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盛世佛,亂世道(下)

房俊奇道:“世人盡皆將您當成活神仙,這雖然有些誇張,但起碼也是個半仙兒……”

袁天罡頓時一瞪眼。

“活神仙”那是讚譽之辭,“半仙兒”可不是什麼好話,民間將那些招搖撞騙的江湖術士稱之爲“半仙兒”,滿滿的全是嘲諷鄙視。

你當老道不知道?

房俊咳了一聲,續道:“……您這等奇人,就應當閒雲野鶴餐風飲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些紅塵俗世紛紛擾擾,在您眼中不應當只是過眼煙雲,轉瞬即逝麼?”

拈起茶杯呷了一口茶水,袁天罡緩緩吐出口氣,苦惱道:“誰又能真正斬斷紅塵,逍遙世外呢?人活於世,總歸會有太多的不捨與牽掛。老朽一生修道,可一生也解不脫道家這個機緣,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又豈能不在意道家之前程福祉呢?”

人活於世,總會有着這樣那樣的牽掛和羈絆,沒有誰能當真斬斷紅塵、六根清淨。

袁天罡因道門而名滿天下,回過頭來,他就得爲了道門的盛衰殫精竭慮。

且不說這其中對於道門的歸屬感,單單只是一句“人言可畏”,便足以將他“活神仙”的名譽擊碎。

道門培養了你,結果道門有難你卻袖手旁觀,參你的玄、悟你的道,這豈不是忘恩負義、狼心狗肺?

所以縱使如袁天罡這樣的奇人異士,也難以擺脫世俗之羈絆。

房俊執壺,給袁天罡面前茶杯續滿茶水,既然袁天罡問起佛道之興衰罔替,縱觀歷史的他自然當仁不讓。

不誇張的說,他與這個時代的人在見識和知識積累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即便是這個時代最出類拔萃的,敢滿天下的喊一聲“讀書萬卷,學富五車”,在房俊面前也照樣是渣。

尤其是經歷了無數大能總結、歸納而形成的各個學科的系統知識,足以傲視當代。

不說後世爆炸一般迅猛發展的自然科學、電子科學,單單只是拿歷史來說,唐朝人讀過幾本史書?

廣爲人知者,便是《春秋》、《左轉》、《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晉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這些史書還是近些年編撰而成。

似《竹書紀年》這等孤本,就連名字聽過的都幾個,有誰見過?

信息量太過狹窄,便制約了世人對於知識的攝取程度,而且這些知識大多都掌握極少數的一部分手中,等閒絕不私相授受。

司馬遷爲何能夠著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進而名傳千古?除去他本身的才華,“家學淵源”亦是很重要的一點,司馬家世代皆爲漢朝之史官,唯有他們才能接觸到那些珍貴的歷史信息。

而後世信息爆炸,只要你想學,你便可以找得到任何一本史料……

所以對於道門發展之利弊,房俊的見識絕對冠於當代。

袁天罡知道房俊才華橫溢,又是朝廷重臣,見解自然有獨到之處,事關道門之前景,便收起平素的桀驁不馴,虛心求教:“二郎但有所教,還請直言不諱。”

房俊覺得這是個機會。

他並非要在袁天罡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華”,而是應當與其剖析這其中的成破厲害,或許便可以使得道門走上一條完全不同於歷史軌跡的道路,更能夠在華夏曆史的發展上起到承前啓後、推波助瀾的作用。

依着道門於華夏的深厚影響力,其絕對不應當只是在民族危亡、神州板蕩之際單打獨鬥,甚至於後期的明哲保身。

當然,更重要的是若能將這個老道忽悠得迷糊了,他或許就沒那個閒心盯着自己“面相殊異”來說事兒……

取過水壺,將壺中開水傾注入茶壺之內,略微等待了一會兒,房俊也趁機想了想,組織了一下言辭,而後給袁天罡斟茶,這才說道:“某閱覽史書,發現了一個比較明顯的現象,一言以蔽之,便是‘盛世佛,亂世道’。”

袁天罡白眉微蹙,神情茫然:“此言何意?”

房俊請他飲茶,笑道:“簡單來說,就是亂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關門避禍;盛世道士歸隱深山,和尚出門圈錢。”

袁天罡:“……”

細細深思一番,便豁然開朗,讚道:“一言而道盡佛道兩家之風格,二郎不愧‘才高九鬥’之名。”

在這個年代,佛門與道家可謂涇渭分明、高下顯著,道家之神髓非是讀書人不能領悟,而天底下的讀書人都是統治階級,所以道家“形而上”,在上層階級之內發展,有一些“曲高和寡”的意味。

既然與統治階級關係密切,所以道家從來不在乎錢,也從來不差錢。

佛門則不同,他們來自於番邦異域,早期的傳播便是在下層民衆之間。居於社會底層的百姓生活艱苦,他們連肚子都吃不飽,哪裡有奢望修道煉丹、長生不老的物質基礎?

佛門這個時候趁虛而入,核心思想“仁善”、“忍耐”迅速被苦難的百姓所接受。

“仁善”是所有底層民衆的述求,古今皆然,越是困苦的百姓,越是希望那些“上位者”能夠有仁愛、慈善之心,而非是爲富不仁。“忍耐”更是殺手鐗,窮苦百姓們願意相信“今生受盡苦難,來生便會逆轉”這樣的教義。

這輩子已然無望過上錦衣玉食的好日子,那就只能寄希望於下輩子,並且堅信那些這輩子享受了榮華富貴的貴人們,下輩子做牛做馬做畜生……

因爲佛門紮根與底層民衆,而這些民衆生存不易,沒有更多的錢財來供奉佛門,所以他們很缺錢。

任何一個組織的存在與發展都離不開金錢的支撐,所以佛門廣置田地、大肆放“印子錢”,都是爲了攫取錢財。

而這,也正是眼下佛門遭受詬病之處。

……

袁天罡對房俊的這一句“亂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關門避禍;盛世道士歸隱深山,和尚出門圈錢”讚歎不已,並且很是認同。

起碼從表面的意思來看,這分明就是擡高道家、貶低佛門,如何能不欣喜?

房俊道:“佛門與道家之區別,更多是在入世的思想上。道家講究‘避世修行,無爲之治’,何爲‘無爲’?以我之見‘無爲’並非不作爲,而是指不過分的干預,順其自然。當亂世來臨,天下動盪,百姓的生活軌跡受到嚴重干擾,這便於道家的宗旨所違背,所以道家弟子出門下山,以求匡扶正道。”

“精闢!”

袁天罡很難相信一個如此年輕,且從未與道家有過深入接觸的人會有如此一針見血的見識。

他呷了口茶水,津津有味道:“那佛門又如何?”

房俊心說考我吶?

咱從不忽悠人,但是掄起忽悠人的本事,也絕不怵誰……

“而佛家講究的是‘入世修行,度化世人’,不僅自己要修行成佛,更要用自己的善念、善心、善行去度化世人,使更多的人向佛爲善,而也只有在盛世,百姓安居樂業又有所不足,纔會有心思去追求心靈上的更高層次進化。亂世之時,百姓食不果腹,談什麼成仙成佛?佛門存在的基礎都在搖搖欲墜,實力受到嚴重削弱,所以只能暫時收斂,等待天下平定,捲土重來。”

“精闢!”

袁天罡拍案驚歎。

他連續用了兩個“精闢”,可見其心中之暗歎驚詫!

這一番對於佛道兩家的論述,可謂鞭辟入裡、入木三分,直接揭開了內在之宗旨。

能夠有這樣的見識,普天之下,寥寥無幾。

他急迫問道:“依你之見,如今盛世來臨,佛門存在之土壤愈加肥沃,發展亦必然攀上一個更高的程度,而道家即將迎來沉淪之時……道家應當如何應對呢?”

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心生怨憤第八百五十八章 雨中殺機(下)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生死關頭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唐軍參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衛公李靖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只能保一個?第4533章 年前瑣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嫉妒第七百三十七章 內部裂痕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金牌打手第九百二十三章 各個甩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章 倒行逆施第一百七十一章 上元(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賣炭翁(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男人要深蹲 (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拜會長樂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費盡脣舌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李泰回京第八百章 誓師出征第四百七十三章 秋收(中)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炮擊第三十五章 隱情第4552章 隔閡漸生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求情第二百五十章 駭人的功勳第一百二十章 “中二”的李佑第九百一十五章 丹室夜話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謙讓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唯恐不亂第二百六十一章 悠閒第四百二十一章 寒門士子之偶像第六百一十一章 寫給你看!第八十八章 鏖戰趙信城(又續)第八百二十八章 薛仁貴發飆(上)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坑起來沒完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心存戒備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我給大夥兒唱一段第兩千零三章 不吝賜教第六百九十六章 東宮班底第4515章 時代落幕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僵持不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學子上陣第4258章 否極泰來第七百四十二章 情之所繫(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武氏女(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毫不退讓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箭穿心第四十章 文武俊傑,長安四害第4548章 斬盡殺絕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撤退第4268章 開成獻降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驚天噩耗第四百四十二章 姊妹心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狄家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力遊說第六百四十九章 天真幼稚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弔唁第四百九十二章 醞釀第六十章 房俊,國之奸佞也!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爲鐵狂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意見相左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直指長安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劉洎第一百八十章 下馬威(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驚慌的太子第4524章 紈絝少年第八百章 誓師出征第三百七十七章 以身引雷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徵兵第九百六十六章 房府尹第一百六十二章 欠錢不還第五百七十七章 雨夜殺機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千部佛經第六百六十三章 河東裴行儉第八百二十八章 薛仁貴發飆(上)第九百二十五章 馮盎第二十九章 聯姻與勸諫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李二要上天第八百一十五章 驚弓之鳥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我不惹事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剖白心跡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李二的氣魄!第五百九十三章 餘波第一千零二十章 西域風雲第一百三十七章 爭先恐後第一百四十四章 力挺劉洎第二百四十六章 剖白心跡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超時代難題第一百五十九章第 詩與酒(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謀逆(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4525章 恩威並濟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你們以爲這就完啦?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屋內軍師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龍首原上
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心生怨憤第八百五十八章 雨中殺機(下)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生死關頭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唐軍參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衛公李靖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只能保一個?第4533章 年前瑣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嫉妒第七百三十七章 內部裂痕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金牌打手第九百二十三章 各個甩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章 倒行逆施第一百七十一章 上元(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賣炭翁(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男人要深蹲 (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拜會長樂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費盡脣舌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李泰回京第八百章 誓師出征第四百七十三章 秋收(中)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炮擊第三十五章 隱情第4552章 隔閡漸生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求情第二百五十章 駭人的功勳第一百二十章 “中二”的李佑第九百一十五章 丹室夜話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謙讓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唯恐不亂第二百六十一章 悠閒第四百二十一章 寒門士子之偶像第六百一十一章 寫給你看!第八十八章 鏖戰趙信城(又續)第八百二十八章 薛仁貴發飆(上)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坑起來沒完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心存戒備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我給大夥兒唱一段第兩千零三章 不吝賜教第六百九十六章 東宮班底第4515章 時代落幕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僵持不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學子上陣第4258章 否極泰來第七百四十二章 情之所繫(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武氏女(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毫不退讓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箭穿心第四十章 文武俊傑,長安四害第4548章 斬盡殺絕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撤退第4268章 開成獻降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驚天噩耗第四百四十二章 姊妹心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狄家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力遊說第六百四十九章 天真幼稚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弔唁第四百九十二章 醞釀第六十章 房俊,國之奸佞也!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爲鐵狂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意見相左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直指長安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劉洎第一百八十章 下馬威(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驚慌的太子第4524章 紈絝少年第八百章 誓師出征第三百七十七章 以身引雷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徵兵第九百六十六章 房府尹第一百六十二章 欠錢不還第五百七十七章 雨夜殺機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千部佛經第六百六十三章 河東裴行儉第八百二十八章 薛仁貴發飆(上)第九百二十五章 馮盎第二十九章 聯姻與勸諫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李二要上天第八百一十五章 驚弓之鳥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我不惹事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剖白心跡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李二的氣魄!第五百九十三章 餘波第一千零二十章 西域風雲第一百三十七章 爭先恐後第一百四十四章 力挺劉洎第二百四十六章 剖白心跡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超時代難題第一百五十九章第 詩與酒(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謀逆(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4525章 恩威並濟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你們以爲這就完啦?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屋內軍師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龍首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