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自以爲是

李二陛下墜馬昏迷的傷情傳回長安,震得李承乾以及麗正殿內一衆大臣目瞪口呆之餘,一股濃重的危機立刻浮上眼前。

此事追根究底乃是長孫衝的罪責,長孫無忌又豈肯讓長孫家替長孫衝揹負這樣一樁滔天大罪?

李道宗凝重道:“殿下,應當下令自即刻起,關中各地駐軍要謹守營房,無調令不得擅離,否則即以謀逆論處!”

雖然東征抽走了關中大半駐軍,但是各支軍隊也都留下一些部隊,以便維持京畿穩定。然而即便是這極少數的軍隊,一旦生變,便可對局勢造成極爲嚴重之破壞。

畢竟,長安城的守軍亦是捉襟見肘……

當然,大家都明白李道宗之意,特指的乃是玄武門外的左右屯衛。

左右屯衛宿衛玄武門,扼守太極宮北大門,而這兩支軍隊如今又是整個關中地區編制最爲齊全、兵員最爲衆多,一旦其中之一發生變故,太極宮立刻岌岌可危。

若是太極宮淪陷……局勢簡直不堪設想。

馬周附和道:“殿下可勒令譙國公約束麾下軍馬,並且派駐監軍,穩定軍心。”

左右屯衛相輔相成,亦相互制約,然如今半支右屯衛追隨越國公征伐西域,只剩下半支軍隊由高侃率領,實力大減。而左屯衛卻因爲譙國公柴哲威畏戰不前、稱病不肯前往西域而保存實力,兵強馬壯,使得兩支軍隊的實力對比有些懸殊,制約之勢形同虛設。

李承乾溫言,眉毛蹙起,很是頭痛。

他此刻根本來不及傷痛父皇的傷勢,隨着時日的拖延,父皇墜馬昏迷的消息必然傳遍京師。無論李績如何在唐軍內部封鎖消息,高句麗方面也定然會加油添醋的將這個消息在長安城乃至於大唐境內廣爲傳播,以此動搖大唐的軍心士氣。

等到消息傳揚開來,各方勢力必然生出各種各樣的心思,局勢將會急轉直下,陷入危機之中。

最讓他擔憂的自然是玄武門外的左右屯衛。

右屯衛還好說,高侃乃是房俊一手提拔,既然房俊寧可帶上裴行儉、程務挺西征而將高侃留下坐鎮玄武門,就意味着不僅高侃的能力得到他的認可,其人品之忠誠更是堅定。

而左屯衛則不同。

譙國公柴哲威世襲左屯衛大將軍之職,掌管左屯衛,宿衛宮禁,然而其人卻私下裡對房俊多有不滿,對東宮亦是敷衍了事、頗多搪塞,反倒是與宗室、關隴走得很近。

如若長安城內當真局勢突變,有人覬覦儲君之位,試圖施行兵變殲滅東宮,左屯衛自然是足以確保其陰謀成功的一股力量……

然而柴家世受皇恩,柴哲威平素又並無過錯,豈能在這個時候剝奪其兵權?若是當真這麼做,怕是原本柴哲威並無兵變之心,也被迫那麼做了。

蕭瑀在一旁沉吟良久,這時候忽然說道:“諸位擔憂關隴門閥鋌而走險,直接施行兵變廢黜東宮,之後扶立晉王上位,以之達到順應陛下心意之目的,從而減輕罪責……看似如此,實則頗爲不通。”

說到此處,他頓了一頓,見到諸人都看過來,這才續道:“陛下何等樣人?說一句千古一帝可能有阿諛之嫌,但讚一聲雄才偉略卻絕不爲過。而且陛下素來剛烈,他一手冊立的太子,縱然當真廢黜,也必然是出自他的詔令,豈能讓旁人越俎代庖?若關隴門閥當真那麼做,陛下或許會捏着鼻子認下,順水推舟冊立晉王爲太子,但是心中對於關隴門閥之憤怒只會愈演愈烈。陛下如今春秋鼎盛,太子登基尚不知要等到何時,在這段世間之內,關隴門閥憑什麼來消弭陛下之怒火,達到自保之目的?”

一段話,說得諸人紛紛頷首,覺得大有道理。

李承乾也道:“而且諸位莫要忘記,父皇打壓關隴門閥可不是一天兩天了,以往之所以手段緩和,一則關隴根深蒂固,牽一髮而動全身,再則亦是有母后之餘蔭尚在,父皇不欲徹底撕破臉面。可一旦東宮被關隴門閥兵變廢黜,那便是觸及了皇權的底線,父皇如何能忍?父皇英明神武,可不是孤這般心慈面軟之輩!”

幾位東宮重臣都齊齊頷首。

這番分析着實鞭辟入裡,關隴門閥若是膽敢施行兵變廢黜東宮,自然是要攫取更大之利益。

然而就算他們謀算成功,且最終扶立晉王上位,可陛下豈會任由他們廢黜了太子之後依舊高官得坐、駿馬得騎,一個個權勢熏天榮華富貴?

所以,關隴門閥趁着陛下傷勢嚴重而施行兵變的可能微乎其微……

諸人都齊齊鬆了口氣。

固然局勢隨着陛下傷情的消息傳播開會越來越危急,但是隻要關隴門閥不施行兵變,不在長安城內興動刀兵,就還不至於達到最壞的情況。

憑藉東宮如今得到山東世家、江南士族的支持,朝野上下幾乎佔據了所有重要的衙門,自可從容周旋,消弭危機。

馬周道:“宋國公之言,的確老成謀國、見解深邃。不過殿下亦不可輕忽視之,關隴門閥不至於發起兵變廢黜東宮,但宗室之內一些人,卻不得不防!”

李承乾連連頷首。

雖然李二陛下已然登基御極十幾年,天下大治盛世已臨,然則宗室之中依舊有人對當年玄武門之變耿耿於懷,更對帝王寶座虎視眈眈,從未曾放棄起而代之之野望。

一旦父皇病重昏迷的消息傳來,說不得就要有人行下大逆不道之舉。

畢竟,關隴門閥再是謀劃也不可能在現如今的形勢之下篡位自立,他們的權勢地位終究還是要依附於皇帝,做事情自然頗多顧忌,不敢恣無忌憚。然而宗室卻不同,只要他們站出來,那必然就是謀朝篡位之結局,預示着一場鮮血淋漓的皇位爭奪,要麼逆而奪取稱王稱霸,要麼一敗塗地屍骨無存,哪裡還管得許多?

只要發動兵變攻陷長安,大可自立稱帝,而後必然有無數趨炎附勢之輩望風景從,再將東征大軍數十萬兵馬堵在榆關之外,使其不能順利衝破榆關進入河北返回關中,勢必引發軍心動搖,或許大事可成……

其中雖然兇險重重,可古往今來逆而奪取者,哪一個不是排除萬難、歷盡艱險,於不可能之中成就宏圖霸業?

只要有那麼一線希望,自有無數野心勃勃之輩飛蛾撲火、趨之若鶩。

李承乾頷首,重重一嘆,面露悲慼之色,潸然道:“父皇一世英雄,卻一時不慎墜馬受傷,孤身爲人子,不能侍奉榻前,實在是心痛如絞、痛心疾首……父皇將監國之職交予孤,孤定然誓死穩固江山社稷,否則如何有面目再見父皇?今時今日,兇險重重,還望諸君竭誠相助。孤必然銘記諸位之忠心,一生一世,永不相負!”

言罷,他起身離席,一揖及地,大禮參拜。

諸人如何敢受?趕緊起身,紛紛避讓一旁,鞠躬還禮。

蕭瑀道:“吾等身爲人臣,爲君分憂乃是分內之事,何敢當殿下這般大禮?萬萬不可!”

雖然明知“一生一世,永不相負”之類都是屁話,今日你蕭瑀披肝瀝膽竭誠以待,明日一旦你轉投陣營,便恨不能將你五馬分屍……但是身爲儲君,能夠這般折節下交,敢說出這樣一句話,已經殊爲難得。

畢竟,皇權至高無上不容褻瀆,今日這樣的一句話,異日很可能成爲束縛皇權之羈絆。

李二陛下固然胸懷寬廣對待功臣優容寬厚,但其中也未必不是因爲他當年如這般許下的承諾太多,時至今日,不好食言而肥,被人戳脊梁骨罵他忘恩負義、卸磨殺驢……

倒也不是身爲皇者便信口雌黃、心性涼薄,而是皇權至高無上,爲了穩固皇權、世代傳承,有着太多的妥協與退讓。

第一千零三十章 晉王大婚【求票】第四百九十九章 李二心思第一千四百章 帝王心思(上)第兩千六十四章 志向遠大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劉洎第五百三十七章 守成之主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自作聰明第4265章 心有定計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論佛法的擴展性第八百二十四章 剽悍的聿明丫頭第一百三十三章 賣炭翁(中)第八百二十五章 此仇必報【求月票】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荊王好大臉第三百九十章 那啥捉雙第六百九十六章 撞碎它!第三百九十章 反應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城偶遇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勸諫第九百六十四章 處處掣肘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海盜來襲 (下)第八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零四章 表忠心【求票】第四百零七章 別跟他學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跟儒家作對?第六百一十七章 長安局勢第一百一十六章 殺入敵營第九百九十五章 攻敵之必救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再次遊說第九十六章 盛世?(下)第二百章 悔不當初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難產第九百三十五章 秋雨第八百七十二章 善後(下)【舉高高求票票】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落入法網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死中求活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臨行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叛軍渡河第六百九十一章 泊秦淮!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朝會(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相談甚歡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死到臨頭第九百六十二章 太子背鍋第六百三十四章 憂心忡忡第四百七十五章 再入醉仙樓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調戲貴女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欲退無路第一千零三章 侯爺身受重創!第二百四十七章 勸諫(下)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欲退無路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宮六率第三千七十五章 殺入長安第八十五章 文豪?棒槌!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你們不行,讓我來!第4510章 你解決他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單刀直入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河谷遇襲第4297章 人非聖賢第兩千九十一章 父子之間第一百一十章 李二陛下的親戚第十六章 魏王的難題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大勝第五十八章 陽謀第四百三十六章 拜會長樂第一百五十九章第 詩與酒(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妹子嫁你第七十五章 物盡其用第二百三十六章 李義府必須踩死!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疾風驟雨(上)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有事啓奏第三十二章 苦肉計?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年前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納妾、故人第五百零五章 欲語還休第五百二十三章 謀逆(七)第四百三十四章 君心似虎第九百八十八章 皇室醜聞?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厚顏無恥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又是孫思邈的鍋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爭權奪利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海盜出沒,請注意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價高者得第二十七章 欺君之罪?第二百七十二章 誣陷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又拿我當槍使……第六百六十章 預留退路第九百四十章 西域的消息第二百二十七章 廷議(下)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入甕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搏命一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紈絝鬧事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魏徵病危(下)第兩千六十四章 志向遠大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左右兄弟,右手皇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勢如奔雷第一百二十五章 房俊的刀(中)第八百三十六章 韓王別跑!
第一千零三十章 晉王大婚【求票】第四百九十九章 李二心思第一千四百章 帝王心思(上)第兩千六十四章 志向遠大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劉洎第五百三十七章 守成之主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自作聰明第4265章 心有定計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論佛法的擴展性第八百二十四章 剽悍的聿明丫頭第一百三十三章 賣炭翁(中)第八百二十五章 此仇必報【求月票】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荊王好大臉第三百九十章 那啥捉雙第六百九十六章 撞碎它!第三百九十章 反應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城偶遇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勸諫第九百六十四章 處處掣肘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海盜來襲 (下)第八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零四章 表忠心【求票】第四百零七章 別跟他學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跟儒家作對?第六百一十七章 長安局勢第一百一十六章 殺入敵營第九百九十五章 攻敵之必救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再次遊說第九十六章 盛世?(下)第二百章 悔不當初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難產第九百三十五章 秋雨第八百七十二章 善後(下)【舉高高求票票】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落入法網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死中求活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臨行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叛軍渡河第六百九十一章 泊秦淮!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朝會(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相談甚歡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死到臨頭第九百六十二章 太子背鍋第六百三十四章 憂心忡忡第四百七十五章 再入醉仙樓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調戲貴女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欲退無路第一千零三章 侯爺身受重創!第二百四十七章 勸諫(下)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欲退無路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宮六率第三千七十五章 殺入長安第八十五章 文豪?棒槌!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你們不行,讓我來!第4510章 你解決他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單刀直入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河谷遇襲第4297章 人非聖賢第兩千九十一章 父子之間第一百一十章 李二陛下的親戚第十六章 魏王的難題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大勝第五十八章 陽謀第四百三十六章 拜會長樂第一百五十九章第 詩與酒(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妹子嫁你第七十五章 物盡其用第二百三十六章 李義府必須踩死!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疾風驟雨(上)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有事啓奏第三十二章 苦肉計?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年前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納妾、故人第五百零五章 欲語還休第五百二十三章 謀逆(七)第四百三十四章 君心似虎第九百八十八章 皇室醜聞?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厚顏無恥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又是孫思邈的鍋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爭權奪利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海盜出沒,請注意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價高者得第二十七章 欺君之罪?第二百七十二章 誣陷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又拿我當槍使……第六百六十章 預留退路第九百四十章 西域的消息第二百二十七章 廷議(下)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入甕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搏命一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紈絝鬧事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魏徵病危(下)第兩千六十四章 志向遠大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左右兄弟,右手皇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勢如奔雷第一百二十五章 房俊的刀(中)第八百三十六章 韓王別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