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一拍兩散

程咬金的話語、神情,極盡鄙夷不屑,好在宇文士及一生宦海浮沉,見慣風浪,只是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旋即,他面色鄭重,看着李績,沉聲道:“吾想要覲見陛下,不知可否?”

自從傳來陛下於遼東墜馬負傷、昏迷不醒,便再也未有人親見陛下。雖然長孫無忌信誓旦旦,向關隴各家幾位盟友保證陛下斷然不可能活着回到長安,但是幾位關隴大佬依舊提心吊膽。

陛下一代英主、雄才偉略,若當真駕崩也就罷了,大家自然再無顧忌,可萬一長孫無忌所言有些出入……

今日誰起兵“兵諫”,明日誰闔家死絕。

不見陛下之遺體,宇文士及終不敢徹底放心。

李績卻是連猶豫一下都不曾,斷然道:“絕無可能,陛下傷重,神志不清,需杜絕一切外來之探望,不能承受一絲半點風險,還望郢國公理解。”

雙方都知道陛下早已駕崩,如今跟隨軍中的只是一副棺槨,卻都不肯點明這一點,而是睜着眼睛說瞎話。

軍中是李績的地盤,宇文士及拿他沒法,只得頷首道:“陛下洪福齊天,定能逢凶化吉。”

乾巴巴的說了兩句,而後直指核心:“陛下東征,留太子監國,吾等老臣竭力輔佐。然太子昏聵,倒行逆施,先致吐谷渾叛亂,後致突厥侵入河西,更有大食人勞師遠征,欲攻陷西域,安西軍奮勇抵抗,傷亡慘重……趙國公率領天下有識之士施行兵諫,還儲君之位於賢良,以延續帝國之繁盛……今次,吾受趙國公之重託,前來拜會,請問英國公何時重返長安,共襄盛舉?”

明清之前,皇權尚未達到真正的巔峰,天下事自然不可能由帝王一言而決。這個年代,對於皇權之鉗制不僅在於宰相之權力、言官之清廉,最爲重要的便是由董仲舒詳細闡述進而推廣的“天人感應”。

“天人感應”的主旨是“天人相感,陰陽相和”,其理論繁複精密、玄之又玄,簡單來說便是“人能感應上天,而上天能預示福禍、影響人事”……

身爲人間帝王,或者國之儲君,乃人世間之巔峰,而且帝王乃是“天之子”,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自然最容易觸動上天,使得上天做出感應。君若賢明,則河清海晏、風調雨順,君若昏聵,則地動山搖、災禍頻仍。

只要君王爲惡,則上天必然降下警示,以災禍的方式予以警告,這個時候君王就要反省己身,改正錯誤,以求上天之寬恕,使得天下子民免受災禍之荼毒。

簡而言之,只要發生災禍,就必然是君王的鍋。

而外敵入寇,亦是災禍的一種……

所以關隴以此爲罪名意欲廢黜監國太子,禮法上是說得通的。凡事都得講究一個“名正言順”,否則便是“師出無名,事故不成”,不得人心。

古往今來,無論真實之動機爲何,總得要尋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而後號令天下、邀買人心,如此方能成就大業。否則便是叛逆之舉,宇文士及又豈能冠以“共襄盛舉”之言論?

程咬金嗤笑一聲,搖搖頭沒插話,繼續低頭吃喝。

李績面容平靜,古井不波,淡然道:“趙國公如此看重在下,着實受寵若驚。只不過陛下尚在昏迷,龍體未愈,若是受到驚擾,在下罪該萬死。故而,長安城內孰是孰非,在下不會插手,待到分出勝負,護送陛下還於太極宮,一切藉由陛下定奪。”

宇文士及無語。

你行了吧,陛下駕崩已然是不可更改之事實,大家只是唯恐局勢徹底惡化、天下烽煙板蕩,從而三緘其口、避而不談罷了,現在你居然拿這個藉口來搪塞我,難道不過分?

但他也沒轍,陛下駕崩之消息是萬萬不能在這個時候泄露出去的,長安鏖戰不休,中樞徹底崩潰,一旦天下門閥得知陛下駕崩之消息,難免心生不臣,亂局一起,紛亂之局勢將再不能由關隴主導。

關隴上下冒着萬劫不復之風險施行此次“兵諫”,豈能讓天下各地的門閥將局勢徹底攪亂?

那絕對不符合關隴門閥的利益……

既然不能揭穿李二陛下駕崩之事實,就不能反駁李績的話語。

宇文士及轉換角度,嘗試說服:“如今關中鏖戰不休,雙方死傷慘重、生靈塗炭,諾大帝都更是殘垣遍地,即將毀於一旦。且春耕在即,若是這場戰爭不能儘快結束,耽擱了農時,待到秋天關中無糧,不知又有多少百姓凍餓而死。英國公乃國之首輔,豈能眼看着百姓罹難而無動於衷?只需您站在正義這一邊,揮師返回長安,東宮上下必然絕望,定會棄械投降。屆時,咱們擇選一位賢能之皇子予以扶持,異日登基爲帝,亦可造福蒼生,將貞觀盛世延續下去,千秋之後,英國公力排衆議、砥柱中流之功勳,必將垂於青史。”

話音剛落,一旁的程咬金將口中醬肉咀嚼嚥下,喝了一口酒,冷笑一聲:“擇選賢能皇子?呵呵,你們不是都已經選好了麼,哪裡還需要大帥費神。再者說來,戰爭是你們挑起的,兵卒因你們而陣亡負傷,百姓因你們而生靈塗炭,可我怎麼聽着卻好似若大帥不答允你們,不跟你們同流合污,這關中百姓所遭的罪就成了大帥的責任?以往我還敬佩郢國公乃國之勳臣、德高望重,如今才發現也不過是爲了權力利益蠅營狗苟、顛倒黑白之輩。怪不得當年隋煬帝遭遇宇文化及弒殺,您毫無人臣之忠誠,反而拋妻棄子投奔關中,搖身一變成爲李唐的開國勳臣……呵呵,據說當年郢國公您曾在洛陽遇見南陽公主,欲求複合,結果被南陽公主怒而斥之,敢問可有此事?”

世人皆說他粗豪魯莽,實則他心有錦繡,說話辦事極有分寸。但是宇文士及在他面前這番話語卻將他徹底激怒,甚爲不齒。

造反就造反唄,尋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也沒錯,可是你既然身爲說客,一心想要勸服李績與關隴結盟,卻還在這裡睜着眼睛說瞎話,把誰當傻子耍呢?

宇文士及一張保養得宜的連瞬間漲紅,彷彿充血一般,怒目圓瞪,“啪”的一拍桌案,怒叱道:“混賬!你是何身份,亦敢這般與老夫說話?”

按理說,他一輩子混跡朝堂、歷經兩朝,宦海浮沉之間早已修煉成喜怒不形於色的心性,斷不會因爲一些不敬之言語而惱羞成怒。

但是程咬金這番話卻直接戳到他心底最難堪、最刺痛的地方,令他忍無可忍。

可程咬金豈會怕他?

“啪!”

程咬金也拍了桌子,一雙銅鈴也似的眼睛瞪得滾圓,怒目而視:“吾非是君子,卻也不是搬弄是非、顛倒黑白的小人,敢問郢國公,吾有那一句話是憑空捏造不成?你既然做得下那等拋妻棄子之事,難不成還想堵得住天下人的嘴?”

“砰!”

宇文士及掀翻面前案几,不顧茶水傾灑、茶具摔碎,起身衝着李績一抱拳,聲音因憤怒而顫抖:“是老夫失禮,還望英國公莫怪,不過老夫已無顏留在此地,這就返回長安,告辭!”

李績忙起身挽留:“郢國公何必如此……”

宇文士及卻是二話不說,早已轉身走了出去,隨即一陣喧譁,繼而馬蹄聲響起,卻是片刻也不停留,啓程返回長安去了……

屋內,李績看着地上凌亂傾灑的茶具案几,瞪了程咬金一眼,無奈道:“他本就不願與吾結盟,此番前來也不過是做做樣子,想方設法尋個藉口回去交差,你又何必將這個藉口巴巴的給人家送到手上呢?真是蠢不可及。”

程咬金本以爲李績會訓斥他一番,怪他氣走宇文士及,卻不料李績居然說出這樣的話語……宇文士及居然不願與李績結盟?

第六百七十九章 危機隱藏第四百二十一章 寒門士子之偶像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提前佈局第兩千零六章 殺俘不詳第六百五十章 大婚(中)第七百二十一章 志氣沖霄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有成見第兩千四十七章 鳩佔鵲巢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情根深種?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金法敏的請求第兩千零四章 蘇氏疑惑第八百九十五章 殺魚第一百七十七章 求情第六百五十二章 給你納妾第八百四十九章 登陸戰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力挺第三百三十六章 四方雲動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一家子自私自利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你不管,我管第六百三十九章 大鬧平康坊(續)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逆轉契機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野館濃花,春帆細雨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大戰爆發第八十五章 文豪?棒槌!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四百零八章 宅心仁厚第4569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一十三章 真相在歷史的背後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拉攏李績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玄武重地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離心離德第六百七十章 決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侍郎?照砍不誤!第三百零二章 勸進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趁夜出逃第八百章 佈局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三千一百二十二章 錙銖必較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朕欲手刃奸賊第九百九十四章 你先跪一會兒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懷異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再入醉仙樓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臣是酒中仙第七百七十五章 紛亂第十九章 慄特人的絕路第五百八十一章 士族第4297章 人非聖賢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大勝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家第二十六章 東突厥之絕響!第四十章 文武俊傑,長安四害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你不吃,我吃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當捱揍已成習慣第四百八十四章 太子提親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鏖戰不休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奉調入城第九百零八章 事態嚴重第一百二十六章 房俊的刀(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要挾儲君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引導向善第二百八十七章 棒槌不好惹第二百六十章 可疑人等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儒家道統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致仕告老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踏破長安!第六十章 夷男可汗第三千一百三十二章 預感不妙第八百五十章 你的上帝管不到我【求月票】第二章 隱患第八百五十二章 鐵騎狂飆第五百五十章 隱憂第九百九十七章 亂套了!第兩千零三章 時勢變遷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心有豺狼第兩千零四章 蘇氏疑惑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不同尋常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真的有奸細!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不服不行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諸王內亂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咬死了不鬆口第兩千三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八百章 佈局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自有算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太子與帝師第七百九十六章 投石問路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軍政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死守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徵兵告示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希望的種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委屈的楊氏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聯姻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孫衝 的隱私(上)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好大一口鍋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房俊的報復來得很快(下)第4494章 遷都之議第六百九十章 道不同
第六百七十九章 危機隱藏第四百二十一章 寒門士子之偶像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提前佈局第兩千零六章 殺俘不詳第六百五十章 大婚(中)第七百二十一章 志氣沖霄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有成見第兩千四十七章 鳩佔鵲巢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情根深種?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金法敏的請求第兩千零四章 蘇氏疑惑第八百九十五章 殺魚第一百七十七章 求情第六百五十二章 給你納妾第八百四十九章 登陸戰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力挺第三百三十六章 四方雲動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一家子自私自利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你不管,我管第六百三十九章 大鬧平康坊(續)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逆轉契機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野館濃花,春帆細雨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大戰爆發第八十五章 文豪?棒槌!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四百零八章 宅心仁厚第4569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一十三章 真相在歷史的背後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拉攏李績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玄武重地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離心離德第六百七十章 決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侍郎?照砍不誤!第三百零二章 勸進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趁夜出逃第八百章 佈局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三千一百二十二章 錙銖必較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朕欲手刃奸賊第九百九十四章 你先跪一會兒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懷異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再入醉仙樓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臣是酒中仙第七百七十五章 紛亂第十九章 慄特人的絕路第五百八十一章 士族第4297章 人非聖賢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大勝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家第二十六章 東突厥之絕響!第四十章 文武俊傑,長安四害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你不吃,我吃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當捱揍已成習慣第四百八十四章 太子提親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鏖戰不休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奉調入城第九百零八章 事態嚴重第一百二十六章 房俊的刀(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要挾儲君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引導向善第二百八十七章 棒槌不好惹第二百六十章 可疑人等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儒家道統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致仕告老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踏破長安!第六十章 夷男可汗第三千一百三十二章 預感不妙第八百五十章 你的上帝管不到我【求月票】第二章 隱患第八百五十二章 鐵騎狂飆第五百五十章 隱憂第九百九十七章 亂套了!第兩千零三章 時勢變遷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心有豺狼第兩千零四章 蘇氏疑惑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不同尋常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真的有奸細!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不服不行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諸王內亂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咬死了不鬆口第兩千三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八百章 佈局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自有算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太子與帝師第七百九十六章 投石問路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軍政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死守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徵兵告示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希望的種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委屈的楊氏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聯姻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孫衝 的隱私(上)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好大一口鍋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房俊的報復來得很快(下)第4494章 遷都之議第六百九十章 道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