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冷血殘酷

屋內一陣沉默,窗外風雨如磐,豆大的雨點噼裡啪啦的打在窗戶上,吵雜一片,風從窗縫漏進來,燭火明滅不定。

良久,長孫無忌方纔嘆息一聲,緩緩說道:“雖然不知真相究竟如何,但此番猜測,雖不中亦不遠矣。我們可以做陛下的那把‘刀’,但不能被陛下用之即毀,所以此番定要全力攻克太極宮。只要東宮覆滅、太子身隕,門閥私軍盡皆覆亡,李勣未必願意將關隴趕盡殺絕,這也是關隴唯一的機會。”

衆人頷首,便是認可這番推測。

李勣雖然手持陛下遺詔,也一定有針對關隴之任務,但只要門閥私軍覆亡,關隴便不足以興風作浪,對於李勣把持朝政、獨攬大權並無阻礙。況且,一旦關隴被徹底清洗出朝堂,山東世家、江南士族勢必隨之一擁而入,填補關隴留下來的空白,攫取關隴吐出來的利益,沒有了關隴門閥居中轉圜,山東世家與江南士族直面相對,定然再次掀起一陣朝堂爭鬥,朝局永無寧日。

如今大戰將近半年,半座長安城毀於戰火,關中更是一片白地、流民處處,戰後恢復生產、重建城池,是一個極其艱苦而漫長的過程。李勣既然獨攬大權,勢必要在其中有所作爲,豈能任由黨爭內鬥消耗掉帝國最後一分元氣,重建之路遙遙無期?

所以,李勣很大可能就此收手,對私軍盡數覆滅的關隴門閥網開一面,借之以作爲緩和山東世家、江南士族直面相爭的工具。

這就是關隴門閥唯一能夠倖免於難的機會。

然而宇文士及卻忽然蹙眉,尋找出一絲破綻:“此番猜測,大體合情合理,但其中有一處卻存在漏洞。以陛下之睿智,豈能不知房俊對太子之忠誠?只要右屯衛在,即便咱們殺入太極宮,太子也可自玄武門撤出,由房俊率領右屯衛退往河西諸郡,重整旗鼓,以待捲土重來。待到那一天,便是帝國分裂之時,因爲無論咱們亦或是李勣都必須另立儲君,向天下昭告、宣示正統……屆時,關中河西,一內一外,便有兩個儲君,甚至兩個皇帝。如此,一場綿延持久的內戰不知將要延續多少年……貞觀盛世乃陛下畢生心血,豈能甘願親手葬送?”

若當真有遺詔在,李二陛下敕命李勣如此行事之目的,便是皆由關隴覆亡東宮,再由李勣收拾殘局,從而使得易儲之事名正言順,不至於留下後患。可一旦太子被房俊護送逃出關中,內戰之格局便已經註定,任誰也不可能挽回。

陛下怎能做出這樣的佈置?

長孫無忌看着宇文士及,語氣幽幽:“你忘了一件事,太子並未身在右屯衛中。”

宇文士及不解:“可內重門外既是玄武門,只需出了玄武門便即刻與右屯衛匯合,咱們就算攻克太極宮也不可能阻止太子撤出玄武門……你是說玄武門?!”

說到這裡,他體會到長孫無忌的意思,難以掩飾的驚呼出聲。

窗外一道炸雷響起,震得屋樑搖晃、燭火明滅,而宇文士及的話語更是驚得其餘兩人霍然起身。

令狐德棻失聲驚呼:“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

武德九年,遭受壓迫走投無路的李二陛下迫不得已,先一步於玄武門設伏,將入宮覲見的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誅殺,自此逆而篡取、翻雲覆雨,登上帝位君臨天下。

如今,他卻要駕崩之後留下遺詔,將自己的嫡長子刺殺於玄武門下,從而實現其覆滅門閥私軍、易儲另立新君之目的?

長孫無忌緩緩頷首,將已經溫涼的茶杯放到桌上,說道:“虢國公張士貴,纔是陛下真正倚爲心腹之人,否則滿朝文武,豈能將宿衛宮禁之重任交付於他?要知道,張士貴執掌的‘北衙禁軍’,原本就是陛下親兵‘玄甲鐵騎’的一部分,等若將身家性命都交託於張士貴……截斷玄武門之重任,又豈能不由張士貴來執行?”

宇文士及三人心底升起一股寒氣。

幾乎可以想象,當關隴軍隊擊潰東宮六率,長驅直入侵佔整個太極宮,太子見到大勢已去,不得不從玄武門撤往宮外,與他最爲信任的房俊匯合,試圖一路向西退往河西諸郡穩住陣腳,重整旗鼓……卻不料玄武門已經被張士貴死死封鎖,太子面對前門驅虎、後門進狼的死局,只能其飲恨當場……而這一切,卻盡皆出自他那位敬愛的父皇所謀劃。

令狐德棻搖搖頭,有些難以置信:“如此推斷,的確合乎情理,陛下也的確是那等未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梟雄……但諸位不要忘了,太子在怎麼不堪,依舊是陛下的嫡長子,以往屢屢升起易儲之心,每一次都顧慮易儲之後太子難得善終而作罷。如今陛下駕崩,又豈能在臨終之際留下這樣一條毒計徹底斬斷太子生還之希望?”

陛下對兄弟、對父親的確狠辣,奉行的是“斬草除根,永絕後患”,當年東宮與齊王府殺得人頭滾滾,即便是嗷嗷待哺的孩童都不放過一個……但這些年來,陛下對於諸位皇子的愛護,卻堪稱典範。

這樣一位舔犢情深的父親,豈能對待自己的嫡長子如此歹毒?

長孫無忌卻反問道:“你認爲在陛下心中,是一個兒子重要,還是李唐皇朝千秋萬世重要?”

令狐德棻語塞。

豈止是李二陛下?無論任何人,一旦登上帝位都會性情大變,這是由於至尊無上的權力以及其身處之位置而決定的,很少有人能夠逃脫。

區區一個嫡長子,如何能夠與李唐皇朝的延續傳承相提並論?

甚至不僅是嫡長子,只要最終還能剩下一個兒子,哪怕只剩下一個,其餘在帝國傳承的威脅之下,皆可捨棄。

太子不死,如何昭告天下討伐門閥私軍?

還有一點,若太子不死,勢必造成一內一外兩個儲君,甚至兩個皇帝的局面,屆時天下各方勢力紛紛站隊,一場聲勢浩大、曠日持久的內戰必不可免,那是李二陛下最不願意見到的。

所以,只要太子一死,所有的一切都會回到李二陛下的謀劃之上……

諸人再次沉默,任憑窗外風雨之聲大作,卻久久不願說話。

十八年前,他們一同經歷了一場兄弟鬩牆、手足相殘,如今,他們又將經歷一場父子反目、骨肉殘殺……

最是無情帝王家。

長孫無忌目光從三人面上一一掠過,沉聲問道:“現在,是否還質疑吾盡起全力猛攻太極宮之決定?”

諸人沉默,不言。

毫無疑問,這是目前最正確、也是唯一的活路。

若與東宮達成和談、消弭兵變,只怕明日李勣便統御大軍自潼關開拔直撲長安,第一個拿關隴門閥開刀,罪名便是“興兵謀逆、禍亂朝綱”,所有關隴門閥都將牽連其中,族中成年男丁盡皆梟首、幼年發配三千里、女眷充入教坊司已經是最爲仁慈的懲罰……

到那個時候,張士貴甚至會驅策麾下“北衙禁軍”充入內重門,誅殺太子,而後嫁禍關隴門閥。

關隴罪加一等。

太子身隕、關隴覆滅,關外門閥私軍盡數覆亡於關中,各地門閥勢力驟減,再也不能如以往那般威懾地方、橫行鄉里。待到新君繼位,推行科舉考試二三十年之後,大批寒門學子充入朝堂,進一步瓦解門閥大族的政治根基,最終達到門閥與寒門共治天下,即相互彌補、又彼此制衡……

宇文士及長嘆一聲,又是震驚又是敬佩,嗟嘆道:“不愧是陛下啊,簡直算無遺策……只怕吾等舉兵起事之時,陛下便已經算計到了種種可能,故而臨終之際留下遺詔,算盡天下英雄。”

長孫無忌卻擡頭望向窗外,目光幽深。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陣前反水第兩千三十三章 驚天鉅變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重啓和親?賊心不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力挺劉洎第一百零八章 唐朝大地主第八百四十六章 示敵以弱第三千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三千六十章 野心昭彰第一百一十八章 封狼居胥第五百七十章 朝野震動第九百六十六章 房府尹第五百五十三章 混不講理第二百三十章、不知所謂第八百二十二章 殺意第七十七章 雙喜臨門第4310章 風雨欲來第二章 趙德言!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九百九十四章 你先跪一會兒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決戰在即第三百一十二章 抵死不認第六百八十四章 暗生嫌隙第三千一百零九章 驚雷陣陣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何用出兵?大家發財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魏徵病危(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已成定局?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給我面子,你就喝酒第一百四十六章 嚇死你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再次遊說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善後第一百二十一章 談判(上)第九百八十九章 難以辨認第八百七十六章 我雀盲眼第4290章 斷尾求生第四百二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九百二十五章 馮盎第兩千五十八章 頗感棘手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家國公算個錘子(下)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奇峰迭起第七百二十八章 土雞瓦狗(一萬字,求月票!)第九百七十三章 軍法第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心思叵測第六百二十九章 現身碼頭第二百四十五章 國之氣節第4293章 死戰不退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天下第一鎮第四百六十三章 自取其辱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報仇很快第六百二十七章 都是老狐狸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收租見聞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強人所難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催的蕭瑀(萬字求月票)第七百六十五章 棒槌不好惹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皇宮御宴第三百五十五章 典禮見聞第二百一十三章 事後如佛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手遮天第五百零三章 合夥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決戰之夜(續)第三千九十七章 江南不寧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預謀退路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王城夜宴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隱患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幕將啓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何爲律法?懲前毖後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臣是酒中仙第九百零一章 衝突第兩千一十四章 言辭如刀第四百零四章 話不投機第六百一十五章 讓步第三千一百三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十六衛都是吃閒飯的?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方發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提親第兩千七十四章 魏王問計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祿東讚的哀愁(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朝會(下)第兩千四十二章 性情大變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長生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洞房第四百一十九章 妥善安排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鏖戰不休第九百九十五章 攻敵之必救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踏破長安!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打草驚蛇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駱賓王第一千零九十章 不捱揍纔不正常!第一百九十六章 打臉太快(續)第三百三十二章 相互試探第八百七十一章 道觀幽會第二十三章 進擊吧,房府之二男!(上)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脅迫捆綁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九百八十八章 皇室醜聞?第二百二十九章 朱雲折檻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四十七章 太子出馬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惜此身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吏部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告狀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陣前反水第兩千三十三章 驚天鉅變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重啓和親?賊心不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力挺劉洎第一百零八章 唐朝大地主第八百四十六章 示敵以弱第三千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三千六十章 野心昭彰第一百一十八章 封狼居胥第五百七十章 朝野震動第九百六十六章 房府尹第五百五十三章 混不講理第二百三十章、不知所謂第八百二十二章 殺意第七十七章 雙喜臨門第4310章 風雨欲來第二章 趙德言!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九百九十四章 你先跪一會兒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決戰在即第三百一十二章 抵死不認第六百八十四章 暗生嫌隙第三千一百零九章 驚雷陣陣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何用出兵?大家發財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魏徵病危(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已成定局?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給我面子,你就喝酒第一百四十六章 嚇死你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再次遊說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善後第一百二十一章 談判(上)第九百八十九章 難以辨認第八百七十六章 我雀盲眼第4290章 斷尾求生第四百二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九百二十五章 馮盎第兩千五十八章 頗感棘手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家國公算個錘子(下)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奇峰迭起第七百二十八章 土雞瓦狗(一萬字,求月票!)第九百七十三章 軍法第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心思叵測第六百二十九章 現身碼頭第二百四十五章 國之氣節第4293章 死戰不退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天下第一鎮第四百六十三章 自取其辱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報仇很快第六百二十七章 都是老狐狸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收租見聞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強人所難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催的蕭瑀(萬字求月票)第七百六十五章 棒槌不好惹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皇宮御宴第三百五十五章 典禮見聞第二百一十三章 事後如佛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手遮天第五百零三章 合夥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決戰之夜(續)第三千九十七章 江南不寧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預謀退路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王城夜宴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隱患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幕將啓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何爲律法?懲前毖後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臣是酒中仙第九百零一章 衝突第兩千一十四章 言辭如刀第四百零四章 話不投機第六百一十五章 讓步第三千一百三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十六衛都是吃閒飯的?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方發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提親第兩千七十四章 魏王問計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祿東讚的哀愁(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朝會(下)第兩千四十二章 性情大變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長生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洞房第四百一十九章 妥善安排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鏖戰不休第九百九十五章 攻敵之必救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踏破長安!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打草驚蛇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駱賓王第一千零九十章 不捱揍纔不正常!第一百九十六章 打臉太快(續)第三百三十二章 相互試探第八百七十一章 道觀幽會第二十三章 進擊吧,房府之二男!(上)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脅迫捆綁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九百八十八章 皇室醜聞?第二百二十九章 朱雲折檻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四十七章 太子出馬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惜此身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吏部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