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派系之爭下

聞言,林楓隱隱察覺衆臣子之間發生矛盾,忍不住警惕起來。

WWW ☢ttKan ☢C○

君臣不和,朝政難行,羣臣不和,庶政不平。

他常年在外征戰,朝中政務全交由六部臣子處理,若發生臣子不和的事情,將對嚴重影響政令通達,朝政處理,乃至影響國家軍政。

況且求賢令,招募諸侯國人才的政令尚未解除,朝堂重臣發生內鬥,消息傳出,諸侯國士子武人,豈會繼續涌入燕國,爲燕國獻計出力。

勢必會大大影響燕國形象,繼續吸引人才,怕得不到預料的好處。

此刻,羣臣爭執不休,林楓出言詢問,衆臣瞬時閉口不言,沉默起來。

林楓何等精明,衆臣沉默不語,他越發意識到事情有貓膩。

頓時一怒,手掌狠狠拍在案臺,猛地起身,暴跳如雷,喝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你們莫不是準備欺君罔上,架空朕的皇權不成?”

一聲巨響,傳遍暖閣之中,案臺上茶杯內茶水也飛濺出來,林楓面色猙獰,站在高臺上,雙眼虎視眈眈盯着諸臣,一副咄咄逼人態勢。

天子動怒,羣臣受驚,面色驚悚,急忙起身,紛紛俯身跪地,連連呼聲道:“皇上饒命,皇上饒命!”

君臣心中,林楓素有傲氣,性格霸道,對待羣臣卻平易近人,任人唯賢,極少在羣臣面前大動肝火。

“饒命,饒命,朕要知道事情真相,取你們性命有何鳥用?”林楓大怒,對這羣人失望之極,虧他把朝政交給他們,相信他們。

若非今日之事,他尚不清楚朝中羣臣,早非當年披荊斬棘,共度難關時,大家齊心協力。

而今羣臣之間出現裂痕,若不快速撫平,任其發展下去,把朝政繼續交給他們,燕國不發生禍亂纔怪!

狠狠掃了眼地面求饒的官員,林楓利劍般目光集中在司徒身上,喝道:“司徒,究竟怎麼回事?”

司徒倒吸口冷氣擡起頭,扭頭戰戰兢兢盯着文季師,神情不悅的道:“皇上,微臣建議,此事由文大人細說?”

事情由燕國本土文臣挑起,文季師作爲文臣領袖,司徒希望文季師有勇氣承擔此事,把事情前因後果講出來,趁着事情尚未發展到失控局面,提早亡羊補牢,挽回局面,

畢竟,事情嚴重性,司徒作爲吏部尚書,豈會不清楚。

此刻,皇帝震怒,他希望通過皇上之手,把這件事情完美解決,不然事情若失去控制,將會對燕國帶來非常嚴重危害。

文季師狠狠的瞪眼司徒,吞了口唾沫,面色惡寒,不清楚該怎麼向林楓道明。

他清楚林楓痛恨什麼,當年世家大族企圖把持朝政,接過被連根拔起,血流成河,朝堂世家大族子弟,除了少數有才華者,餘下之人,全部被清除。

而今,朝中形成派系,觸及皇帝逆鱗,他真怕道明事實後,朝中大臣受到牽連,怕又會釀成流血事件。

若不說,怕又會遭皇上震怒,不把他貶斥,也會發配邊疆!

想了想,文季師覺得有必要把事情告訴皇上,雖說他是燕國文臣首領,卻極少參與朝中派系之爭,與司徒關係沒有徹底僵化。

輕輕咳嗽兩聲,起身拱手道:“皇上,不管李大人,楚大人,推舉或反對趙鴻儒將軍爲帥,皆爲本土文臣與諸侯國文臣矛盾,此事,因柳將軍參與派系之爭,延續軍中,所以...所以...”

聞言,瞭解事情前因後果,林楓面色卻變得猙獰不悅起來,目光在文季師,司徒等人身上掃來掃去。

利箭似得目光,散發出森寒惡氣,有幾分殺人氣味。

暖閣內,氣氛變得異常詭異,衆人誰也不敢大聲喘氣,生怕招惹林楓引來禍患。

面對林楓犀利眼神,一個個冷汗津津,許久,林楓呼口氣,示意諸臣坐下,問道:“誰是事情始作俑者?”

派系之爭,表面看能夠平衡朝中勢力,皇上容易掌控,實則,容易引起朝綱混亂,政令不通。

若矛盾繼續擴大,極有可能傷害國本,朝堂自上而下形成更大派系。會演變成更嚴重的宗派鬥爭,導致社會各種矛盾趨於尖銳化,深了燕國統治危機,使本來腐朽衰落的唐王朝走向滅亡。

燕國這場派系之爭,林楓透過事情表面,大概看清本質,所謂兩派之爭,實則乃世家官僚與底層出身官僚之爭,他們之間分歧不僅是政見不同﹐還包括對禮法﹑門風等文化傳統態度不同。

一句話,世家門閥力量滲透到燕國,滲透到朝堂,影響燕國施政者。

好在司徒主政,更掌管燕國司法,門閥力量不曾取得上風,不然,燕國之大,怕又要出現幾個門閥世家了。

濾清事情緣由,林楓意識到事情不單單找出始作俑者這麼簡單,要徹底消除門閥世家力量,唯有把段,溫,韓等,這些諸侯國依舊存在的門閥全部清除,沒有了老牌世家滲透,朝堂頒佈限制世家門閥的法令,這類事情纔會從根源上徹底解除。

此刻,文季師,司徒等人落座,暗暗鬆口氣,均不言不語,林楓所詢問的始作俑者,至今大家也不清楚事情究竟由誰先引起。

派系之爭,乃小事演化而來,當初什麼事情,何人生事,率先拉幫結派,若要獲悉,必須詳查,畢竟,派系發展不是一蹴而就,而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這時作爲百官之首,皇上親自拍案的輔政大臣,司徒站起來,道:“皇上,不管在做諸位大臣心中怎麼想,微臣建議,必須嚴控世家力量侵蝕燕國,不然,皇上先前努力,朝中新鄭所帶來的效果,將會漸漸被腐蝕,付之東流。

皇上爭霸圖強,一統諸侯的野心,也會被擱淺!”

“司徒大人,世家力量過大,確實會影響燕國發展,然而在燕國爭奪天下時,必須吸收世家力量,司徒大人不要忘了,世家門閥,不單單具備強大財力,更具備強大人才儲備及人脈,若皇上吸收世家力量,大燕國力勢必會再次蒸蒸日上。”對於司徒希望整治世家豪族的建議,作爲燕國僅存兩大世家家主之一,柳乘風起身直言反駁,

“柳大人此言差矣,若當初燕國沒有試行新政,頒佈軍功制,科舉制,提拔寒門士子,燕國確實需要世家豪族幫助,然科舉制頒佈以來,從民間提拔人材,相對於世襲、舉薦、等選材制度,科舉考試無疑是公平、公開及公正的方法。

更做到不論出身,貧富皆可參加。不但大爲擴寬了燕國選拻人材渠道,還讓處於社會中下階層士子,有機會透過科考向社會上層流動,對維持整體社會穩定有重要作用。

另外,科舉制對於文化普及和民間讀書風氣,亦有非凡推動作用。一旦皇上統一諸侯國,推行燕國文化,科舉制對知識普及起了一定作用。這些讀書人是相同制度下的產物,學習的亦是相同典籍文化,故此亦間接維持了燕國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統一和向心力。

這些好處,世家門閥能夠比擬嗎。不能,世家門閥只顧及家族利益,甚至把家族利益,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若任其強大,燕國怕有可能成爲下一個晉國,趙國。

寒門子弟能夠做到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門閥子弟可以嗎?怕是不可能吧,傷及家族利益,就會放棄國家,何況面對生死呢,豈不是要逃之夭夭!”司徒毫不畏懼,舉例反駁。

司徒,柳乘風之爭,讓剛剛被震懾的羣臣,再次吵鬧起來。

林楓早逼着雙眸,靠在軟榻上面,早兩耳不聞窗外事,對羣臣爭執,置若罔聞。

派系之爭,超出預料,到了不治不行時候了!

這時,諸臣察覺林楓舉動,擔心皇帝處於暴走邊緣,文季師急忙道:“皇上,先前之事,影響朝中政務,微臣有罪,請求皇上處罰!”

從前門閥影響諸侯國,今日依然如此,唯有燕國例外,始終不歡迎世家門閥,憑藉燕國當前力量,門閥權勢再大,也大不過燕國,大不過林楓手中權力,門閥世家若不與諸侯國聯合,很難撼動燕國地位。

更不要說,林楓手中有百萬雄兵了!

世家門閥與燕國作對,完全是以卵擊石,更何況燕國之中,小世家豪門了!

林楓擺擺手,語氣淡然:“此事下不爲例,大家各司其職,繼續商議封賞之事,散了,全散了!”

不管文季師,或者司徒,聽聞林楓言語,均變得不解。

依照林楓性格,發生這麼嚴重的事情,該着手處理,大肆清查,扭轉當前不利局面纔對,不該輕描淡寫處理這件事情。

然而,林楓既已決定,衆人亦不敢言語,生怕招來殺身之禍,紛紛躬身散去。

林楓沒有在暖閣內久留,衆臣離開,他也起身離去,穿梭在皇宮之內。

今日之事,影響極爲深遠,儘管目前只是稍稍露出跡象,也該徹底扼殺在搖籃之內,看來不下大力氣,是不能徹底剷除世家影響力了。

第1290章 死了這條心第846章 拼死一戰()第1333章 將軍,末將有個大膽猜測第99章 各有心思第400章 三面夾擊第1172章 溫氏求見,蝶舞屈服(第十更)第591章 未戰而尚(第一更)第1355章 火海,禍害第522章 何其悲哀『兩千字』第734章 五國伐燕第15章 一時興起第1228章 兵主願支持本王稱帝第592章 修建工事(第二更)第1337章 抗拒軍令第134章 撕下一塊肉第1033章 搖擺不定,全軍撤離第439章 反戈一擊第1303章 解決方法第78章 峰迴路轉第1137章 錦官城,溫氏(第二更)第1405章 燕軍敬重熊戰第686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513章 雙方分歧第684章 帝王之術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861章 你怎麼不去死第640章 罪該當誅第796章 其心可誅第142章 內部紛爭第588章 窩裡橫(第一更)第797章 禍從口出第600章 去而復返(第三更)第592章 修建工事(第二更)第667章第1271章 吃人戰火,吞噬生命第790章 窮途末路第630章 以死明志(第一更)第1015章 宋國圖謀,女帝心思第622章 斥責詢問第776章 堵不如疏第1378章 殺雞儆猴第168章 人口問題第1311章 交替撤離第935章 大軍南下第1370章 真英雄第569章 意料之外(第三更)第1046章 斬殺李牧,生擒田胥第1245章 女帝,蛇蠍毒婦!第387章 燕軍來襲第1084章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第711章 劍拔弩張,爭鋒相對(第一更)第253章 熱情似火第630章 以死明志(第一更)第1248章 瓦解象兵.(五千字大章)第385章 機械化部隊第580章 戰略戰術(第二更)第1322章 皇上,微臣建議歸降燕國!第1025章 妙計天成第191章 燕國的報復上第791章 謀反者,滅九族第1284章 燕國使者第75章 思鄉之情第513章 雙方分歧第1163章 丹青高手第597章 大軍混亂第719章 一夕貪歡,大膽遊戲(3500字)第29章 兵鋒下第985章 轉移注意,卸磨殺驢第843章 火海求生(第二更)第983章 功敗垂成第785章 請君入甕第884章 孤城絕境,寧死不屈第165章 和談下第1130章 韞邵邪意,王妃堅持第1373章 生是燕國人,死是燕國魂第605章 第613得寸進尺(第三更)第960章 烽煙四起,燕國混亂第803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922章 兵家圍城第743章 大軍壓境第473章 喜與悲第966章 將軍,末將請戰第334章 離別送行下第206章 猛士來投第932章 滿朝震驚第395章 突發狀況第327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843章 火海求生(第二更)第748章 否極泰來(下)第119章 回城修整第1078章 誘敵,攻城,殺他個天昏地暗第1125章 燕騎剋星第1257章 棋差一步.(第一更)第975章 山雨欲來,明爭暗鬥第278章 前途未卜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480章 怒不可竭第322章 兄弟訣別第477章 裝神弄鬼第877章 陳兵江北,南方驚慌!
第1290章 死了這條心第846章 拼死一戰()第1333章 將軍,末將有個大膽猜測第99章 各有心思第400章 三面夾擊第1172章 溫氏求見,蝶舞屈服(第十更)第591章 未戰而尚(第一更)第1355章 火海,禍害第522章 何其悲哀『兩千字』第734章 五國伐燕第15章 一時興起第1228章 兵主願支持本王稱帝第592章 修建工事(第二更)第1337章 抗拒軍令第134章 撕下一塊肉第1033章 搖擺不定,全軍撤離第439章 反戈一擊第1303章 解決方法第78章 峰迴路轉第1137章 錦官城,溫氏(第二更)第1405章 燕軍敬重熊戰第686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513章 雙方分歧第684章 帝王之術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861章 你怎麼不去死第640章 罪該當誅第796章 其心可誅第142章 內部紛爭第588章 窩裡橫(第一更)第797章 禍從口出第600章 去而復返(第三更)第592章 修建工事(第二更)第667章第1271章 吃人戰火,吞噬生命第790章 窮途末路第630章 以死明志(第一更)第1015章 宋國圖謀,女帝心思第622章 斥責詢問第776章 堵不如疏第1378章 殺雞儆猴第168章 人口問題第1311章 交替撤離第935章 大軍南下第1370章 真英雄第569章 意料之外(第三更)第1046章 斬殺李牧,生擒田胥第1245章 女帝,蛇蠍毒婦!第387章 燕軍來襲第1084章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第711章 劍拔弩張,爭鋒相對(第一更)第253章 熱情似火第630章 以死明志(第一更)第1248章 瓦解象兵.(五千字大章)第385章 機械化部隊第580章 戰略戰術(第二更)第1322章 皇上,微臣建議歸降燕國!第1025章 妙計天成第191章 燕國的報復上第791章 謀反者,滅九族第1284章 燕國使者第75章 思鄉之情第513章 雙方分歧第1163章 丹青高手第597章 大軍混亂第719章 一夕貪歡,大膽遊戲(3500字)第29章 兵鋒下第985章 轉移注意,卸磨殺驢第843章 火海求生(第二更)第983章 功敗垂成第785章 請君入甕第884章 孤城絕境,寧死不屈第165章 和談下第1130章 韞邵邪意,王妃堅持第1373章 生是燕國人,死是燕國魂第605章 第613得寸進尺(第三更)第960章 烽煙四起,燕國混亂第803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922章 兵家圍城第743章 大軍壓境第473章 喜與悲第966章 將軍,末將請戰第334章 離別送行下第206章 猛士來投第932章 滿朝震驚第395章 突發狀況第327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843章 火海求生(第二更)第748章 否極泰來(下)第119章 回城修整第1078章 誘敵,攻城,殺他個天昏地暗第1125章 燕騎剋星第1257章 棋差一步.(第一更)第975章 山雨欲來,明爭暗鬥第278章 前途未卜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480章 怒不可竭第322章 兄弟訣別第477章 裝神弄鬼第877章 陳兵江北,南方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