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

房俊欣然道:“世事變幻、白雲蒼狗,沒人能未卜先知,成事在人、謀事在天,吾等只需盡力而爲,成敗勝負自然無需介懷。”

李承乾深深看了房俊一眼,一句老早就想問的話到了嘴邊,卻又咽了下去。

有些事若房俊能說,無需他問也會早早告知,既然直到現在也沒說,自然是不能說,也就沒必要問……

……

一隊隊東宮六率兵卒自各個駐防之處向着春明門集結,準備護送太子出城恭迎聖駕。長安城內各處裡坊已經逐漸恢復日常,出出進進的百姓們都好奇的關注着這支軍隊,心底有着無窮無盡的猜想。

李二陛下已經在遼東軍中駕崩的流言早已在長安城內風傳,流言甚至列舉了得到如此結果的種種原因,蓋因當下局勢的種種不同尋常之處,即便是大字不識的百姓,也漸漸深信不疑。

故而,即便關隴叛軍覆滅,長安城內並無半分喜慶之意,反倒沉浸在一股難以名狀的壓抑、哀傷之中……

嚴格來說,李二陛下得位不正,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弒弟之後逼父退位、竊據大寶,別說什麼李建成殺機在先、李二陛下迫不得已,事情做了便是做了,青史之上難免留下罵名。

隨後將東宮、齊王府上上下下斬草除根,更堪稱“暴君”!

但是對於老百姓來說,他們從來不在乎皇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道德君子也好,卑劣之徒也罷,只要他的施政綱領於國有利,百姓可以安居樂業,那他就是一個好皇帝。

這方面,李二陛下無疑做得相當出色。

貞觀以來,李二陛下夙興夜寐、勤於政務,虛心納諫、勤政愛民,朝野上下吏治清明、百業俱興,商業、農事皆在隋末廢墟之上得到長足之發展,河清海晏、安居樂業,使得朝野上下對於李二陛下之擁戴前所未見,帝位穩如山嶽。

此等情形之下,驟然聞聽李二陛下有可能已經駕崩於遼東軍中,百姓除去痛失明主之悲怮,亦有對於未來之擔憂……

有人說太子慈愛仁厚、愛民如子,有人說太子性格懦弱、難當大任,百姓們滿心迷茫,不知聽誰信誰。

而此番太子出城恭迎聖駕,就意味着陛下之生死將昭示人前,大唐帝國之未來即將確定,自然牽扯着長安內外、關中上下數百萬百姓的目光,所有人都等待着答案昭示的那一刻。

……

與此同時,城外的各支軍隊也緊急集結、嚴陣以待。

緊張蕭殺的氣氛籠罩整個長安城,原本逐漸恢復的東西兩市陡然冷清下來,中外商賈都不敢踏入長安這個巨大的火藥桶,唯恐引火燒身、灰飛煙滅,紛紛駐足於長安周邊,觀望長安局勢。

尉遲恭率領右侯衛駐紮於灞水之東,眼瞅着長安城的局勢愈發緊張,一場大戰一觸即發,心急火燎之下,一宿之間便急出了一嘴燎泡……

“報!大帥,春明門內已經聚集了超三千東宮六率兵卒,加上春明門守軍,人數逾五千之衆。”

尉遲恭趕緊來到輿圖前,查看如今長安內外兵力分佈。

城內已經聚集在春明門的東宮六率,城外左武衛、右屯衛兩相對峙、劍拔弩張,稍有不慎,大戰即將開啓!

左武衛、右屯衛皆乃當世強軍,十六衛軍隊之中無可爭議的第一序列,東宮六率經由李靖整編集訓之後一事戰力強橫,面對十倍於己的關隴軍隊已然勝多負少。這三支軍隊一旦開戰,那便是神仙打架,其餘軍隊若被席捲其內,必被三軍碾壓,灰飛煙滅。

然而現在關隴門閥苟延殘喘,亟待獲取太子之庇護,萬一長孫無忌見局勢不利,命他率領右侯衛支援東宮,那該如何是好?

無論何時何地,兵權乃是安身立命之根本,萬一摻合進長安城下那三支軍隊的混戰之中,將自己麾下部隊打光了,哭都來不及……

“報!”

尉遲恭正自焦慮,又有親兵入內,身後還跟着一個傳令校尉……

“英國公有令,命右侯衛即刻渡過灞水,於西岸駐紮,無論何等趨勢之下務必確保渡河浮橋之安全,如違軍令,軍法從事!”

尉遲恭大吃一驚,忙問:“大帥欲率軍渡河,返回長安?”

傳令校尉回道:“末將只是前來傳遞軍令,大帥如何綢繆部署,一概不知。”

尉遲恭沒辦法,接下軍令,於回執之上簽字畫押,確認收到軍令,傳令校尉施禮告退。

營帳之中,尉遲恭愈發心急火燎,將手中軍令狠狠摔在書案之上。

他怕關隴那邊爲了向太子是好故而命他予以協助,從而陷入混戰之危險,孰料關隴的命令還未來,反倒是李勣的命令先至……

怎麼辦?

之前擅自趕赴終南山已經激怒立即,因爲局勢複雜或者別的原因,李勣並未追究,但這筆賬肯定是給記下了。若此番繼續違令不遵,以李勣治軍之嚴謹、手段之狠辣,說不得今日半夜之時,便會派遣大軍前來剿滅他這個亂臣賊子……

然而若依令行事,豈不是一腳踩進火坑?

雖然李勣一直聲稱陛下昏迷,但軍中上下誰不知道陛下已經駕崩?既然陛下駕崩,李勣應做之事便是老老實實將陛下遺體送歸長安,舉行國葬入土爲安,而後太子名正言順登基繼位。

人家太子寧肯冒着巨大風險也要出城“恭迎聖駕”,不就是逼着李勣趕緊將陛下死訊公之於衆,然後朝野上下重歸正軌?

明明陛下已經駕崩,卻還要派遣軍隊進駐灞水西岸,英國公你這是要造反啊……

尉遲恭在帳中坐立不安,進退維谷、取捨兩難。

又有親兵來報,說是宇文士及求見。

尉遲恭忙道:“請郢國公進來!”

待到一身常服、精神矍鑠的宇文士及走進帳內,尉遲恭三步並做兩步迎上前去,好似見了親人一般,握住宇文士及的手,惶急道:“還請郢國公指教,在下該當如何是好?”

將李勣之軍令詳細告知……

末了,拉着宇文士及入座,命人上茶,苦着臉道:“李勣膽大包天,這顯然是要縱兵入京、弒殺太子啊!可若是不聽從他的軍令,只怕在下以及右侯衛第一個成爲李勣剿滅之對象。咱們關隴如今殘破不堪、苟延殘喘,若是連在下手中這一點兵馬都折損乾淨,那可當真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再無半分立身之本啊!”

宇文士及捋着鬍子緊蹙眉頭,他也沒想到剛剛進來尉遲恭便給他出了一道難題。

沉吟良久,他反問道:“拋開當下形勢,以及你所有的猜測,單純以你對李勣之認知,你認爲他是否會篡逆謀反?”

尉遲恭一愣,想了想,搖頭道:“在下也與李勣工事多年,可謂知之甚深,按理說,他絕非野心勃勃之輩,甚至對於權勢之熱衷也不盡顯,若說朝中最不可能做出謀反之事的,大抵也就是他了……可自遼東撤軍開始,李勣種種所爲皆匪夷所思,根本不能以常理揣度,所以……”

宇文士及打斷他,又問道:“現在,你敢不遵其將令麼?”

尉遲恭一臉沮喪:“哪裡敢?李勣那廝最是心狠手辣、軍法嚴謹,到了天黑之時在下若是不率軍渡河,他就能指揮大軍突襲而至,將右侯衛殺個乾乾淨淨。”

論起治軍之嚴謹,大唐軍隊之中,無人能出李勣之右,就連他的女婿杜懷恭聽聞要將其招入軍中,都嚇得屁滾尿流,四處宣揚李勣欲將其殺之而將女兒改嫁,逼得李勣不得不收回成命……

先前右侯衛奔赴終南山,已經違背了李勣的命令一次,可一不可再,此番若是繼續不遵軍令,李勣一定痛下殺手。

宇文士及道:“所以敬德你並沒有選擇之餘地,就算此刻你想領軍逃遁都無路可逃……不妨暫且依他軍令,渡河之後在西岸駐紮,靜觀其變。”

尉遲恭頹然點頭:“也只能如此了,只希望李勣莫要喪心病狂,當真存了謀朝篡位之念頭。”

右侯衛駐紮灞水西岸,一旦開戰,避無可避、逃無可逃,只能被捲入混戰之中。以長安城下那三支軍隊之戰力,加上李勣麾下的精銳,右侯衛哪裡還有活路?只怕最終無論誰勝誰負,都只有全軍覆沒一途。

以宇文士及之智慧,又豈能看不到這一點?

只不過眼下右侯衛已經成爲關隴門閥手中的籌碼,只要能夠取得太子之信任,就算統統死乾淨了,他們也不在乎……

此時此刻,尉遲恭有些後悔,早知今日,還不如當初接到長孫無忌命自己趕赴終南山之命令的同時,便與其劃清界限、分道揚鑣。若老老實實待在李勣麾下,又豈有今日之窘迫?

再不濟投奔東宮也好啊,於右屯衛與東宮六率羽翼之下,起碼也能保得住麾下這支右侯衛,無論何時總歸還是有一點話語權……

然而走到這一步,他也只能與關隴門閥一條道走到黑,別說中途退縮了,就算向拐彎也是不能。

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太子追問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儲位不穩第四十七章 親如家人第一百零四章 零分第八百章 誓師出征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微臣需要鼓勵第4555章 心志堅定敵一千八百四十章 歷史會記住我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生命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世子之位第五百零四章 出謀劃策第兩千三十二章 陣前倒戈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臨陣反水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倭國內鬥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夜查平康坊第一千零九十章 大敗虧輸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奉命慰藉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我要進步第七百四十七章 兜兜轉轉都是熟人(爲盟主“浮生ly”加更)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我給大家做主!第二百五十八章 殺機陡現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威逼利誘第七百六十一章 私心作祟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天竺和尚第九十章 盛世佛,亂世道(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讓利第五百一十五章 爲父則柔第九十七章 曠世功勳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黨爭之憂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文武之爭第兩千一十九章 左右逢源第四百八十三章 感恩戴德第四百三十五章 吾心歸處第七百二十一章 志氣沖霄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談判技巧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拼死一戰第4496章 示以仁厚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做買賣,不是那麼容易的第六百七十一章 歷史走勢第三千九十六章 心有埋怨第一百三十五章 兄弟第三百零五章 公主(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打劫(續)第六百八十九章 大興善寺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賣房,你出價!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七百八十八章 敬天法祖第二百零三章 討官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貨幣改革,金本位制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滑不留手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冷血殘酷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來晚一步第八百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4544章 街邊刺殺第六十章 房俊,國之奸佞也!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太子,你要當心了(上)第八百三十章 倒黴的侯賽因第二百九十章 還得加錢!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屠殺!(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前第四百二十九章 寡人無疾第四百八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七十九章 宰輔之才?第一千兩百章 公主駕到(中)第九百八十三章 梟雄手段第一千零一章 姐姐,你在掩飾什麼?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三十四章 重重圍堵第九百九十七章 萬軍衝鋒第三千一百三十八章 心有懷疑第六百八十四章 坑你沒商量!第二百七章 威望提升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喝不行第四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絕境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贊婆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妻妾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春日田間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番僧獻丹第六百四十四章 各有前程第八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二百一十七章 府中閒暇第一百五十二章 朕懶得管他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零四章 天時不利第4550章 此一時也第三千六十八章 人心難測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子(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據理力爭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敲一槓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處理方式第二百零三章 討官第一百章 驚慌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文武之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親爹?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怒氣勃發第五百五十三章 混不講理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疾風驟雨(上)
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太子追問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儲位不穩第四十七章 親如家人第一百零四章 零分第八百章 誓師出征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微臣需要鼓勵第4555章 心志堅定敵一千八百四十章 歷史會記住我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生命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世子之位第五百零四章 出謀劃策第兩千三十二章 陣前倒戈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臨陣反水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倭國內鬥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夜查平康坊第一千零九十章 大敗虧輸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奉命慰藉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我要進步第七百四十七章 兜兜轉轉都是熟人(爲盟主“浮生ly”加更)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我給大家做主!第二百五十八章 殺機陡現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威逼利誘第七百六十一章 私心作祟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天竺和尚第九十章 盛世佛,亂世道(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讓利第五百一十五章 爲父則柔第九十七章 曠世功勳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黨爭之憂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文武之爭第兩千一十九章 左右逢源第四百八十三章 感恩戴德第四百三十五章 吾心歸處第七百二十一章 志氣沖霄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談判技巧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拼死一戰第4496章 示以仁厚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做買賣,不是那麼容易的第六百七十一章 歷史走勢第三千九十六章 心有埋怨第一百三十五章 兄弟第三百零五章 公主(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打劫(續)第六百八十九章 大興善寺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賣房,你出價!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七百八十八章 敬天法祖第二百零三章 討官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貨幣改革,金本位制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滑不留手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冷血殘酷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來晚一步第八百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4544章 街邊刺殺第六十章 房俊,國之奸佞也!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太子,你要當心了(上)第八百三十章 倒黴的侯賽因第二百九十章 還得加錢!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屠殺!(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前第四百二十九章 寡人無疾第四百八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七十九章 宰輔之才?第一千兩百章 公主駕到(中)第九百八十三章 梟雄手段第一千零一章 姐姐,你在掩飾什麼?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三十四章 重重圍堵第九百九十七章 萬軍衝鋒第三千一百三十八章 心有懷疑第六百八十四章 坑你沒商量!第二百七章 威望提升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喝不行第四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絕境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贊婆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妻妾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春日田間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番僧獻丹第六百四十四章 各有前程第八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二百一十七章 府中閒暇第一百五十二章 朕懶得管他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零四章 天時不利第4550章 此一時也第三千六十八章 人心難測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子(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據理力爭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敲一槓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處理方式第二百零三章 討官第一百章 驚慌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文武之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親爹?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怒氣勃發第五百五十三章 混不講理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疾風驟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