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拉攏盟友

程咬金悚然已經,趕緊坐正身體,一臉鄭重:“你說軍中會發生叛亂?”

近日軍中流言紛紛,軍心不穩,這些他這個統兵大將自然知曉,不僅其餘部隊如此,便是他麾下的左武衛中那些流言亦是甚囂塵上。只不過在他看來如今大軍抵近關中,長安又是混戰不休,這些消息想要攔截也沒法,軍中兵卒受此影響有所揣測在所難免。

可即便如此,何至於便發生叛亂?

李績敲了敲桌子,蹙眉不悅道:“休要胡攪蠻纏,吾只問你,若軍中發生叛亂,你當如何取捨?”

程咬金沉默少頃,沉聲道:“吾只忠於陛下,如今陛下……那麼,吾便忠於太子。”

一直以來,他算是朝中比較“靠邊”的那一派系,忠於皇帝卻不參預朝政,更不依附於任何一方勢力,保持中立,立場堅定。即便是將答允兒子進入東宮六率,也是因爲東宮太子乃是名分大義之所在,一日未被陛下廢黜,便代表着帝國正朔。

絕不會因爲貪婪利益而投靠於任何一方,但誰若是仗着勢力強大而來分搶他的利益,那也絕對不行。

他沒有什麼更進一步的野心,就這樣做一個地位超然的貞觀勳臣足矣,我不奢求更多的利益,也不去蹚權利鬥爭的渾水,當然前提是你們誰也別惹我……

李績頷首,緩緩道:“數十萬大軍蝟集一處,難免各種各樣不可預知之狀況,一旦發生兵變甚至叛亂,勢必使得全軍崩潰,進而導致亂軍肆虐附近州府,甚至影響長安局勢。大軍不能亂,這是底線。”

程咬金又沉思一會兒,覺得李績不至於給自己挖坑,遂頷首便是認同。

都是從隋末亂世一路走過來的,見識過太多軍隊給予百姓帶去的災難,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很多時候軍隊的危害較之匪寇更大,畢竟一支有着嚴密組織的軍隊,實力實在是強國同等人數的匪寇太多。

亂軍衝擊州府,裹挾百姓,搶奪錢糧,這是末日之徵兆……

程咬金沒有什麼“以天下蒼生爲己任”的胸懷,卻也絕對不願見到君臣浴血奮戰打下來的這錦繡河山毀於戰火荼毒。

他不是政客,但起碼的堅守還是有的。

李績又道:“若當真軍中發生叛亂……”

程咬金斬釘截鐵:“如果有人發動叛亂,某定以懋功你馬首是瞻,絕不糊塗。”

李績卻搖頭道:“吾等不能坐視叛亂髮動才予以制裁,要先發制人,將這股叛亂在未成氣候的時候便掐死,否則後患無窮。但吾力有未逮,還需你從旁協助,震懾全軍。”

先發制人,後發者制於人,道理的確如此,可是當程咬金痛快的頷首應允之後,卻猛地蹙起眉毛。

自己好似被這個白臉奸賊給繞進去了……

若叛亂髮生,誰對誰錯、誰忠誰奸自然一目瞭然,一刀砍了自不在話下。可所謂的“防範於未然”,人家尚未發動,哪裡知道誰是奸賊?

總不能你李績說誰是誰就是吧?

可自己都已經答允了,卻也不好反悔……

他擰着眉毛,瞪着李績,悶聲道:“你該不會是誆老子吧?”

李績一臉嚴肅,怫然不悅:“這都什麼時候了,吾會有那個閒心跟你扯淡?眼下軍心不穩,稍有不慎便會導致傾覆之禍,你切莫疏忽,否則釀成大錯,悔之莫及!”

見到李績這般態度,程咬金心裡打鼓,忙又問道:“那你倒是跟咱說說,你這一樓上拖拖拉拉,心裡到底打着什麼鬼主意?”

這是軍中上下都搞不明白的事情,以李績之能力、智慧,絕對不應該這般拖延行程、遲遲不歸,自遼東撤軍之日起,拖拖拉拉走了將近三個月,從嚴冬直至快要開春依舊距離關中數百里……這其中到底有些什麼樣的謀算?

程咬金更是被這件事憋得快要發瘋。

李績沉默一下,伸手拈起茶杯淺淺的呷了一口,緩緩道:“吾之所爲,皆奉行陛下之意志,至於其中究竟,暫且無可奉告。不過有一言可告知,無論如何,吾從未曾想過爲自己或是爲某一方謀求利益,至始至終,吾只效忠陛下。”

程咬金默然。

以他對李績的瞭解,可感受出此番話語皆乃肺腑之言,可越是如此,他卻越是狐疑。陛下已經駕崩,難道陛下當初便曾預見駕崩之後長安會發生叛亂,故此對李績有所交待?

這有些太過匪夷所思。

陛下的確英明神武、雄才偉略,堪稱古往今來少見之聖君,但若說能夠未卜先知,程咬金卻是不信的……

不過見到李績以及守口如瓶,也只能作罷:“你如何做,只需安排下來即可,某一切遵照你的命令行事。”

李績嘆息一聲,道:“吾又豈願這般?不過此事勢在必行,叛亂不可挽回,若能一舉剪除軍中奸佞逆賊,再大的犧牲卻也值得。”

程咬金自然明白軍中一旦發生叛亂意味着什麼,緊皺眉頭道:“若是打算先下手爲強,那就制定計劃之後迅速實施,莫要過多拖延。距離關中越近,叛亂所帶來的危害便越大,長通不如短痛。”

李績瞪了他一眼,道:“這如何使得?反跡未露,罪證全無,那便是不教而誅,本來不想造反的也得被逼着造反。不過也毋須着急,你只需暗中做好準備即可,最多也不過是抵達洛陽之前而已。”

如今那些人早已暗中謀劃起來,或許一時間並未下定決心,但只需自己稍作壓迫,勢必會引發那些人的警覺,進而立即發動。

程咬金見他再無它事,遂起身告辭。只是到了門口又站住腳步,回首問道:“軍中諸將……何人可以信任?”

他自然不會自我良好的以爲李績只將他一個人當作“正義之人”,但是具體有誰他需要知道,除去彼此協作之外,也能有針對性的採取防範措施,免得事到臨頭出了差錯。

孰料李績卻搖搖頭,一臉淡然:“除了你,這軍中吾誰也不敢相信。”

“哈!”

程咬金仰天打個哈哈,揶揄道:“老子是要感謝你英國公的信任,還是嘲諷你孤家寡人一個,舉世皆敵?”

李績悠悠道:“兵貴精不貴多,只要吾麾下左侯衛與你麾下左武衛堅定不移,定能震懾全軍、抵定乾坤!餘者皆屑小之輩,若着力拉攏,反而泄露機密,故而即便他們願意投靠過來,吾也謹慎用之。”

十六衛統御大唐軍隊精銳,但並非各個都兵強馬壯、戰力強悍,單純以戰力而論,一直以來便是左右武衛、左右侯衛爲第一檔,加上後來異軍突起、戰力飆升的右屯衛,餘者皆差了不止一籌。

眼下數十萬大軍,當然不可能皆是精銳,除去輜重、民夫、各地折衝府所轄軍隊之外,真正的精銳也不過二十萬,而李靖直屬的左侯衛加上程咬金麾下的左武衛便足有十萬之數。

所以只要這兩支軍隊不亂,餘者便翻不起太大的浪花,而這也是李績底氣所在……

*****

大軍啓程,依舊是慢慢悠悠,各路斥候彷彿依舊在前線一般四下齊出,數十萬大軍首尾相顧、陣列嚴整,無數運載糧秣軍械的車輛隨大軍緩緩前行,頂着漫天風雪向着孟津渡出發,由此渡過黃河抵達洛陽,而後向東過函谷關直抵潼關,過潼關而抵關中。

午時,抵達孟津渡。

所謂的“孟津渡”並非是一處渡口,而是在此地域之內位於黃河南岸一連串的渡口總稱。當年武王伐紂,會八百諸侯之地便在此。自西漢而始,便奉行“以關制河,以河衛關”之策,於黃河兩岸皆設立關隘,屯以軍隊。

大軍抵達黃河北岸,數十萬人蝟集於岸邊,旌旗如雲兵卒如沙,浩浩蕩蕩一望無際。

渡河之策早在半路便有預案,否則若是到了河邊再行商議各部隊過河之順序,怕是又能耽擱十天半個月……

只不過數十萬人蝟集於一處,固然事先制定了渡河規劃,但事到臨頭,卻依舊難免有所疏漏,導致相互擁擠、碰撞,爆發衝突。

:。:

第四十二章 人品低劣,能力卓絕第九百六十五章 勸諫皇帝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入城弔唁第四百一十八章 時也命也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造勢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網開一面第三百零二章 勸進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戰況危急第六十八章 雨夜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帝王心思(下)第4549章 欲奪兵權第三百七十二章 要挾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咄咄逼人第兩千三十九章 亦真亦假第一百三十一章 杜懷恭的悲傷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局勢困頓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高昌故人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表露心聲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病重第九百八十九章 你是驢子麼?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長樂的怨氣第二百四十七章 頗有深意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兇猛火力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決死一戰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何用出兵?大家發財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天生剋星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灰心喪氣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蘇我蝦夷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心思各異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敲打第三百六十七章 軍法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人選之爭第4552章 隔閡漸生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救星第八百二十二章 殺意第九百一十六章 丹室夜話(續)第九百一十六章 頓悟第六百二十二章 宿命孽緣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自相殘殺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第七百五十四章 君已入甕第九百六十五章 勸諫皇帝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陌刀陣第九百二十四章 寧可殺錯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大敲竹槓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窈窕淑女,吾欲求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不容樂觀第三千七十二章 內部決裂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海盜來襲 (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糧食哪兒去了?(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各有謀算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新羅動亂(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投降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王之忍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攻破衙署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不難第八百八十章 剽悍的臭丫頭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爭寵對手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大禍臨頭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現實很骨感第九百二十六章 高陽吃醋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大敗虧輸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封建天下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戰火再燃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長孫陰人的權謀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方亂局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以血還血,以儆效尤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龍首原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亂起第五百七十三章 上官儀第八百五十二章 混進羊羣裡的狼【求月票】第四百三十章 危機隱現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元氏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生命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宮城之戰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信心不足第一千零七章 亡命衝鋒第四百五十六章 身不由己第八百九十四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揚帆出海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勾結外敵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太子的煩惱第六百九十二章 行路難!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價高者得第七百四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人要有敬畏,沒有誰可以爲所欲爲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太子作證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擺上檯面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房俊去哪兒了?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隋兵俘虜第五百零一章 託付重任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回紇可汗第五百三十七章 守成之主第六百一十三章 才高九鬥?(上)第二十一章 袁天罡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梟雄末路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脫離險地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天人感應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血戰玄武門(中)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高陽之怒(中)
第四十二章 人品低劣,能力卓絕第九百六十五章 勸諫皇帝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入城弔唁第四百一十八章 時也命也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造勢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網開一面第三百零二章 勸進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戰況危急第六十八章 雨夜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帝王心思(下)第4549章 欲奪兵權第三百七十二章 要挾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咄咄逼人第兩千三十九章 亦真亦假第一百三十一章 杜懷恭的悲傷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局勢困頓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高昌故人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表露心聲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病重第九百八十九章 你是驢子麼?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長樂的怨氣第二百四十七章 頗有深意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兇猛火力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決死一戰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何用出兵?大家發財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天生剋星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灰心喪氣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蘇我蝦夷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心思各異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敲打第三百六十七章 軍法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人選之爭第4552章 隔閡漸生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救星第八百二十二章 殺意第九百一十六章 丹室夜話(續)第九百一十六章 頓悟第六百二十二章 宿命孽緣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自相殘殺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第七百五十四章 君已入甕第九百六十五章 勸諫皇帝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陌刀陣第九百二十四章 寧可殺錯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大敲竹槓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窈窕淑女,吾欲求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不容樂觀第三千七十二章 內部決裂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海盜來襲 (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糧食哪兒去了?(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各有謀算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新羅動亂(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投降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王之忍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攻破衙署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不難第八百八十章 剽悍的臭丫頭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爭寵對手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大禍臨頭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現實很骨感第九百二十六章 高陽吃醋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大敗虧輸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封建天下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戰火再燃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長孫陰人的權謀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方亂局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以血還血,以儆效尤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龍首原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亂起第五百七十三章 上官儀第八百五十二章 混進羊羣裡的狼【求月票】第四百三十章 危機隱現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元氏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生命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宮城之戰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信心不足第一千零七章 亡命衝鋒第四百五十六章 身不由己第八百九十四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揚帆出海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勾結外敵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太子的煩惱第六百九十二章 行路難!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價高者得第七百四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人要有敬畏,沒有誰可以爲所欲爲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太子作證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擺上檯面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房俊去哪兒了?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隋兵俘虜第五百零一章 託付重任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回紇可汗第五百三十七章 守成之主第六百一十三章 才高九鬥?(上)第二十一章 袁天罡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梟雄末路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脫離險地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天人感應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血戰玄武門(中)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高陽之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