻,不僅朝野上下貶斥聲一片,就連李二陛下自己也大爲頭疼,視爲“不可調教”……

所以李右在長孫無忌威逼之下做出那樣的事,實是不足爲奇。

他若能硬頂着不肯屈服,那纔是見了鬼……

李泰這番話沒有說盡,潛藏着的意思則是:總不能因爲李右是個軟骨頭,曾在別人威逼之下做錯事,便堅決治其大罪吧?

一則這軟蛋本就沒什麼出息,壞不了大事,再則雖然屈身事賊,但畢竟並未鑄成大錯……

李承乾面沉似水,一聲不吭。

旁邊的房俊此刻笑道:“魏王殿下這話倒是奇了,聽你的意思,只要自己是個怕死的,那麼縱然做下錯事,旁人也應當理解,並予以寬恕?”

跪在那裡的李右臉色一變,心裡大罵:還以爲你是來幫着求情的,怎地卻還要落井下石?

趕緊微微擡頭,揹着李承乾連連給房俊使眼色,滿臉祈求之色。

論及對太子的影響力,普天之下,絕對不會有人在房俊之上,若房俊能夠替他求情,大慨率消弭太子的怒火,可若是房俊落井下石,那太子登基之日,必然是他李右身死之時……

李泰沉默以下,嘆息道:“我並非此意……只不過這個軟骨頭縱然千錯萬錯,可好歹總是血脈兄弟,如今父皇殯天,這天下唯有吾等骨肉血親相扶相攜,又有雉奴湖塗做下叛亂之事,若再沒了五弟……難免天家血脈凋零,父皇在天之靈,豈不痛楚失望?”

房俊轉向李承乾,頷首道:“魏王殿下這話有道理……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到底是自家兄弟,怎忍手足相殘?如今晉王之所以做下叛亂之事,是因爲局勢所趨,又遭奸佞矇蔽,他日殿下只需剪除叛亂、坐穩皇位,您身邊最親近的還是這些骨肉兄弟。”

寶劍有雙鋒,凡事有利必有弊。

時局動盪之時,最能威脅皇位的便是眼前這些手足兄弟,但最能悍不畏死維護皇位的,往往也是這些手足兄弟……

總不能皇帝登基便將所有兄弟都殺了吧?

關鍵在於皇帝怎麼做。

李右簡直感激涕零,趕緊表態:“青雀哥哥與二郎維護之言,我銘感五內,不敢或忘。只不過畢竟當初做下湖塗事,豈能一舉抹煞?太子哥哥,弟弟甘願自今而後幽居府內,閉門不出,老老實實做一個親王,再不敢添半分麻煩!”

一衆皇子都心中一震,向李右看去:這哪是軟弱害怕無原則的李右?分明是個狠人吶!

幽居府內等於自己將自己圈禁起來,固然不會缺了鐘鳴鼎食的豪奢生活,可畢竟從此自絕於朝廷、自絕於天下,那種孤單寂寞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即便知曉太子縱然饒他死罪也絕不會輕輕放過,但要自己說出這種話,還是很需要勇氣的。

畢竟誰都幾分僥倖之心,想着萬一太子輕輕揭過了呢……

李泰趕緊道:“太子哥哥,可見五弟這回是真的知道錯了,臣弟願爲他做保,若往後他再敢胡來,臣弟親自取他項上人頭,而後自戕於太子面前。請寬恕他這一回吧!”

其餘李貞、李福等人紛紛跪地,就連李愔也不情不願的跪下,一衆兄弟齊聲道:“請太子寬恕他這一回。”

親王們跪了一地,房俊也不好坐着,遂起身在一旁束手而立,並不說話。

他素來知曉李承乾的性格,可謂“吃軟又吃硬”,之前即便對李右有幾分殺心,此刻一衆兄弟跪地相求,怕是那份殺心也澹了……

果不其然,李承乾見此情景,趕緊起身,先去攙扶李泰,李泰不起,急得跺腳道:“汝等乃孤之手足,萬事皆可商議,何至於此?再者說來,孤也從未說過要將五弟賜死之言,你們幾個能夠感念手足之情,甘願爲他做保求情,孤又豈不是你們的兄弟?只是你們如此這般,固然全了兄弟之義,卻是將孤置於何地?”

說着又去拽起李貞,眼淚已經流了下來。

李右往前爬了兩步,抱住李承乾的腿,大哭道:“太子哥哥,弟弟真的知錯了,往後縱然刀斧加身,也斷不敢有一絲半點悖逆太子之心,否則便讓我天打雷噼,不得好死!”

李泰也哭了,淚眼漣漣,哽咽道:“吾等昔日承歡於父皇膝下,手足情深、天倫樂享,本以爲能夠一生一世相親相敬,卻不想父皇前腳剛走,吾等便因皇位兄弟鬩牆、手足相殘,實在愧對父皇之教導,更愧對母后昔年諄諄教誨,愧爲人子啊!”

聽他提到早已殯天的文德皇后,幾位皇子都哭了起來,雖然文德皇后故去多年,當至今她的音容笑貌依舊駐留諸人心中,思及這位一代賢后的種種愛護、教誨,最終兄弟幾個抱頭痛哭。

房俊自是融不進這種情緒當中,所以束手立於一側,有些尷尬。

幾位皇子一直哭了半柱香,房俊纔不得不幹咳兩聲,開口道:“諸位殿下手足相愛、兄友弟恭,足矣告慰先帝、文德皇后在天之靈,逝者已矣,諸位還應相互扶持,繼往開來,莫讓先帝一手創立之貞觀盛世終止,父子相繼譜寫一段情史佳話,流芳百世。”

朝局是否穩定,很大程度取決於皇室是否穩定。

只要皇室之內安穩,不因皇位之歸屬再生齷蹉,待到平定晉王叛亂之後,一定能夠取得一段長時間的政局穩定。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只要是在朝政穩定的年月裡,總能夠迸發出極大的進取心與創造力,開創一段河清海晏、富國強民的輝煌盛世。

如今李二陛下的貞觀盛世尚出於尾聲,若太子登基之後能夠繼往開來,將盛世延續下去,同時繼續推行科舉、打壓門閥,使得帝國走上文官政治的道路,三五十年之後,當可夯實華夏之根基。

往後縱然有所變故,甚至朝代更迭,但這份底蘊卻會始終存在,縱使千百年後也會持續不斷的發揮影響,及至最終民智開化,再不復王朝興滅之舊路。

第三千八十三章 皆爲利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回天乏術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自責的兕子第三千一十七章 變起肘腋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兵發函谷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別說話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國勢強盛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那奸細我見過第八百七十八章 出爾反爾第十章 宿命的輪迴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削國降爵第五百零三章 與君同行第兩千一十四章 言辭如刀第十一章 放個風箏而已……第六百二十一章 溫酒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致仕告老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驪山農莊第一百零二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六十四章 增設道學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軍令如山第三百九十八章 入城敵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冬日第九十六章 盛世?(下)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糧食去哪兒了?(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野心勃勃第一百七十七章 求情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有奸細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敕建大慈恩寺第八百八十五章 李二陛下的心思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兩千零二章 爭權奪利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雪第五百零一章 託付重任第九百九十四章 私通敵國第4492章 矢口否認第八百五十六章 命懸一線第三千六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咱倆什麼關係?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再次遊說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據理力爭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李績的忠告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西津渡第四百三十三章 犯顏死諫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登門算賬第七百九十五章 援手【第二更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七章 士族第六百八十一章 丹汞之毒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灰心喪氣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五十五章 未雨綢繆(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自取其辱第七百八十七章 收穫(萬字求月票)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皇帝找茬,晉陽貼心第4531章 當頭棒喝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挑戰長孫無忌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房二的威懾力第兩千七十四章 魏王問計第三千八十四章 忠於陛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姐弟第4548章 斬盡殺絕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早有埋伏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人要知足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媚娘發怒第兩千一十六章 痛陳利弊第五百三十五章 項莊舞劍第七百五十一章 刺客(萬字求月票)第兩千二十八章 預謀退路第八百零九章 把你忽悠瘸【最後一天求月票】第三千一百四十五章 立場動搖第三百四十七章 糾正路線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你們是城管還是土匪?(下)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生死關頭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金殿殺機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雨夜偷襲第六百六十二章 君臣奏對(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初戰告捷(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六親不認第七十八章 又一個“戰神”?第四百二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九百章 權衡制約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局勢逆轉第三千一十一章 置身事外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驅虎吞狼(續)第九百五十一章 遼東戰報第六百三十九章 大鬧平康坊(續)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作死第五十五章 戰爭新時代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脅迫人質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東征是有可能失敗的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一箭射殺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貪婪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填膺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大勝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奮力一搏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識好人心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月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像狗一樣操練(上)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大帽子送給你
第三千八十三章 皆爲利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回天乏術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自責的兕子第三千一十七章 變起肘腋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兵發函谷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別說話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國勢強盛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那奸細我見過第八百七十八章 出爾反爾第十章 宿命的輪迴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削國降爵第五百零三章 與君同行第兩千一十四章 言辭如刀第十一章 放個風箏而已……第六百二十一章 溫酒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致仕告老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驪山農莊第一百零二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六十四章 增設道學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軍令如山第三百九十八章 入城敵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冬日第九十六章 盛世?(下)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糧食去哪兒了?(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野心勃勃第一百七十七章 求情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有奸細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敕建大慈恩寺第八百八十五章 李二陛下的心思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兩千零二章 爭權奪利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雪第五百零一章 託付重任第九百九十四章 私通敵國第4492章 矢口否認第八百五十六章 命懸一線第三千六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咱倆什麼關係?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再次遊說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據理力爭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李績的忠告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西津渡第四百三十三章 犯顏死諫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登門算賬第七百九十五章 援手【第二更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七章 士族第六百八十一章 丹汞之毒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灰心喪氣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五十五章 未雨綢繆(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自取其辱第七百八十七章 收穫(萬字求月票)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皇帝找茬,晉陽貼心第4531章 當頭棒喝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挑戰長孫無忌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房二的威懾力第兩千七十四章 魏王問計第三千八十四章 忠於陛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姐弟第4548章 斬盡殺絕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早有埋伏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人要知足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媚娘發怒第兩千一十六章 痛陳利弊第五百三十五章 項莊舞劍第七百五十一章 刺客(萬字求月票)第兩千二十八章 預謀退路第八百零九章 把你忽悠瘸【最後一天求月票】第三千一百四十五章 立場動搖第三百四十七章 糾正路線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你們是城管還是土匪?(下)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生死關頭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金殿殺機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雨夜偷襲第六百六十二章 君臣奏對(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初戰告捷(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六親不認第七十八章 又一個“戰神”?第四百二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九百章 權衡制約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局勢逆轉第三千一十一章 置身事外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驅虎吞狼(續)第九百五十一章 遼東戰報第六百三十九章 大鬧平康坊(續)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作死第五十五章 戰爭新時代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脅迫人質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東征是有可能失敗的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一箭射殺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貪婪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填膺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大勝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奮力一搏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識好人心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月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像狗一樣操練(上)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大帽子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