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儲君驚豔

果不其然,岑文本這等混跡朝堂一輩子的老江湖自然“秒懂”李承乾言中之意,義正言辭道:“殿下此言差矣!朝堂之爭,不過是利益爭奪而已,然則必須有底線需要遵守,大家的爭鬥都在一個範圍之內,誰逾距,突破底線,那便是藐視陛下、藐視王法!國法如鐵,不容褻瀆,殿下豈能因爲有可能引發之後果,便對那些悍然踐踏國法着優容隱忍、置之不管?也罷,殿下身負[嘀嗒小說 www.didaxs.info]社稷之重,自然諸多顧忌、百般衡量,老臣卻是一把老骨頭,黃土埋到脖頸,還有什麼好怕?縱然粉身碎骨,亦要維護國法之威嚴,將那等亂臣賊子繩之以法,以正刑律!”

一番慷概激昂的話語說罷,岑文本施禮之後起身,告退而出。

不用說,明日一早便會將奏疏遞交之政事堂,他身後的門徒黨羽更會鼓譟宣揚,將此案徹底揭露。

風雨欲來。

待到岑文本走出去,蕭瑀這才無奈苦笑看着李承乾,攤手道:“殿下何必如此?左右不過隱忍一段時間,待到陛下回京,那些魑魅魍魎盡皆伏誅,誰敢有膽子做出半分出格之事?可若是殿下直面關隴門閥,實在是前途叵測。”

他用了“前途叵測”之詞,自然說的不僅是眼下這個案子,而是攸關於李承乾的儲君之位。

等到侍女將茶杯斟滿茶水,李承乾方纔拈起茶杯呷了一口,而後正襟危坐,雙目看着蕭瑀,淡然道:“世人皆言孤性格軟弱,這一點的確如此,然而……孤亦並非一味的軟弱。面對忠於王事的臣子,孤願意軟弱一些,這個天下不僅是李唐之天下,亦是臣子之天下、萬民之天下,君臣一體、上下一心,方能締造盛世、百姓安居。身爲君主也好,太子也罷,未必就一定要殺伐決斷、冷酷凌厲,臣事君以忠忱,君視臣如肱骨,彼此寬厚仁愛一些,有何不可?只不過孤雖然仁慈,卻也非是任人揉捏之輩,似關隴門閥這等通敵叛國毫無底線之舉,決不姑息!”

看着太子殿下稍有的展現出這種強勢態度,蕭瑀也只能輕嘆一聲,不過對於太子的認同也多了幾分。

正如太子所言,哪一個臣子願意在始皇、漢武那般皇帝手底下做事?固然可締造千古之功業,可伴君如伴虎,稍有差池便會萬劫不復,任你以往功勳如何顯耀,但凡做錯一點,便難逃懲戒。

屠戮臣子猶如吃飯喝茶一般隨意。

似太子這般柔軟一些、寬厚一些,對於臣子來說倒的確是好事,這一點來看,其餘皇子還真未必就比得上太子……

略作沉吟,蕭瑀道:“此事固然有岑景仁牽頭抵擋關隴門閥的仇恨,但還是不應操之過急。此前朝中便出現一系列的動盪,各方勢力之間多有想法,對殿下殊爲不利,不妨暫且拖一拖,待到陛下回京之後,再做計較。”

這回,蕭瑀倒是沒有藏着什麼私心。

之前長安內外諸多風起雲涌,背後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只不過尚缺一個合適之時機,固然按兵不動。

可一旦關隴門閥遭受嚴懲,勢必不肯坐以待斃,一經發動,必然牽連甚廣,原本作壁上觀者未必不會紛紛下場,赤膊上陣。

到那個時候羣魔亂舞,且不說能否顛覆大唐社稷,李承乾這個儲君之位肯定是要遭受詰難,就此下臺也不無可能。

而一旦儲君易主,巨大的利益牽扯之下,朝中更是亂像紛呈,到那個時候怕是就算李二陛下回到長安,也無法短時間內安撫各方勢力……

太過兇險。

李承乾自然懂得這個道理,他拈着茶杯緩緩的呷着茶水,就在蕭瑀以爲他猶豫退縮之際,便見到李承乾將茶杯放在桌上,沉聲道:“眼下帝國看似花團錦簇、烈火烹油,實則內部鬥爭紛亂,此爲隱藏之巨大危機。”

蕭瑀默然。

但凡對於朝政有些見解,都知道眼前的大唐實則危機重重。危機之根源在於門閥,但並非所有的門閥都有意願、有能力危及帝國之安寧,始作俑者,還是曾經權傾天下、煊赫一時的關隴門閥。

這幫傢伙吃到了改朝換代的甜頭,一旦覺得眼下之政局不能一如既往的讓他們攫取最大的利益,難免會想着重蹈覆轍,如以往那般滅一國、立一國,周而復始的享受“開過功勳”之榮光與權力。

他們有這個心思,更有這個能力。

但是這話並不能明着去說,因爲李唐皇室本身也是關隴門閥的一份子,更是與曾經的弘農楊氏一樣,是嚐到最大甜頭的那一個……

李承乾目光湛然,神情清淡,說出來的話語卻是擲地有聲:“門閥之禍,實爲亂國之根源也!故而父皇矢志不渝,立志打壓門閥,孤甚爲儲君,只當秉承父志,堅定不移。況且,今日孤可以隱忍不發,但那些裡通外國、毫無家國之念者缺依舊潛伏於朝堂之中,實爲心腹大患。縱然孤這個儲君被父皇廢黜,可只要這些人依舊在,無論將來是哪一個兄弟克繼大統,這些人都是肘腋之患,動輒掀起風浪,危及社稷。”

他凝視蕭瑀,緩緩說道:“與其日後讓孤的兄弟們來面對這些人面獸心之豺狼虎豹,何如今日孤便捨去這諸君之位,將這些人統統拉下馬來?爲了父皇,爲了帝國,爲了孤的兄弟,孤不惜此身!”

蕭瑀滿面震撼,囁嚅無語,一時間說不出來。

一直以來,他都有些瞧不起這個太子,縱然剛纔心生太子繼位也不錯之念,亦是心中看輕他,覺得這般軟弱的君主便於拿捏,日子過得輕省得多。

卻不想在這軟弱仁慈的面具之下,居然隱藏着如此一顆寬厚雄壯之心!

太子不同別人,一旦被廢黜,從未有得善終者,所以李承乾這是打算以東宮上下之性命,與關隴門閥都一個魚死網破!

這是何等堅毅之心志,豈是一個軟弱無能之儲君所應當具備?

蕭瑀趕緊起身離席,鞠躬施禮,道:“殿下息怒,此等雄壯之志,老臣歎爲觀止,甚爲崇敬!只不過未必便到了如此地步,不妨先讓岑景仁打頭陣將事情鬧開,看看各方勢力之反應,再做定奪。”

這話沒有明說,但實際就等於在告訴李承乾,您暫且冷靜一下,待老臣先行與那些人家商榷一番,若是能夠讓他們各自領罪自然最好,實在不行,再做計較……

甚爲宰輔,於公於私都得阻止李承乾行下這般玉石俱焚之策。

一旦李承乾赤膊上陣與關隴門閥鬥個你死我活,都是他這個宰輔的失職。李二陛下可不僅僅是將國事託付於太子,亦是將太子託付給他們這些宰輔,任由太子與關隴門閥鬧得你死我活,猜猜李二陛下回京之後,會如何對待他這個輔政大臣?

況且眼下李承乾所表現出來的諸般素質,使得蕭瑀一改往昔對其之輕視,覺得這位固然軟弱,卻堪稱仁厚,且骨子裡亦有自己願意堅守的東西。若是這般順利的繼承大統,也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起碼比那位素來與關隴門閥親近的晉王殿下上位要好得多。

可以想見,一旦李承乾被廢,晉王上位,那麼朝中將會立即復現貞觀初年關隴門閥一家獨大之格局。

蕭瑀可沒有忘記,在那些年月之中以長孫無忌爲首的關隴門閥是如何囂張跋扈把持朝政,又是如何打壓山東世家與江南士族。好不容易熬到了今日,關隴門閥漸漸式弱,山東、江南逐漸進入朝堂掌握權力,又豈能拱手送還給關隴門閥?

細想,李承乾這番表態,倒是有幾分驚豔之感……

李承乾微微頷首,道:“宋國公放心,孤又非是三歲小孩,還不至於衝動魯莽壞了大事。”

就讓蕭瑀將他的意志轉述給關隴門閥也好,若是那幫賊子心有敬畏,肯認下罪行聽候發落,他也不必當真魚死網破,寧死也拖着關隴門閥陪葬。朝廷之上講究的還是制衡,以往關隴勢大,要培植江南、山東的力量來予以對抗,若是徹底將關隴打倒,江南、山東的門閥上臺,做得也未必就會比關隴收斂多少。

第九百零九章 來得好不如來得巧第4488章 美好願景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晚一步第一百二十八章 恨意第一百二十六章 房俊的刀(下)第八百九十九章 郭孝恪的報復(下)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團結一致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家族的延續第七十八章 又一個“戰神”?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人心向背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丘行恭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決戰之夜(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左右兄弟,右手皇權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愛民如子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他都承認自己不行了!【求票】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你是驢麼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決一死戰第一千三百章 挖坑第四百六十章 衝突(下)第六百一十章 爲了正義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守城之戰(續)第四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三千四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四百三十五章 姐弟第七百七十八章 決心第八百八十四章 生活的享受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奴性論第五百零八章 貧僧是出家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生擒活捉第一百六十章 默許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巾幗英豪第4508章 晉陽婚事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二次和談第二百五十九章 緊急救治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陷入困局第五百章 風捲雲起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太子的仁慈第兩千一十二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酒宴第九百六十五章 提議通過第二百六十二章 皇帝震怒第六百四十九章 天真幼稚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一觸即發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科舉籌備會議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前第八百七十二章 美人如玉第一百七十三章 那宿命的相逢(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公主威武第五百一十六章 好言相勸第三千一十七章 變起肘腋第二十三章 進擊吧,房府之二男!(上)第九百八十六章 利通二便(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要萬壽無疆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破壞和談第七百七十七章 揚帆出海第六百六十一章 肢解倭國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你停手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生不滿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嫉妒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玉佩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脅迫捆綁(續)第三十五章 隱情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一十五章 陣前領悟第八百六十一章 火油之威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怨難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造傳奇第三百七十七章 以身引雷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私下會晤第六百八十五章 冰凍三尺第九百五十八章 狂攻不止第五十七章 分化之策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敕建大慈恩寺第四百零七章 皇帝的擋箭牌第三百零八章 房二斗酒詩百篇(上)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門閥之貪慾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心思叵測第七百章 鐵礦場第三百七十四章 事情大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有老夫之風範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房俊去哪兒了(續)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夜半私語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選爭議第4308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力遊說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你們以爲這就完啦?第五百一十九章 平生之恥第七百三十章 國家利益第二百五十二章 精鋼第一百九十八章 破罐子破摔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七章 直的還是彎的?(上)第七百五十三章 入戲太深?第二百二十四章 私密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子藏器於身
第九百零九章 來得好不如來得巧第4488章 美好願景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晚一步第一百二十八章 恨意第一百二十六章 房俊的刀(下)第八百九十九章 郭孝恪的報復(下)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團結一致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家族的延續第七十八章 又一個“戰神”?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人心向背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丘行恭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決戰之夜(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左右兄弟,右手皇權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愛民如子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他都承認自己不行了!【求票】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你是驢麼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決一死戰第一千三百章 挖坑第四百六十章 衝突(下)第六百一十章 爲了正義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守城之戰(續)第四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三千四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四百三十五章 姐弟第七百七十八章 決心第八百八十四章 生活的享受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奴性論第五百零八章 貧僧是出家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生擒活捉第一百六十章 默許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巾幗英豪第4508章 晉陽婚事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二次和談第二百五十九章 緊急救治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陷入困局第五百章 風捲雲起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太子的仁慈第兩千一十二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酒宴第九百六十五章 提議通過第二百六十二章 皇帝震怒第六百四十九章 天真幼稚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一觸即發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科舉籌備會議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前第八百七十二章 美人如玉第一百七十三章 那宿命的相逢(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公主威武第五百一十六章 好言相勸第三千一十七章 變起肘腋第二十三章 進擊吧,房府之二男!(上)第九百八十六章 利通二便(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要萬壽無疆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破壞和談第七百七十七章 揚帆出海第六百六十一章 肢解倭國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你停手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生不滿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嫉妒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玉佩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脅迫捆綁(續)第三十五章 隱情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一十五章 陣前領悟第八百六十一章 火油之威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怨難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造傳奇第三百七十七章 以身引雷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私下會晤第六百八十五章 冰凍三尺第九百五十八章 狂攻不止第五十七章 分化之策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敕建大慈恩寺第四百零七章 皇帝的擋箭牌第三百零八章 房二斗酒詩百篇(上)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門閥之貪慾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心思叵測第七百章 鐵礦場第三百七十四章 事情大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有老夫之風範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房俊去哪兒了(續)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夜半私語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選爭議第4308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力遊說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你們以爲這就完啦?第五百一十九章 平生之恥第七百三十章 國家利益第二百五十二章 精鋼第一百九十八章 破罐子破摔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七章 直的還是彎的?(上)第七百五十三章 入戲太深?第二百二十四章 私密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子藏器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