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九章 峰迴路轉

殺俘之事被劉洎咬住不放,周道務難免心虛,又驚又怒。

李承乾便有些爲難,殺俘這種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放在以往或許不值一提,但東征大軍傾舉國之力卻未竟全功,父皇甚至在軍中墜馬、生死不知,許多人都要爲此擔責,這個時候找一個替死鬼自然是當務之急。

恰好殺俘之事曝出,所以“有傷天和”“上蒼震怒”之類的謠言甚囂塵上,若說背後沒有各方勢力推波助瀾,李承乾是斷然不信的。這些人想將周道務推出去,將所有罪名都推在他身上,然後一棒子敲死……

按理說,身爲太子應該順水推舟、作壁上觀,因爲東征之戰鎩羽而歸不僅朝中各方勢力要爲此擔責,即便李二陛下也需要一個藉口丟掉“指揮不力”“好大喜功”的罵名,周道務實在是完美的甩鍋人選,甚至若此刻李二陛下坐在這太極宮裡,周道務已經被禁軍收押,然後“百騎司”將其以往種種全部摳出來,稍有不法之事便上綱上線,做成鐵案、明正典刑。

但李承乾不是李二陛下,他做不到那般心狠手辣,所以此刻見劉洎咄咄逼人、蕭瑀樂見其成,只能求助房俊。

wωω ✿тт kán ✿C〇

他看房俊一眼,恰好房俊也向他看來,兩人四目相對。

房俊立馬明白李承乾的意思,遂乾咳一聲,緩緩道:“劉侍中如今已非御史中丞,更非衛尉寺長官,軍中將領犯錯與否只怕還輪不到你指指點點吧?手伸得這麼長,真以爲大唐軍方無人否?”

他一開口,劉洎與周道務盡皆一愣。

劉洎認爲房俊與周道務素有嫌隙,如此剪除政敵的機會放在眼前,豈能錯過?不僅消除政敵,且能順勢將周道務麾下軍隊予以收編,實力大增。更有甚者,他甚至想到一旦周道務被明正典刑,臨川公主九成了寡婦……壞人他劉洎做了,給各方勢力尋到替死鬼,也得了好處,房俊則儘可施展手段將臨川公主拿下,畢竟其“好公主”之癖好天下皆知……各取所取,兩全其美,怎麼反倒替周道務脫罪?

沒道理啊……

周道務則感激涕零,他一直認爲最應該對他落井下石、狠狠揪住不放的便是房俊,結果此刻發難的是劉洎,反倒是房俊給他解圍……

看來還是自己淺薄、狹隘了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房俊固然囂張跋扈,卻是個有心胸氣度的,堪稱以德報怨。若自己此次能夠脫罪,定當讓自家臨川公主……離這廝遠遠的!

婦道人家見識短,萬一對房俊心忖感激,導致被房俊有機可乘、趁虛而入,那自己還不如現在死了的乾淨。

劉洎見到太子並無表示,禁不住蹙眉,沉聲道:“越國公誤會了,非是本官插手軍務,實在是殺俘一事幹系重大、影響深遠,恐日後朝臣不滿、民怨沸騰,本官乃殿下之臣,自當爲殿下排憂解難,不能坐視隱患滋生而無動於衷。”

他沒說什麼“國法難容”之類的空話,殺俘不祥人人皆知,但國法、軍紀之中對此卻並無嚴厲之懲戒,而是暗示周道務已經犯了衆怒,決定他的命運的是朝中各方勢力的態度,若不將其繩之以法,會給太子帶來極大的麻煩。

房俊聽得出劉洎的暗示與警告,卻不願糾纏,敲了敲面前的案几,不悅道:“劉侍中乃帝國宰輔,又是御史出身,自當謹言慎行、遵循法度,你口中所謂‘殺俘’一事,不過是道聽途說、以訛傳訛罷了,敢問可有真憑實據?”

劉洎沉着臉,忍着怒氣:“本官尚無憑據,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只需三法司介入此案,真僞黑白自見分曉,誰也別想一手遮天、顛倒黑白!”

房俊便不再理會劉洎,轉頭對李承乾道:“殿下明鑑,所謂‘殺俘’只在坊市之間流傳,並無憑據,焉能以流言而治罪軍中大將,貿然讓三法司介入?若開此例,必導致奸佞當道、法紀廢弛!不如命周道務暫居長安、限制出城,而後令‘百騎司’奔赴遼東,搜尋‘殺俘’之證據,若查無實證,自當還周道務清白,對造謠者予以嚴懲,若當真有‘殺俘’之證據,亦可將其就地抓捕下獄,自有律法懲處!”

眼下“百騎司”已經在李君羨率領之下徹底投靠太子,只需令“百騎司”搜索“殺俘”之證據,便一切盡在太子掌握之中。想讓周道務死,縱然他不曾“殺俘”,亦可輕鬆炮製出無數證據,做成鐵案;反之,若想保住周道務,也可沿途奔赴遼東將有可能存在的證據銷燬,遼東人煙稀少、地廣人稀,銷燬證據輕而易舉,不會爲外人察覺。

主動權掌握在太子手中即可,周道務之生死由太子決斷,房俊自己不願摻合,雖然與周道務之間只是意氣之爭,尚未到置對方於死地的地步,但此次周道務已成衆矢之的,若他自己強勢將其保下,恐激怒各方,得不償失。

然而他這有些不負責任的搪塞之語出口,在座諸人除了蕭瑀依舊老神在在之外,皆吃了一驚。

劉洎捋着鬍鬚微微頷首:要說壞,還是房二這廝壞啊,自己簡直太純潔了!強勢推動三法司介入固然可以收集證據將殺俘之事做成鐵案,但卻難以擺脫“栽贓構陷”之嫌疑,畢竟由周道務承擔東征不利之罪責的受益者太多,即便是三法司當中也大有人在,聰明人都能看出周道務是給大家“頂雷”,即便此案乾乾淨淨、真真切切,又有幾人相信?

後患太大。

但若按照房俊所言,先將周道務軟禁使其沒機會毀滅證據,然後直去遼東將無論是否存在的證據一一收集,屆時證據確鑿。即便是太子也抵不住朝野攻訐、輿情洶洶,此案鐵得不能再鐵,周道務永無翻身之日。

周道務怒目而視:老子就知道這廝不是個好東西!虧得自己剛纔還心生感激,認爲他是一個胸襟寬闊的君子,真是有眼無珠啊!

這哪是爲我脫罪?按照劉洎之言,並無實證之下將自己收監,事情可能還有幾分回圜之餘地,可房俊這麼做分明是將此案釘死,讓我永世不得翻身……

太陰險了!

太子則不以爲然:如此一來此案便徹底掌控在自己手中,緊緊攥住周道務的把柄,便能令其一心依附東宮,不敢有背叛之意,否則若是吃裡扒外,頃刻間便能令其鋃鐺入獄、身敗名裂……

辦事還得是房二穩妥啊,不愧爲孤之肱骨!

房俊哪裡知道個人孬種轉着什麼樣的念頭?他只是簡單的不願多摻合此事而已。

見劉洎未再表示反對,遂看向周道務,問道:“周都督總不能一個俘虜都沒有押送回來吧?”

周道務心中大罵陰險小人,卻也不敢翻臉,畢竟眼下還有幾分轉圜之餘地,萬一將其激怒,諫言太子立即搜尋證據,那就完蛋大吉。

只得悶聲答道:“尚餘七千餘人,不過其中也有不少身患凍瘡,需要調理醫治,此刻正在潼關之外駐紮,隨時等候朝廷處置。”

說是七千,但肯定是沒有的,他嫌棄俘虜又是身患凍瘡又是耗費米糧藥物,一撥一撥的殺得七七八八,只餘下最爲精壯的帶回來,節省下來的米糧藥物都已經通過特殊渠道販賣乾淨,錢財落袋……

劉洎嘖嘖嘴,搖頭嘆氣:“數萬精壯俘虜,一個冬天便被周都督殺得只剩下幾千,此等兇殘暴虐之處,當真古今罕有、駭人聽聞!殿下,微臣建議還是啓動三法司介入此案吧,否則一旦傳揚開來,後果不堪設想,恐有損殿下威望。”

周道務陰着臉,不敢說話,既然自己所犯之事已經徹底移交至太子手上,又何必與劉洎這個奸賊聒噪,徒惹事端?

就當這廝在放屁,臭不可聞……

李承乾瞅了一眼一直默默喝茶一聲不吭的蕭瑀,也不理會。

房俊先是對劉洎道:“眼下長安內外百廢待興,正是劉侍中精勵圖治、報效君王之時,何必這般喋喋不休、夾雜不清?此事交由‘百騎司’處置,您還是別插手了,免得被外界懷疑您試圖插手軍務,憑空惹出麻煩來。”

劉洎哼了一聲,不言語。

如今房俊無論權勢、功勳、地位皆在他之上,即便他乃當朝宰輔也不敢壓着房俊一頭,如果當真將這個棒槌惹怒了,慫恿軍方表達不滿,自己的確是不好下臺。

敲打了劉洎一句,房俊對周道務道:“還請周都督簽署軍令,將那些俘虜移交給京兆府監管。如今京兆府除去修繕城中各處損毀,尚要阻止民夫疏浚河道、加固河堤,人手捉襟見肘,這些俘虜正好物盡其用,免得咱們自己徭役過重,影響民生。”

他用了一句“物盡其用”,可見也並未將高句麗俘虜當人看,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些未曾沐浴華夏文化的蠻胡骨子裡桀驁難馴、背信棄義,與野獸無異,若是強行將其入籍大唐,反受其害。

就好似後世某些地方爲了所謂的政績將黑兄弟的地位一再拔高,許以種種匪夷所思之特權,實則那幫傢伙除去增添社會負擔、擾亂社會治安、敗壞社會風氣之外,一無是處。

往往當意識到這一點,卻是請神容易送神難。

不必對其過於體恤憐憫,他們也不懂這些,什麼道德禮儀涌泉相報在他們看來根本不值一哂,只要將其當作消耗品能夠創造出相應價值即可……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圍捕第一千四百章 帝王心思(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遊方道士第二百六十七章 寶圖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回馬槍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南海形勢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穩住別浪第七百三十五章 疑惑重重第三千一百三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城門失陷第九十三章 拜師?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逼上絕路第4290章 斷尾求生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一身怨氣的柳奭第七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講究(求月票)第一千章 火燒糧秣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預判敵情第六十七章 蕭嗣業的抉擇第三百八十三章 秘辛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選拔第七百零九章 血書啊……第一百零八章 唐朝大地主第五百二十九章 涇渭分明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船塢裡的超級戰艦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君心難測第一千七百章 驕兵第四百五十六章 身不由己第六百一十五章 閒情逸致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是戰是和第七百八十七章 局勢緊張第三千九十七章 江南不寧第三百八十四章 反間計第三百八十二章 敵蹤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局勢大亂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上)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宮城之戰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預判敵情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夜涼如水的路口,那囂張的少年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民如水,來勢洶涌浪滔天地(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家戰略(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安西都護(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坐失良機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家族之羈絆第4256章 戍衛宮禁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選爭議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房俊是個大豬蹄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集體叛變第二百二十章 漁翁第三千一百十七章 平定江南第八章 龍顏震怒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不同尋常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明月夜,短松岡第五百八十三章 危急關頭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極宮外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薛大傻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勢不兩立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利益糾葛第三千四十八章 病入膏肓第二百九十一章 諸事不順第八百六十三章 渡河作戰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要戰就戰第七百九十五章 援手【第二更求月票】第八百五十一章 有奔頭兒的日子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酒宴第九十九章 偏執之心第一千零二章 幸福來了,就得抓住!第四百二十八章 高陽的驕傲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晉王破案(上)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李靖覲見第八百一十二章 鹽場招標(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震動第四百三十五章 吾心歸處第七百七十章 華亭鎮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身陷囹圄第一百二十二章 命運第三十七章 喪家之犬第二百零九章 覬覦之心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李績的忠告第二十一章 朝會(下)第二百零六章 犯闕(一)第一千三百章 挖坑第七百六十五章 佈防輿圖第六百三十八章 學生武裝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陷入重圍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私下會晤第九百一十三章 微臣有罪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父子和睦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還是繼續當禽獸吧第三千一百四十章 局勢叵測第五百零七章 男人面子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帝國主義(上)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鋌而走險第八百六十章 戰略之爭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各有謀算第六百一十七章 長安局勢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五百五十二章 尋釁滋事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圍捕第一千四百章 帝王心思(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遊方道士第二百六十七章 寶圖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回馬槍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南海形勢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穩住別浪第七百三十五章 疑惑重重第三千一百三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城門失陷第九十三章 拜師?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逼上絕路第4290章 斷尾求生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一身怨氣的柳奭第七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講究(求月票)第一千章 火燒糧秣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預判敵情第六十七章 蕭嗣業的抉擇第三百八十三章 秘辛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選拔第七百零九章 血書啊……第一百零八章 唐朝大地主第五百二十九章 涇渭分明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船塢裡的超級戰艦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君心難測第一千七百章 驕兵第四百五十六章 身不由己第六百一十五章 閒情逸致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是戰是和第七百八十七章 局勢緊張第三千九十七章 江南不寧第三百八十四章 反間計第三百八十二章 敵蹤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局勢大亂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上)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宮城之戰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預判敵情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夜涼如水的路口,那囂張的少年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民如水,來勢洶涌浪滔天地(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家戰略(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安西都護(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坐失良機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家族之羈絆第4256章 戍衛宮禁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選爭議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房俊是個大豬蹄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集體叛變第二百二十章 漁翁第三千一百十七章 平定江南第八章 龍顏震怒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不同尋常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明月夜,短松岡第五百八十三章 危急關頭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極宮外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薛大傻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勢不兩立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利益糾葛第三千四十八章 病入膏肓第二百九十一章 諸事不順第八百六十三章 渡河作戰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要戰就戰第七百九十五章 援手【第二更求月票】第八百五十一章 有奔頭兒的日子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酒宴第九十九章 偏執之心第一千零二章 幸福來了,就得抓住!第四百二十八章 高陽的驕傲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晉王破案(上)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李靖覲見第八百一十二章 鹽場招標(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震動第四百三十五章 吾心歸處第七百七十章 華亭鎮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身陷囹圄第一百二十二章 命運第三十七章 喪家之犬第二百零九章 覬覦之心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李績的忠告第二十一章 朝會(下)第二百零六章 犯闕(一)第一千三百章 挖坑第七百六十五章 佈防輿圖第六百三十八章 學生武裝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陷入重圍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私下會晤第九百一十三章 微臣有罪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父子和睦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還是繼續當禽獸吧第三千一百四十章 局勢叵測第五百零七章 男人面子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帝國主義(上)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鋌而走險第八百六十章 戰略之爭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各有謀算第六百一十七章 長安局勢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五百五十二章 尋釁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