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登陸江北,闖入燕地(四千字)

戰爭,持續,漫長!

即使戰爭尚未開始,長江北岸,氣氛已變得異常肅殺,冷酷,好似空氣中,蔓延着殺戮的味道。

但是,戰前,不管聯軍怎麼互相試探,再怎麼展露肌肉,兩軍探子依然穿梭在江北地區,密切偵查監視對方舉動。

此刻,像火山爆發前夕,雙方均在聚集力量,需要充分全面的部署。一旦聚集到足夠多力量,忽然爆發出來時,將會是鋪天蓋地,毀滅無數生命!

不論聯軍將領韓炙潼,張雨亭等人,還是燕軍方面,林楓,文季師等人,均清楚這個道理,特別即將爆發的戰爭中,將決定南北雙方格局。

雙方將領,誰敢掉以輕心,誰就拿全軍士卒生命開玩笑,拿國家基業開玩笑,到頭來,勢必會付出慘重代價!

這種結局,韓炙潼擔不起責任,林楓亦承擔不起責任!

數日互相試探,偵查,監視,蜀國探子自江北帶回北方全部地圖時,聯軍諸將,迅速部署,待確定明確攻擊方向後,好似忘記之前慘敗給燕軍,一個個急不可耐,磨拳霍霍,準備建功立業。

很快,來勢洶洶,準備教訓並且消弱燕國力量的聯軍,率先開始行動,準備直接登陸,一鼓作氣,穿過燕軍防線,闖入燕國南方腹地,攻城略地,擴張勢力。

當日清晨,韓炙潼召集衆將,在船艙中尋味衆將意見,趁機鼓舞衆將士氣,使得士氣如虹的諸位將領,內心征戰之意,越發濃厚,紛紛主動請纓。

韓炙潼根據蜀軍傳回的消息及江北燕國地形圖,深思熟慮後,做出嚴密部署,迅速頒佈軍令,大軍直接向江北岸邊靠攏,準備登錄哦作戰。

一聲令下,溫知明,吳捷邵,率領蔡國,蜀國部隊,在蘆葦蕩登陸,穿過南方郡州,出兵魯陽關,從東面攻擊燕軍,率軍入侵燕國東部。

命令張雨亭,王政文帶領越國,吳國部隊,從蘆葦蕩登陸,入西線,劍指石巖城,若可以,從雁蕩山魚腸道地區穿過,直逼燕國西北腹地。

他則親自率領楚國玄甲軍,從中路出擊,劍指燕軍主力所在的廣陵城,準備尋找機會,主動與燕軍主力碰撞,試探分析燕軍實力,終極目標,佔據洛邑,確保楚國勢力紮根中原,爲將來楚軍揮師北上,奠定基礎。

三路大軍,分兵攻之,互爲犄角,互相協助,互相支持,形成進可攻,退可守的強大局面。

韓炙潼相信,三路大軍中,任何一路擊敗被動防禦的燕軍,其它地方燕軍及時救援,均會改變燕軍部署,從而直接影響燕國全線防禦。

當然,他也清楚,同樣的事情,若發生在聯軍身上,亦會直接改變聯軍全線攻擊態勢,極有可能使得主動進攻,變爲被動防禦。

不過,他信心滿滿,相信縱然燕軍馳騁在北方廣袤平原,罕有對手可挫敗對方鋒芒,但是,當楚國玄甲軍踏上這片土地,一切必要開始變化。

一時間,數千艘戰船,在江面急速前行,船帆迎着江風,呼呼作響,好似威武巨人,在江面奔走。

千帆過盡,聯軍強盜似得登陸,強行闖入燕軍領土。

蘆葦蕩地區,一下子涌滿聯軍!

烈日下,烏壓壓聯軍徐徐前行,鎧甲折射出光芒尤爲顯眼,各種簡單攻城防禦器械,參雜在聯軍之中,對方光明正大前行,絲毫不忌憚江北枕戈待發燕軍!

距離蘆葦蕩不遠的地方,馮異,拓跋羽率領率數十萬燕軍,數量雖不足江南聯軍,卻早準備充分,堅持依仗地形與防禦,率先阻擋聯軍。

這一仗,對燕軍尤爲重要,關乎生死存亡,所以,馮異,拓跋羽兩人不敢掉以輕心!

他們駐軍的地方叫做二龍山,位於燕國極南地區,在雲舟郡內丹江與長江交界的地方,距離雲舟郡首府漢陽城有三百多裡,距離林楓率軍駐紮的廣陵城四五百里。

之所以叫二龍山,皆因在蘆葦蕩背後的洋湖城中南面,兩道山樑在江北平原延綿數百里,山樑自東向西又窄又長,好似兩條擱淺的巨龍,橫臥在洋湖城南面,山體巨石林立,一塊塊好似刀劈斧削,骨感,陡峭,看起來霸氣無雙。

山中巨石,讓山體看起來兇險萬分,但山體走勢,更顯威武,兩座山樑互相交織盤橫,與兩條戲水巨龍,落入凡間沒有什麼區別,形成六七裡千步有餘山道。

山體兩旁樹木及凸出的岩石,看起來像巨龍腹部豎起的鱗甲,使得山道中常年不見日光,幽靜而陰暗潮溼,從中穿越非常驚悚,讓人不寒而慄。

二龍山左面因丹江水與長江匯聚,形成大量沼澤,唯有右面蘆葦蕩地區,可強行行軍,但這片區域卻不是很大,一下子擁簇數十萬聯軍,顯得特別緊湊,大軍很難實戰陣型。

可惜,不知何故,即使二龍山曾經作爲鄭國防禦南方諸侯的門戶,奈何山道寬廣且僅有六七裡距離,鄭國強大時,且可憑藉優勢兵力,守住二龍山,重創南方入侵部隊。

但鄭國衰弱時,南方諸位軍隊強大,即使鄭軍配合二龍山地形,亦常常不能守住南方門戶。

特別兩年前楚國曾經借道蔡國,渡過長江,在鄭軍防禦中,依然強行攻破二龍山,闖入鄭國腹地。

若非後來諸侯國戰亂起,楚國佔領之地孤懸江北,熊武擔心北方戰亂牽扯到楚國,楚軍主動退出鄭國,此刻,雲舟郡及周邊兩郡,已爲楚國領土。

這次,二龍山守軍發生變化,楚軍將領亦發生變化,韓炙潼信心滿滿可輕鬆穿過二龍山山道即使有燕軍防禦,亦不在話下。

但是,打算依照山勢走向,依託山道防禦的馮異,亦信心滿滿,艱辛憑藉二龍山走向,可長期死守,把五國聯軍堵在蘆葦蕩與二龍山之間的狹小區域內。

尋找機會,在狹小地域內,一鼓作氣,重創聯軍。

此時,馮異,拓跋羽站在山頂,又六七十丈高的地方,持刀而立,虎目凝視,眺望南方。

因馮異早先抵達二龍山,因清楚聯軍來勢洶洶,因清楚二龍山山勢防禦並不完美,所以,抵達二龍山,他迅速派人緊鑼密鼓組建防禦戰線。

數日來,趁着聯軍尚未登陸北岸,馮異幾乎全部部署!

不久前,探子傳回消息,言稱聯軍陸續登陸,從蘆葦蕩向二龍山方向而來,作爲守軍將領,馮異,拓跋羽根本不敢馬虎。

望着聯軍陣營整體,徐徐前行,數十萬部隊,造成異常強大視覺衝擊。

拓跋羽情不自禁倒吸口冷氣,手中緊緊攥着斬馬刀向馮異道:“馮將軍,聯軍來勢洶洶,看起來不好阻擋啊,此戰,勢必是場惡戰!”

他參與不少大戰,苦戰,卻從來沒有像今日遇到六十多萬聯軍,若對方全軍出擊,是否可死守二龍山,阻擋對方鋒芒,當前很難預料!

“不管聯軍多強大,沒有皇上命令,那麼怕將你我麾下騎兵全部打光,也不能讓聯軍前進半步!”馮異語氣非常堅定,毫不猶豫的說,聯軍很強大,但石巖城一戰,燕軍擊敗數十萬聯軍,亦不是浪得虛名。

何況,經歷鄭國滅亡,他親自率領數十萬軍隊征戰,有豐富的攻防經驗。雖然亦擔心韓炙潼手段,卻還沒有驚慌失措。

所以,簡單回答拓跋羽問題後,馮異虎目始終盯着南面前進的聯軍,他不相信聯軍登陸後,馬不停蹄,對二龍山發動攻擊。

韓炙潼率領聯軍,率先登陸,親自偵查蘆葦蕩地區地形,很快他發現蘆葦蕩地區實在太過狹窄,極難長期駐守,更不要說在此地展開大規模征戰了。

因此,沒有丁點停留,韓炙潼便率領聯軍向二龍山山道方向前行,準備親自從遠處觀察燕軍部署。

他內心明白二龍山乃蘆葦蕩地區,通往中原的門戶,從前鄭軍死守二龍山,鄭國滅亡,燕軍肯定亦會死守二龍山,特別是聯軍來勢洶洶的情況下,二龍山防禦可能越發全面。

萬幸兩年前楚軍曾經攻克二龍山,此番,當年入侵北方的部隊,亦在軍中,經過了解,配合地圖,韓炙潼對二龍山地形還算了解。

二龍山有山道防禦,看似可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把南方軍隊拒絕中原腹地之外,但是,南方軍隊攻克二龍山,闖入中原之地,多年來,亦非強行闖過山道,留下大量傷亡,才實現既定目標。

據他了解,二龍山山體走勢異常特殊,雖說山中怪石嶙峋,看起來異常險峻,實則二龍山南北兩面皆爲平緩山坡,很難形成全面防禦,不管騎兵或者步兵,皆可攻擊。

特別對步兵而言,相較騎兵,似乎更具優勢,所以,多年來,南方軍隊進入中原,常常有兩條途經,要麼佯裝攻山,實則從山道轉移兵力,要麼佯攻山道,卻從山坡中趁機攻擊。

不管什麼方法,多爲生動襲擊,避重就輕之法,多來年,成功機率異常的高。

此刻,望着山坡韓炙潼很爲難,初春山坡表面尚無任何草皮,若燕軍趁機潛伏,計劃勢必暴露,倘若聯軍強行攻伐,燕騎居高臨下,俯衝下來,衝擊力,機動性將發揮的淋漓盡致,攻山步兵再強大,亦怕沒有丁點防禦機會。

所以,目前聯軍似乎唯有從山道中穿過,趁機轉移兵力。

可是,聯軍從蘆葦蕩登陸至今,卻沒有遇到燕軍蹤影,這不符合常規,畢竟,聯軍登陸時,防禦力及其薄弱,燕軍該趁機攻擊,打擊聯軍纔對。

可惜,即使當前他親自率領聯軍,朝着二龍山方向移動,既沒有在山坡中看到燕軍防禦,亦沒有在山道中瞧見燕軍蹤跡,顯然對方將領亦是用兵高手。

燕軍駐紮二龍山,卻不見蹤跡,虛虛實實,使人很難猜出對方部署與防禦,要試探燕軍意圖,必須強行攻擊山道與二龍山南面山坡,逼出燕軍蹤跡,從而確定燕軍部署的防禦方案。

沒有猶豫,韓炙潼召集張雨亭,王政文,吳捷邵,溫知明四人商議,準備嘗試發動試探性攻擊,不然,不清楚燕軍防禦情況時,貿然攻擊,對聯軍而言,將與闖進一片充滿豺狼虎豹的未知區域沒有任何區別。

作爲主帥,作爲曾經有輝煌戰績的將領,他絕對不允許自己犯這類低級錯誤,拿三軍將士性命開玩笑。

五名將領齊聚,韓炙潼沒有提及,王政文四將,擡眼望了眼二龍山,又看向韓炙潼,四人大概清楚對方意思了。

吳捷邵率先問道:“韓將軍,你作何打算,我是建議大軍陣型穩定後,強攻!”

二龍山乃燕國在江北門戶,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在不清楚燕軍部署的情況下,吳捷邵亦相信強攻可使得對方暴露蹤跡。

“韓將軍,若按照事先約定,攻陷燕國之領土,各諸侯國依照戰功多少,瓜分燕國土地,我請求作爲先鋒,主動出戰,率領蜀國部隊,奪取二龍山控制權。”溫知明上前,主動請纓。

二龍山距離蜀國在江北領土極遠,但他想打通二龍山與蜀國領土,屆時,兩片區域連接一起,即使南方諸侯國把勢力延伸至中原,乃至北方,蜀國只要封鎖江北門戶,對各諸侯國將可採取關門打狗的做法。

所以,他希望先發制人。

聞言,韓炙潼掃了眼溫知明,又看向張雨亭與王政文,問道:“張將軍,王將軍,你們呢,戰爭中,大家各憑手段,戰爭結束,瓜分土地,大家各憑軍功。”

“既然溫將軍主動請戰,我便不與溫將軍爭功了。希望溫將軍率領部隊旗開得勝。”張雨亭道,越軍新敗,連率軍的胡惟躍都被生擒,沒有親眼證實燕軍實力之前,他不會主動輕易出手。

王政文亦道:“二龍山乃燕國在南方門戶,若溫將軍可獨自攻克,我便不參與。若溫將軍攻伐吃力,我倒可助他一臂之力!”

第1423章 班師回朝第1152章 兔死狐悲第573章 名將哀傷(第一更)第1311章 交替撤離第968章 寧死不屈,死守雁城第1141章 賊心不死第463章 狼子野心第699章 粗暴手段第637章 派系之爭上第364章 王綸玥之殤上第274章 將計就計第887章 處心積慮第1254章 第1311燕楚殺伐第1158章 百萬虎狼過長江第264章 連環巧計第1328章 納文臣,奪兵權第237章 打破常規下第17章 奇貨可居第261章 將相不和第477章 裝神弄鬼第728章 將相歸心,暗流涌動第303章 林梟顯身第735章 各有心思第627章 百戰不死(第一更)第459章 奪下郭昌城第773章 軟刀子殺人不見血第428章 狠狠敲詐第1268章 歸降儀式(第一更)第8300章 不可告人秘密第1252章 水無常勢 兵無常形第1138章 湘妃心思,征戰狂人(第三更)第207章 挖牆角第354章 第363花燭之夜第549章 計中計(下)第931章 欲北伐,帝震怒第163章 不爲人知一面第1359章 做好爲國捐軀準備第573章 名將哀傷(第一更)第526章 惹上大事了第1131章 金屋,金絲雀第554章 或許有詐(四千字)第121章 女帝的野心第1316章 前所未有的重賞第1202章 柳浦琊的懷疑第618章 計劃落空第275章 復仇殲滅第1306章 誘餌第508章 時不我待第166章 奇女子第1270章 民心亂,社稷崩第451章 林疏影心思第833章 暫時來臨第1280章 楚國要搞事情第401章 逃之夭夭第56章 歸降第661章 強勢態度第422章 計劃實施第1333章 將軍,末將有個大膽猜測第685章 微妙氣氛第1422章 皇兄,臣弟交出兵權第1369章 秘密謀劃第575章 命不該絕(第三更)第822章 宋軍大捷第148章 局勢變化上第887章 處心積慮第590章 聯軍追擊(第三更)第1165章 羞辱溫蝶舞(第一更)第123章 紫煙妙計第1294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838章 聯兵合擊第603章 各自盤算(第一更)第443章 局勢鉅變第690章 不滅鄭,不歸朝第102章 壯士斷腕第1249章 出類拔萃得燕將第438章 苦肉計第548章 計中計(上)第612章 定計第426章 示好第1001章 鐵血手段第1034章 速戰速決,嚇破苦膽第247章 三王密謀下第301章 功成破關四第405章 樑國反攻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117章 塞外練兵第959章 以空間換時間第961章 以我殘軀,死守國門第1309章 作繭自縛第201章 滅國之策中第689章 陳帝隕落第926章 城池失守,迴天乏力第1367章 良辰吉日第1131章 金屋,金絲雀第188章 性命攸關第564章 逃之夭夭第272章 引君入甕第364章 王綸玥之殤上第164章 洽談上第227章 親疏遠近
第1423章 班師回朝第1152章 兔死狐悲第573章 名將哀傷(第一更)第1311章 交替撤離第968章 寧死不屈,死守雁城第1141章 賊心不死第463章 狼子野心第699章 粗暴手段第637章 派系之爭上第364章 王綸玥之殤上第274章 將計就計第887章 處心積慮第1254章 第1311燕楚殺伐第1158章 百萬虎狼過長江第264章 連環巧計第1328章 納文臣,奪兵權第237章 打破常規下第17章 奇貨可居第261章 將相不和第477章 裝神弄鬼第728章 將相歸心,暗流涌動第303章 林梟顯身第735章 各有心思第627章 百戰不死(第一更)第459章 奪下郭昌城第773章 軟刀子殺人不見血第428章 狠狠敲詐第1268章 歸降儀式(第一更)第8300章 不可告人秘密第1252章 水無常勢 兵無常形第1138章 湘妃心思,征戰狂人(第三更)第207章 挖牆角第354章 第363花燭之夜第549章 計中計(下)第931章 欲北伐,帝震怒第163章 不爲人知一面第1359章 做好爲國捐軀準備第573章 名將哀傷(第一更)第526章 惹上大事了第1131章 金屋,金絲雀第554章 或許有詐(四千字)第121章 女帝的野心第1316章 前所未有的重賞第1202章 柳浦琊的懷疑第618章 計劃落空第275章 復仇殲滅第1306章 誘餌第508章 時不我待第166章 奇女子第1270章 民心亂,社稷崩第451章 林疏影心思第833章 暫時來臨第1280章 楚國要搞事情第401章 逃之夭夭第56章 歸降第661章 強勢態度第422章 計劃實施第1333章 將軍,末將有個大膽猜測第685章 微妙氣氛第1422章 皇兄,臣弟交出兵權第1369章 秘密謀劃第575章 命不該絕(第三更)第822章 宋軍大捷第148章 局勢變化上第887章 處心積慮第590章 聯軍追擊(第三更)第1165章 羞辱溫蝶舞(第一更)第123章 紫煙妙計第1294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838章 聯兵合擊第603章 各自盤算(第一更)第443章 局勢鉅變第690章 不滅鄭,不歸朝第102章 壯士斷腕第1249章 出類拔萃得燕將第438章 苦肉計第548章 計中計(上)第612章 定計第426章 示好第1001章 鐵血手段第1034章 速戰速決,嚇破苦膽第247章 三王密謀下第301章 功成破關四第405章 樑國反攻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117章 塞外練兵第959章 以空間換時間第961章 以我殘軀,死守國門第1309章 作繭自縛第201章 滅國之策中第689章 陳帝隕落第926章 城池失守,迴天乏力第1367章 良辰吉日第1131章 金屋,金絲雀第188章 性命攸關第564章 逃之夭夭第272章 引君入甕第364章 王綸玥之殤上第164章 洽談上第227章 親疏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