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不可置信

宋國公蕭瑀自然聽得懂馬周言語之中潛藏的不滿,略帶尷尬的笑了笑,頷首道:“殿下說得是,回頭老臣會再次督促各個衙門,一定要有限保障安西軍、右屯衛的糧秣輜重供給,確保後勤無憂。”

他能明白馬周的引申之意,也能感受太子的不滿,而這也正是他一直未曾盡心竭力效忠東宮的原因。

房俊之於太子實在是太過重要,那種於太子即將萬劫不復之時鼎力相助的雪中送炭,是旁人無論如何也無法比擬的。不管是他蕭瑀也好,還是馬周、李道宗也罷,無論他們如何竭誠效忠,都比不過房俊在太子心目當中的地位。

一想到待到將來太子繼位,房俊必然是朝中第一功臣,榮寵冠蓋天下,而旁人無論怎樣努力、如何效忠,依然要屈居房俊之下,這難免讓人心中略感嫉妒與不忿……

此刻有所保留,或者玩弄一些心機,自然是情理之中。

李承乾頷首,溫言道:“此刻局勢緊張,孤尚需仰仗諸位襄助,待吾等齊心協力穩固社稷,父皇回京之時,自當論功行賞。”

他雖然爲人憨厚了一些,卻也被李二陛下當作儲君培養多年,見慣了朝堂爭鬥、政治角逐,亦對人心有着充足的瞭解,能夠感受到蕭瑀等人似有若無的疏離,也明白之所以產生這種疏離的原因。

шшш¤TTKΛN¤℃o

然而在他心中,房俊之地位是誰也無法比擬的。

在他經受最爲黑暗的那段時間裡,幾乎已經自暴自棄,意欲以一種荒誕不經的表現去向李二陛下表示抗訴,甚至想過用自己的性命去向李二陛下宣示抗爭!

那時候的李承乾,幾乎瀕臨絕境,一步踏出,便萬劫不復。

幸好在那等時候,房俊挺身而出,以一種赤誠之心堅決的表達擁護李承乾這個太子,並且無所保留的站在李承乾身後,襄助他一步一步穩固儲君之位,漸漸走出幾欲滅頂之深淵。

房俊之於李承乾,說一句“再造之恩”亦不爲過。

李承乾本就是仁厚之人,房俊又是這般赤誠相待、無所保留,他又怎能不將房俊視作肱骨手足且委以重任呢?

在他看來,唯有房俊乃是東宮柱石,能夠與他李承乾共同進退、不計得失,而其餘人,縱然功勞再大,亦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但是他話說得漂亮,幾位大臣也都展顏而笑,連說“分內之事,不敢居功”之類的話語,宴席之上氣氛熱烈。

馬周喝了一口酒,看看衆人,又道:“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愈是接近功成之日,就愈是要小心謹慎,以免一時疏忽壞了大事。別的且不說,只是這長安城裡裡外外的駐軍,殿下還是應當嚴厲提點一番,免得爲人所乘,致使大好局面一朝崩頹。”

李承乾:“……”

蕭瑀:“……”

對於馬周這等嚴謹至有些不近人情的性格,諸人都大感無奈。因爲你剛纔的話語已經使得氣氛微妙了,難道你當真感受不出,還要再接再厲不成?

李道宗正欲開口轉圜一下氣氛,忽聞殿外腳步聲急促,須臾,一個內侍快步入內,疾聲道:“殿下,有英國公密報抵達,十萬火急!”

殿內瞬間一靜,所有人的心裡都“咯噔”一下。

一般來說,無論遼東的任何消息傳回長安,都要經由戰馬走各處驛站以正規渠道傳遞京師。李績身爲東征副帥,看似陛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地位很是微妙,稍有逾距就能引發陛下不滿,而李績又是一個極其規矩之人,若非十萬火急之事,焉能越過陛下,不走兵馬驛站,而是直接密報呈遞至李承乾面前?

能夠讓素來重規矩、性謹慎的李績直接呈遞密報,這怕是已經不止是“十萬火急”可以形容了……

李承乾趕緊起身,道:“諸位稍坐,孤去去就來。”

起身與內侍快步進入麗正殿,接見傳信密使。

非是他不信任在座諸人,實在是能夠讓李績不顧規矩傳遞迴京的“十萬火急”之事必然事關重大,尚且不知能否公開,所以應當小心處之,待到他看過之後認爲可以告知旁人,這纔會召集諸人商議。

……

留下面面相覷的諸人,李承乾快步自偏殿走出,繞過門前一段迴廊之時,天上正簌簌的落下鵝毛一般的大雪,靜謐無風,雪花紛紛,將兩座殿宇之間的花園裝點得銀裝素裹,分外美麗。

李承乾心情急迫,哪裡有心情欣賞美景?

快步來到麗正殿,坐在主位書案之後,道:“將人帶來!”

“喏!”

自有東宮禁衛出去,片刻之後迴轉,將一個風塵僕僕、形容憔悴的兵卒帶入殿中。

那兵卒單膝跪地,將一封書信自懷中取出,雙手呈上。

內侍上前接過書信,回至書案之前,呈遞給李承乾。

李承乾伸手接過,仔仔細細的驗看了火漆封印,一邊取出銀刀裁開封口,一邊問道:“英國公可還有口信?”

那兵卒搖頭道:“回稟殿下,沒有。家主只是一再叮囑務必快馬加鞭,儘快將書信呈遞給殿下,且定要親手交給殿下,不容有失。”

李承乾頷首,裁開封口,取出書信,只看了寥寥幾行,便倒吸一口涼氣,待到將整封書信看完,整個人都有些發懵,若非書信的封印完好,字跡更是李績親筆所書,他簡直要懷疑這是旁人僞造的。

數十萬大軍猛攻平穰城之時,父皇居然被敵軍圍困,還落馬受驚,直至此刻依舊昏迷不醒?

實在是太過聳人聽聞……

好半晌,李承乾方纔穩住心神,將信箋放回信封之中,沉思良久,讓人將兵卒帶下去,然後又讓人將蕭瑀、李道宗、馬週三人請到麗正殿來。

三人趕來之時,便見到李承乾面色焦急,一臉憂憤,正大罵道:“程咬金、薛萬徹,簡直是國之惡賊,孤要將他們處以極刑,方消心頭之恨!”

幾人大感詫異,心忖程咬金、薛萬徹遠在遼東,怎地就將太子殿下得罪至這般?

李承乾將書信取出,給三人傳閱。

“嘶!”

“怎麼可能?”

“不會是假消息吧?”

三人看後,俱是震驚異常,失聲驚呼。

李承乾以手捂臉,失聲哭泣。

誰能想到春秋正盛的李二陛下御駕親征高句麗,居然能在數十萬大軍之中受驚落馬,且昏迷不醒?

受驚落馬倒還好說,可是這一個“昏迷不醒”,就預示了太多可能……

儘管三人皆是一時之人傑,閱歷豐富心志堅韌,但是陡然面對這等消息,亦是驚慌失措,心潮起伏。

良久,還是馬周最先反應過來,他沉聲道:“此時尚未知陛下是否好轉,殿下切莫亂了心神,當謹防某些人鋌而走險,施行兵變!”

此言一出,另外幾人盡皆一震。

李道宗趕緊說道:“賓王所言不差,英國公既然能夠將消息傳回長安,趙國公自然亦有這等可能……之前長安城內便潛流涌動,一點陛下墜馬昏迷之消息被某些人得知,難保不會升起別樣的心思。”

蕭瑀卻是想得更深一層,蹙眉道:“陛下墜馬,其罪自然在程咬金、薛萬徹,是這二人疏忽大意所導致。然則究其根本,卻是長孫衝未能如計劃之中那般順利接掌七星門,且被淵蓋蘇文玩弄於股掌之上,錯信‘王幢軍’已然在平穰城南集結隨時準備棄城而逃……罪魁禍首,乃是長孫衝。此事是一定要追究責任的,區區長孫衝不過是戴罪之人,如何扛得起這份重罪?自然是要長孫家來揹負這個罪名的。”

這話其實只說了一半,但是包括李承乾在內,卻都已經明白蕭瑀的意思。

李二陛下已然將打壓關隴門閥視爲國策,一旦陛下返回長安清算此事、追究責任,自然順水推舟狠狠剪除長孫家之羽翼。

而長孫無忌又豈能坐以待斃?

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阿倍比羅夫第六章 知進退,明得失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失控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到處是坑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方亂局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私生子可否?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一勞永逸(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又見釣魚執法(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贊成與反對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太子護短第八百六十四章 烈焰焚城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獨孤氏的青睞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滿載而歸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糧庫空空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親情第六百六十六章 君與臣第四十章 登門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橋頭遇襲第六百八十一章 丹汞之毒第七百五十七章 大食皇宮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初抵新羅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決勝時刻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瘋狂的長孫衝第四十四章 出城(下)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獨孤氏的青睞第八十八章 貧道李淳風……第九百一十五章 雷神之威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還有完沒完?第二百六十三章 逼供第二百六十三章 相互攻訐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家族之羈絆第六百八十一章 女王是個賢內助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滿載而歸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新羅動亂(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老子與你有仇?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振聾發聵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重信重義華亭侯第4326章 信心何來?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請君決斷第三千七十八章 無慾無求?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前方有坑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權力鬥爭第八百四十一章 兵臨遼水第五百零七章 捉姦?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本宮要降服房俊第四十二章 驅逐出城,面壁思過(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亂象第兩千四十七章 鳩佔鵲巢第三百四十二章 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恩斷義絕第一千零五十章 愚不可及第七十二章 通敵叛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戰鼓如雷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貼身之物第九百九十八章 政事堂裡心機重第一千零二十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一十四章 無雙國士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同病相憐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君如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下)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攬權第九百九十六章 你得帶路啊第三千三十一章 伏手第三千零八章 引入歧途第八百八十五章 封官許願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五百九十七章 士族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八百五十二章 鐵騎狂飆第一千零四章 表忠心【求票】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小姨子們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陌刀逞威第三千一百二十三章 妒忌之心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脫離險地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悔之莫及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原諒!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穩固防禦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皇后蘇氏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君臣會師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你們是城管還是土匪?(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大禍臨頭(中)第八百九十六章 末路王族第四百七十八章 皇帝偏心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入宮覲見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兵部第三十章 李二涕淚橫流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危急存亡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迷惑強敵第4301章 家國天下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買橘子?第八百三十五章 橫插一槓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朕要親臨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功勳打折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脅恐嚇第4501章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 帝王之怒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嘴毛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爆了你,你也得憋着!第一百八十一章 往後餘生,各自安好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大唐文化振興會
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阿倍比羅夫第六章 知進退,明得失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失控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到處是坑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方亂局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私生子可否?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一勞永逸(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又見釣魚執法(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贊成與反對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太子護短第八百六十四章 烈焰焚城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獨孤氏的青睞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滿載而歸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糧庫空空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親情第六百六十六章 君與臣第四十章 登門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橋頭遇襲第六百八十一章 丹汞之毒第七百五十七章 大食皇宮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初抵新羅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決勝時刻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瘋狂的長孫衝第四十四章 出城(下)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獨孤氏的青睞第八十八章 貧道李淳風……第九百一十五章 雷神之威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還有完沒完?第二百六十三章 逼供第二百六十三章 相互攻訐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家族之羈絆第六百八十一章 女王是個賢內助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滿載而歸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新羅動亂(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老子與你有仇?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振聾發聵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重信重義華亭侯第4326章 信心何來?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請君決斷第三千七十八章 無慾無求?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前方有坑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權力鬥爭第八百四十一章 兵臨遼水第五百零七章 捉姦?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本宮要降服房俊第四十二章 驅逐出城,面壁思過(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亂象第兩千四十七章 鳩佔鵲巢第三百四十二章 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恩斷義絕第一千零五十章 愚不可及第七十二章 通敵叛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戰鼓如雷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貼身之物第九百九十八章 政事堂裡心機重第一千零二十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一十四章 無雙國士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同病相憐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君如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下)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攬權第九百九十六章 你得帶路啊第三千三十一章 伏手第三千零八章 引入歧途第八百八十五章 封官許願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五百九十七章 士族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八百五十二章 鐵騎狂飆第一千零四章 表忠心【求票】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小姨子們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陌刀逞威第三千一百二十三章 妒忌之心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脫離險地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悔之莫及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原諒!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穩固防禦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皇后蘇氏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君臣會師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你們是城管還是土匪?(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大禍臨頭(中)第八百九十六章 末路王族第四百七十八章 皇帝偏心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入宮覲見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兵部第三十章 李二涕淚橫流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危急存亡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迷惑強敵第4301章 家國天下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買橘子?第八百三十五章 橫插一槓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朕要親臨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功勳打折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脅恐嚇第4501章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 帝王之怒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嘴毛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爆了你,你也得憋着!第一百八十一章 往後餘生,各自安好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大唐文化振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