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

“你這是什麼態度?”郭宋終於有點惱火了。

“你想要什麼態度?我很忙,沒有時間在這裡陪你磨嘰,你要麼就把報告給我,要麼就拿走!”

“你——”郭宋氣得七竅生煙。

這時,從裡面屋子走出一人,一眼看見郭宋,頓時驚喜道:“郭老弟,你怎麼在這裡?”

郭宋也微微一怔,裡面屋子走出之人竟是劉基,劉晏之弟,在靈州樑府裡認識的,他不是在楚州任長史嗎?怎麼在兵部?

郭宋連忙拱手行禮,“原來是劉使君,好久不見了!”

“郭老弟是來辦事?”

郭宋點了點頭,不滿地瞪了一眼職方員外郎。

劉基立刻明白了,對員外郎笑道:“這位是我老朋友,你去忙,我來接待他。”

員外郎轉身走了,劉基把郭宋帶到自己官房,郭宋笑問道:“劉使君升官了嘛!”

“沒有升官,還是正六品下階,只是從楚州長史調爲兵部員外郎,剛纔接待你的是左員外郎蔣謙,我是右員外郎,蔣謙家裡有些煩惱之事,所以態度不太好,請你見諒!”

“這和家裡的事情沒關係吧!”郭宋質疑道。

劉基笑了笑,“你自己明白就行了,朝廷就這個風氣,朝官看不起地方官,地方官來朝廷辦事也大多恭恭敬敬,一般都會帶點地方特色禮物,你這樣空着手來,態度又不夠恭敬,朝官當然不會有好臉色,你也別放在心上,現在到哪個部寺辦事都一樣。”

郭宋心中着實不滿,臉上卻沒有表露出來,他把報告遞給了劉基,“劉使君這裡可以收吧!”

“當然可以!”

劉基接過報告翻了翻,對郭宋道:“這份報告居然和安西有關,應該很重要,明天一早我就交給崔侍郎,你留一個住址,有什麼事情兵部或許找你。”

郭宋愣住了,半晌他才問道:“我出使安西和北庭,難道兵部不知道?”

劉基搖搖頭,“至少我是一無所知,按理說派使臣去安西,這可是大事,卻沒有任何人告訴我們有這件事。”

“會不會是由你的同僚負責此事?”

“應該不可能,兵部會有記錄的,你等等,我去幫你查一查。”

劉基起身出門去了,過了好一會兒他回來道:“我查過了所有的記錄,也問了幾名同僚,大家都不知道這件事,好像連我們侍郎也不知道,大家都很驚訝,不知道這件事是哪裡出現了遺漏。”

郭宋終於按耐不住心中的不滿,對劉基道:“我們雖然是秘密出發,但我們畢竟得到了全新盔甲和補給,而且天子封我爲安西都護府長史,居然連兵部都不知道?”

劉基搖搖頭,“要是我知道你是安西都護府長史,我剛纔就不會叫你郭老弟了,你的任命和任務兵部確實一無所知,應該是被上面某個環節卡住了。”

郭宋腦海裡頓時浮現出元載那張蒼白虛僞的笑臉,天子交代的事情,除了他,沒有人敢卡住。

郭宋點點頭,“好吧!既然兵部不知道這件事,我就不向兵部彙報了,回頭我還是直接向天子彙報。”

........

從兵部出來,郭宋很快離開皇城,郭宋有一種說不出的憤怒,他們歷經艱辛,傷亡了那麼多弟兄,最後朝廷居然沒有任何記錄。

他不敢說一定就是元載在裡面搞鬼,但他的嫌疑最大。

郭宋隨即來到了郭子儀的府宅,說實話,他不想見到郭子儀,他沒法向郭子儀交代郭重慶的陣亡。

但他又不能不來,這是他的責任。

在府門前等了片刻,一名老管家把郭宋領進了府中。

一直來到後花園,只見一名頭戴草帽的老農正在花壇前修剪花枝,老管家上前躬身道:“老爺,他來了!”

郭宋這才認出來,這名頭戴草帽的老農竟然就是郭子儀,穿一身粗布短衣,腳下是一雙布鞋,哪裡有半點大唐元老的感覺,分明就是一個老花匠。

“我昨天聽說西征軍回來了,我還在想,郭小哥幾時纔會來探望我這個糟老頭子?”郭子儀笑眯眯問道。

郭宋上前單膝跪下,垂淚道:“郭宋特來向老令公請罪!”

郭子儀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疑惑地問道:“難道是任務失敗?”

“不是!是重慶,我沒有把他帶回來......”

郭子儀渾身一震,他呆呆地望着郭宋半晌,良久,他慘然一笑,長長嘆息一聲,“好啊!爲國捐軀,死得其所,我爲這個孩子驕傲。”

他佈滿滄桑的臉上終於滾下一顆淚珠,老管家連忙扶他坐下,郭子儀又擺擺手問道:“你們最終回來多少人?”

“一共回來七十五人,其他人都長眠在西域。”

郭子儀長嘆一聲,緩緩道:“傷亡在我的意料之中,其實我也知道重慶不一定能回來,但是......你們完成了任務,對不對?”

“是!卑職最終不負天子重託,完成了任務。”

“這纔是值得欣慰的事情,將士的犧牲纔有價值。”

“可是....朝廷的態度卻令人齒冷。”

郭宋便將今天去兵部的事情告訴了郭子儀,他十分痛心,“我這個安西都護府長史做不做我根本不在意,但爲國立功的將士們怎麼辦?爲國捐軀的將士們又該怎麼辦?什麼時候朝廷才能還他們一個公道?”

郭子儀沉吟片刻,語重心長道:“公道自在人心,你不要急,相信天子一定會給將士們一個說法。”

“聽說天子病重?”

郭子儀點點頭,“天子一直身體不太好,病倒是常事,他現在臥病在牀榻,確實沒有精力過問安西之事,但並不代表他不關心,只是大家都希望他能安心養病,暫時不想把你們回來的事情告訴他,至於朝廷那邊,有些事情確實讓人痛心,某些人爲了自身小團體的利益,不惜損害大唐的利益。”

“老令公說的是元載吧!”

郭子儀不否認,只是搖搖頭道:“他們的所作所爲,天子一直在盡力容忍,可魚朝恩伏法後,他們自以爲是功臣,更加囂張狂妄,營私結黨,任人唯親,貪財受賄,在朝政上更是爲所欲爲,你奉命出使西域這麼重大的事情,他們居然敢隱瞞朝廷。”

“老令公的意思說,不是一個人所爲?”

郭子儀點點頭,“是一個團體,朝廷叫做元黨,五個相公中佔據了三個,朝廷很多重要職務也被他們把持,你出使安西之事,涉及吏部、兵部、少府寺、軍器監、鴻臚寺等等,光靠一個人是隱瞞不住的,必須是一個團體。”

“可爲什麼要隱瞞?”

郭宋質疑道:“隱瞞我出使安西之事對他們又有什麼好處?”

郭子儀沉默片刻道:“要不要收復安西幾十年來一直就是朝廷爭論的焦點,以至於出現了靖邊派和安內派,靖邊派便是由大量邊疆將領支持,比如我、僕骨懷恩、李嗣業、白孝德、馬璘、段秀實等等,我們主張奪回河西走廊,安西以及北庭,恢復大唐對西域的統治。

而安內派主要以一部分關隴貴族以及大量文官爲主,他們主張暫時放棄邊疆,集中財力物力消除藩鎮割據,最後他們佔據上風,太上皇支持了他們,所以朔方軍爲什麼一直兵力不足,其實就是這次兩派爭論的結果。

現在靖邊派的重要人物死的死,退的退,幾乎都從朝廷中消失,朝廷大權完全是由安內派主導,但天子卻表現出了收復西域的意圖,自然就遭到了元載、王縉等安內派的強烈反對,你出使西域之事自然就被他們牴觸隱瞞,這倒不是他們對你個人不滿,而是對天子企圖收復西域的意圖不滿。”

“那魯王的態度呢?”郭宋又問道。

郭子儀淡淡道:“魯王殿下現在的態度肯定是支持元載,等他登基爲帝后,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你一定要明白,現在對他而言,究竟什麼最重要?”

郭宋當然明白,魯王李適現在最重要是登基,爲了獲得元載等重臣支持,他就算有開疆拓邊的雄心壯志,現在也會選擇隱忍。

郭宋只得無奈地嘆了口氣,“我現在也有等天子康復,沒有別的辦法了。”

郭子儀點點頭,“這也是我給你的建議。”

停一下郭子儀又緩緩道:“如果你想給將士們爭取公平公正的待遇,那我勸你最好不要草率行動,被某些人當叫花子一樣打發,一旦成爲朝廷正式決定,以後連天子也不好改變了。”

薑還是老的辣,郭子儀的最後一番話讓郭宋幡然醒悟,他差點失算了,若不是郭子儀提醒,他再去找朝廷,很可能就會被元載用最低的賞賜和撫卹打發了,最後形成朝廷定案,連天子都不好隨意更改,那時他們怎麼向弟兄們交代?

“多謝老令公提醒,我知道該怎麼辦了。”

.........

從郭子儀府中出來,郭宋隨即又來到西市,找到了張雷。

“我現在需要一筆錢,你們最多能給我多少?”郭宋把張雷拉到大街僻靜處,便開門見山問道。

張雷撓撓頭,“這得去問一下娘子,我真不知道,你等一下。”

張雷跑回了店鋪,不多時,他氣喘吁吁跑回來道:“二十萬貫左右,夠不夠?不夠再從珠寶鋪那邊抽一點,我們大部分錢都積壓在十年清酒和珠寶翠玉上了。”

郭宋心中算了算,“不用這麼多,拿十三萬貫錢給我就夠了。”

朝廷暫時無法給予陣亡將士們撫卹,但他郭宋卻不能不管,一共二百二十五人陣亡,每個陣亡將士家人給五百貫錢撫卹。

至於七十五名健在士兵的獎賞,只有等天子身體康復再說了。

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兌換事件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
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兌換事件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