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君臣論政

柳玄遠不是憑白無故答應遷都,相反,經過深思熟慮!

他在黑旗關抵抗塞外軍團數量,很清楚塞外騎兵厲害,現在戎族分解,併入燕國。東胡卻依然存在,又被燕國計策搞得分裂,與燕國乃死敵。

相較於戎族,東胡鐵騎更強大,騎兵數量更多,地域也更寬廣。

與東胡交戰,對方若派出騎兵,即使不從幽州城出發,專攻黑旗關,這裡有狼關與白馬關防禦,但三關中,黑旗關最爲兇險,關破,狼關與白馬關將形同虛設。

何況,從黑旗關攻擊燕國的諸侯國,不止東胡,還有北趙。

北方已經極爲兇險,南方越發兇險,邙山地區暫時歸宋國所有,宋燕結盟,暫時可保平靜。

可即使北方將來形成三足鼎立局面,誰佔領邙山地區,要化解來自北方的危機,勢必轉頭由邙山地區北上攻擊燕國。

這裡,不僅沒有北方的雄關,還皆是平原,極少有屏障,從邙山地區到燕京距離更近,花費時間更少,危險自然更大。

遷都晉陽城,這些問題會全部迎刃而解,燕軍可毫無後顧之憂在外征戰。

所以,從戰略方面來講,柳玄遠纔會毫不猶豫答應。

從振興燕國經濟來說,遷都也有好處。經過三年發展,燕國舊地經濟得到極大恢復,已經成爲燕國各地最繁華和發達地方。

相反,經歷過戰爭後,晉地飽受戰火塗炭,城池良田被毀,百姓民不聊生,急需恢復平靜,安撫百姓。

把都城遷往晉陽城,無異於有效控制,提升晉國舊地發展,對燕國振興利大於弊,從而可讓燕國在短時間內,積攢大量財富。

林楓驚愕的看向柳玄遠,他沒有想到在遷都事情上,柳玄遠會率先答應自己。他在軍中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率先答應自己,來自軍中的壓力會大大減少。

至於張羽,候銘封等蒼巖山八將,想來不會在這件事情阻撓,從而支持自己遷都,這樣以來,遷都有軍中將領支持,將會變得簡單許多。

“玄遠,你支持遷都,說說原因!”

柳玄遠心中已經有想法,自然有遷都的原因,這會兒,卻道:“皇上,遷都或許引起燕京百姓反對,不過好處不言而喻,末將在此就不必敘述了,今日回家,末將爭取說服父親,讓父親支持皇上決定。”

“嗯,柳尚書乃燕國老人了,若他能夠贊同遷都,事情就會減少許多壓力。”林楓喝了口酒,高興的道:“若柳尚書支持遷都,還能說服燕地老人,就幫朕解決了大問題。”

遷都在軍事上有許多好處,對燕京百姓,特別燕京生活的世家,將影響不小。

這些世家,多年來經略燕京,家族利益網遍佈燕京各地,許多家族互相聯姻,乃至與官府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遷都之後,朝堂由燕京遷往晉陽城,若不隨朝堂遷移,從前經營的利益網,將會徹底斷裂,對各個家族打擊不小。

若隨朝堂遷移,初到晉陽城,人生地不熟。,許多事情要從頭做起,相當於白手起家,也需要兩三年恢復。

所以,要想保住京畿百姓地位,減少家族利益損失,他們肯定反對,造成的壓力,不會小於新政。

新政有利於燕京百姓,百姓支持,世家反抗,朝堂鎮壓,不會造成多大危害。

遷都,連燕京百姓若也反對,朝堂上,根本不能強力鎮壓,畢竟,截至目前,燕國舊地依然是燕國根底所在。倘若與燕國舊地百姓離心離德,晉國百姓又尚未歸心,燕國朝堂可能會變成空中樓閣,沒有根基。

因此,由柳乘風出言遊說燕京世家,遷都的阻力會減少許多。

“末將會爭取說服家父。”柳玄遠說道。

這時,林楓目光轉移在張羽和候銘封身上,道:“在坐諸位,皆爲朕的心腹,所以,遷都之事,朕不希望軍中出現任何亂子,何況,遷都之事,打擊了老世家利益,但勢必會有新貴崛起,該怎麼向說服軍中士卒,你肯定有方法。”

“皇上放心,燕軍上下皆忠於皇上,不會有反對聲音,即使有人反對,末將也會讓他清楚目前形勢。”張羽道。

他可是清楚林楓的雄心,遷都晉陽城乃權宜之計,僅僅爲減少東胡之戰,對燕京的威脅,燕國將來逐鹿中原,有朝一日,皇城肯定會遷移在洛邑,哪裡纔是龍脈所在。

倘若有人看不清形勢,阻撓遷都,就意味着阻撓燕國,乃大罪。

這時,候銘封站起來,恆邦昌,黃浦玄也站起來,拱手道:“皇上,目前,趙鴻儒,馮石虎,白易生,趙俊不在,但末將等人保證,蒼巖山八將絕對全力支持皇上。”

“末將也支持皇上!”李奎,拓跋羽,楊飛也站起來,拱手道。

林楓觀之,點點頭,伸手示意衆人坐下,道:“嗯,有了大家支持,朕頓時覺得壓力減輕不少,過幾日,朕會與司徒等人商議,爭取把這件事情落到實處。”

言畢,林楓舉起酒杯道:“喝酒,喝酒!”

衆人一番暢飲,即使頗有酒量,也有點暈暈乎乎,這時,張羽起身道:“皇上,末將斗膽詢問,若蕩平了晉國,何時對東胡動兵?”

“是啊,皇上,燕軍氣勢正盛,又春暖花開,恰是出兵伐東胡的大好時機。”黃浦玄也說道。

柳玄遠,候銘封,恆邦昌等人也紛紛放下手中酒杯,擡頭望向林楓,顯然對這件事情極爲感興趣。

他們皆爲武將,要想獲得權力,財富,榮譽和地位,唯有在戰場殺敵,建功立業。

再者燕國既然有統一各諸侯的想法,就該趁着他們君臣年富力強,掀起對外戰爭,爭取在大家有生之年實現這個宏大目標。

林楓也有點微醉,不過思緒還很清晰,聽到張羽言語,看到衆將眼神,也放下酒杯,道:“解決東胡,需要從長計議,李繞不是在殺虎口嗎,根據他傳回來的情報,今年開春安提拉病危,博爾赤加緊了對東胡王庭攻擊,塔沐,塔拉兩人又互相牽制,目前博爾術的死囚部隊已經出現在東胡王庭五百里外,若東胡主帥沒有解決方法,王庭被破將是遲早的事情,那時,趁着博爾術立足未穩,便是我們攻擊東胡的最佳時機。

所以,當前情況下,大家帶領隊伍好好修整,花不了多少長時間,就該你們出征了。”

東胡的事情,要比林楓預料中發展緩慢許多,皆因安提拉病危之前掌握東胡軍事大權,東胡王庭主將不敢反叛。

現在,安提拉病危,東胡將領羣龍無首,塔拉與塔沐又年紀尚輕,沒有多少資歷,難以服衆,所以,東胡將領亂成一團。

若非外面有博爾術軍隊攻擊王庭,怕是他提拉沒有死,塔拉,塔沐兄弟,已經把東胡王庭搞得分裂了。

畢竟,東胡王庭本來就是鬆散的部落,若非有血緣關係,或者強大軍事力量,通常各部落不會向王庭馬首是瞻。

而今,王庭大亂,恰好讓各部落有了可趁之機,不是轉而投靠博爾術,就是擁兵自立,東胡王庭威望,頓時減弱,再也沒有了從前號令各部落的氣勢。

林楓在等,等待一個合適機會,待東胡各部落內部消耗差不多時,直接發兵攻擊東胡,一舉產出博爾術在西山的王庭,與東胡王庭。

同時,林楓沒有在滅晉之後,馬不停蹄出兵的東胡,還有錢糧上的考慮。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消耗糧草,可以說,不僅拼士兵的戰鬥力,將軍的指揮藝術,還在拼錢糧,沒有充足錢糧支持,戰爭就算打起來,也堅持不了多久。

燕軍年前滅掉晉國,已經有許多官員前往各個郡州正在迅速恢復經濟,倘若秋糧豐收,朝堂就不需要在花費錢糧購買糧食,資助百姓了。

這些餘下來的錢糧,與秋收的稅賦,及半年來各地騾馬市收繳上來的賦稅,林林總總,出兵東胡該是沒有多大問題了。

所以,依照他的猜想,出兵時間最快也要定到秋收之後。

可若到了秋收之後,塞外天氣開始轉涼,不太適合出兵,除非出現非常有利的局面,不然秋末他也不會出兵。

總之,目前來看,若沒有例外,燕國一年內不會再掀起兵鋒。

張羽聞言,有點失落,抓着腦袋道:“習慣了行軍打仗的生活,若長時間不出兵,肯定讓人憋的難受。”

“張將軍,連年作戰,未必是好事情,皇上顧慮沒有錯,攻擊東胡需要合適時機,同時也要考慮百姓的承受能力,免得形成窮兵黷武的局面。”柳玄遠說道,他認可林楓暫時休兵的觀點。

“這些道理,我也清楚,只是閒置一年,有點不太習慣。”張羽道。

林楓聞言,笑呵呵道“張羽,你想的太簡單了,即使這一年真的不動刀槍,你們也不會閒下來,接下來,朕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呢,少不了讓你們忙起來!”

第458章 小股部隊第1227章 血債還需血報第436章 刺殺成功第1249章 出類拔萃得燕將第98章 臨危不懼第91章 段夢柔上第1152章 兔死狐悲第1108章 溫香軟玉第175章 我想利用你第44章 大戰中第1229章 怒殺兵家使團第1365章 金蟬脫殼第1061章 引君入甕,關門打狗(上)第417章 蒙闊報復第780章 帝王之夢第53章 勸降上第1333章 將軍,末將有個大膽猜測第988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390章 首戰取勝下第57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二更)第334章 離別送行下第707章 一人一犬,攻守兩端(第三更)第1126章 彈指間,灰飛煙滅第630章 以死明志(第一更)第603章 各自盤算(第一更)第1031章 封鎖渡口第46章 京中變故第97章 東西夾擊第949章 俘虜該有的覺悟第479章 生生世世不嫁帝王家第841章 燕帝來南方了第577章 身殘志堅(第二更)第252章 與君別離第1402章 爭分奪秒第550章 同進退,同生死第1126章 彈指間,灰飛煙滅第211章 燕宋雙贏第938章 誘敵出城第328章 拜官封侯上第947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505章 自求多福第637章 派系之爭上第1052章 吳越宋燕,四軍大戰第273章 火燒連城第710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三更)第1292章 篡位之心第590章 聯軍追擊(第三更)第1407章 無險可守第819章 今日皇上不早朝第566章 視死如歸第146章 戰後局面第1130章 韞邵邪意,王妃堅持第638章 派系之爭下第220章 君臣齊心第136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897章 征戰韓炙潼第972章 動我的兵,全宰了第945章 雙喜臨門,攻陷墨城第1036章 前所未有的危機第1167章 蜀國太子問計(上)第510章 亂中取勝上第455章 野心勃勃第238章 八國會盟上第716章 楚帝熊武,咄咄逼人第718章 雪中一吻第645章 意志不改第242章 劃分勢力第1330章 剷除投降者第1070章 楚軍何人領兵第200章 滅國之策上第1114章 蒙闊叛逃第28章 兵鋒中第936章 曹榮的殺意第203章 否極泰來第1366章 懷柔招降第100章 一笑泯恩仇第51章 皇后生病第605章 第613得寸進尺(第三更)第23章 徒手伏虎第1329章 臣妾想服侍皇上第253章 熱情似火第294章 秣兵歷馬第926章 城池失守,迴天乏力第90章 蘇秦之計第371章 把酒言歡第275章 復仇殲滅第1412章 還我河山第494章 火勢燎原第64章 年關前夕中第1141章 賊心不死第723章 外患起,內憂生第645章 意志不改第1288章 困死熊武第32章 初戰上第81章 初次謀面第706章 一觸即發(第二更)第527章 本性難移第1307章 噩耗
第458章 小股部隊第1227章 血債還需血報第436章 刺殺成功第1249章 出類拔萃得燕將第98章 臨危不懼第91章 段夢柔上第1152章 兔死狐悲第1108章 溫香軟玉第175章 我想利用你第44章 大戰中第1229章 怒殺兵家使團第1365章 金蟬脫殼第1061章 引君入甕,關門打狗(上)第417章 蒙闊報復第780章 帝王之夢第53章 勸降上第1333章 將軍,末將有個大膽猜測第988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390章 首戰取勝下第57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二更)第334章 離別送行下第707章 一人一犬,攻守兩端(第三更)第1126章 彈指間,灰飛煙滅第630章 以死明志(第一更)第603章 各自盤算(第一更)第1031章 封鎖渡口第46章 京中變故第97章 東西夾擊第949章 俘虜該有的覺悟第479章 生生世世不嫁帝王家第841章 燕帝來南方了第577章 身殘志堅(第二更)第252章 與君別離第1402章 爭分奪秒第550章 同進退,同生死第1126章 彈指間,灰飛煙滅第211章 燕宋雙贏第938章 誘敵出城第328章 拜官封侯上第947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505章 自求多福第637章 派系之爭上第1052章 吳越宋燕,四軍大戰第273章 火燒連城第710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三更)第1292章 篡位之心第590章 聯軍追擊(第三更)第1407章 無險可守第819章 今日皇上不早朝第566章 視死如歸第146章 戰後局面第1130章 韞邵邪意,王妃堅持第638章 派系之爭下第220章 君臣齊心第136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897章 征戰韓炙潼第972章 動我的兵,全宰了第945章 雙喜臨門,攻陷墨城第1036章 前所未有的危機第1167章 蜀國太子問計(上)第510章 亂中取勝上第455章 野心勃勃第238章 八國會盟上第716章 楚帝熊武,咄咄逼人第718章 雪中一吻第645章 意志不改第242章 劃分勢力第1330章 剷除投降者第1070章 楚軍何人領兵第200章 滅國之策上第1114章 蒙闊叛逃第28章 兵鋒中第936章 曹榮的殺意第203章 否極泰來第1366章 懷柔招降第100章 一笑泯恩仇第51章 皇后生病第605章 第613得寸進尺(第三更)第23章 徒手伏虎第1329章 臣妾想服侍皇上第253章 熱情似火第294章 秣兵歷馬第926章 城池失守,迴天乏力第90章 蘇秦之計第371章 把酒言歡第275章 復仇殲滅第1412章 還我河山第494章 火勢燎原第64章 年關前夕中第1141章 賊心不死第723章 外患起,內憂生第645章 意志不改第1288章 困死熊武第32章 初戰上第81章 初次謀面第706章 一觸即發(第二更)第527章 本性難移第1307章 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