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自有算計

遊文芝惶恐不已,單膝跪地,惶然道:“大帥誤會,末將若有背叛大帥之初,當受千刀萬剮、萬箭穿心而死!荊王殿下的確派人找過末將,希望末將能夠規勸大帥依附於荊王府,攜手共創大業。可末將豈敢出賣大帥的利益,來換取自己的前程?末將忠心耿耿啊大帥!”

看着跪在面前似乎受了多大委屈的遊文芝,柴哲威嘴角勾出一抹冷笑,但旋即隱去,略微擡手,寬慰道:“何必如此?縱然你收受荊王之錢財,本帥亦不會責怪於你,誰又不喜歡錢呢?只不過你要謹記,一些小事上本帥不與你計較,泄露一些軍中情況無傷大雅,但若是緊要時刻吃裡扒外,休怪本帥不講情面!行了,別在這裡裝委屈,速速打探城內情況,當下局勢本帥要了如指掌,否則一旦做出錯誤判斷,死無葬身之地矣!”

“喏!”

遊文芝悻悻然,不敢再多辯解,人家柴哲威也不是傻子,小事上可以容忍,但若是知曉自己根本就是荊王的人,項上人頭當即不保……

趕緊退下,組織人手打探城內情況。

柴哲威一個人坐在營房之內,呷着茶水,深思當下局勢。

他對李元景頗爲不屑,認爲此人毫無度量、狹隘吝嗇,非是成就大事之人。但關隴門閥這回就當真穩操勝券麼?未必如此。若有長孫衝從中串聯,或是侯莫陳虔會振臂一呼,關隴各家之間或許可以拋除成見、同心協力,共謀大事。可眼下長孫衝被捕,侯莫陳虔會被軟禁,關隴門閥羣龍無首,成功的機率大大降低。

一般來說,當長孫衝被捕、侯莫陳虔會軟禁,關隴各家就應當偃旗息鼓,不該繼續冒險縱兵入城施行兵諫。

不過既然關隴各家這麼做了,那就只能有兩個解釋:一則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既然已經綢繆許久,與東宮勢成水火,那還不如干脆放手一搏,成了自然皆大歡喜,若是失敗,那自今而後便夾起尾巴做人,反正太子爲了穩定局勢也不敢追究到底,就好似當年“玄武門事變”之後的局勢一般無二,首重穩定。

再則,便是關隴各家重新有了主心骨,有人站出來號令各家,且各家都心甘情願任其驅策。

然而柴哲威左想右想,都想不出還有何人能夠擁有這般名份與威望,使得關隴各家拋卻成見、同心協力。

唯一的理由,或許便是長孫無忌已然自遼東趕回,潛返關中,暗中主持大局……

若是這般,那長孫無忌的城府何謂極其深沉,因爲有可能長孫衝、侯莫陳虔會都只是他丟出來的幌子,用以誤導旁人,在這兩人接連被控制之後放鬆警惕,而關隴門閥卻一鼓作氣衝入長安城。

總之,對於這位“貞觀第一勳臣”,執掌朝堂多年的“長孫陰人”,柴哲威從來都是以最大的限度去揣測對方的能耐,再是不可能之事,在長孫無忌的運作綢繆之下,也變得有可能。

所以他之所以對荊王李元景模棱兩可,未給出確定之答覆,一來的確厭惡李元景之爲人,給出的利益也不足矣打動他,二來未必沒有等一等的心思,等一等,或許就能等來另一個機會。

因爲若是長孫無忌當真潛返長安,暗中主持大局,那麼李元景便絕無半分勝算,反而會給長孫無忌創造一個“剪除反叛”的藉口,關隴各家縱兵入城反倒有了理所正當的理由。

即便傻子都知道這個理由不成立。

然則成王敗寇,只要關隴最終在這場兵諫當中取得勝利,廢黜東宮扶保晉王上位,那麼再是離譜的理由也會變成不可辨駁的理由……

正自沉思,房門被人從外推開,一股冷風夾着風雪灌入,使得柴哲威激靈靈打個冷顫,開口怒叱道:“混賬東西,連敲門也不懂麼……”

話說一半,眼睛看向門口,順江雙目圓瞪,口中話語戛然而止。愣了一愣之後,猛地起身,一揖及地……

*****

興慶宮。

整座宮闕燈火通明,南薰殿附近更是人頭攢動,無數斥候、官吏、兵將來去匆匆,將城內各處的信息匯聚而來,然後帶着命令前往各處,準備即將到老的一場大戰。

東宮六率也開始行動,他們連同城內的兵部巡城校尉、京兆府衙役巡捕、武侯鋪的千餘武侯不斷撤退,將城門直至太極宮、興慶宮之間的各處裡坊都讓給叛軍,力求誘敵深入,將戰爭的規模縮小至這兩處皇宮附近,以免波及全城,使得無辜百姓傷亡。

南薰殿內,太子李承乾居中而坐,一衆大臣、武將、幕僚分列左右,就眼下之危局獻計獻策、羣策羣力。

李靖羞愧道:“是老臣疏忽了,以爲長孫衝、侯莫陳虔會兩人被控制住,關隴門閥便羣龍無首,不得不放棄此次兵變。卻未想到對方非但沒有停止,反而即刻攻入城中……若是早一些做出反應,與各處城門加強控制,局勢未必會如眼下這般。”

他也是在控制住侯莫陳虔會之後,發現關隴門閥非但沒有偃旗息鼓,反而一鼓作氣殺入城中,才反應過來必然有人暗中主持大局,且這個人甚有可能是長孫無忌。

李承乾擺擺手,沉聲道:“衛公公忠體國,何需自責?叛軍籌謀已久,吾等只是倉促應對,有所疏漏在所難免。爲今之計非是追究誰的責任,而是當羣策羣力,擊潰叛軍,扶保社稷!”

危急時刻,他並未如同大家想象那般脆弱慌亂、自亂陣腳,反倒甚是沉穩,壓得住陣。

事實上,也難怪大家都對局勢估算錯誤,又有誰能想到長孫無忌居然敢於擅自離開遼東軍中,私自潛返關中呢?

最要重是長孫無忌居然回來得那麼快……

據李承乾得到的消息,長孫無忌是在父皇受傷昏迷之時便擅自離開遼東,去向不明。在那個時候,誰敢肯定父皇會駕崩?若父皇並未駕崩,那麼長孫無忌即將面臨的將會是極爲嚴厲的懲罰!

以長孫無忌謹小慎微、走一步看三步的性格,他怎麼敢冒這麼大的風險?

如此,問題的關鍵便在於:長孫無忌是否事先知曉父皇會駕崩,所以纔敢這般恣無忌憚?

細思極恐……

李靖極爲感動,起身離席,單膝下跪,大聲道:“殿下寬厚,老臣羞愧莫名,唯有不惜殘軀,死而後己!”

他這一輩子也曾經榮耀顯赫,但仕途走來卻是坎坎坷坷。當年率軍踏破陰山覆亡突厥那等最爲風光之時,亦不曾心中穩定,一邊要提防同僚之排擠,一邊還要應付陛下之忌憚,真真是進也難、退也難,最終落得個功勳顯赫卻不得不投閒置散、幽居府邸。

都說李二陛下胸懷廣闊,但是在他李靖身上卻絲毫未曾感受到這一點,有的只是忌憚與猜疑。

若是當年早逢仁厚之主,他李靖之功績又何至於此?

李承乾寬慰一番,請李靖入座,而後看向崔敦禮問道:“據兵部統計,叛軍大抵糾集了多少正規軍?”

如今四面八方的情報匯聚於此,得知關隴各家糾集起來的叛軍大抵在五萬上下,但是其中最具戰鬥力的自然是那些散佈於關中各地的正規軍,其餘家兵、奴僕疏於訓練,戰鬥力自然不強,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而已,而各家的死士只能承擔刺殺、破壞這等任務,當真將其投放戰場,未必便能以一當十。

東宮六率四萬餘人盡皆精銳,若是未有太多正規軍加入叛軍陣營,且左右屯衛嚴守玄武門的情況下,可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大戰一起,局勢瞬間變化,勝負不能單純以兵卒多寡、是否精銳來衡量,卻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最起碼可以穩定軍心。

第九十九章 偏執之心第二百零三章 討官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生米熟飯第三千一十七章 變起肘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出乎預料第七百八十四章 演一場戲(中)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少府監與狗,不得入內(下)第4278章 轉敗爲勝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忌憚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房俊要幹啥?第一千零六十章 困獸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置身事外第八百零二章 造紙【求月票】第二百四十六章 勸諫(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鬧劇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艱難抉擇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反跡已現第四百五十九章 衝突(中)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謙讓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歷史相似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姜穀子弟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意見相左第六百九十一章 泊秦淮!第八百四十章 野心膨脹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兩個棒槌第七百四十三章 哥,你名字不行(第三更,求月票)第二百八十章 太子的變化(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三司會審第八十七章 無痕(修)第四百一十九章 太子與帝師第三千六十四章 風雨將至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情感複雜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收拾殘局第七百五十七章 尉遲二少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議事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口舌之爭第三千一百零六章 一戰而定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處壓制第三百零七章 高僧與牙婆第八百四十五章 炸響新時代(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教育改革(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公主駕到(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拒絕出嫁第五百零八章 相互扯皮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周興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玄武門破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天下第一“房吹”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當捱揍已成習慣第三千六十五章 晉王失蹤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李治要舞劍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自作自受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碰觸底線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三十章 贖罪第四百五十五章 國家戰略(上)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雲定興其人第六百七十章 盡興而散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挑撥離間第六百七十四章 挖個坑(上)第一千零九十章 不捱揍纔不正常!第三千一百二十二章 錙銖必較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長安震動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皇宮混戰,唐軍無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勢如奔雷第六百六十八章 帝國經濟體系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4293章 死戰不退第三百六十七章 軍法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救星第九章 蠱惑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東征是有可能失敗的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富則國強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謹慎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罵人專揭短第一千九百章 俯首認錯第兩千七十四章 魏王問計第三千六十二章 暗夜相會第4521章 少女心思第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第五百零一章 託付重任第4512章 微臣有罪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敵軍來襲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荊王噩耗第二百三十八章 青鳥第八百九十八章 君臣之間第二百八十四章 房俊的營房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內部分裂第二百九十九章 厚顏無恥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指點迷津第六百一十四章 嫉妒之心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劉洎崛起第七百五十二章 這個殺手不靠譜(求月票)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生前何必多睡(盟主“親愛的好嗎”加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軟骨頭李惲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春日田間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家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造勢第九百七十七章 帝國危機
第九十九章 偏執之心第二百零三章 討官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生米熟飯第三千一十七章 變起肘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出乎預料第七百八十四章 演一場戲(中)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少府監與狗,不得入內(下)第4278章 轉敗爲勝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忌憚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房俊要幹啥?第一千零六十章 困獸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置身事外第八百零二章 造紙【求月票】第二百四十六章 勸諫(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鬧劇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艱難抉擇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反跡已現第四百五十九章 衝突(中)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謙讓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歷史相似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姜穀子弟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意見相左第六百九十一章 泊秦淮!第八百四十章 野心膨脹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兩個棒槌第七百四十三章 哥,你名字不行(第三更,求月票)第二百八十章 太子的變化(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三司會審第八十七章 無痕(修)第四百一十九章 太子與帝師第三千六十四章 風雨將至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情感複雜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收拾殘局第七百五十七章 尉遲二少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議事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口舌之爭第三千一百零六章 一戰而定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處壓制第三百零七章 高僧與牙婆第八百四十五章 炸響新時代(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教育改革(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公主駕到(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拒絕出嫁第五百零八章 相互扯皮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周興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玄武門破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天下第一“房吹”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當捱揍已成習慣第三千六十五章 晉王失蹤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李治要舞劍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自作自受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碰觸底線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三十章 贖罪第四百五十五章 國家戰略(上)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雲定興其人第六百七十章 盡興而散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挑撥離間第六百七十四章 挖個坑(上)第一千零九十章 不捱揍纔不正常!第三千一百二十二章 錙銖必較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長安震動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皇宮混戰,唐軍無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勢如奔雷第六百六十八章 帝國經濟體系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4293章 死戰不退第三百六十七章 軍法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救星第九章 蠱惑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東征是有可能失敗的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富則國強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謹慎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罵人專揭短第一千九百章 俯首認錯第兩千七十四章 魏王問計第三千六十二章 暗夜相會第4521章 少女心思第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第五百零一章 託付重任第4512章 微臣有罪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敵軍來襲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荊王噩耗第二百三十八章 青鳥第八百九十八章 君臣之間第二百八十四章 房俊的營房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內部分裂第二百九十九章 厚顏無恥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指點迷津第六百一十四章 嫉妒之心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劉洎崛起第七百五十二章 這個殺手不靠譜(求月票)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生前何必多睡(盟主“親愛的好嗎”加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軟骨頭李惲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春日田間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家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造勢第九百七十七章 帝國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