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驪山農莊

軍隊在風雨之中涌入洛陽城,接管四門、封鎖街巷,所有門閥私兵皆被繳械之後押解至軍營看管,各處府邸、宅院都被水師兵卒闖入,查封庫房、禁止出入。

洛陽城內的門閥世家哀鴻遍野,家中女卷不知男人在城外如何搖尾乞憐,也不知許下何等承諾,只是看着自家積攢多年的錢帛財貨被一車一車拉往城外裝船運走,就好似要了命一般,又是哭嚎喊叫,又是撒潑打鬧。

但水師兵卒哪裡會慣着這些人毛病?將各家撒潑耍渾的女卷盡皆抓捕,五花大綁的押送至府衙牢房。

各家家主只能忍痛將各地藏匿的錢財拿來,將人贖出……

待到劉仁軌幾乎將各家庫房的錢帛運輸一空,才堪堪將戰損撫卹的數目覈算出來。

于志寧等洛陽門閥對此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在看到那數目之時,依舊難免心臟一陣陣的抽搐。

戰損撫卹之數目,與各家庫房蒐羅之錢帛幾乎沒有誤差。

這明晃晃就是生搶硬奪,看着各家庫房巴拉算盤……

好在痛歸痛,對於世家門閥來說最大的財富並不是庫房之中積攢了幾十上百年的錢帛財貨,而是遍佈城中的房產、以及動輒幾十萬畝的良田。

庫房雖然被搜刮一空,但只要房產、地契尚在,耗費個十幾二十年的光陰,總歸還是能夠恢復元氣。

所以洛陽門閥即便再是不滿,也不敢有所怨言,畢竟人家劉仁軌還未趕盡殺絕,萬一將這活土匪給惹惱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將各家的房產田地全部收繳,那纔是要了老命……

……

鄭仁泰看着一車車錢帛由北門運出抵達渡口,裝船之後直接運往江南,忍不住問道:“事已至此,劉將軍何不釜底抽薪,將這些門閥世家的家底一舉刮淨?”

在他看來如此之多的錢帛乃是洛陽門閥上百年之積攢,如今被一舉搬空已經算是死仇,又何必留下一線?

劉仁軌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笑呵呵道:“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嘛。又非是生死大仇,何必將人家活生生逼死?再者說來,一個混亂的洛陽並不符合陛下對利益,讓洛陽門閥心懷戒懼,纔算是在下如此行爲的目的。”

他怎肯斬盡殺絕呢?

若他只是單純滿足於一個水師的將領,那麼此刻就會按照鄭仁泰所言,將洛陽城裡裡外外搜刮一空,而後將這些洛陽門閥殺個乾淨,房產、地契送到長安作爲陛下登基的賀儀,只要房俊與陛下滿意了,哪管他洪水滔天?

但他的志向是進入朝堂,或任一任宰輔,亦或牧守一方,若是此刻將洛陽門閥斬盡殺絕,殺氣太濃、戾氣太重,哪裡還會有人替他說話?

對於洛陽門閥來說,失去的越多,越是會讓他們明白不可逆勢而行的道理,從今往後會對他劉仁軌噤若寒蟬、膽戰心驚,可若是將他們所有的東西都給奪走,走投無路之下,不僅引發洛陽門閥怒火,鋌而走險,更會成爲天下所有門閥的敵人,同仇敵愾之下,他哪裡還會有前途?

需知就算當今陛下與先帝秉承一樣打壓門閥的國策理念,但門閥之根深蒂固豈是一朝可以掃除?

說到底,往後十年,甚至二十年,門閥政治依舊還是朝堂的主流……

鄭仁泰自然不知道此番由劉仁軌率軍出征乃是水師將他推到前臺的手段,所以也就猜測不出劉仁軌如此做法的真正用意,只以爲是劉仁軌心有顧忌不敢將洛陽門閥往死裡得罪。

劉仁軌略過此事,如此之多的錢帛待到平定叛軍之後運往長安,必然使得陛下龍顏大悅,自己躋身朝堂一事幾乎不會出現任何變故,洛陽到此就算是功德圓滿了。

下一步,便是攻陷函谷關,逼近潼關。

將於志寧叫到跟前,吩咐道:“還請燕國公操勞,替末將募集青壯充當縴夫,協助水師艦船度過三門峽天塹。”

于志寧心中縱然百般不願,此刻也不敢違逆劉仁軌的命令,畢竟人家面對洛陽門閥也算是網開一面沒有趕盡殺絕,萬一不能如時進軍潼關進而惱羞成怒對洛陽門閥下手,自己這邊豈不冤死?

趕緊一口答允下來:“洛陽城內青壯沒有多少,此前都已經集結趕赴潼關,不過劉將軍還請放心,老夫必然湊夠拉縴的人數護送水師舟船越過三門峽,若人數不夠,老夫親自上陣也要確保萬無一失。”

這倒不是推脫,洛陽等地的青壯早在之前便在尉遲恭要求之下大部分組成私軍趕赴潼關,導致城內青壯稀缺,否則以洛陽門閥的家底、勢力,只要有足夠兵力,也不至於面對水師與鄭氏私軍攻伐之時連一天都堅持不下來。

但拉縴這種事未必非得青壯才行,古往今來幾乎所有度過三門峽的舟船都必須依靠縴夫,所以附近百姓祖祖輩輩以此爲生,即便是老弱婦孺,緊要時刻也能頂得上去。

劉仁軌欣然道:“燕國公深明大義,末將欽佩之至,不過還有一事需要您勞心,眼下洛陽城中各家至家奴私兵還請將其聚攏一處,隨吾等發兵函谷關,剿滅叛軍。待到末將與鄭將軍出發之後,洛陽之治安,還要燕國公一手操持,切勿出現動盪,否則影響平叛大計,非是末將可以擔待。”

正所謂物盡其用,既然于志寧如今進退維谷、不得不徹底背叛晉王,那就乾脆背叛到底,別想着繼續兩面三刀、朝秦暮楚。

于志寧如今也知道無路可走,只得連連頷首:“劉將軍放心,老夫定會保證洛陽平穩,給將軍一個安定的後方。”

心裡一陣陣泛苦,兜兜轉轉又算是回到朝廷陣營,卻要被劉仁軌區區一個水師偏將頤指氣使,自己這一番操作何苦來哉?

*****

驪山東側的官道上,數萬人馬狂飆突進,獲得新豐之戰勝利之後一路向東,行至驪山盡處折而向南,一路南下直撲霸橋。

尉遲恭引軍急進,距離霸橋百餘里的地方聽聞右武衛移動至渭水、霸水的交匯處似欲渡河南下,嚇出一身冷汗。若是任由裝備精良、戰力強悍的右武衛截斷退路,自己麾下的右侯衛極有可能葬送在這霸水之畔……

不過旋即便有斥候傳回消息,說是薛萬徹將已經抵達河畔的部隊又帶了回去,甚至直接返回之前駐紮的營地,隔着渭水與長安遙遙相望。

尉遲恭頓時鬆了口氣,想起臨行之際晉王殿下的囑託:母須在意右侯衛的動向……

很顯然,薛萬徹不知怎麼回事已經與晉王暗地裡達成協議,極有可能在緊要時刻徹底依附晉王。

至於此番違抗軍令之後薛萬徹會否得到懲罰,尉遲恭毫不在意,一路領軍直抵霸橋,與駐守此地的東宮六率對峙,適逢再度降下暴雨,只能暫時按兵不動,威脅長安。

不過尉遲恭也沒閒着,在臨時搭建的營帳之內將自己的幼子尉遲寶環叫來。

長子尉遲寶林如今在水師效力,隨軍駐紮倭國,次子尉遲寶琪也在江南軍中,唯有幼子一直帶在身邊,此番出征唯恐兩軍陣前刀槍無眼,所以將尉遲寶環放在後陣,確保安全。

尉遲寶環今年十七歲,濃眉大眼、面龐泛黑,完美繼承尉遲家的基因,大步進了營帳,摘下被雨水打溼的兜鍪,施禮之後問道:“大帥將末將叫來,不知有何吩咐?”

軍中無父子,即便是父子之間,亦要以軍職相稱。

尉遲恭來到窗前,看着窗外漫天大雨,緊蹙着眉頭道:“此番大雨,怕是一時三刻不能停止,咱們不能發動勐攻,東宮六率也不敢貿然出擊,想必要對峙幾日……不過咱們也不能閒着,你即刻點起所部兵馬,直上驪山,將房家農莊攻下來。”

尉遲寶環一愣,旋即有些爲難,遲疑道:“這個……並無必要吧?雖然立場不同,敵我分明,但畢竟並無私怨,甚至孩兒兄弟幾個與房俊交情素來不錯,這個時候殲滅房家在驪山的農莊……”

欲言又止。

誰都知道驪山農莊乃是房俊一手所建,當年收留數千無家可歸的流民安置於此,又花費重金購買了周邊不少土地,開墾荒地飲水修渠,種植稀缺作物,一點一點成爲長安周邊極爲重要的一處村鎮。

在農莊裡,有房俊最爲在乎的作物與種子……

尉遲恭沉着臉,沉聲道:“說叫你去殺人放火了不成?攻下農莊,將地窖之中儲藏的各種作物種子都帶上,你便即刻返回潼關,無論如何一定要將這些作物保存好。將來晉王登上大位,咱們尉遲家封建一方,若無這些作物,如何能夠開闢建國、豐衣足食?商賈之術皆乃無根浮萍,縱然一時所獲豐厚,卻不足以傳世,但這些作物卻可以在土地上世世代代的種植下去,足以保證咱們尉遲家的子孫後代不受貧瘠之苦。”

對於房俊在驪山農莊培育的玉米、花生、棉花等等新奇作物,長安勳貴們眼饞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如今自己有這個機會連窩端,豈會客氣?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接管鴻臚寺【求票】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就跟着你搗亂!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請君決斷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朝興滅因君起第九百五十八章 姐夫的小棉襖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請君決斷第一百八十三章 踐踏尊嚴第一千八百章 破門而入第二百零九章 覬覦之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窮衙門翻了身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敲一槓子第4323章 夜半襲營第七百七十八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我憑實力騙來的,爲何不要?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微臣有罪第4279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4568章 御前對質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再續前緣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城南焦點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九百七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七百九十九章 兩難抉擇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冥有魚,其名爲鯤(下)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來自吐蕃的威脅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死到臨頭第兩千零七章 自請罪責第一千九百章 俯首認錯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晉王被俘第4313章 蓄勢待發第九百一十九章 敲一扛子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野心勃勃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二教子第八百一十八章 人心逐利第八百五十四章 重重圍困第六百六十九章 故意針對第四十三章 出城(上)第一千零八章 堅不可摧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朝會之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君子好逑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累死的牛第八百一十四章 心中有虎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潼關鎖鑰第六百八十三章 官場生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跟儒家作對?第八百九十三章 紅事?白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威脅第一百六十九章 你得付出代價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入城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三千一百二十一章 門閥根基第三百七十六章 離間第二百九十二章 神機營(下)第七百零七章 形勢逆轉 (求月票)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想殺就殺,墨跡啥?第五百五十二章 闔家(下)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女婿?不,親兒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朕也要吃第三百一十五章 像狗一樣操練(上)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太子心志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一箭射殺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脅迫人質第三百三十二章 相互試探第七百八十五章 演一場戲(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零四章 零分第四百三十五章 姐弟第九百五十九章 矜持的太子殿下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涇陽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接陣第五百三十五章 帝王之怒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李泰回京第六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顫第九十一章 蔬菜大棚第三千三十六章 政見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重啓和親?賊心不死第兩千零七章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八百零四章 做賊心虛第七百二十一章 志氣沖霄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天命誰屬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中)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彌補第五百三十一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二十七章 海鹽勝雪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捅了簍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隱藏之患第八十一章 取捨第八百六十五章 來世不生帝王家!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洞房第三百四十一章 野心勃勃第五百零三章 與君同行第兩千五十四章 堅持不受第四百九十五章 境界地位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平衡之道第一千零二十章 西域風雲第五百五十二章 尋釁滋事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接管鴻臚寺【求票】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就跟着你搗亂!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請君決斷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朝興滅因君起第九百五十八章 姐夫的小棉襖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請君決斷第一百八十三章 踐踏尊嚴第一千八百章 破門而入第二百零九章 覬覦之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窮衙門翻了身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敲一槓子第4323章 夜半襲營第七百七十八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我憑實力騙來的,爲何不要?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微臣有罪第4279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4568章 御前對質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再續前緣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城南焦點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九百七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七百九十九章 兩難抉擇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冥有魚,其名爲鯤(下)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來自吐蕃的威脅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死到臨頭第兩千零七章 自請罪責第一千九百章 俯首認錯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晉王被俘第4313章 蓄勢待發第九百一十九章 敲一扛子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野心勃勃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二教子第八百一十八章 人心逐利第八百五十四章 重重圍困第六百六十九章 故意針對第四十三章 出城(上)第一千零八章 堅不可摧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朝會之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君子好逑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累死的牛第八百一十四章 心中有虎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潼關鎖鑰第六百八十三章 官場生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跟儒家作對?第八百九十三章 紅事?白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威脅第一百六十九章 你得付出代價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入城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三千一百二十一章 門閥根基第三百七十六章 離間第二百九十二章 神機營(下)第七百零七章 形勢逆轉 (求月票)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想殺就殺,墨跡啥?第五百五十二章 闔家(下)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女婿?不,親兒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朕也要吃第三百一十五章 像狗一樣操練(上)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太子心志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一箭射殺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脅迫人質第三百三十二章 相互試探第七百八十五章 演一場戲(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零四章 零分第四百三十五章 姐弟第九百五十九章 矜持的太子殿下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涇陽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接陣第五百三十五章 帝王之怒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李泰回京第六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顫第九十一章 蔬菜大棚第三千三十六章 政見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重啓和親?賊心不死第兩千零七章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八百零四章 做賊心虛第七百二十一章 志氣沖霄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天命誰屬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中)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彌補第五百三十一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二十七章 海鹽勝雪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捅了簍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隱藏之患第八十一章 取捨第八百六十五章 來世不生帝王家!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洞房第三百四十一章 野心勃勃第五百零三章 與君同行第兩千五十四章 堅持不受第四百九十五章 境界地位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平衡之道第一千零二十章 西域風雲第五百五十二章 尋釁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