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太子出馬

幾人商議一番,推敲細節,都覺得杜荷這主意的確不錯,非但可是使得晉王不再置身事外,享受“保護”,將其拖入到眼下紛亂朝局這灘泥水之中,不能獨善其身,更會收到李二陛下的允准。即便李二陛下再是信任晉王,再是認爲晉王是比太子更好的儲君人選,可說到底這也是他一廂情願,滿朝文武若是不能認可,他強【零零看書網.】推晉王上位非但阻礙重重,更會被人認定一個“獨斷專行”的不好印象,這對於他一貫“虛心納諫、勵精圖治”人設嚴重不符。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將晉王放置在衆人面前,一切都清晰可見,只要大家都見識到了晉王的才華,自然衷心敬服,再行易儲之事當然就會事半功倍,阻力大減。

李二陛下若是忌憚太子麾下的文官力量,不肯讓晉王坐到火上炙烤,那易儲之事更是名不正言不順。

總之無論李二陛下如何抉擇,太子都可立於有利之地……

李承乾拊掌讚歎:“此計甚妙!”

張玄素頗爲意外的瞅了一眼洋洋得意的杜荷,搖了搖頭。

此人之背景與房俊不相上下,然而心性、謀略、成就,卻絕不可同日而語。

當年“房謀杜斷”成爲一時之佳話,房玄齡與杜如晦皆爲陛下之肱骨,一時瑜亮,難分軒輊。杜荷娶的城陽公主乃是李二陛下與文德皇后之嫡女,身份較之自幼喪母寄養在楊妃膝下的高陽公主高出一籌。

況且杜荷甫一成親,便被封爲襄陽郡公,授尚乘奉御,從五品上的官階,而房俊成親之時的官職只有一個從五品下的駙馬都尉,雖然這其中有李二陛下緬懷杜如晦,故而格外施恩的緣故,但事實便是杜荷的.asxs.比房俊更好,而且其身後背靠着整個房陵杜氏,妥妥的關中豪族,比之齊州房氏高出何止一籌?

然而時至今日,杜荷依舊只是一個輪值入宮宿衛的尚乘奉御,而房俊卻已經身入中樞,職掌兵部,且可以參豫政事。

這人平素頑劣不堪,好高騖遠心性浮躁,居然能夠想得出這樣一個堂堂正正的“陽謀”,怎能不令人意外?

當然,眼下重要的不是這個,張玄素左右看看,然後問道:“既然大家都覺得杜駙馬的計策可用,那麼由誰去向陛下說項,使得陛下下定主意取消晉王的圈禁之令呢?”

話音一落,幾個人都看向房俊。

這個任務並不是誰都行的,首先要陛下對其有充分的信任,再則亦要保證事後晉王遭受詰難之時,不會使得陛下有遷怒之舉。否則一旦被陛下認定有陷害晉王之嫌疑,那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房俊卻搖搖頭,道:“這件事,某不能出面。”

杜荷便有些不悅:“說來說去,豈不就是害怕被陛下事後算賬?往日居然還評斷荊王殿下什麼‘幹大事而惜身’,依我看吶,你房二也不過如此,嘴上說得天花亂墜,實際上也是個明哲保身的奸猾之輩。”

李承乾嚇了一跳,唯恐房俊發怒,連忙說道:“杜二郎不可胡說!”

這要是打起來,兩個杜荷也不是房俊的對手啊……

杜荷撇撇嘴,不以爲然。

他見到房俊就從心裡打怵,因此愈發自卑不忿,今日就是專門要跟房俊對着幹,也讓房俊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的瓜慫。

房俊卻不與他計較,神色平靜的給在座幾人斟茶。

自然是沒有杜荷的份……

于志寧接過茶杯,問道:“二郎不能出面,卻不知誰人能比你更合適?”

房俊飲了口茶,放下茶杯,道:“自然是殿下。”

衆人一愣,張玄素皺眉道:“事關儲君之位,唯一能與殿下競爭的又唯有晉王,讓殿下出面……只怕難免瓜田李下,有所不妥吧?”

李承乾卻未出聲質疑,只是看着房俊,等他分說清楚。

他對房俊之信任遠遠超過任何人,知道既然房俊能夠認爲他這個太子前去比別人合適,那麼自然會有充足的理由。

房俊正色道:“這件事務必要殿下親自出馬,一則殿下身爲兄長,要對幼弟愛護有加,此乃兄友弟恭之道也,哪怕面臨儲位危機亦不能丟棄了手足之情、兄弟之義。再則,也藉機向陛下展示殿下的自信,自信可以處理好所有的政務,絕不擔心有人會在政務之上勝過您。身爲儲君,在溫良恭儉的同時,更要有睥睨天下的霸氣,旁人皆認爲晉王會對您的儲位產生影響,但殿下自己卻要充滿自信,您是儲君,儲君亦是君,任何英雄豪傑皆是您麾下之臣,何況區區一個晉王殿下!若是沒有這份篤定與霸氣,何以承繼大統,治理天下?”

于志寧擊節讚歎:“說得好!”

他神情激動,看着李承乾說道:“殿下自幼聰慧,丰姿峻嶷仁孝純深,朝中羣臣素來仰慕。只是性格之中多了幾分仁厚優柔,缺乏了幾分身爲人君的豪勇之氣,總顯得單薄輕浮,未能彰顯雄渾氣度。您缺的便是這麼一股子自信!”

他越說越激動,上前扯着李承乾的手,大聲道:“殿下您的名字叫做承乾,取的便是‘上承於天’之意,您是陛下的嫡長子,名分大義,天命所歸!即便患有腳疾,有損人君之相,可人無完人,縱有一絲瑕疵,這天下誰又能比您更加尊貴呢?所以無論面對誰,您都應當挺直腰桿,睥睨而視,您纔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于志寧雖然出身關隴,但是洛陽於氏卻早已與關隴貴族們形同陌路,在太子冊封之時,他便受命成爲帝師,教授太子學問,與太子相伴多年,亦師亦父,感情深厚,利益牽扯更是割捨不開。

所以他是一心一意想要見到太子成才,希望太子能夠順利登基。

無奈太子的秉性過於柔和,待人和善不爭不搶,便少了幾分少年人應有的銳氣,顯得不夠出類拔萃。再者,當年墜馬摔壞了腿之後留下殘疾,對於太子的影響極大,同爲兄弟的魏王李泰雖然胖了一些,但文采斐然心思敏捷,深得李二陛下之歡心,使得太子或多或少有了幾分自卑之感。

待到晉王漸漸長大,更是鍾靈毓秀出類拔萃,加之文德皇后去世,李二陛下對其鍾愛之餘愈發寵溺,便使得太子更加覺得難以與兩個弟弟相比。

本身就溫潤柔和,再缺了少年人的銳氣,自然是愈發自卑,沒了那等身爲儲君捨我其誰的氣質。

李承乾自然也知道自己的缺陷,可說起來容易,當真想要展示出身爲儲君的氣度,卻又不使得父皇感受到威脅,這其中的尺度把握何其難也?

只是心裡爲難,嘴上卻沒有說出來,握着于志寧的手,感激道:“多謝老師教誨,孤謹記於心,時刻反省。”

當即,幾人又仔細斟酌了李承乾覲見李二陛下之後要如何說話,當真是字斟句酌,唯恐有所疏漏,導致李二陛下不滿,反而弄巧成拙,得不償失。

當然,這時候房俊與杜荷都很少搭話,于志寧與張玄素兩人混跡官場一輩子,歷經隋唐兩朝,早已經修煉成了人精,對於言語之道深諳其理,對陛下的喜惡也深有了解,絕非兩個年輕人能夠比擬。

兩人對李承乾耳提面命,一句一句的教給他,如何措辭如何表態,甚至於猜測李二陛下有可能的問題事先予以解答,務必做到滴水不漏。

當然,誰也不知道李二陛下究竟會是何等態度,說出何等話語,大家現在研究也只是定下基調,把持住一個方向,屆時無論如何回答李二陛下的話語,都應當遵從這個方針,便不至於出錯。

李承乾這人性格軟弱有失人君之相,這是壞處,但同時也是好處,正因爲性格軟弱,所以更能夠虛心納諫,輕易不會自作主張,衝動壞事……

第一千三百章 名分之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宇文士及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混戰第四百零九章 招搖過市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儒家道統第4299章 得道多助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佈置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家事難斷第六百六十三章 鬥爭明朗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朝會之上第4534章 不歡而散第九百九十九章 燒光糧秣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崛起的韋家【求票】第一百七十四章 那宿命的相逢(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君如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上)第二十二章 魏王李泰第一百四十三章 坑兒子的爹第九十九章 偏執之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兩千一十六章 痛陳利弊敵一千八百四十章 歷史會記住我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供詞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悔恨難當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元氏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唐人要駐軍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私下密謀第六十七章 蕭嗣業的抉擇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你要作死不成?第三百八十二章 敵蹤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往日秘辛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擋箭牌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態度堅決第三百三十六章 四方雲動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往日情,今日怨(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御前第六百九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後生可畏第九百二十一章 曲線救國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長安混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身陷囹圄第六百二十三章 戰略(上)第三十六章 進香第七百一十二章 此乃官員之恥!(萬字求月票)第4523章 山間紈絝第七百八十六章 示敵以弱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形勢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玩出病來,那就切掉!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紈絝鬧事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洞察敵情第七百六十一章 私心作祟第兩千一十一章 陰謀算計第4534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大唐文化振興會第一千五百章 陛下,您看穿個屁呀!【求票】第九十九章 誤會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帝國病竈第兩千零七章 自請罪責第一百四十一章 佞臣!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中下懷第九百零二章 瀚海迷途【萬字求票】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二十八章 直的還是彎的?(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西域軍情第八百零五章 避暑【第四更求月票】第七百六十六章 聿明家的丫頭第九百七十章 隱患重重第六百三十四章 憂心忡忡第六十七章 聯盟瓦解第三千三十章 君臣第七百六十六章 犯顏直諫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厚顏無恥第六十七章 鍊鋼歧途第三千一百十五章 國家之念第三章 爹,您不是忠臣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那奸細我見過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膽小的李治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穩固防禦第十一章 野心勃勃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據婚的理由第五百四十八章 恨不相逢第五百零三章 合夥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國勢強盛第六百零三章 難上加難第三百九十一章 狙擊第九百零三章 房俊立碑,先到先得!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變生肘腋第三千一百四十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零八章 以戰養戰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房俊去哪兒了(續)第六百六十四章 軍魂蘇定方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瀕臨絕境第二百六十五章 夜襲第三千三十四章 背叛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玩出病來,那就切掉!第兩千五十九章 皇族內憂第二百九十一章 神機營(上)第三十一章 前途茫茫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打完還得打
第一千三百章 名分之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宇文士及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混戰第四百零九章 招搖過市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儒家道統第4299章 得道多助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佈置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家事難斷第六百六十三章 鬥爭明朗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朝會之上第4534章 不歡而散第九百九十九章 燒光糧秣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崛起的韋家【求票】第一百七十四章 那宿命的相逢(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君如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上)第二十二章 魏王李泰第一百四十三章 坑兒子的爹第九十九章 偏執之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兩千一十六章 痛陳利弊敵一千八百四十章 歷史會記住我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供詞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悔恨難當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元氏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唐人要駐軍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私下密謀第六十七章 蕭嗣業的抉擇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你要作死不成?第三百八十二章 敵蹤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往日秘辛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擋箭牌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態度堅決第三百三十六章 四方雲動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往日情,今日怨(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御前第六百九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後生可畏第九百二十一章 曲線救國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長安混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身陷囹圄第六百二十三章 戰略(上)第三十六章 進香第七百一十二章 此乃官員之恥!(萬字求月票)第4523章 山間紈絝第七百八十六章 示敵以弱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形勢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玩出病來,那就切掉!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紈絝鬧事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洞察敵情第七百六十一章 私心作祟第兩千一十一章 陰謀算計第4534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大唐文化振興會第一千五百章 陛下,您看穿個屁呀!【求票】第九十九章 誤會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帝國病竈第兩千零七章 自請罪責第一百四十一章 佞臣!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中下懷第九百零二章 瀚海迷途【萬字求票】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二十八章 直的還是彎的?(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西域軍情第八百零五章 避暑【第四更求月票】第七百六十六章 聿明家的丫頭第九百七十章 隱患重重第六百三十四章 憂心忡忡第六十七章 聯盟瓦解第三千三十章 君臣第七百六十六章 犯顏直諫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厚顏無恥第六十七章 鍊鋼歧途第三千一百十五章 國家之念第三章 爹,您不是忠臣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那奸細我見過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膽小的李治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穩固防禦第十一章 野心勃勃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據婚的理由第五百四十八章 恨不相逢第五百零三章 合夥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國勢強盛第六百零三章 難上加難第三百九十一章 狙擊第九百零三章 房俊立碑,先到先得!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變生肘腋第三千一百四十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零八章 以戰養戰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房俊去哪兒了(續)第六百六十四章 軍魂蘇定方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瀕臨絕境第二百六十五章 夜襲第三千三十四章 背叛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玩出病來,那就切掉!第兩千五十九章 皇族內憂第二百九十一章 神機營(上)第三十一章 前途茫茫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打完還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