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 金蟬脫殼

“寧可站着生,不願跪着死!“

趙彥逾面目猙獰,喘着粗氣,厲聲怒喝!

頃刻間,脖頸青筋暴漲,蒼白麪色漲紅,連連咳嗽.

血色粘在錦帕中,雙眼中,有着不容置疑的堅定!

吳國健兒尚且做到戰死前線,他何嘗懼怕燕軍兵鋒,懼怕林楓強勢!

逍遙王,王文昌,安雲奇,目睹趙彥逾堅定神情,竭斯底裡姿態,有苦難言!

皇上震怒,這是要堵上吳國前途,吳國國運,與燕軍堅持到底啊!

此舉,怕不能改變吳國處境,反讓吳國健兒葬身沙場.

造成十室九空慘象!

翌日,這句話傳遍姑蘇城,以極快速度向姑蘇城周邊郡縣傳播蔓延!

陳維奇,王政文,陳北冥領兵戰死興隆城,葉流凡生死不明消息.

及林楓宣佈重金招降吳國文臣武將,救濟百姓消息,也傳遍姑蘇城,甚至傳遍吳國腹地!

吳國健兒戰死前線,埋骨他鄉,仍沒有抵抗燕軍鐵騎前行步伐!

噩耗傳來,伴隨趙彥逾強硬態度,一方面狠狠打擊姑蘇城內文臣武將,望族世家堅持抗戰底氣.一方面害怕燕軍前來,吳國死戰到底,又被血洗可能!

燕軍強悍!

豺狼虎豹一樣!

三十萬!

三十萬精銳,月餘功夫,盡沒前線!

且不論,東部戰場燕軍進軍速度,單是西線燕軍,憑藉目前攻勢,再花費月餘,基本輕鬆攻破中部防線,燕軍兵臨姑蘇城下.

目前,燕帝在西線退出政令,善待吳國文臣武將,鄉紳百姓!

在朝廷強勢政令中,不少忌憚,害怕燕軍,有想安穩渡過兵災百姓,便產生歸降燕國念頭!

從前朝廷吳國朝野團結一致,與燕軍死戰到底.

這些有歸降念頭的人,在百姓氣氛高漲時,不敢表達自己建議!

現在,朝廷在西線,連戰連敗,吳國傾舉國之力,仍不能改變被動局面!

所以,有歸降燕國的人,漸漸不安分!

前有餓狼,後有猛虎,身陷危機,他們願孤注一擲,嘗試嘗試!

催府!

吳國崔氏,諸侯國中,唯一尚未歸降燕國得門閥!

在吳國商界有舉足輕重地位,吳國形勢不明,燕軍步步緊逼!

崔氏,變成不少世家望族眼中救命稻草!

趙彥逾治國性格強勢,有自己治國理念,深知門閥是柄雙刃劍.

憑藉極高威望,控制的錢糧,可協助朝堂.

然朝廷門閥世家力量強大,容易形成緊密派系,尾大難除,反噬朝廷,控制朝堂!

所以,趙彥逾登基後,對崔氏推行剛柔並濟策略!

朝堂國庫收復,與經濟策略中,藉助崔氏力量及政策!

不過,嚴禁崔氏子弟,在朝廷,在各郡爲官!

是故,崔氏在吳國影響力極大,可左右朝堂意見,同樣又是八大門閥中,唯一沒有族人在朝廷做官爲將門閥!

崔氏專注經商,商會遍佈諸侯國!

然隨吳燕征戰,趙彥逾擴張姑蘇城,朝廷消耗數以萬計錢糧!

其中三成糧食來自崔氏支持!

近來,朝堂傳出趙彥逾強勢政令,逍遙王遣官吏再次來催府.

若在之前,崔氏響應朝廷號召,全力以赴支持朝廷抵抗燕軍!

怎奈吳軍在西線徹底潰敗,整個防線瓦解,數十萬健兒戰死沙場!

東線吳軍處境同樣糟糕,諸多將領戰死,城池易主,東海王領兵節節敗退.

東西兩線,燕軍不約而同快速向姑蘇城逼近!

甚至東部戰場處境,全面惡化,燕軍抵達姑蘇城,僅是時間問題!

若崔氏再出錢出糧,支持趙彥逾計劃,遲早被崔氏家底搭進去!

最終,出力不討好,還被燕帝厭惡,被燕軍仇恨!

反觀歸降燕國的世家門閥,有家族識時務,提前與燕帝打理關係.

燕軍抵達時,歸降燕國,保全家族,照樣享受榮華富貴!

有家族選擇與朝堂共進退,國破時,家亡!

崔氏子弟,縱觀局勢,清楚燕帝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不願因吳國,搭上家族前途!

何況,趙彥逾繼承皇位,崔氏在朝堂力量遭遇毀滅性打擊,家族子弟盡數退出朝堂!

林楓政令傳遍姑蘇城,使處在恐懼,強勢政策中世家門閥,鄉紳百姓,越發恐慌,害怕!

害怕林楓放縱燕軍,攻陷姑蘇城,遷怒抵抗者,血洗皇都!

生死攸關之際,姑蘇城內,不少有頭有臉家族族長,紛紛悄悄拜訪崔府!

崔氏與諸侯國其他門閥聯繫緊密,在各諸侯內有網絡密佈商會,最容易獲得不同地方消息.

姑蘇城豪族,世家,迫切希望通過崔氏獲悉燕帝對吳國真實態度!

再不濟,探查崔氏對目前局勢看法,從剖析崔氏選擇,他們各家根據自身處境,做出正確選擇!

黃昏,晚霞滿天,倦鳥歸巢,.

催府客廳內,高朋滿座,衆人神情焦急,彼此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客廳丫鬟替各家族長上好茶,端來精緻糕點,款待衆人!

崔氏族人,卻遲遲沒有出現,像在故意拒見姑蘇城各家族長!

催府內院!

崔氏家族族長崔永浩端坐正堂中央,捧着探子送回來的書信!

目光冷冽,躊躇不決!

內堂兩側,坐着崔氏輩分最好,名望極深的三名族人!

他們瀏覽過書信內容,清楚崔氏生死存亡之際,該做出選擇了!

稍有不慎,家族破滅!

“家主,段氏來信,某建議遵照書信內容行事!“崔永浩之弟,崔永海斬釘截鐵道!

“家主,朝廷三令五申,嚴謹歸降燕軍,在各處關卡設防,家族不好全身而退啊!“崔永浩小叔,崔振宇謹慎道!

“崔氏延續數百年,斷然不能因吳國,搭上崔氏前途!“另一名崔氏族人道!

崔永浩微微頷首,清楚各方態度!

“家族同意,撤離之事兒,不是問題!“崔永浩表態,道:“籌劃籌劃,即刻行動!“

客廳內,各家拜訪的族長,遲遲不見崔氏族人顯身,着急,鬱悶!

茶葉喝了,糕點也吃了!

崔氏家人把他們亮在客廳內,成何體統!

“懷恩兄,傳聞中部榮城郡守及守將,及開城歸降晉王,郭家在榮城中有商會,此事可否當真?“

客廳一角,兩名身體富態,服裝華麗中年,雙臂託在案臺輕聲交談!

名叫郭懷恩中年聞聲,端茶杯沉默不語.

良久,輕聲道:“皇上強勢,休要胡言亂語!“

朝廷政令!

歸降燕國,殺無赦!

散播流言蜚語,殺無赦!

不管榮城郡守,守將是否歸降!

不管郭懷恩是否接到家族探子傳回的書信!

崔氏沒有表態前,他不敢冒生命危險,輕言歸降燕國之事!

況且,大家齊聚崔氏客廳,崔氏族長崔永浩遲遲不肯露面,以崔氏傳統,便有避嫌可能!

聞聲,中年男子識趣沒有追問!

敏感時刻,人人自危,大家各自保命,沒有人願意多說!

衆人低聲交談中,崔氏管家從內堂走出,躬身向客廳內所有人作揖.

站在臺階上,滄桑神情飽含愧色,道:“諸位族人,抱歉,老爺頑疾復發,臥牀休養,不能出來回見給各位了,大家請回吧!“

崔永浩頑疾復發?

怎麼會這麼巧?

有族長暗自嘀咕,不相信管家言語!

崔氏避嫌?

各家族長中,有精明者,情不自禁認爲!

沒錯!

崔氏確實在避嫌!

黃昏時,崔永浩準備接見各家族長前,收到族人從西部傳回書信!

閱覽後,即刻焚燬書信,有自己想法!

書信來自燕國,是八大門閥之首,段家族長親筆書信,內容簡單,僅有三字!

降!

保命!

崔永浩深知,諸侯國中,除晉國王氏遷徙宋國,後來下落不明外,別的門閥盡數歸降燕國.

燕軍征戰越國時,越國錢氏在燕軍破城前,便被段家勸降,提前歸降燕國!

錢氏族人歸降燕國,非但沒有遭遇燕帝迫害,反受燕帝重用!

目前,越國錢氏仍是越國最大家族,燕軍前線征戰,所耗費錢糧,不少來自錢氏.

另外,錢氏族人,有真才實學者,被林楓破格提拔,身居高位!

所以,崔永浩在得到書信時,即刻產生歸降念頭.

崔氏家大業大,族人衆多,若不歸鄉,必血流成河!

與家族重要成員商議,大家皆願歸降燕國,所以,他根本不可能會見前來拜訪的各家族長!

客廳中,各家族人望向管家,有族長不甘心,抱拳道:“崔管家,催族長抱恙,某等理應探望,既然來了,某希望親去拜訪族長!“

“範族長,老爺需靜養!“

管家面容含笑,略顯陰鶩,不怒自威,直言拒絕!

崔氏有崔氏打算,豈可與姑蘇各家沆瀣一氣!

各家族長聞聲,神情惱怒,憤恨!

這時,崔管家橫眉掃過在場族長,朗聲提醒道:“各位族長,老爺雖不能出來接見大家,仍提醒道,各家族在吳國繁衍生息多年,吳國榮華時,大家坐享其成,國難當頭,大家該齊心協力,共赴國難!“

共赴國難?

崔氏態度嗎?

衆人聞聲,百思不得其解,憤憤不平離去!

姑蘇世家,在崔氏商議無果,然第二日起,吳國中部郡縣,陸陸續續傳回消息!

隨燕軍東進,中部形勢危機,已有三座城池郡守,將領,迫於壓力,棄暗投明,歸降晉王林梟!

各郡飽受飢餓百姓,獲悉燕帝在越國境內,開倉賑糧,拖家帶口,跋山涉水,踏上前往燕國道路.

獲悉中部各地郡守,將領態度,百姓爲苟且偷生,討口飯吃,前往燕國!

姑蘇城世家族長漸漸清楚,人心散了,吳國遲早分裂,燕軍遲早兵臨姑蘇,不禁悄悄籌備!

況且,各家族長心似明鏡,崔氏延續數百年不倒,有自己延續方法.

經歷亂世,仍興旺壯大,審時度勢目光,遠遠超過各家族長!

崔永浩拒絕會見世家族長,恰恰證明他心中有鬼!

崔家有歸降燕國念頭!

不然,憑藉崔家與朝堂密切聯繫,崔永浩定然親出面,協助朝堂撫各世家族長!

一時間,姑蘇內暗流涌動,不少世家暗中遣散子弟,攜帶錢糧,悄無聲息出城西進!

姑蘇城動盪不安時,朝堂震怒,派出禁軍,執行趙彥逾鐵血政策!

幾日來,幾家歡喜幾家愁!

東進前往燕國道路中,血流成河,屍體累累!

姑蘇城氣氛緊張時,崔永浩向逍遙王上書請願,崔氏願向朝廷捐獻錢糧,鼓勵家族子弟共赴國難,帶領家族死士,前往東部戰場抵抗燕軍!

逍遙王向趙彥逾彙報政務時,提及崔永浩請願要求.

不僅得到趙彥逾允許,且被讚賞崔氏爲忠義之家,朝廷贈匾封賞!

崔家得到消息,府中年輕子弟,帶領家族死士,在逍遙王送行中,踏上前往東部戰場道路!

兩日後,夜,一行婦孺從催府偏門悄悄離開!

翌日,這些婦孺混跡前往東方經商商隊中,悄無聲息逃離姑蘇城!

崔永浩策略簡單,吳國西線燕軍遠離姑蘇,前往興隆城途中,容易遭禁軍追殺!

姑蘇城內世家下場,證明崔永浩猜想!

反觀東部戰場內燕軍,前線精銳距離姑蘇城極近,容易脫身逃亡.

崔氏向趙彥逾示好,有共赴國難口號,又可打消趙彥逾部分懷疑.

家族年輕子弟先行,婦孺尋找良機逃亡,即使計劃敗落,仍可保證崔氏延續!

崔氏族人抵達趙鴻儒控制城池內,崔永浩即刻宣佈脫離吳國,效忠燕帝.

崔氏族人,脫離吳國,歸降燕軍消息傳回姑蘇城,頃刻間,使暗流涌動,躍躍欲試望族世家炸開鍋!

崔氏乃吳國望族旗幟,現在連崔氏都歸降燕國,不少望族世家恍然大悟,崔氏,根本不看好吳軍能抵抗燕軍!

消息傳回朝廷,逍遙王,趙彥逾,紛紛暴跳如雷,怒不可遏!

震怒中,趙彥逾頑疾復發,暈厥過去!

接下來數日,吳國東部,西部,不少城池郡守,將領,望族世家,鄉紳百姓,紛紛歸降燕國.

晉王林梟,領兵在吳國西部,大軍兵不血刃,控制七座城池!

趙鴻儒,樑銘源領兵在東部,也控制兩座城池,燕軍戰線向前推進,甚至有城池與姑蘇城遙遙相望!

一時間,歸降燕軍在吳國彷彿形成風氣!

?感謝喬存寶打賞《極品帝王》100書幣!

??感謝書友1390454798投了2張月票

??書友1458428840投了1張月票

??書友19****投了2張月票

??書友10****投了1張月票

??書友11****投了1張月票

??龍靈woain投了1張月票

???

第1017章 孤注一擲第1302章 燕軍面臨問題第396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096章 蒼巖山之雨林激戰第79章 林楓心思第377章 危機四伏第244章 女大不中留第1140章 江北之大,無立錐之地(第二更)第1222章 兵家危機陰謀詭計第731章 風月甚美,冷夜殺伐第159章 迎接聖駕第1074章 暴君,受死吧第445章 死裡逃生第1042章 兵行險招,誘敵出城第1274章 墨城商閥第203章 否極泰來第218章 雖遠必誅之第92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91章 段夢柔上第659章 一聲嘆息,道不盡的惆悵第114章 經略北方第158章 十倍償還第411章 樑國爭奪戰上第369章 侯銘封勸降下第168章 人口問題第602章 斬殺叛徒(第二更)第666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086章 歃血爲盟,互送世子第749章 強強聯合第750章 主動出擊第384章 林楓的野望第197章 殊途同歸第737章 登陸江北,闖入燕地(四千字)第1392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908章 大戰前夕,四方雷動第283章 逍遙快活第189章 忠肝義膽第106章 涼鳴關之戰中第573章 名將哀傷(第一更)第145章 出其不意下第315章 惡犬出世下第558章 欺人太甚第270章 心如刀割第177章 白日做夢第393章 君臣議政第721章 牌局,振夫綱(下)第1336章 戰火連天第588章 窩裡橫(第一更)第326章 晉陽宮第119章 回城修整第640章 罪該當誅第64章 年關前夕中第965章 親臨前線,戰局糟糕第716章 楚帝熊武,咄咄逼人第410章 宋軍報復下第136章 心存顧慮第953章 鬱窮兵死,誓不兩立第1333章 將軍,末將有個大膽猜測第38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86章 犬狼部隊第1145章 落難夫妻第95章 風起雲涌第18章 釀酒成功第281章 以火攻火下第558章 欺人太甚第25章 刀鋒戰士第642章 誰敢造次,殺無赦第712章 防線崩潰,犬狼顯威(第二更)第98章 臨危不懼第1426章 天下一統(全書完)第382章 重大發現第134章 撕下一塊肉第924章 棄城而逃第1319章 孩兒不孝第1088章 一人犯法,全家連坐第1233章 對戰女刺客第1001章 鐵血手段第1155章 長江天險,擋不住燕軍南征之心第47章 和談結親第114章 經略北方第260章 諸將謀劃第1231章 以武立國,善待諸將第1246章 遭遇象兵第699章 粗暴手段第477章 裝神弄鬼第272章 引君入甕第514章 自尋死路第1152章 兔死狐悲第873章 楚帝妥協,四君和談第1206章 沙場秋點兵第1216章 勇闖樑家軍兵營第634章 來者不善第991章 宋軍來犯,強若巨獸(四千字大章)第1203章 柳浦琊要遷都第78章 峰迴路轉第1004章 戰,鐵血狂戰第34章 初戰下第72章 司徒到來第28章 兵鋒中第605章 第613得寸進尺(第三更)
第1017章 孤注一擲第1302章 燕軍面臨問題第396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096章 蒼巖山之雨林激戰第79章 林楓心思第377章 危機四伏第244章 女大不中留第1140章 江北之大,無立錐之地(第二更)第1222章 兵家危機陰謀詭計第731章 風月甚美,冷夜殺伐第159章 迎接聖駕第1074章 暴君,受死吧第445章 死裡逃生第1042章 兵行險招,誘敵出城第1274章 墨城商閥第203章 否極泰來第218章 雖遠必誅之第92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91章 段夢柔上第659章 一聲嘆息,道不盡的惆悵第114章 經略北方第158章 十倍償還第411章 樑國爭奪戰上第369章 侯銘封勸降下第168章 人口問題第602章 斬殺叛徒(第二更)第666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086章 歃血爲盟,互送世子第749章 強強聯合第750章 主動出擊第384章 林楓的野望第197章 殊途同歸第737章 登陸江北,闖入燕地(四千字)第1392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908章 大戰前夕,四方雷動第283章 逍遙快活第189章 忠肝義膽第106章 涼鳴關之戰中第573章 名將哀傷(第一更)第145章 出其不意下第315章 惡犬出世下第558章 欺人太甚第270章 心如刀割第177章 白日做夢第393章 君臣議政第721章 牌局,振夫綱(下)第1336章 戰火連天第588章 窩裡橫(第一更)第326章 晉陽宮第119章 回城修整第640章 罪該當誅第64章 年關前夕中第965章 親臨前線,戰局糟糕第716章 楚帝熊武,咄咄逼人第410章 宋軍報復下第136章 心存顧慮第953章 鬱窮兵死,誓不兩立第1333章 將軍,末將有個大膽猜測第38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86章 犬狼部隊第1145章 落難夫妻第95章 風起雲涌第18章 釀酒成功第281章 以火攻火下第558章 欺人太甚第25章 刀鋒戰士第642章 誰敢造次,殺無赦第712章 防線崩潰,犬狼顯威(第二更)第98章 臨危不懼第1426章 天下一統(全書完)第382章 重大發現第134章 撕下一塊肉第924章 棄城而逃第1319章 孩兒不孝第1088章 一人犯法,全家連坐第1233章 對戰女刺客第1001章 鐵血手段第1155章 長江天險,擋不住燕軍南征之心第47章 和談結親第114章 經略北方第260章 諸將謀劃第1231章 以武立國,善待諸將第1246章 遭遇象兵第699章 粗暴手段第477章 裝神弄鬼第272章 引君入甕第514章 自尋死路第1152章 兔死狐悲第873章 楚帝妥協,四君和談第1206章 沙場秋點兵第1216章 勇闖樑家軍兵營第634章 來者不善第991章 宋軍來犯,強若巨獸(四千字大章)第1203章 柳浦琊要遷都第78章 峰迴路轉第1004章 戰,鐵血狂戰第34章 初戰下第72章 司徒到來第28章 兵鋒中第605章 第613得寸進尺(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