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九十一章 父子之間

兩人站在宮門前,天街上行人稀稀落落,偶爾有馬車駛過,馬掌在青石板路面上“嘚嘚”脆響。

李君羨一手摁着腰刀,低聲問道:“陛下命末將追查殿下是否受人脅迫之事,不知殿下可有什麼要告知末將?”

這件事極大可能是李治的一出苦肉計,甚至有可能是有更深的企圖……

李治面色一變:“本王何曾說過遭人脅迫?皇子貴胄,最是尊崇至極,這天下除去父兄誰還能脅迫本王?莫非李將軍以爲是父皇亦或皇兄們脅迫於本王,逼着本王放棄爭儲遠遁海外?李將軍,該不會是意欲離間天家骨肉親情吧?”

他挺着腰桿,一臉憤然。

李君羨滿頭大汗,簡直無語,晉王殿下您這演技還能再浮誇一些麼?

兩手一攤,無奈道:“此事乃是陛下皇命,方纔殿下難道沒聽見?”

李治正氣凜然:“這是李將軍自己的事,查不查、怎麼查,自有李將軍自己決斷,只需向父皇交待即可,本王必然是一個字都不會多說的。”

李君羨尷尬的笑笑,您這話還用說什麼?怎麼聽都是有人脅迫於你啊……

他知道這位晉王殿下素來難纏,卻沒料到如此難纏,也顧不得李治心裡到底打什麼主意,軟語相求道:“正如殿下所言,這世上能脅迫於你的屈指可數,隨便哪一個都不是末將可以冒犯,還請殿下開誠佈公,不然末將也只能回覆陛下,說您不予配合。”

然而李治雖然年少,卻極爲聰慧,哪能任由他拿捏?

當即冷着臉,斷然道:“這是李將軍自己的事,如何處置自然由將軍自己決斷,本王恕不奉陪。”

言罷,略微拱手,轉身登車揚長而去。

李君羨:“……”

娘咧!

陛下這些兒子果然各個不簡單,脾氣如此暴躁麼?說走就走,你讓我怎麼辦?難不成當真派人徹查越國公房俊,甚至是東宮太子、魏王殿下?

且不說後邊這兩位到底是否脅迫晉王,萬一查完這兩位再查出點什麼,我還要不要活了?

李君羨一張臉皺成了苦瓜,李治不配合,這件事他是萬萬不敢查下去的;可若是不查如何向陛下交待?

這一刻,他有着強烈的脫掉甲冑奔赴邊疆擔任哪怕一個斥候的衝動。

太難了……

*****

翌日清晨,散朝之後,李承乾留下直抵書齋,向李二陛下懇請闔家入駐大慈恩寺,爲文德皇后祈福。

“父皇,過幾日七月廿八便是母后誕辰,兒臣打算於大慈恩寺爲母后辦一場法事,然後帶領妻兒齋戒百日爲母后祈福,其間不問外事、不佔塵俗,聊表孝心,懇請父皇恩准。”

李承乾畢恭畢敬,語氣誠懇,絲毫不見異常。

按理來說,儲君也是君,東宮上下如同一個小朝廷一般正常運作,協助皇帝處置政務,所以若齋戒百日、不問外事,是不合規矩的。但現在李二陛下對東宮猜忌日深,李承乾又搬出爲文德皇后祈福這麼一杆大旗,這件事順理成章,李二陛下沒有不答允的理由。

銆愯よ瘑鍗佸勾鐨勮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榪戒功app錛屽挭鍜闃呰夥紒鐪熺壒涔堝ソ鐢錛屽紑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鏈楄誨惉涔︽墦鍙戞椂闂達紝榪欓噷鍙浠ヤ笅杞 銆

李二陛下坐在書案之後,臉色陰沉,思慮半晌,才緩緩問道:“對於儲位,太子有何看法?”

李承乾有些冒汗,又有些羞惱,即便面對的是自己最爲崇敬的父親……

泥人尚有三分火氣,李承乾的脾氣再好,這會兒也憋不住了。我是你的嫡長子,天然具有第一順位繼承權,當年也是你金典冊封將我立爲儲君,結果對我卻橫看豎看不順眼,要麼嫌棄我優柔寡斷不具明君之相,要麼忌憚我實力大漲威脅皇權穩定……到底要我怎麼做你才能滿意?

不過李二陛下在他面前積威甚重,即便心中不滿,卻也不敢表露半分,更別說據理力爭,只得低頭道:“這天下是父皇的天下,父皇給兒臣,兒臣定當竭盡全力、嘔心瀝血,將父皇的宏圖霸業發揚光大;父皇不給兒臣,兒臣也絕無怨尤,安安心心做一個皇親國戚,於願已足。”

不是嫌棄我沒本事麼?那我就只是做一個富家翁,你敢不敢給我一個承諾?

李二陛下又沉默一會兒,才緩緩說道:“對於儲位之歸屬,朕心中的確有些想法,但並未最終決定,並非一定要將你廢黜,所以安心下來。朕只能保證就算當真易儲,也必然護你周全。”

李承乾躬身應道:“兒臣多謝父皇。”

護我周全,怎麼護?涉及皇權穩定,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隨心所欲,當初太子建成、齊王元吉的家眷子女盡皆慘死,哪一個是你願意殺的?可是事情到了那一步,沒人能留得住那些人,就算是皇帝也不能。

朝廷局勢意味着權力分配,所有人都參預其中卻各個身不由己,只能隨波逐流,誰想逆而抗爭,只能粉身碎骨……

若此刻頒下一道聖諭,或許還能保得住他李承乾一時,新君即位之後想對他這個廢太子下手也得多有忌憚,可只是這個輕飄飄的一句話,誰會在乎?

只怕你自己一回頭便會食言……

李二陛下也知道自己這個保證毫無力道,乾咳一聲,話鋒一轉:“雉奴昨日前來,懇請朕准許其趕赴倭國封建一方,說是不願留在長安被牽扯進易儲之中……你怎麼看?”

李承乾心忖我能怎麼看?我不想看!

誰知道他小子抽的哪門子風,驟然之間冒出封建一方的主意?

按說兩個嫡親兄弟當中,魏王年紀更大、更爲成熟,威望也更高,本應是儲位最大的競爭者,但李承乾知道實際上一旦自己被廢,最大可能成爲的儲君的卻是雉奴……

畢竟李泰固然才智高絕,但爲人清高自傲、略顯浮誇,很是相似於當年的隋煬帝,這兩年朝中時不時便有此等言語出現,很難說其中沒有父皇的授意,畢竟宮中、朝中任何風吹草動,都不可能無根無據、空穴來風。

誰若真當作空穴來風,誰就是個傻子,要吃大虧……

心中念頭轉動,也只是略微停頓一下,便回道:“兒臣最近少與雉奴談心,這是兒臣的疏忽,回頭便與他好生聊聊,勸他打消這個主意。”

李治前往倭國封建一方,對於東宮來說的確算是少了一個對手,但父皇既然易儲之心已定,又豈會因爲缺了李治便回心轉意?

況且他早已放棄奢望,徹底躺平,所以此刻反倒無慾無求、心平氣和……

但李二陛下對他的態度卻略有不滿。

我問你雉奴爲何主動要求出鎮倭國,是要你坦誠招待究竟是否脅迫威逼於雉奴,你卻反要去找雉奴談心……談什麼心?繼續恐嚇麼?

但他不確定到底是太子還是魏王脅迫雉奴,所以一時也不好發火,只是淡淡道:“無論儲位歸屬如何,皆是朕出於對帝國江山社稷、李唐國祚延續所作出的考量,非是厚此薄彼,更非欲置你於死地。最近朕琢磨着是否可以在新立儲君之後,給予你‘秉國輔政’之權力,往後協助新君治理國家,亦可對自身之安危無憂,只不過一旦提出,朝堂之上反駁者必然甚衆,影響太過深遠,只能見機行事,慢慢斟酌。”

李承乾心底哂然,什麼“秉國輔政”,這是將我的心智認定爲三歲麼?

說好聽的“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直白一點便是“一山難容二虎”,就算父皇如今當真爲了他設立這樣一個位置,擁有“秉國輔政”之權,可與新君分庭抗禮,可這種模式焉能長久?

最終也只能兩虎相爭、優勝劣汰,反倒將天下局勢攪得支離破碎……

這是絕無可能之事。

但父皇既然說了,李承乾素來沒有反駁父皇的勇氣與習慣,只得頷首道:“父皇舔犢之情,兒臣銘感五內。”

李二陛下:“……”

想說什麼卻被噎住,太子神情真摯、語氣誠懇,但這話聽上去怎地好像充滿了嘲諷與反譏?

被皇帝父親廢黜的兒子,卻在感激父親的“舔犢之情”……

李二陛下乾咳一聲,不確定這個嫡長子到底是正話還是反話,只能放過這一節,點頭道:“你要爲母祈福,也算是一片孝心,雖然身爲儲君如此長期齋戒於禮不合,但想必朝野上下都能體諒你的心意,所以朕准許你入駐大慈恩寺。爲母祈福的同時,也要爲此次關中受災百姓祈福一番,讓天下臣民見到李唐皇室的愛護之情,皇恩浩蕩、澤被蒼生,使得萬衆歸心。”

他也願意讓李承乾進入大慈恩寺一段時間,如此便可以讓李君羨放開手腳徹查東宮上下,看看到底是否太子脅迫了晉王。

只要確定了是否太子所爲,自然可知魏王到底清白與否,畢竟當今朝堂之內,夠膽子、有資格脅迫恐嚇晉王的也就唯有這兩人……

李承乾趕緊領命:“兒臣謹遵皇命。”

心裡悄悄鬆了口氣,知道最起碼在大慈恩寺這一段時間之內,自己安全無虞,且隨時可以由密道遁出城外,確保局勢不至於驟然崩潰……

但同時也心生狐疑,雉奴忽然提出前往倭國封建一方已經足夠令人震驚,但父皇卻特意詢問自己對此有何看法,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難不成父皇認爲雉奴之所以放棄爭儲、出鎮海外,背後有自己推動策劃,甚至是恐嚇脅迫於雉奴,使其不得不違心如此?

一念及此,忍不住打了個冷顫,後背瞬間浮上一層白毛汗。

第兩千九十一章 父子之間

第一千一百章 訛死你!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宮第三十四章 重重圍堵第一千零四十章 忠臣離不開奸臣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送你一條財路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威逼利誘,圖窮匕見第一百七十五章 失望第四百零九章 入宮朝會第二十一章 袁天罡第六百一十八章 合作(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折服第五十二章 皇帝的力挺第三千六十二章 暗夜相會第八百四十九章 登陸戰第七十七章 動盪第九百三十七章 下定決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信心不足第八百九十七章 脫身之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我,房二,給錢!(上)第四百零一章 未雨綢繆第三千零一章 文化攻略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自首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收租見聞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密謀奪權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房俊的報復來得很快(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李二教女第一百二十六章 房俊的刀(下)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血戰玄武門(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城偶遇第四百八十二章 東宮覲見第六百七十二章 世襲刺史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朝會之上第八百二十章 糾結的士族【求月票】第七十四章 巧奪天工第四 百二十四章 鉅額財產來歷不明?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化(下)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存亡之際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等唐軍入甕?第三百零九章 大破賊寇第七百八十四章 演一場戲(中)第九百四十八章 家中溫情第4574章 鉅額賠償第八百四十五章 攻城掠地第七百四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六十七章 血洗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決一死戰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雨夜(四)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唐軍參戰第九百五十五章 艱難抉擇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絕望的武氏兄弟第七百四十五章 歷史軌跡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早有腹案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李二的變化第一千零四十章 忠臣離不開奸臣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價格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皇族內鬥第一百五十一章 真的是棒槌!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如此蠢貨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貨幣改革,金本位制第七百七十七章 對質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出了車禍第六十章 房俊,國之奸佞也!第兩千二十八章 預謀退路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密謀奪權第4256章 戍衛宮禁第一百六十章 明月明月明月第二百九十八章 高家校尉第4276章 金蟬脫殼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死路一條第九百六十五章 勸諫皇帝第三百七十章 駐留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人心不足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宮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敗家敗出新境界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一十五章 請聽題第二百九十八章 高家校尉第四百三十八章 分析緣由第十二章 陛下,我冤吶!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盡力第七百七十八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零二章 鬧,也得有技巧(上)第九百六十一章 身臨險地第兩千零三章 時勢變遷第八十四章 壽宴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有什麼數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河谷遇襲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形勢大好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兇猛火力第三千九十二章 水師威懾第二百三十五章 緊急會議第五百七十章 交鋒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聊的李二陛下(上)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一十三章 竹籃打水第八百九十六章 侯爺的晚餐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雨戰殺戮第六十八章 雨夜
第一千一百章 訛死你!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宮第三十四章 重重圍堵第一千零四十章 忠臣離不開奸臣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送你一條財路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威逼利誘,圖窮匕見第一百七十五章 失望第四百零九章 入宮朝會第二十一章 袁天罡第六百一十八章 合作(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折服第五十二章 皇帝的力挺第三千六十二章 暗夜相會第八百四十九章 登陸戰第七十七章 動盪第九百三十七章 下定決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信心不足第八百九十七章 脫身之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我,房二,給錢!(上)第四百零一章 未雨綢繆第三千零一章 文化攻略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自首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收租見聞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密謀奪權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房俊的報復來得很快(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李二教女第一百二十六章 房俊的刀(下)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血戰玄武門(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城偶遇第四百八十二章 東宮覲見第六百七十二章 世襲刺史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朝會之上第八百二十章 糾結的士族【求月票】第七十四章 巧奪天工第四 百二十四章 鉅額財產來歷不明?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化(下)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存亡之際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等唐軍入甕?第三百零九章 大破賊寇第七百八十四章 演一場戲(中)第九百四十八章 家中溫情第4574章 鉅額賠償第八百四十五章 攻城掠地第七百四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六十七章 血洗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決一死戰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雨夜(四)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唐軍參戰第九百五十五章 艱難抉擇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絕望的武氏兄弟第七百四十五章 歷史軌跡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早有腹案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李二的變化第一千零四十章 忠臣離不開奸臣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價格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皇族內鬥第一百五十一章 真的是棒槌!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如此蠢貨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貨幣改革,金本位制第七百七十七章 對質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出了車禍第六十章 房俊,國之奸佞也!第兩千二十八章 預謀退路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密謀奪權第4256章 戍衛宮禁第一百六十章 明月明月明月第二百九十八章 高家校尉第4276章 金蟬脫殼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死路一條第九百六十五章 勸諫皇帝第三百七十章 駐留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人心不足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宮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敗家敗出新境界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一十五章 請聽題第二百九十八章 高家校尉第四百三十八章 分析緣由第十二章 陛下,我冤吶!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盡力第七百七十八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零二章 鬧,也得有技巧(上)第九百六十一章 身臨險地第兩千零三章 時勢變遷第八十四章 壽宴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有什麼數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河谷遇襲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形勢大好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兇猛火力第三千九十二章 水師威懾第二百三十五章 緊急會議第五百七十章 交鋒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聊的李二陛下(上)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一十三章 竹籃打水第八百九十六章 侯爺的晚餐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雨戰殺戮第六十八章 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