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十章 臨川公主

聽聞由京兆府接收俘虜,一直悶聲不吭的馬周登時眼睛一亮,直起腰桿朗聲道:“請周都督儘快簽署軍令,本官稍後即派人前往潼關接收俘虜。”

周道務自是一口答應。

馬周這纔看向李承乾,道:“去年冬天連降大雪,終南山各處峰嶺積雪甚多,開春之後積雪融化成流匯入各條河水,形成磅礴之勢,加之今年雨水又多,兩相疊加之下導致關中各條河流水量暴漲、湖泊滿溢,水澇極爲嚴重。許多低窪田地遭受湮沒,且由於叛軍肆虐,官府癱瘓,難以及時組織民夫救災,災情愈發蔓延。眼下亟需大量米糧物資,還望殿下召集羣臣、集思廣益,設法予以籌措,否則災情肆虐,百姓生計無着,後果不堪設想。”

同樣三緘其口、不聲不響的蕭瑀附和道:“馬府尹所言甚是,災情肆虐,民心不穩,難免有怨氣滋生,殿下當予以重視,儘快籌措錢糧人力消弭災害。”

自古以來,天災往往成爲王朝崩塌之罪魁,億萬百姓常常忍受着苛捐雜稅、橫徵暴斂,但只有還有一口飯吃,便不在乎到底是誰在統治着他們。可一旦天災人禍橫行,百姓活不下去,別管在位的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帝,平素綿羊一半溫順的人們便會暴躁而起,將壓在身上的統治者推翻。

如今關中剛剛經歷一場兵變,屍橫枕籍、哀鴻遍野,若再任由災情繼續氾濫,只需有居心叵測之人振臂一呼,便可嘯聚數萬乃至數十萬災民……

治水救災,迫在眉睫,遠比重建長安、重修太極宮更爲重要。

李承乾自然知曉輕重,對馬周頷首道:“長安內外之治水救災,皆賴愛卿操持,其中之辛苦孤心甚知,惟願愛卿精誠盡忠,不負父皇與孤之信任。待到他日重建完成,長安內外恢復貞觀繁盛,愛卿當爲首功!”

他雖然長於深宮,未曾主政一方不諳俗務,卻也明白平日裡朝堂之上高屋建瓴、引領帝國前進之方向固然不易,底層官府奉行政令、破除萬難之時更爲艱難,但凡能夠將這戰火荼毒之後殘缺破敗的關中恢復如初,必須付出無數心血,非當世之名臣所不能爲之。

房俊勇冠三軍、戰功彪炳,馬周勤勉任事、才幹卓越,李道宗沉穩睿智、血統高貴,這三人現在擔起軍、政、皇族的三杆大旗,乃東宮柱石。日後更是他掌控朝堂的左膀右臂,豈能慢待?

三人之中馬周官職最小、爵位最底,等到登基之後,當予以簡拔,使其直入中樞擔任宰輔,只要重建事宜完美達成,堪稱功勳卓著,或可爲尚書左僕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文官之首……

馬周沉聲道:“身爲人臣,爲殿下排憂解難、爲百姓紓困解厄乃是職責所在,爲此縱然耗盡心血亦是理所應當,不敢居功。”

一旁的劉洎看着馬周,心底慢慢的全是羨慕。

相比於擔任京兆府尹,管理京兆府事務的馬周,自己這個侍中看上去高高在上,實則並無太多實權。門下省就設立於皇宮之內,職責便是協助皇帝處理朝政,看似每一道政令都要過手,但所有行政目的都取決於皇帝意志,自主性非常之低,遠不如馬周這般實權在握。

然而他御史出身,註定要走在務虛的系統之內,想要成爲一地之主官,非極其特殊之際遇而不可得……

諸事議定,蕭瑀、房俊、劉洎、馬周等人相繼告退,馬週迴去京兆府主持諸般事務,房俊出城趕赴右屯衛臨時駐地視察一番,劉洎則跟隨蕭瑀前去探視岑文本,這兩日岑文本染了風寒,臥牀不起。

太子命周道務簽署軍令移交俘虜至京兆府,然後命人將周道務軟禁在皇宮之內,又將李君羨叫到面前。

吩咐道:“李將軍速派可靠之人前往遼東,沿途收攏周道務殺俘之證據,若證據確鑿,則記錄在案,切不可爲別人所知曉,更不許泄露一絲半點。”

李君羨心領神會,明白太子這是要將周道務拿捏在手中,領命道:“末將遵命,即可安排校尉李崇真率兵前往遼東,殿下以爲如何?”

李承乾略作斟酌,頷首應允。

李崇真乃河間郡王李孝恭之子,李孝恭如今擔任安息都護,坐鎮西域,乃是東宮一系,都是自己人。

李君羨告退而出,返回玄武門外“百騎司”駐地,叫來李崇真,仔仔細細叮囑一番,李崇真領會意圖之後,當即帶上數十兵馬,出城奔赴遼東。

*****

一身華服、滿頭珠翠的臨川公主在堂內來回踱步,時不時停下向外張望幾眼,秀美的俏臉上神情焦慮。

穩穩當當坐在繡墩上喝茶的房陵公主受不了,放下茶杯,蔥白纖細的手指摁了摁太陽穴,無奈道:“你好歹也是帝國公主,有幾分靜氣行不行?這般走來走去,晃得我眼睛都花了。”

臨川公主停住腳步,瞪她一眼,沒好氣道:“誰又沒請你,你不請自來也就罷了,還要反客爲主管起閒事麼?坐不住您趁早離去,好走不送。”

駙馬周道務已經率軍返回關中,待交接軍務之後即可返回公主府,但最近城內流言四起,說是“屠戮俘虜有傷天和”導致上蒼震怒,故而降下大雪阻礙大軍貢獻平穰城,更令父皇軍中墜馬負傷,連朝堂之上也議論紛紛,要對周道務予以嚴懲……臨川公主自是憂心如焚,哪裡靜得下心?

今日駙馬入城交卸軍務,早有府中眼線回報會是已經進了太極宮,卻遲遲不見出來,愈發令臨川公主如坐鍼氈、憂慮不已。

偏偏房陵公主這個惹人嫌的不請自來,還在一旁說風涼話……

房陵公主被懟了一句,知道臨川心底焦慮,所以也不氣惱,自顧自的又斟了杯茶,小口小口喝着,腦子卻不停琢磨着周道務的處境。

家僕從外頭快步進入堂內,瞧見房陵公主正坐在那裡喝茶,便略一遲疑。

臨川公主瞅了房陵公主一眼,對家僕道:“什麼事?但說無妨。”

“喏,”家僕這才說道:“外頭有駙馬的親兵自城外回來,說是駙馬有書信當面呈給殿下。”

臨川公主眉頭一揚,忙道:“讓他進來!”

房陵公主也挺直腰桿,兩眼灼灼有神,很感興趣。

須臾,一個親兵自門外進入,單膝跪地施行軍禮,將一封書信雙手呈上:“將軍命吾返回府中,將書信呈給殿下,請殿下過目。”

臨川公主結果書信,拆開來一目十行讀完,一雙秀眉緊緊蹙起。

房陵公主上身微微前傾,小聲問道:“周駙馬說了什麼?”

她很好奇,周道務前往太極宮述職交卸軍務,爲何還要同時給臨川公主寫封信?

臨川公主轉身回到她身邊坐下,將書信遞給她,同時問親兵道:“駙馬可否還有交待?”

兵卒搖頭道:“並無其他交待。”

臨川公主頷首,纖白素手擺了擺,將親兵斥退……

房陵公主已經看完信,捏着自己尖俏的下頜,若有所思道:“按照周駙馬心中所言,此番入宮述職,凶多吉少啊。”

臨川公主愁的不行,嘆氣道:“誰說不是呢?朝中這幫子大臣也是多管閒事,如今兵變消弭、局勢未穩,一大堆事兒等着他們去操持,盯着吾家駙馬作甚?莫說尚不知駙馬是否殺俘,就算真的殺了幾個,又有什麼了不得?真是惱人!”

然後纖手攥拳在茶几上輕輕錘了一下,俏臉上滿是惱怒,咬牙道:“房二那廝與駙馬素來不睦,今次得了這樣一個機會,一定會落井下石,本宮恨不能一口咬死他!”

如今房俊之權勢、聲望正值巔峰,太子對其倚爲臂助、言聽計從,若其從中落井下石,非要將周道務治罪,只怕周道務根本無法脫罪。

等到被“百騎司”下獄,房俊授意李君羨嚴刑拷打,周道務如何捱得住?只怕屈打成招之後便被做成鐵案,再無翻身之餘地。

房陵公主也覺得麻煩,往昔房俊與周道務能夠在太極宮內大打出手,將李二陛下都氣得不輕,這些年更是相互看不順眼,如今得了這個機會,自然是將周道務往死里弄……

她與高陽、長樂的關係都不錯,但對房俊當初對她送上門卻不屑一顧之事記恨尤甚,只是不願見到房俊搬倒周道務。

想了想,道:“雖然此事非同小可,但你總不能在府中乾着急,卻袖手旁觀吧?”

臨川公主眼圈泛紅,咬着嘴脣,彷徨無措:“我一個婦道人家,又能如何?唯一的辦法便是去向太子求情,可太子對房俊視若肱骨、言聽計從,豈能爲了我一個沒什麼用的妹妹去駁斥房俊?”

越想越急,越覺得委屈,眼淚順着嫩白的臉頰撲簌簌流下來。

房陵公主趕緊遞上手帕,勸慰道:“事在人爲,眼下尚不知具體情況如何,何必如此?你若亂了方寸,愈發沒了辦法。”

臨川公主哭道:“你我看似金枝玉葉、尊貴至極,實則半點實權也無,事到臨頭又能有什麼法子?”

房陵公主見她哭得抽抽噎噎、梨花帶雨,眼珠一轉,道:“解鈴還須繫鈴人,你可以去求求房二啊!”

第六十四章 趙信城(中)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愛降不降第二百一十二章 怒火勃發第十七章 垂直管理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狀紙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風情絕代第四百六十四章 御前對質(下)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後繼無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破城第七百零八章 我是紈絝第三千六十八章 人心難測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君如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中)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奉旨寫詩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私下密謀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等唐軍入甕?第二百零五章 寬慰太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一拍兩散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房俊的威望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神欲使人滅亡,必先使之瘋狂(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家國公算個錘子(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文水武氏第八百六十四章 前隋帝胄【萬字求票】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報仇很快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入關第六百零六章 斷尾求生(上)第八百零九章 把你忽悠瘸【最後一天求月票】第二十五章 求醫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定論第二十五章 進擊吧,房府之二男!(下)第八百二十章 糾結的士族【求月票】第八百五十一章 有奔頭兒的日子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軍情第四百三十八章 分析緣由第八百六十章 戰略之爭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少女心思第4270章 沆瀣一氣第四百一十九章 太子與帝師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戰局焦灼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剖白心跡第八百零二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軍令狀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吳王家訓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海盜來襲 (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逼供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絕處逢生第二百一十五章 太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有麻煩,找城管(上)第一千三百章 名分之事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給我面子,你就喝酒第九百三十五章 秋雨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有謀算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往日秘辛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宮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屋內軍師第一百零八章 唐朝大地主第六百九十章 道不同第九百三十四章 家人擔憂第一百二十四章 辭行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鏖戰不休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酒宴之後第三千九十五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女人之心第六百一十九章 小人之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竹槓敲響第九百四十六章 房二歸來,強勢碾壓!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搶人第六百九十九章 皇帝難當第三百八十六章 安西都護(下)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世家根基第六十七章 蕭嗣業的抉擇第一百八十四章 窮衙門翻了身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親情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長樂出馬(上)【求票】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先禮後兵第八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陷入重圍第三千二十章 驚變(上)第四百零一章 鬧,也得有技巧(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回紇歸附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海盜末日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有什麼數第五百六十三章 羣雄懾服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平生讀書,數十萬字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雨夜偷襲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我憑實力騙來的,爲何不要?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訛人?本宮也會!(上)第三千四十三章 遺詔風波(下)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這是要內訌的節奏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廷議第六百四十六章 醉酒第七百二十五章 決戰!第兩千五十七章 勢不可違第二百五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天人感應第三百四十三章 臨行第八百六十一章 火油之威第一百零四章 放人第四百零三章 冤家對頭
第六十四章 趙信城(中)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愛降不降第二百一十二章 怒火勃發第十七章 垂直管理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狀紙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風情絕代第四百六十四章 御前對質(下)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後繼無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破城第七百零八章 我是紈絝第三千六十八章 人心難測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君如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中)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奉旨寫詩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私下密謀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等唐軍入甕?第二百零五章 寬慰太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一拍兩散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房俊的威望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神欲使人滅亡,必先使之瘋狂(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家國公算個錘子(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文水武氏第八百六十四章 前隋帝胄【萬字求票】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報仇很快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入關第六百零六章 斷尾求生(上)第八百零九章 把你忽悠瘸【最後一天求月票】第二十五章 求醫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定論第二十五章 進擊吧,房府之二男!(下)第八百二十章 糾結的士族【求月票】第八百五十一章 有奔頭兒的日子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軍情第四百三十八章 分析緣由第八百六十章 戰略之爭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少女心思第4270章 沆瀣一氣第四百一十九章 太子與帝師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戰局焦灼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剖白心跡第八百零二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軍令狀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吳王家訓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海盜來襲 (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逼供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絕處逢生第二百一十五章 太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有麻煩,找城管(上)第一千三百章 名分之事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給我面子,你就喝酒第九百三十五章 秋雨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有謀算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往日秘辛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宮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屋內軍師第一百零八章 唐朝大地主第六百九十章 道不同第九百三十四章 家人擔憂第一百二十四章 辭行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鏖戰不休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酒宴之後第三千九十五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女人之心第六百一十九章 小人之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竹槓敲響第九百四十六章 房二歸來,強勢碾壓!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搶人第六百九十九章 皇帝難當第三百八十六章 安西都護(下)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世家根基第六十七章 蕭嗣業的抉擇第一百八十四章 窮衙門翻了身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親情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長樂出馬(上)【求票】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先禮後兵第八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陷入重圍第三千二十章 驚變(上)第四百零一章 鬧,也得有技巧(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回紇歸附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海盜末日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有什麼數第五百六十三章 羣雄懾服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平生讀書,數十萬字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雨夜偷襲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我憑實力騙來的,爲何不要?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訛人?本宮也會!(上)第三千四十三章 遺詔風波(下)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這是要內訌的節奏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廷議第六百四十六章 醉酒第七百二十五章 決戰!第兩千五十七章 勢不可違第二百五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天人感應第三百四十三章 臨行第八百六十一章 火油之威第一百零四章 放人第四百零三章 冤家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