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新泰會戰(上)

大明正德十六年十月初七,大晴天,當朝陽從地平線下噴薄而出時,明軍由南門和東門對新泰城同時發動猛攻。

在激越的金鼓聲中,明軍的拋石機、火炮、牀弩火力全開,但見巨石、炮彈、鐵矛漫天呼嘯,新泰城頭上的賊兵當場被轟炸得人仰馬翻,慘叫和哭喊聲響作一片,傾刻死傷不少。

咣咣咣……

牀弩激發出來的鐵箭帶着讓人膽寒的尖嘯,劃過近百米的距離,像切豆腐一般深深地刺進城牆的青磚之中,激起的火星四濺。那一排排插在城牆上的鐵箭,最終會成爲明軍往上攀爬的階梯。

“殺呀,衝呀!”

明軍喊殺着衝向城牆跟,前仆後繼地往城頭上攀爬,一架架攻城梯和箭樓也被推到了城下,慘烈的血戰拉開了序幕……

城頭的賊兵吆喝着將滾木擂石往下扔,或傾倒滾燙的熱油和糞水,不斷有攀城的明軍慘叫着掉下去,摔死摔傷者無數。

戰爭是殘酷的,要麼殺死敵人取得勝利,要麼被敵人殺死,成爲無定河邊骨。攻城戰尤其殘酷,進攻的一方得拿出數倍的人命去填,當然,這是在忽略雙方裝備差距的情況下。

一場慘烈的大戰從拂曉持續到正午,明軍的攻勢雖然很猛烈,但賊兵的防守也十分頑強,所以明軍沒能攻上城頭,只能退下埋鍋做飯休息。

下午,戰鼓再度擂響,憋了一股勁的明軍將領親自近前督戰,明軍隨即發動了更加兇猛的進攻,數度攻上了牆頭,可惜後續支援跟不上,均被趙全丘富等白蓮教高手率衆打退了,最終只能無功而返。

黃昏,殘陽如血,明軍扛擡着死傷的同伴如潮水般退去,城頭上的賊兵見狀都鬆了口氣,不過卻沒人歡呼,因爲實在歡呼不起來。

此刻的城頭已經被明軍的拋石砸得百孔千瘡,有幾段女牆甚至被砸塌了,放眼望去,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屍體,有些屍體血肉模糊,已經辨不出人形了;缺胳膊少腿的傷兵正在呼天搶地的慘嚎,簡直如人間煉獄。

話說這些參與造反的賊兵大多是流民,當初加入只是爲了分錢分糧,分到錢糧後自然熱情高漲,但是一場慘烈的大戰徹底將他們打回了原形,此刻士氣低落無比。

趙全身上的衣服還沾有鮮血,沉着臉在城頭上巡視,跟在他身後的丘富等人同樣神色凝重,完全沒了戰前的輕鬆和僥倖。

之前孟倫形容明軍攻城的火力有多猛時,丘富還出言嘲諷來着,但此時卻連屁都不敢放了。正所謂眼見爲實,現在大家都心知肚明,明軍今天雖然被打退了,但卻數次攻上了城頭,若明天再來猛攻,大家估計守不住。

趙全率着一衆骨幹從城頭東面巡視到南面,目光又落在明軍大營上空那面高高飄揚的玄黃團龍旗上,眼中厲芒一閃而過,回頭對丘富等人低聲地吩咐了幾句。

很快,新泰城的北門和西門悄然打開,數騎快馬分別朝泰安和萊蕪的方向急馳而去。

趙全本來還猶豫着要不要執行那個大膽的想法,畢竟太冒險了,但是今日一戰讓他意識到義軍和明軍的差距,惹繼續固城死守,最終只會飲恨,所以他決定冒險一試。若是僥倖成功了,義軍不僅能打破明軍的合圍,還能一舉消滅徐晉所部,從此聲威大振。

另外,只要消滅了徐晉,義軍便能揮師南下,輕易如舉地佔領整個兗州府,屆時義軍的實力絕對像滾雪球一樣壯大。而且,兗州府南面就是富庶的南直隸,拿下南直隸,佔領金陵,那便等於半壁江山入手了,何其快哉!

趙全正在城頭打着他的如意算盤,徐晉此時卻在巡視軍營,慰問傷兵。

此刻的傷兵營外架起了上百口鐵鍋,紗布在鐵鍋中咕嚕咕咕地冒着血水,充分的殺菌消毒能有效地防止傷口細菌感染,降低傷兵死亡率。

營帳內,數名軍醫正在緊張地替傷兵縫合傷口。話說當年寧王造反時,徐晉便在軍中使用了縫合傷口的方法來醫治重傷的士兵,後來王守仁覺得這方法管用,便上疏朝廷,建議在軍中推廣此法,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傷口縫合法已經在大明軍隊中得到普及,着實挽救了不少士兵的性命。

要知道在縫合法出現之前,每打一場仗都會有大量的士兵因爲創口過闊失血而死,有些傷兵即使僥倖止住血,但癒合起來太慢,最後因爲傷口感染,受盡折磨後,在痛苦中死去。

“參見欽差大人!”

一衆軍醫見到徐晉,都立即停下手來恭敬地行禮,別人或許不知,但這些軍醫都知道,傷口縫合法就是眼前這位年輕的欽差大人發明的,功德無量啊!

徐晉點了點頭道:“大家不必管我,請繼續爲受傷的弟兄醫治。”

徐晉慰問完傷兵便回到帥帳,一衆將領已經在此等候了。徐晉也不廢話,直接問了傷亡的統計結果,然後便讓衆將總結得失,討論明天的仗該怎麼打。

今天明軍的傷亡有點大,陣亡三百餘人,輕重傷者加起來過千之衆,不過,攻城一方本來就吃虧,傷亡大些也屬正常,所以徐晉並沒有責怪諸將,反而盛讚了諸將作戰英勇,還宣佈給予今天衝上的城頭官兵重賞,真金白銀當場下發。

徐晉的態度無疑讓全軍將士大受鼓舞,一個個摩拳擦掌,誓言明天一舉拿下新泰城,擒殺白蓮妖人趙全一夥。

……

今天新泰城這邊的戰鬥打得如火如荼,另外幾路明軍也沒閒着。

西邊,剛剿滅了隔馬山的臨清衛和泰安衛,在接到徐晉的命令後,立即就出兵泰安城,駐紮在泰安城的西城門外,牽制城中的王堂所部。

北邊,駐守在青石關的青州衛也出兵萊蕪,在萊蕪城北安營紮寨,牽制城中的五千賊兵。

南邊,接到徐晉命令的徐州衛正在往泗水縣急趕。

唯一的例外就是濟南衛,濟南衛在接到徐晉的命令後並沒有繼續南下,而是駐留在泰安城北邊七十里外的柳埠鎮。

話說濟南城是山東省的省府所在,乃一省的行政中心,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揮使司均在濟南城中,而鎮守太監羅祥的駐地就在濟南城的東郊。

濟南衛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或許是顧及濟南城的安全吧,並沒有按照徐晉的命令兵臨泰安城下,而是走到距離泰安城七十里的柳埠鎮就停下了,因爲從柳埠鎮返回濟南城也就六十七裡,一旦有個風吹草動便可以立即回緩。

第879章 俺答伐明,冰馨身份(兩章合一)第692章 談判第111章 福將第309章 佛朗機貢使(求票)第786章 織田秀吉第1194章 風靡西域第882章 利益分配第695章 定海受阻第369章 賭約,薛護衛第114章 送嫁妝第1226章 敦煌血戰(上)第381章 拿下第1353章 撿了個便宜第521章 高手第1261章 嘉獎的怨念第61章 寧王世子第02章 要糧第128章 少年一曲臨江仙(求票求訂閱)第346章 冰山一角第922 廣寧門第661章 困局難破第1299章 雪後登門第1132章 閣臣第1094章 削他第714章 百業蕭條第1284章 不虛此行第1211章 遣使修好第432章 天道好還第998章 絆馬排釘第526章 人情往事第885章 准奏,擇日問斬第182章 重陽出遊第516章 三個主事,借力打力第216章 馳援第759章 封侯非我意,但使海波平(求票)第39章 偷書第629章 豬圈秘洞(第三更)第1216章 瓜茶夜話(上)第732章 困獸猶鬥第560章 一百萬兩(兩章合一)第621章 營救第1239章 硬茬第572章 同流合污第819章 人事震動(中)第256章 籌碼,宴請第439章 想要什麼交待?第1132章 閣臣第92章 不掉鏈子劉縣令第674章 夜襲,大帥駕到(下)第1350章 出大事了第582章 花魁大賽(下)第610章 方向——揚州城第48章 上元節(三)第158章 秋鴻有訊第818章 人事震動(上)第728章 口技能殺人第952章 兩方比鬥(上)第386章 瞎操心第868章 兵臨黑台山第40章 栽培第623章 細思恐極第738章 致命缺陷第1151章 春生,有雨第813章 出大事了第296章 杞人憂天?第972章 落水第1033章 全身而退(兩章合一)第500章 火兒第1015章 出頭鳥第472章 爭貢之役第1350章 出大事了第1039章 拒接聖旨第1300章 四時畫像第1211章 遣使修好第794章 怒斥羣儒第861章 風波起,禍將降第293章 賞春文會(六):初春初夏第1056章 雙殺第804章 威逼利誘(兩章合一)第999章 淑妃有喜第587章 青銅與王者第1256章 賈閣老雄起(下)第1223章 攤牌第788章 大明銀號,御駕歸京(兩章合一)第1139章 救治第173章 鬥戰堂第27章 消寒文會(一)第322章 名次初定第546章 東沙島之戰(中)第734章 犁庭掃穴第1084章 惡人先告狀第730章 偏向虎山行(月初求票)第477章 臣反對第496章 心中有數第584章 撒謊第1077章 不虧不虧第732章 困獸猶鬥第605章 一隻王八第829章 又見坑叔貨第171章 抉擇
第879章 俺答伐明,冰馨身份(兩章合一)第692章 談判第111章 福將第309章 佛朗機貢使(求票)第786章 織田秀吉第1194章 風靡西域第882章 利益分配第695章 定海受阻第369章 賭約,薛護衛第114章 送嫁妝第1226章 敦煌血戰(上)第381章 拿下第1353章 撿了個便宜第521章 高手第1261章 嘉獎的怨念第61章 寧王世子第02章 要糧第128章 少年一曲臨江仙(求票求訂閱)第346章 冰山一角第922 廣寧門第661章 困局難破第1299章 雪後登門第1132章 閣臣第1094章 削他第714章 百業蕭條第1284章 不虛此行第1211章 遣使修好第432章 天道好還第998章 絆馬排釘第526章 人情往事第885章 准奏,擇日問斬第182章 重陽出遊第516章 三個主事,借力打力第216章 馳援第759章 封侯非我意,但使海波平(求票)第39章 偷書第629章 豬圈秘洞(第三更)第1216章 瓜茶夜話(上)第732章 困獸猶鬥第560章 一百萬兩(兩章合一)第621章 營救第1239章 硬茬第572章 同流合污第819章 人事震動(中)第256章 籌碼,宴請第439章 想要什麼交待?第1132章 閣臣第92章 不掉鏈子劉縣令第674章 夜襲,大帥駕到(下)第1350章 出大事了第582章 花魁大賽(下)第610章 方向——揚州城第48章 上元節(三)第158章 秋鴻有訊第818章 人事震動(上)第728章 口技能殺人第952章 兩方比鬥(上)第386章 瞎操心第868章 兵臨黑台山第40章 栽培第623章 細思恐極第738章 致命缺陷第1151章 春生,有雨第813章 出大事了第296章 杞人憂天?第972章 落水第1033章 全身而退(兩章合一)第500章 火兒第1015章 出頭鳥第472章 爭貢之役第1350章 出大事了第1039章 拒接聖旨第1300章 四時畫像第1211章 遣使修好第794章 怒斥羣儒第861章 風波起,禍將降第293章 賞春文會(六):初春初夏第1056章 雙殺第804章 威逼利誘(兩章合一)第999章 淑妃有喜第587章 青銅與王者第1256章 賈閣老雄起(下)第1223章 攤牌第788章 大明銀號,御駕歸京(兩章合一)第1139章 救治第173章 鬥戰堂第27章 消寒文會(一)第322章 名次初定第546章 東沙島之戰(中)第734章 犁庭掃穴第1084章 惡人先告狀第730章 偏向虎山行(月初求票)第477章 臣反對第496章 心中有數第584章 撒謊第1077章 不虧不虧第732章 困獸猶鬥第605章 一隻王八第829章 又見坑叔貨第171章 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