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三十八章 心有懷疑

雨勢漸歇,一場大雨使得關中各條河流水勢暴漲,幸虧去年關隴兵變之後潰兵無數、亂民遍地,朝廷以工代賑大肆疏浚河道、加固堤壩,才使得此次大雨沒有造成決堤之水患。

廣通渠兩側,兩支軍隊沿着泥濘的官道一路前行,東宮六率穩固長安之後,分別由屈突詮、李思文各率本部軍兵直撲潼關,對固守潼關的晉王叛軍形成壓迫之勢。

因廣通渠連接長安、潼關,河道筆直通行順暢,乃至重要的漕運水道,故而平素舟楫相連、熱鬧繁華,沿途各縣、鎮多以此爲生,使得水道沿途各地極爲興盛,被稱之爲“富民渠”。

只是如今關中不靖,先是關隴兵變,將關中打得一團爛泥,繼而又是晉王起兵,漕運已經斷絕,河道之上空空蕩蕩,便是沿岸各縣、鎮、村集的百姓也都被官員們警告驅逐,盡皆留在家中,不得四處走動,以免惹禍上身。

故而兩支軍隊一路順暢無阻,直向潼關逼去。

新豐城外、廣通渠畔,原本一處碼頭上供應往來民夫歇息飲水的茶寮內,宇文士及與丘行恭相對而坐,十餘裝扮成僕從模樣的親兵分散圍攏左右,緊張的盯着不遠處河堤下官道上緩緩前行的軍隊,萬一有人向這邊來,便即刻護着家主撤退。

小雨綿綿,頭頂的布棚遮擋雨水,宇文士及與丘行恭兩人倒是安然適宜,相對而坐,就着油紙包裹的醬肉、點心,小口抿着酒囊中的美酒。

看着行止有序、軍容鼎盛的東宮六率軍隊,丘行恭感慨道:“衛公不愧是當今天下第一兵法大家,縱是古之名帥,也很難有人居於其上。東宮六率原本不過是一盤散沙,戰力全無,先帝將其交付太子之後,經由衛公整編、訓練,使其戰力一躍而出於十六衛中第一等級的地步,再輔以火器,便成爲天下第一等的強軍。若無這樣的東宮六率,何至於有今日之局勢?”

現如今,朝野上下對於東宮一路行來之走勢已經大致有了認知,公認其崛起之處,便是當初李二陛下將東宮六率交付於太子之時,使得太子終於有了可以完全統領的軍隊,獲得了夢寐以求的軍權。

再加上房俊一手掌控的右屯衛,這兩支軍隊一同構築成東宮堅不可摧的壁壘。

夯實了東宮太子的根基。

若非如此,此前關隴兵變之時如何抵擋關隴軍隊的衝擊?怕是未等李二陛下東征歸來,長孫無忌已經平定東宮,而後擁立新儲君,局面截然不同。

甚至於,當李二陛下東征歸來之際,縱使易儲之心甚炙,卻也不得不投鼠忌器,顧忌東宮六率與右屯衛之強橫戰力,只能偃旗息鼓,一點一點分化瓦解東宮的軍力。

先是褫奪房俊的右屯衛大將軍之職,繼而將東宮六率調往城外,再將左武衛調入城中宿衛宮禁……即便李二陛下不曾駕崩,想要徹底瓦解東宮的武裝力量,也需要三五年之久。

由此可見,李二陛下對於東宮六率、右屯衛這兩支軍隊之忌憚。

宇文士及喝了一口酒,微微眯着眼看着小雨之中行進的軍隊,相比於丘行恭,他的感觸更深。

若非之前的預估出現嚴重錯誤,導致兵變之時遭遇東宮六率的強勢阻擊,以及之後被右屯衛數度擊潰,時至今日,關隴門閥必然已經重新回到貞觀初年執掌朝堂的地位,即便李二陛下出乎預料的活着回到長安,也不能更改這一結局。

而李二陛下若是心如鐵石執意欲將關隴連根拔起,恐怕就要重蹈大業末年之舊事,雄才偉略的李二陛下,未必不會成爲第二個隋煬帝……

然而正是倉促整軍的東宮六率,卻死守太極宮,擋住了關隴軍隊潮水一般的攻勢,最終致使關隴門閥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

如非之後朝局動盪,無論李二陛下亦或太子李承乾都需要關隴門閥來平衡朝局,只怕此刻關隴門閥已經被徹底掃蕩一空,數百年基業煙消雲散……

心底如波浪起伏,感慨萬千,不過他到底閱歷豐富,經過太多大風大浪,很快穩定心神,與丘行恭碰了一下酒囊,一起喝了一口,問道:“此行說服薛萬徹,是否有幾分把握?”

丘行恭吃了口醬肉,沉思片刻,嚥下醬肉搖頭道:“未至跟前,誰敢輕言成敗?不過薛萬徹其人雖愚鈍遲滯,性情暴戾,卻頗知忠義,當年隱太子之血仇未必便忘得乾淨,只需他心中尚存一分憤恨,將其說服的機率便會增大一分。”

河東薛氏乃海內望族,更是“關西六大姓”之一,門庭高貴,人才濟濟。薛萬徹之父乃前隋左御衛大將軍薛世雄,薛萬徹兄弟幾人也都出仕隋朝,官拜將軍。

其後入唐,三兄薛萬均入秦王府,成爲秦王心腹,薛萬徹則被隱太子李建成網羅麾下,對其即爲信重。玄武門之變當夜,得知秦王於玄武門擊殺李建成,薛萬徹乾脆引兵勐攻秦王府,想要將秦王闔府上下一併捉拿以爲人質,只不過久攻不下,秦王又命人帶着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級前去勸降,薛萬徹始知事不可爲,遂引兵逃出長安,遁入鍾南山。

這種人最是一根筋,即便最終投降,可只要他心中殘存一分對李建成的忠誠,便永遠不會磨滅。

尋常時候自然唯李二陛下之命是從,可一旦有機會,必然會被心中那分忠誠所左右:還有什麼是比覆滅李二陛下金典冊封的太子更好的復仇方式?

宇文士及點點頭,雖然心中對於丘行恭未必盡信,始終覺得不太穩妥,但不可否認丘行恭的觀點很有道理,即便薛萬徹與房俊關係再好,那也不過是私交而已,如何與心中大義相提並論?

丘行恭回敬,與宇文士及喝了口酒,目光看着官道上主力漸遠的軍隊,不經意問道:“不知郢國公此番入關,又是所謂何故?”

宇文士及警惕未失,隨口答道:“如今左武衛蝟集於長安西市,盧國公的地位太過重要,若能嘗試勸說其反正,則大事指日可待。雖然希望不大,但也要竭盡全力予以說服。”

丘行恭面色流露出一絲擔憂,低聲道:“如今長安城裡裡外外皆被‘百騎司’把控,李君羨那小子很有幾分能耐,郢國公出入長安,定要小心謹慎,不容有失。”

“母須擔憂,”

宇文士及目光從丘行恭臉上挪開,輕笑道:“兄弟奪嫡、手足爭位,這是天家之事,與叛亂不同。所以當下朝中文武大多靜觀其變,對雙方都抱以同情,與晉王暗通款曲者不計其數,吾出入長安,自然有人掩護,不必在意。”

丘行恭低下頭吃肉,目光幽深:“既然如此,那咱們便在此兵分兩路,吾由此北上渡過渭水,前往右武衛營地,郢國公則順路入長安。”

宇文士及點頭:“正該如此。”

待到吃完飯,親兵收拾停當,天色已黑,兩人於路邊作別。

宇文士及提醒道:“薛萬徹其人愚笨,不可以常理度之,你前去說服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切不可將其激怒,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關中人人將房俊稱之爲“棒槌”,蓋因房俊時常恣意妄爲、不管不顧,但若說誰別房俊還“棒槌”,則非薛萬徹莫屬。此君頭腦簡單,行事更是率性,且喜怒無常,常人很難揣摩他的想法,自然對其行事風格愈發不能適應。

萬一丘行恭尋上門去,薛萬徹二話不說將其捉拿斬首,那可就悲劇了。

這種事,薛萬徹絕對幹得出……

丘行恭笑道:“郢國公放心便是,告辭。”

“告辭!”

兩夥人在此分別,宇文士及看着丘行恭帶人上了一座木橋越過廣通渠徑直向北,直至對方身影隱沒在黑暗之中,纔回身對身後一個親兵道:“即刻返回潼關,告知晉王殿下,一定要仔細甄別丘行恭傳回的任何消息,若有拿捏不定之處,待吾回到潼關之後再行商議,切勿輕信,以免耽擱大事。”

“喏!”

那親兵領了口信,當即轉身,向着來路飛奔而去。

宇文士及領着親兵向前行了大概一個時辰,已經出了新豐地界,臨近驪山腳下,於一處村落邊緣,早已等候在此的一行人迎上前來,當先一個年輕郎君,一襲青衫、面如冠玉,笑着抱拳道:“晚輩恭候久矣。”

宇文士及面上帶笑,眼底的喜色卻幾乎遮掩不住,大步上前,呵呵笑道:“居然是景仁賢侄前來,着實令老朽喜出望外啊。”

年輕人執禮甚恭、一揖及地,被宇文士及上前拉起之後,才微微躬身,指着身後一輛馬車,道:“此地不宜久留,還請郢國公等車,與我一道入城。”

宇文士及看了眼馬車上的徽記,道:“如此,老朽愧受了,請。”

“請!”

待到宇文士及等車,年輕人也翻身躍上馬背,三十餘騎自暗處走出,皆是頂盔摜甲、全副武裝的正規軍,匯合一處,向着不遠處的長安城疾馳而去。

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王城夜宴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皇家救援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別說話了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有所質疑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積毀銷骨第六百五十三章 房俊,你滾開!(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闔家(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睚眥必報第九百二十七章 大勢所趨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大難臨頭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秋雨第八百一十五章 皇家錢莊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分攤風險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竹槓敲響,黃金萬兩(下)第九百三十三章 市舶司運營第二十九章 絕路?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有所懷疑第九百三十八章 御前爭論第九百一十三章 象兵,衝鋒!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善後不易第三百五十一章 醫術的代溝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朝野震動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二郎救我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震動第五百一十二章 告黑狀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儐相之首第一百四十二章 漠北會議(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間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陌刀逞威第八百零七章 英才匯聚第六百八十二章 曲池坊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恣意殺戮第八十五章 文豪?棒槌!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自以爲是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友邦驚詫?第六百六十三章 河東裴行儉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給我一把98K第六百二十章 姐妹第兩千二十六章 時代變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賭注(下)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怕啥來啥第四十一章 驅逐出城,面壁思過(上)第四百九十章 水到渠成第4287章 信在哪裡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玄奘回京第七十九章 破局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焦頭爛額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敵軍來襲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老子與你有仇?第八百七十六章 我雀盲眼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彼此算計第四百七十三章 秋收(中)第兩千三十二章 陣前倒戈第四百四十五章 左右逢源第兩千一十章 臨川公主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登門算賬第九百一十六章 丹室夜話(續)第六百二十章 求助皇帝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投奔帳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唯恐不亂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上騎都尉第4319章 僥倖生還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德約束第三百五十七章 襲營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八百八十九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隱患重重第兩千零三章 時勢變遷第七百七十八章 決心第三十章 武氏女(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反攻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遭受羞辱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中)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不留情面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屍體!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出了車禍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訛人?本宮也會!(中)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各有志向第三百六十六章 敕建道觀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泰之所見第二百零五章 寬慰太子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朝會(續)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自取其辱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高陽公主的煩惱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時辰已到第一百七十二章 上元(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君臣奏對(上)第九百三十三章 委以重任第三十三章 道門危亡之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二爺,求您別寫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勝第八百三十二章 侯賽因的交易第八百九十章 良心與哲學第六十七章 蕭嗣業的抉擇第四十六章 請求賜婚
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王城夜宴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皇家救援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別說話了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有所質疑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積毀銷骨第六百五十三章 房俊,你滾開!(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闔家(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睚眥必報第九百二十七章 大勢所趨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大難臨頭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秋雨第八百一十五章 皇家錢莊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分攤風險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竹槓敲響,黃金萬兩(下)第九百三十三章 市舶司運營第二十九章 絕路?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有所懷疑第九百三十八章 御前爭論第九百一十三章 象兵,衝鋒!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善後不易第三百五十一章 醫術的代溝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朝野震動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二郎救我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震動第五百一十二章 告黑狀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儐相之首第一百四十二章 漠北會議(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間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陌刀逞威第八百零七章 英才匯聚第六百八十二章 曲池坊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恣意殺戮第八十五章 文豪?棒槌!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自以爲是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友邦驚詫?第六百六十三章 河東裴行儉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給我一把98K第六百二十章 姐妹第兩千二十六章 時代變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賭注(下)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怕啥來啥第四十一章 驅逐出城,面壁思過(上)第四百九十章 水到渠成第4287章 信在哪裡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玄奘回京第七十九章 破局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焦頭爛額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敵軍來襲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老子與你有仇?第八百七十六章 我雀盲眼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彼此算計第四百七十三章 秋收(中)第兩千三十二章 陣前倒戈第四百四十五章 左右逢源第兩千一十章 臨川公主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登門算賬第九百一十六章 丹室夜話(續)第六百二十章 求助皇帝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投奔帳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唯恐不亂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上騎都尉第4319章 僥倖生還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德約束第三百五十七章 襲營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八百八十九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隱患重重第兩千零三章 時勢變遷第七百七十八章 決心第三十章 武氏女(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反攻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遭受羞辱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中)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不留情面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屍體!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出了車禍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訛人?本宮也會!(中)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各有志向第三百六十六章 敕建道觀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泰之所見第二百零五章 寬慰太子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朝會(續)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自取其辱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高陽公主的煩惱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時辰已到第一百七十二章 上元(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君臣奏對(上)第九百三十三章 委以重任第三十三章 道門危亡之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二爺,求您別寫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勝第八百三十二章 侯賽因的交易第八百九十章 良心與哲學第六十七章 蕭嗣業的抉擇第四十六章 請求賜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