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心腹隱患

內閣位於皇城午門右則的文華殿附近,此刻,內閣門外的臺階上已經堆了一層薄薄的雪屑,又被檐流滴得坑坑窪窪的。

屋內的火爐中燃着上等的無煙京炭,熊熊的炭火使四周暖意融融。

此刻,內閣首輔楊廷和,華蓋殿大學士樑儲正在處理通政使司送上來的各地奏本。

正德十五年內閣輔政大臣只有四人,分別是首輔楊廷和、次輔樑儲、文淵閣大學士蔣冕、以及東閣大學士毛紀,後兩者去年隨天子南巡,如今還逗留在應天府(南京)未歸。

所以,作爲留守的閣臣,楊廷和與樑儲的工作壓力都很大,從年初六開始便回到內閣處理堆積如山的奏本了。

楊廷和表字介夫,四川新都人,今年已經六十歲,但依舊頭髮黑亮,精神健鑠,長得眉目疏朗,氣質儒雅,看得出年輕時候肯定是個風度翩翩的帥哥。

事實確也如此,而且楊廷和還是個神童,十二歲參加鄉試便中了舉人,十九歲中進士,這個紀錄至今還沒人打破。

另外,楊廷和還是帝師,當今天子朱厚照還是太子時他便擔任東宮侍講,教授太子學問,正德二年入閣參贊機務,正德七年接替李東陽成爲內閣首輔,可以說一直平步青雲。

楊廷和爲人練達,性情穩重而有法度,毫無疑問是個能吏,當今天子雖然寵信宦官,以及江彬、錢寧之流的佞臣,但對楊廷和卻極爲倚重,一切政務都放心交給他打理。

此時,楊廷和審閱着各地的奏本,眉頭卻是越皺越深,因爲已經有好幾封奏本上報發生民亂了,幸而都是小規模的民變,當地官府已經輕鬆撲滅了。

作爲內閣首輔大臣,楊廷和自然明白各地民變此起彼伏的根源,都是因爲失地的流民太多所至,其中以京城周邊、山東、河南等地積聚的流民最多,老百姓生活沒有着落,自然便容易生出事端來。

事實上,流民問題已經成爲明廷現階段的心腹大患,全國流民多達六百多萬,佔到總人口的十分之一,這足以危及明朝的統治,一旦民變大規模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而且,造成流民日益增多的原因正是土地兼併嚴重,各地藩王豪強不斷地侵吞民田、官田,甚至是衛所軍屯的土地。其中最大的土地侵佔者其實是當今天子,內官太監以進貢之名侵佔大量的民田建立皇莊,多達十數萬頃。

要知道特權階層是不用納稅的,地方豪強大量侵佔了民田後,官府稅收自然就銳減了,爲了完成徵稅任務,地方官不得不把這部分稅收攤派到其他有田的農民頭上,導致這些農民不堪重負,乾脆棄田逃跑成爲流民。如此惡性循還,從而造成流民越來越多。

然而,楊廷和雖然明白問題的根源所在,但顯然沒意識問題已經嚴峻成這種程度,就算意識到了,他也沒魄力去糾正,因爲牽涉到太多人的利益了,其中就包括當今天子、各地的藩王、還有朝中的權貴,可想而知阻力有多大,弄不好會落得個抄家滅族的下場。

楊廷和與樑儲正批閱着奏本,這時一名穿着緋紅官袍的官員進了內閣,正是翰林學士兼禮部右侍郎(正三品)石珤。

“見過兩位大人!”石珤向楊樑二人行禮道。

樑儲擱下筆微笑道:“石侍郎來了!”

楊廷和則批完手頭那份奏本才擱筆道:“石侍郎坐吧!”

石珤聞言這纔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下,足見楊廷和作爲內閣首輔的權威。

石珤坐落後,自有茶童奉上香茗。楊廷和開門見山地道:“皇上派內官傳了口諭,命叔厚(樑儲)和石侍朗主持今科會試。”

石珤連忙站起來恭敬地道:“臣領皇命,自當竭盡全力,鞠躬盡瘁。”

楊廷和點頭道:“嗯,叔厚,你和石侍郎商量一下同考官的人選吧。”

楊廷和說完便繼續批閱奏本,樑儲去主持會試後便剩他一個人打理內閣了,恐怕更要忙得焦頭爛額。

樑儲站起來微笑道:“石侍郎,咱們到文華殿去商量會試的事宜吧,免得打擾到介夫。”

樑儲表字叔厚,今年六十有九,比楊廷和還要大九歲,廣東順德人,徐晉昨天遇到的廣東籍舉子樑寬正是樑閣老的同鄉同族。

樑儲爲人正直而寬厚,有君子之稱,當初本是他任內閣首輔,但他自認能力不及楊廷和,主動把首輔之位讓出,成爲一時佳話。

樑儲和石珤到了文華殿,兩人便開始商量主持會試的事宜。

會試在二月初九舉行,共需要兩名主考官(稱總裁),還需要十八名同考官。皇上親自任命了樑儲和石珤爲主考官,而同考官則由樑儲和石珤兩人商量決定。當同考官選出來後,所有考官都必須搬到貢院中暫住,然後一起商量出題事宜,期間不得離開貢院,不得接觸考生,以防有人徇私泄露題目。

很快,樑儲和石珤便敲定了會試的同考官人選,並且列了名單派人通知入選的官員明天到貢院報到集合。

公事談完了,石珤便直言道:“樑公,眼看會試在即,皇上還滯留金陵,當上疏促請。”

正常情況下,會試考完的下一個月,也就是三月份舉行殿試,而殿試的主考官實際是皇上,要是皇上不在京中,這殿試自然就沒辦法舉行了。

樑儲不由無奈道:“石侍郎,老夫和介夫(楊廷和)促請的奏本已經去了不止數十疏,皇上置之不理,爲之奈何!”

石珤皺着眉道:“豈有此理,肯定是那幫佞臣閹黨盅惑皇上游樂不歸。蔣閣老,毛閣老身爲隨駕閣臣,有失職之過!”

石珤口中的蔣閣老和毛閣老,正是這次隨天子朱厚照南巡的兩名內閣大臣蔣冕和毛紀。

樑儲不由苦笑道:“他們未嘗沒有勸諫,只是皇上性子執拗罷了。”

石珤沉吟不語,不過看得出依舊神色不滿。本來,以石珤禮部侍郎的地位,根本沒資格非議閣臣,但此人以正直敢言著稱,是個硬骨頭的,甚至當面指責過當今天子朱厚照不務正業,所以更遑論內閣大臣了。

……

昨夜冷雪夾雨,徐晉摟着小婉溫軟的嬌軀,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醒來,打開門一看,發現滿院的銀裝素裹,庭樹假山上都結了一層冰雪。

二牛和大寶包裹得嚴嚴實實,正在院中剷雪除冰,活像兩隻肥大的螃蟹,呼哧哧地喘着白氣。

此時,月兒提着一桶熱水吃力地從廚房的方向走回來,結果差點就摔了一跤,徐晉急忙上前幫忙,一邊教訓道:“小心點兒,仔細把門牙給磕掉了,老爺可沒本事給你補牙,回頭提水的活兒不用你幹了!”

美婢甜甜地白了徐晉一眼,撅嘴道:“老爺,屋裡就人家一個使喚的丫頭,我不幹難道要夫人動手!”

徐晉一想也對,看來自己應該添加幾個使喚的僕人了,回頭讓大寶留意一下才行。

洗漱完畢,吃過早餐後,徐晉在嬌妻美婢的服侍下穿上了棉袍披風,然而帶着二牛出門前往江西會館。

當徐晉進了江西會館,竟然在走廊中碰到了龔享,另外還有蕭晚和周煦,如此,當日在鹿鳴宴上“狙擊”徐晉的鐵三角便到齊了。而且,另外還有一名陌生的舉子,徐晉並不認識,估計也是江西往屆的舉人。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只要獲得舉人的身份,不用再參加複試,每一屆會試都可以報名參加。因此,本來江西去年的鄉試才錄取四十五名的新科舉人,但這次來京參加會試的江西籍舉子卻多達一百多人,過半人是往屆,甚至是前幾屆的舉子。

龔享見到徐晉頓時黑着臉不作聲,昨天他本來想借着踩除晉刷名氣,結果被老實人黃大燦訓斥了一頓,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得了個心胸狹窄的聲名。

“原來是徐解元到了!”周煦和蕭晚雖然有點不自然,但還是拱手行禮打招呼。

徐晉從容還禮,彼此很沒營養地寒暄了幾句便錯身而過。那名陌生舉子嘆道:“原來此人就是徐四元啊,倒是年輕得很,後生可畏,對了,他不住在會館裡?”

周煦搖頭道:“據說徐解元這次進京帶了家眷,自己在明時坊買了一座宅子。”

陌生舉子乍舌道:“嘖嘖,這明時坊的宅子可不便宜,敢情這位徐解元還是有錢的主兒,不得了!”

蕭晚淡淡地道:“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宋兄,咱們走吧!”

陌生舉子酸道:“蕭兄所言極是,咱們還是去三流酒家喝咱們三流的濁酒去!”

不患貧而患不均,數千年下來,仇富始終是國人的共性,覺得別人之所以富有,並不是因爲別人比自己勤勞聰明,而是別人通過不正當的手段掠奪了財富而已。

第227章 議擒寧書第349章 突發民變第1063章 君子與小人第598章 追擊第648章 太湖泛舟第490章 公主出城第519章 倭寇第08章 郭夫子第215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1106章 廷議(中)第1051章 君臣相見第422章 火焰第940章 請君入甕(下)第851章 上黑台山第37章 小財迷第500章 火兒第1186章 明日開戰第1294章 同舟共濟第02章 要糧第1196章 烽火示警第838章 薛護衛……第311章 妖言惑衆第100章 芳心暗許第1186章 明日開戰第166章 裝孫子第1102章 十年第666章 無題第1102章 十年第1003章 李大義的陰險第156章 皇帝之寶第476章 再下一帖第1207章 又生一計(下)第1103章 共識第14章 進城偶遇第1341章 北靖王二破敦煌第139章 一線希望第351章 要留清白在人間(求票)第96章 羣匪覆滅第123章 一泡黃尿射贛江第1095章 碾壓式打擊第846章 震怒第387章 徐家有喜第1060章 永淳的天賦第287章 請帖,紅豆(兩張合一)第404章 組建親軍第615章 大明寺事件(中)第916章 一支穿雲箭,天津!第1305章 娶了個老婆而已第705章 戰力很強,問題不少第238章 密鑼緊鼓,殺機!第1255章 賈閣老雄起(中)第860章 先下手爲強第766章 師徒夜話第190章 銷售火爆第914章 徐總督火燒通州(上)第567章 全城搜捕第238章 密鑼緊鼓,殺機!第415章 新泰會戰(上)第1237章 出使第414章 大膽想法第1358章 大反攻(完)第02章 要糧第698章 遇險,城門不開第901章 參見大帥第965章 大明第一鬼才第211章 兵臨城下第1178章 惹了麻煩第928章 先下手爲強(中)第116章 青青子衿第370章 疙瘩瘟第84章 徐大忽悠第317章 這貨,不好惹!第721章 斷橋殘雪第233章 窩裡鬥(兩張合一)第837章 冰妞兒被擒第732章 困獸猶鬥第1319章 北靖王是信人第654章 有鬼第251章 衝突第264章 鹿鳴宴(下)第768章 大肆封賞第222章 登門探望第683章 草民有冤第825章 摩拳擦掌第05章 笨鳥先飛第682章 言出必行徐總督第564章 花魁大賽前夕第1293章 殺出宮門第277章 風雪破廟(下)第1179章 黎朝遺臣第856章 暗探第818章 人事震動(上)第1019章 兵分三路(完)第1363章 怨憤第576章 同是淪落人第235章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第473章 一個故事第412章 圍剿隔馬山(完)第1348章 你追我趕第32章 試食(求票)
第227章 議擒寧書第349章 突發民變第1063章 君子與小人第598章 追擊第648章 太湖泛舟第490章 公主出城第519章 倭寇第08章 郭夫子第215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1106章 廷議(中)第1051章 君臣相見第422章 火焰第940章 請君入甕(下)第851章 上黑台山第37章 小財迷第500章 火兒第1186章 明日開戰第1294章 同舟共濟第02章 要糧第1196章 烽火示警第838章 薛護衛……第311章 妖言惑衆第100章 芳心暗許第1186章 明日開戰第166章 裝孫子第1102章 十年第666章 無題第1102章 十年第1003章 李大義的陰險第156章 皇帝之寶第476章 再下一帖第1207章 又生一計(下)第1103章 共識第14章 進城偶遇第1341章 北靖王二破敦煌第139章 一線希望第351章 要留清白在人間(求票)第96章 羣匪覆滅第123章 一泡黃尿射贛江第1095章 碾壓式打擊第846章 震怒第387章 徐家有喜第1060章 永淳的天賦第287章 請帖,紅豆(兩張合一)第404章 組建親軍第615章 大明寺事件(中)第916章 一支穿雲箭,天津!第1305章 娶了個老婆而已第705章 戰力很強,問題不少第238章 密鑼緊鼓,殺機!第1255章 賈閣老雄起(中)第860章 先下手爲強第766章 師徒夜話第190章 銷售火爆第914章 徐總督火燒通州(上)第567章 全城搜捕第238章 密鑼緊鼓,殺機!第415章 新泰會戰(上)第1237章 出使第414章 大膽想法第1358章 大反攻(完)第02章 要糧第698章 遇險,城門不開第901章 參見大帥第965章 大明第一鬼才第211章 兵臨城下第1178章 惹了麻煩第928章 先下手爲強(中)第116章 青青子衿第370章 疙瘩瘟第84章 徐大忽悠第317章 這貨,不好惹!第721章 斷橋殘雪第233章 窩裡鬥(兩張合一)第837章 冰妞兒被擒第732章 困獸猶鬥第1319章 北靖王是信人第654章 有鬼第251章 衝突第264章 鹿鳴宴(下)第768章 大肆封賞第222章 登門探望第683章 草民有冤第825章 摩拳擦掌第05章 笨鳥先飛第682章 言出必行徐總督第564章 花魁大賽前夕第1293章 殺出宮門第277章 風雪破廟(下)第1179章 黎朝遺臣第856章 暗探第818章 人事震動(上)第1019章 兵分三路(完)第1363章 怨憤第576章 同是淪落人第235章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第473章 一個故事第412章 圍剿隔馬山(完)第1348章 你追我趕第32章 試食(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