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長孫陰人的權謀

太極宮內,李二陛下將幾位宰輔召集過來開會。

年關將近,以往都是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時候,今年卻是麻煩事一樁接這一樁。先是高句麗遣使請求冊封高藏爲高句麗王,接着郭孝恪在西域兵敗身死導致西域局勢糜爛,再然後堂堂京兆尹、華亭侯、封疆大吏之首的房俊居然在長安城內鬧市遭遇刺殺……

李二陛下的怒火已然瀕臨爆發的邊緣。

三位宰輔亦是一時沉默。

良久,岑文本說道:“陛下,如今首要之事便是西域的策略,倒底是撫是剿,若是安撫爲主,有誰繼任安西都護之職?若是剿滅爲主,又有誰前往西域主持大局?”

西域不靖,則關中難安,兩者看似距離遙遠,實則脣齒相依,半點不可疏忽大意。

現在西域局勢糜爛,焉耆、龜茲等國反叛,大月氏、柔然等國冷眼旁觀立場不定,高昌城已然是獨木難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在突厥、焉耆、龜茲的聯軍功績之下淪陷,這對於大唐來說絕對不是不可承受之後果。

房玄齡淡然道:“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單純的安撫已然全無用處,必須在西域狠狠的打一仗,將郭孝恪丟掉的軍威和尊嚴都打回來,不然如何震懾羣倫、號令西域三十六國?但是大規模的出兵亦不現實,畢竟現在帝國的軍事力量全部東傾,若是貿然轉而攻略西域必然靡費巨大且喪失士氣。依老臣看來,不若剿撫並用,雙管齊下,一方面聯絡大月氏、柔然等態度曖昧的部族許以條件一個個拉攏,一方面集中兵力強勢攻打焉耆、龜茲等國,務必一戰而定,則西域必可回覆之前的安穩。”

李二陛下緩緩點頭。

這纔是老成謀國之言,取捨之中不偏不倚,面面俱到。

長孫無忌則有些出神。

西域是撫是剿都無所謂,反正房玄齡必然和岑文本站在一起支持李二陛下打壓關隴集團,就算出兵征剿,關隴集團一系的武將也不可能擔當重任。

高句麗王是誰更與他沒有任何關係……

至於房俊被刺殺一事,死掉自然最好,沒死也沒什麼大不了,這場波及整個關中的鬥爭的雙方是關隴集團與李二陛下,房俊只不過是一個馬前卒,是李二陛下手裡的刀,他的死活無關大局,鬥爭還是要繼續。

長孫無忌所擔憂的是政事堂的構成。

一共三個人,房玄齡和岑文本還同氣連枝打壓自己,這日子怎麼過?自己雖然是當朝宰輔,但是實際上在政事堂裡一句話都說不算,完完全全就是個擺設,這簡直就是個笑話……

怎麼進諫才能讓李二陛下答允增加政事堂的人數呢?

頭痛啊……

長孫無忌神遊物外,李二陛下也不理他。

對於長孫無忌的種種作爲,李二陛下心裡憤恨算不上,不滿總是有的。朕器重你親近你,結果你就這麼兩邊和稀泥將家族的榮譽置於國家榮譽之上,難道你心中就不會愧疚?

沒有朕,沒有大唐,你長孫家族會有如今顯赫一時的超然地位?而長孫無忌現在分明是捨本逐末,他在乎的只有家族能不能將輝煌富貴延續下去,卻無視唯有大唐強盛纔有長孫家族的福澤綿長……

聰明人犯起糊塗來,格外令人惱火!

李二陛下問道:“接任安西都護一職者,諸位以爲誰最適合?”

岑文本與房玄齡對視一眼,前者說道:“回陛下,微臣認爲英國公、兵部尚書李績最爲合適。”

房玄齡附和道:“老臣附議。”

長孫無忌回過神來,亦沒有反對:“臣也認爲英國公最合適。”

這句其實是廢話,無論他贊成亦或反對都沒什麼用,三票之中兩票贊成,他反對又有什麼用?

少數服從多數,這就是政事堂的規矩!

其實長孫無忌哪裡願意讓李績前往西域?李績與山東世家的聯繫千絲萬縷,與關隴集團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雙方敵對的態勢遠遠勝過合作,幾乎凡是他長孫無忌贊成的,李績統統都要反對……

可他若是反對,出了丟損顏面之外又能如何?

改變不了大局。

故此,長孫無忌又續道:“只是西域局勢糜爛,即便以英國公之文韜武略亦無法在一時半刻之內穩定大局,微臣提議在衆皇子之中擇一聰慧之人陪同英國公前往西域,一則可以幫助英國公處理軍務,一則亦可鍛鍊陛下諸位皇子的能力。吾等之輩終究會老去,天下風雲激盪從來亦不會有風平浪靜之時,若是將來朝中人才青黃不接遇事無人可用,豈不煩惱?這天下是陛下的,將來亦是陛下衆位皇子的,何不現在就鍛鍊皇子們的能力,將來方能撐得起這老大帝國?”

李二陛下甚是欣慰。

正如長孫無忌所說,等他百年之後,這錦繡河山皆要傳到自己的兒孫手中。說到底,他李家纔是這諾大帝國君臨天下的真正主人!

現在儲君之位穩固,自己亦不曾再動過易儲之心思,衆位皇子自然也就偃旗息鼓,不再妄想。若是當真能夠如長孫無忌所言將諸位皇子的能力培養起來,未來兄弟齊心治理大唐,豈不是最完美的結局?

哪怕那個時候自己埋入皇陵,怕是亦會心滿意足!

況且知子莫若父,自己的兒子能力如何,他這個做父親的怎會不清楚?令他驕傲的是,他的任何一個兒子拎出來都當得起一句年青俊彥的讚賞,哪怕是最渾不吝的齊王李佑,沉下心辦事的時候亦能有着出色表現,更遑論比他遠遠優秀的多的太子、吳王、魏王。

甚至就連幾個小的諸如蜀王晉王,都展露出超人一等的學識和能力!

的確值得培養……

李二陛下看着房玄齡和岑文本,問道:“二位以爲輔機之提議如何?”

這種事情誰會反對?

爹打江山兒坐殿,這是千古不易的至理,反正整個大唐都是人家的,只要不是瞎折騰動搖國本,何苦妄作惡人?

二人皆道:“臣等附議。”

李二陛下捋須微笑:“那諸位且看看,誰輔佐英國公去西域爲佳?”

房玄齡和岑文本稍作沉吟,長孫無忌已然說道:“依微臣看來,魏王泰最佳。”

李二陛下稍稍點頭,李泰是他最喜愛的兒子,才學能力樣樣出類拔萃。心中滿意,不過並未敲板定論,而是看着房玄齡和岑文本,他尊重宰輔的意見,若是這兩人反對,他心裡不會太舒服,但是不會一意孤行。

房玄齡與岑文本稍做沉思,齊聲道:“臣等附議。”

長孫無忌見到李二陛下喜色顏動,趁熱打鐵道:“帝國現在日新月異繁華昌盛,諸多新生事物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吾等老臣已然漸漸感到心力交瘁,難以爲繼。陛下,依老臣之間,何必趁着吾等尚未老去之時,對新生代的官員多多培養、多多扶持,使得更多的年青官員可以同衆位皇子一般經受歷練,異日亦可成爲中流砥柱,保扶大唐順利過渡?”

房玄齡與岑文本對視一眼,皆看出雙方眼底的隱憂。

長孫陰人不說話則已,一說話就專挑陛下愛聽的說,定然有所圖謀……

可是這種事情正是每一個政權都必須經歷的更新換代,這個時候培養年青官員能夠更有利未來政權的平穩過渡,否則等到這一茬名臣武將老去,新生代卻因爲缺乏歷練導致青黃不接,豈不是朝政動盪、天下飄搖?

李二陛下沉默一下,看着長孫無忌問道:“輔機有話,當可明言。”

長孫無忌拱手道:“諾!老臣請陛下下詔,將皇子當中如太子、吳王等,將老臣當中如李績、褚遂良等,將年青官員如馬周、房俊等,調入政事堂,賜予其參政之權。”

房玄齡一揪鬍子,心裡大罵:這個老東西,果然陰險!

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魏徵病危(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黑齒常之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是生是死?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寶寶心裡苦,卻又說不出第四百八十七章 挑撥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龍首原上(續)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道不同,酒亦不同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晉王必敗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大發雷霆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無恥之尤第三千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之爭第一千零五章 郭孝恪的機會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小姨子們第八百三十章 仁義之君(上)第七百八十四章 海戰(第一章求票)第三章 復仇狂魔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談判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這是早有預謀啊!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春雨第五十五章 馬踏韓王府第四百七十二章 閒情第七十二章 通敵叛國第七百八十四章 演一場戲(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並肩攜手第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4265章 心有定計第一百六十一章 姑娘與丫鬟第三百二十六章 達成默契第九百八十三章 梟雄手段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叛軍齊聚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貼心小姨子第六百七十七章 搞大發了!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推卸責任第七十七章 雙喜臨門第七百八十六章 示敵以弱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胡人將領第兩千九十一章 父子之間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黃瓜的功用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武德北門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王族末日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商稅施行第六百九十章 道不同第四百八十四章 背後第六百八十九章 隱藏之患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謀劃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填膺第八百零五章 避暑【第四更求月票】第八百八十六章 百姓之父母第三千八十九章 戰略撤退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長樂被擄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零三章 背後的刀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朝興滅因君起第八百八十二章 事後收尾第七十七章 動盪第七百三十八章 斷其根源第二百七十七章 皇帝勸說第二百零一章 束手無策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衆矢之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剖白心跡第4278章 轉敗爲勝第九百二十五章 馮盎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遇刺第四百九十三章 滿門喜慶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混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入宮求情第七百九十二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八百六十二章 滅門(中)第兩千四十三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逆轉之機第一百五十章 忠告第七百一十章 照價賠償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誅心!第三千一百四十四章 忠君?忠國?第兩千七十七章 君臣反目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貨幣改革,金本位制第兩千九十九章 投其所好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商稅施行第六百章 下有對策(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妥協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前途未卜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本宮要降服房俊第四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八百四十章 野心膨脹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危急存亡第4548章 斬盡殺絕第兩千四十四章 大相徑庭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訛人?本宮也會!(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俘虜第一百一十四章 陣前議事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動作第三百三十一章 諜報之王(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爭執不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不容樂觀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各懷機心第五十六章 追殺第一千零五章 郭孝恪的機會第一百三十六章 擺鐘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爹是XX第八百四十七章 各懷心思
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魏徵病危(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黑齒常之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是生是死?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寶寶心裡苦,卻又說不出第四百八十七章 挑撥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龍首原上(續)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道不同,酒亦不同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晉王必敗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大發雷霆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無恥之尤第三千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之爭第一千零五章 郭孝恪的機會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小姨子們第八百三十章 仁義之君(上)第七百八十四章 海戰(第一章求票)第三章 復仇狂魔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談判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這是早有預謀啊!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春雨第五十五章 馬踏韓王府第四百七十二章 閒情第七十二章 通敵叛國第七百八十四章 演一場戲(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並肩攜手第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4265章 心有定計第一百六十一章 姑娘與丫鬟第三百二十六章 達成默契第九百八十三章 梟雄手段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叛軍齊聚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貼心小姨子第六百七十七章 搞大發了!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推卸責任第七十七章 雙喜臨門第七百八十六章 示敵以弱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胡人將領第兩千九十一章 父子之間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黃瓜的功用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武德北門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王族末日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商稅施行第六百九十章 道不同第四百八十四章 背後第六百八十九章 隱藏之患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謀劃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填膺第八百零五章 避暑【第四更求月票】第八百八十六章 百姓之父母第三千八十九章 戰略撤退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長樂被擄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零三章 背後的刀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朝興滅因君起第八百八十二章 事後收尾第七十七章 動盪第七百三十八章 斷其根源第二百七十七章 皇帝勸說第二百零一章 束手無策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衆矢之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剖白心跡第4278章 轉敗爲勝第九百二十五章 馮盎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遇刺第四百九十三章 滿門喜慶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混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入宮求情第七百九十二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八百六十二章 滅門(中)第兩千四十三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逆轉之機第一百五十章 忠告第七百一十章 照價賠償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誅心!第三千一百四十四章 忠君?忠國?第兩千七十七章 君臣反目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貨幣改革,金本位制第兩千九十九章 投其所好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商稅施行第六百章 下有對策(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妥協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前途未卜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本宮要降服房俊第四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八百四十章 野心膨脹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危急存亡第4548章 斬盡殺絕第兩千四十四章 大相徑庭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訛人?本宮也會!(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俘虜第一百一十四章 陣前議事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動作第三百三十一章 諜報之王(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爭執不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不容樂觀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各懷機心第五十六章 追殺第一千零五章 郭孝恪的機會第一百三十六章 擺鐘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爹是XX第八百四十七章 各懷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