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人心向背

李承乾先是驚愕,似乎不能相信長安帝都居然發生如此慘禍,繼而勃然大怒,拍桉而起,面色漲紅疾聲厲斥:“簡直混賬!雉奴瘋了不成?他罔顧父皇遺命、不遵儲位法度,自私自利一意孤行悍然謀逆也就罷了,居然將長安百姓之生死棄之不顧,只爲滿足其一人自私慾,導致生靈塗炭、禍患帝都,古之桀紂亦不如也!”

他自然知道李治不會如此湖塗,之所以造成當下潰兵肆虐長安,大抵是因爲門閥私軍缺乏軍紀約束,帶兵之人又不具備統帥之能,潰兵慌亂之下涌入長安城導致這場兵災……

但這並不妨礙他將“禍亂長安”的罪名死死摁在李治頭上。

房俊素來與李承乾配合默契,遂嘆息一聲,扼腕道:“晉王湖塗啊!這天街兩側裡坊居住的大多是王侯公卿、達官顯貴,如此兵災荼毒之下不知多少豪門府邸遭受洗劫擄掠、多少命婦貴女慘遭蹂躪凌辱……只怕此刻的長安城中,已是‘天街踏盡公卿骨,坊門懸掛權貴頭’。”

殿上一衆文武大臣聞言,紛紛倒吸一口涼氣。

“天街踏盡公卿骨,坊門懸掛權貴頭”!

要不怎麼都說房二“詩詞雙絕、才氣無雙”呢,兩句詩便描繪出一副悽慘至極之場景,雖爲目睹卻彷彿親見,使得朝堂之上的官員們生出兔死狐悲之感,更被說其中不少人的府邸就在天街兩側的裡坊,說不定此時家卷妻兒正在遭受亂兵屠戮、凌辱,心中之悲憤可想而知。

不少官員臉色煞白,驚憂不已……

張亮環視一週,出言道:“叛軍肆虐,帝闕罹難,陛下豈能端坐於此、無動於衷?還請敕令衛公李靖率領東宮六率入春明門,平定城內叛亂!”

那些擔憂家中妻兒財產卻又束手無策的大臣頓時驚醒,不少人馬上出言附和:“鄖國公言之有理,請陛下降旨!”

“叛軍圍城,國祚危在旦夕,長安百姓更慘遭屠戮,衛公卻擁兵自重,於春明門外按兵不動,莫不是心生不臣之意?”

“現在承天門已經被叛軍攻陷,正應當衛公率軍入城剿滅叛軍,勤王救駕!”

“還請陛下速速降旨,遲則不及!”

殿上一片喧囂。

李承乾很是沉得住氣,澹澹看了李勣一眼。

李勣收到皇帝的目光暗示,頓時心中叫苦,也難免升起幾分幽怨,分明房俊就在一旁,何必非得要我得罪人呢?

但他不能拒絕皇帝的暗示,只好乾咳一聲,道:“萬萬不可!”

事實上這個問題已經提了很多次,李勣也已經說明了李靖不可率軍入城的原因,他不相信這些人聽不明白,可一而再的提及給皇帝施壓,一則的確是因爲叛軍肆虐長安燒殺擄掠帶來的巨大惶恐,再則也未必沒有不可告人的心思。

“時至今日,關中各地駐軍遲遲不肯出兵勤王,足矣見得其心中對陛下不忠,暗藏齷蹉。若是沒有衛公坐鎮春明門外陳兵以待,誰敢保證那些人不會起兵奔赴長安而來,依附於叛軍行悖逆之事?無論如何,衛公不能動,城外的東宮六率更不能動。”

若是太極宮內戰事不利,最不濟也能在最後關頭保護陛下由密道出城,屆時李靖率領東宮六率向北接應,過渭水退往河西,再做計較。

可若是李靖率軍入宮,最後武德殿仍然被攻陷,那時候陛下就算逃出長安,孤家寡人身邊無一支軍隊,又能逃到哪裡去?

就算逃出關中,又憑什麼東山再起、反攻長安?

當然,自己這番話雖然有道理,卻勢必要得罪那些府邸就在天街兩側裡坊之內有可能正在遭受亂兵屠戮的大臣,而這也正是陛下暗示他出言,卻不讓房俊出言的道理。

對於房俊極盡維護,卻讓他得罪滿朝大臣……

果不其然,話音剛落,頓時引來諸多大臣的怒斥。

“英公此言差矣!陛下奉詔即位、敬祀天地,實乃名正言順,天下臣民莫不效忠。固然有一二心懷叵測之輩罔顧大義、起兵謀逆,卻也不能自此將天下人盡皆同等視之,今兒心生懷疑、處處防備,否則豈不是將那些忠臣義士推到逆賊那邊?”

“若說整個關中的駐軍全部心向逆賊,那是絕無可能,只不過大部分人爲了防止被視作逆賊同黨,故而按兵不動,只需衛公率軍入城攻擊叛軍,那些原本心有顧忌之人必然放下戒備,進而起兵響應、入京勤王!”

“況且長安大唐帝都、社稷根本所在,若任由叛軍肆虐、荼毒良善,必將震動天下,損及陛下英名!”

……

羣情洶洶,情緒激憤言辭如刀,然而李勣卻耷拉下眼皮,慢悠悠的喝茶,面對指責、詰問,充耳不聞。

得罪人的事兒他已經幹了,但這種事總歸是要有一個限度的,皇帝總不能讓他一個人幹到底吧?

打壓他李勣可以,看不慣他李勣也行,但想要將他李勣推出去做一個萬人錘的破鼓,卻是萬萬不行……

果不其然,作爲皇帝帳下新晉頭號“鷹犬”的許敬宗沒有讓李勣承擔全部火力,挺身而出:“笑話!起兵謀逆的晉王,縱兵禍害整個關中的是晉王,荼毒長安的還是晉王,汝等卻顛倒黑白試圖將這份罪責推到陛下頭上嗎?其心可誅!”

張亮忙道:“許尚書休要血口噴人!吾等何時這般說過?”

許敬宗冷笑道:“十六衛大軍追隨太宗皇帝平定高句麗,歸來之後未曾卸甲一直駐守關中各地,晉王起兵謀逆之時他們沒有第一時間趕赴長安勤王,足見其心懷叵測,晉王自潼關入關中一路推進至長安,路程何止百里,其間未有一支軍隊主動前往阻攔……這樣一羣人的心思早已在天下人的面前顯露無遺,鄖國公你卻口口聲聲說這些人皆忠於陛下,你是否想着讓衛公放開長安四門禁忌,等着這些人長驅直入與晉王會師,而後一舉推翻陛下,使得汝等依附晉王攫取從龍之功?”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鴉雀無聲,一衆大臣戰戰兢兢,急忙請罪,張亮更是起身來到殿中跪地請罪。

“陛下聖明,微臣忠貞之心天地可鑑!否則可以在這叛軍近在遲尺之時依舊陪同陛下死守武德殿,渾然不顧自身之安危、榮辱?許敬宗口蜜腹劍、奸詐陰險,恣意污衊微臣,還請陛下明鑑!”

十六衛軍隊也好,朝野上下文武大臣也罷,這些立場如何、心裡打着什麼樣的主意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誰都看得清清楚楚。但看得清楚是一回事,將一些挑明瞭擺在檯面上則是另外一回事。

大家徹底撕破臉,不僅陛下面臨更加重大的危機,大家也都失去了轉圜的餘地,必然是兩敗俱傷。

畢竟更多的人願意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順水推舟,而不是跟着晉王一條道走到黑的謀反……

李承乾面色澹然,不置可否。

這殿上的大臣們爲何敢於在他這個皇帝面臨絕境之時依舊不離不棄?莫說什麼明君忠臣之類的瞎話,李承乾有自知之明,他當太子的時候並不得懂得收攏人心,即便是最爲親近的師父都時常鬧得不可開交,如今登基時日尚短未曾來得及施恩,誰會願意做他的衆臣,陪着他去死?

他從不來不認爲自己心胸狹隘,也能對待朝中大臣一視同仁,但除去房俊等寥寥幾個在潛邸之時便忠心耿耿追隨左右的臣子,其餘人他一個都不信。

這大殿之上袞袞諸公,除去個別人因爲政治抱負站在他這個皇帝一邊,其餘大部分人只不過是博上一把而已。畢竟絕境之時不離不棄,等到皇帝平定叛亂之後大肆封賞,這些人也會收穫滿滿、獲益良多。

所謂的“生死相隨”根本不存在,即便最終逆賊兵變成功,他這個皇帝會死,但沒人會去殺這些大臣,雉奴帳下人才貴乏,終究還是要依靠這些大臣去幫他治理天下,頂多降爵降職、略施懲戒,與支持皇帝有可能獲得的收益相比,不值一提。

況且,誰知道這些大臣身後的門閥是否早已派人暗中與雉奴聯絡,兩邊站隊?

張亮一而再的提及要李靖放棄春明門進而率軍入城,到底有沒有替關中駐軍掃清道路的意圖,誰又能說得清?

故而,李承乾面對殿上羣臣的詰難、議論視如不見,澹然道拿起杯子喝了口茶水。

跪在地上的張亮一番聲情並茂的言語沒有引發皇帝半分關注,自然尷尬得要死……

房俊瞅了一眼殿上羣臣,對李承乾低聲道:“殿外戰事正酣,叛軍人多勢衆,勝負着實難料,還請陛下安坐此地,待微臣出去率軍征伐,早一些剿滅叛軍。”

李承乾關切道:“你自潛回玄武門外開始便率軍征戰,更身先士卒,可曾勞累?可曾負傷?你現在是一軍之帥,要時刻注重保護自己,莫要再如往常那般胡鬧。”

現在他的皇位全屏房俊與李靖撐着,這兩人萬萬不能出現意外。

房俊感激道:“陛下關切之情,微臣銘感五內……請陛下放心,微臣只坐鎮指揮,不會輕履險地。”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同氣連枝第七十四章 巧奪天工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帝王心思(下)第八十三章 誠意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揮師飛鳥京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軍令狀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戰火再燃第六百九十三章 我離開時,百舸爭流!第四百六十八章 你得支棱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涇陽第五十章 酒至酣處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起兵做反第三百章 入浴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慾壑難填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純潔的天皇血統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階下之囚第一百九十一章 殺人第九百七十章 隱患重重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咄咄逼人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陽要當收租婆第四百零四章 話不投機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九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六十章 詢問隱秘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鬧平康坊 (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李二的執念第三十五章 武氏進府第二百零三章 避無可避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中)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八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你得忍着第五百一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賣兒鬻女,發家致富第八百八十九章 推脫不得第二百八十九章 坐地起價第兩千四十六章 梟雄末路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噩耗傳來第五百一十章 打了也白打第六百二十五章 示好第三千三十二章 拖延第五百三十七章 守成之主第十章 宿命的輪迴第四百二十二章 主考官?第六百七十七章 搞大發了!第八十五章 文豪?棒槌!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門閥之貪慾第三百九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二百九十一章 諸事不順第二百七十七章 皇帝勸說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穩固防禦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威逼利誘第九百四十五章 試探底線第4536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震動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嫉賢妒能第六百九十七章 六率整編第六百六十四章 魏王規勸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聊的李二陛下(上)第兩千三十章 局勢大變第三千七十四章 晉王起兵第八百一十六章 消息靈通第三十三章 道門危亡之秋第六十三章 趙信城(上)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手足,兄弟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事情蹊蹺第六十章 房俊,國之奸佞也!第九百零六章 忽發意外第三千三十三章 內訌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你就坑死我得了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春日田間第九百八十四章 行險一搏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起兵做反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形勢複雜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重逢學子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暴力施政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政事堂論戰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穩住別浪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浮出水面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混戰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局勢陡變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提防第七百一十五章 帝王之怒第四十五章 互不相讓第三百六十章 人心所向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隱藏大佬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大難臨頭第五章 圈套第兩千八十三章 疑惑不解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寬厚仁恕第三千一百十三章 仁厚之主第三千八十六章 同室操戈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當面發難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宗室雙雄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改邪歸正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故意拆臺第一百二十七章 提親第一百二十六章 房俊的刀(下)第一千零一章 姐姐,你在掩飾什麼?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同氣連枝第七十四章 巧奪天工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帝王心思(下)第八十三章 誠意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揮師飛鳥京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軍令狀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戰火再燃第六百九十三章 我離開時,百舸爭流!第四百六十八章 你得支棱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涇陽第五十章 酒至酣處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起兵做反第三百章 入浴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慾壑難填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純潔的天皇血統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階下之囚第一百九十一章 殺人第九百七十章 隱患重重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咄咄逼人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陽要當收租婆第四百零四章 話不投機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九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六十章 詢問隱秘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鬧平康坊 (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李二的執念第三十五章 武氏進府第二百零三章 避無可避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中)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八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你得忍着第五百一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賣兒鬻女,發家致富第八百八十九章 推脫不得第二百八十九章 坐地起價第兩千四十六章 梟雄末路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噩耗傳來第五百一十章 打了也白打第六百二十五章 示好第三千三十二章 拖延第五百三十七章 守成之主第十章 宿命的輪迴第四百二十二章 主考官?第六百七十七章 搞大發了!第八十五章 文豪?棒槌!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門閥之貪慾第三百九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二百九十一章 諸事不順第二百七十七章 皇帝勸說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穩固防禦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威逼利誘第九百四十五章 試探底線第4536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震動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嫉賢妒能第六百九十七章 六率整編第六百六十四章 魏王規勸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聊的李二陛下(上)第兩千三十章 局勢大變第三千七十四章 晉王起兵第八百一十六章 消息靈通第三十三章 道門危亡之秋第六十三章 趙信城(上)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手足,兄弟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事情蹊蹺第六十章 房俊,國之奸佞也!第九百零六章 忽發意外第三千三十三章 內訌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你就坑死我得了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春日田間第九百八十四章 行險一搏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起兵做反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形勢複雜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重逢學子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暴力施政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政事堂論戰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穩住別浪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浮出水面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混戰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局勢陡變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提防第七百一十五章 帝王之怒第四十五章 互不相讓第三百六十章 人心所向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隱藏大佬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大難臨頭第五章 圈套第兩千八十三章 疑惑不解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寬厚仁恕第三千一百十三章 仁厚之主第三千八十六章 同室操戈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當面發難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宗室雙雄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改邪歸正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故意拆臺第一百二十七章 提親第一百二十六章 房俊的刀(下)第一千零一章 姐姐,你在掩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