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各有心思

咧咧寒風,長江中驚濤駭浪,數千艘戰船乘風破浪,韓炙潼五人,站在甲板上,

江風吹動,五位將領身上,披風漂浮,搖曳,獵獵作響,鎧甲嗒嗒輕響,好似奏起響亮的戰歌。

首次接觸的五位將領,神情中,似乎並不暢快,一個個面容慘淡,飽經風霜的臉頰內,掛着幾分戾氣,大家各有心思。

此番渡江北上作戰,關乎五國,特別是吳越蔡蜀四國生死存亡!

此戰勝,燕軍南下勢頭被斬斷,四國會有好幾年喘息時間,若敗,吳越蔡蜀,不但遭遇北方燕國施加的壓力,南方的楚國,怕也會主動趁火打劫,四國陷入南北夾擊中。

因此,韓炙潼可輕視燕軍,他們卻不敢輕視,畢竟,四國與楚國處境不同。

奈何雙方爭執不休,非但沒有達成共識,相反,在激勵爭執中,一些陳穀子爛事被提起,變相加深彼此之間的隔閡。

尚未踏入燕國領土,轟轟烈烈的五國伐燕,便隱約出現一道裂痕。

兩日來,五位將軍極少謀面,各自待在自家戰船中,暗暗沉思,商議着接下來的部署。

第三日下午,大軍從東向西,逆流而上,終於在黃昏時,抵達接近江北的地方。

長江水面,波光粼粼,數千戰船,逆流而上,氣勢恢宏,五國聯軍,表現的異常憤慨。甲板中,許多精壯漢子,不畏嚴寒,露出半個膀子,手中拿着棍棒,重重擊打在面前大鼓中,鼓聲隆隆,闖過江面,好似在像江北燕軍挑釁似的。

江北。

距離長江十餘里外,早先從石巖城親自率領部隊,抵達江北並在江北佈防的馮異,根據江北地勢,迅速佈防,數萬騎兵,在江北平原,形成類似月牙狀的陣型。

至於接近長江的許多地方,常年均爲沼澤地區,嚴峻不能受,聯軍亦休想穿越,若冒死穿越,異常困難,非死即傷不說,花費巨大代價後,卻不會有什麼收穫。

所以馮異部署的地方,乃在長江北岸,進入中原腹地的必經之路,可以說,是條非常兇險的通道,他準備在此伏擊南方聯軍,先殺殺對方威風,打擊他們囂張氣焰。

徹底打消對方一鼓作氣攻入江北腹地的打算,只要在此阻擋對方前進步伐,接下來,進入持久戰,慢慢消耗連軍實力,總會將其趕回長江南岸。

馮異作爲名將,被林楓安排鎮守長江北岸大有深意,唯獨讓馮異可惜是,燕軍缺少水師,不然在聯軍主力全部進入北岸後,只要派出水師,趁機偷襲聯軍在長江的糧草大營,肯定會重創聯軍。

不過,馮異覺得,這場戰爭中有不足,才越發顯得激烈,越發讓人亢奮,慘烈艱難的戰鬥,越發可提升他的軍事造詣。

長江表面,風吼好似猛獸咆哮,驚濤駭浪擊打在船板,使得戰船來回搖曳,好似海面屹立的不倒翁,

戰船徐徐前行,站在甲板的韓炙潼,好色紅綢劍鞘包裹的利劍,及時鋒芒被遮掩,可身上隱隱約約中,露出強大的劍氣。

此刻,他站在甲板前端,似乎不爲搖曳的戰船所影響,劍眉硬挺,飽經風霜的廉價中,充滿了堅毅與果敢,輕輕捋動鬍鬚,望遠着江北情形。

此戰,他雖然信心滿滿,依然不敢掉以輕心,畢竟,多年來,楚國勢力從未延伸的江北地區,對這片區域非常不瞭解

即使憑藉探子傳回來的消息,完成大量地圖繪製,可畢竟有許多地方,探子從未深入過,亦不瞭解具體情況。

對他而言,這種可能致命的隱患,絕對不會允許其存在。

沉思片刻,韓炙潼扭頭厲聲對着身邊侍衛道:“將戰船開往接近江北地區的地方,不要靠岸!”

韓炙潼乃聯軍重要將領,他的戰船,必然爲帥帳所在,此刻,他所在的戰船向前移動,長江上面,數千戰船自然跟着移動,一時間,百舸爭流,好似鯉魚躍龍門,直攻江北的態勢。

其實,韓炙潼想法很簡單,不過希望接近江北,眺望江北地形,同時利用千帆競逐,給江北的燕軍造成震撼,即使兩軍未戰,亦要在氣勢上震懾對方。

然而,當戰船接近江北地區時,韓炙潼卻發現,江北大片地區根本沒有防禦,好似燕軍並不忌憚他們登上闖進北方似的。

但是作爲一名南征北戰,曾經創下赫赫軍功的蓋世英雄,韓炙潼內心非常清楚,表面上江北地位風平浪靜,但是若燕軍當真吳捷紹,王政文說的那麼厲害,這江北地區肯定兇險萬分,藏着無窮殺機。

而能在江北地區,不漏聲色做出秘密部署,此人,肯定是帶兵好手。

倘若聯軍毫不猶豫冒冒失失登陸,繼續深入,肯定會遭到燕軍伏擊。

所以,在不瞭解北方具體情況時,聯軍中,必須依然有部隊冒着危險登陸,深入江北腹地,爲大軍偵察當地具體情況。

沉思片刻,韓炙潼迅速折身,返回船艙中,準備與四國將領商議,挺進江北的安排。

很快,諸位將領風風火火進入船艙中,瞧見韓炙潼,他們心中有許多疑惑,準備詢問對方。

先前,韓炙潼沒有與大家商量,直接把戰船開到接近江北地區的江面,那時,衆人皆以爲韓炙潼準備出其不意,直接對江北地方發動攻擊。

豈料,對方似乎僅僅爲觀察地形,若當真如此,根本無需數千戰船齊動,只需暗中,或者等待天黑之後,派出少許精明探子,直接潛入江北地區,偵察江北敵情與地勢。

這般大張旗鼓,好似生怕江北的燕軍不知情似的,打草驚蛇不說,聯軍實力,亦會暴露在嚴峻眼皮底下。

何況,韓炙潼雖爲聯軍主帥,掌控六十萬聯軍部隊,但是,聯軍終究是聯軍,有各自將領與謀士,他仗着楚國勢大,仗着昔日赫赫戰功,根本不把諸位將領放在眼裡,實在太過分了。

畢竟,大家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直接被韓炙潼強勢忽視,遇事不與大家商議,好似聯軍變成楚國一家似的。

這時,越國將領張雨亭落座後,率先氣勢洶洶,憤憤不平的詢問,道:“韓將軍,做事未免太過霸道了,五國聯軍,揮師北上,皆爲復仇及重創燕國,防止對方把勢力延伸到長江南岸,威脅過諸侯生存,但是,韓將軍有所行動,該與大家商議,而非獨斷綱常,自作主張,此番全軍雷動,數千艘戰船靠近江北,極有可能暴露在燕軍眼皮底下,聯軍對其而言,將沒有什麼秘密可言,將軍不覺得這麼做,非常可怕嗎?”

張雨亭對韓炙潼的不滿由來已久,且不說當年楚越兩國之間死仇,單單之前,韓炙潼對大家的貶斥,就顯得實在太妄自尊大了。

然而,韓炙潼卻笑呵呵道:”張將軍,你切莫生氣,把楚越兩國從前恩怨帶到船艙中,不然,將帥不和,很容易引起內亂,導致聯軍變成一盤散沙,恰好被燕軍利用。

那時,燕軍極有可能趁機擊敗聯軍,把勢力延伸到長江南岸,使得南方諸侯國,面臨生死存亡,此等大罪,本帥負擔不起,想來張將軍也承擔不起吧?”

韓炙潼沒有解釋,他的做法向來不需要像任何人解釋,即使楚帝熊武,他亦不會把自己想法解釋的通透。

此時,反倒倒打一耙,話語中意思,再明顯不過,倘若張雨亭繼續與自己作對,導致聯軍出現意外,所有罪責,將由張雨亭全部負責,簡直把軟刀子殺人的手段,使用的淋淋盡致

瞧着張雨亭開口便被韓炙潼扣了屎盆子,差點要背黑鍋,旁邊,來自吳國的將領王政文急忙道:“張將軍,今日大家齊聚船艙,數十萬聯軍抵達江北地區,絕非爲鬥嘴,還是聽聽韓將軍有什麼好的部署,畢竟,聽聞燕軍主力尚未南下,若在對方抵達之前,我在江北腹地取得勝利,五國伐燕會有個好兆頭。”‘

王政文不希望聯軍花費數月時間,聚集在長江,即將抵達燕國腹地時,卻像一羣耗子似的,躲在船艙中窩裡鬥。

畢竟石巖城一戰,吳國損失十餘萬軍隊,若不報仇雪恨,任憑燕國繼續強大下去,此消彼長,將對吳國,對江南地區的諸侯國,會是一場比暴風雪更可怕的災難。

“張將軍,切勿糾結往事,當前大局爲重啊!”溫知明催促道

大家花費心思,冒着風險牽連,絕對不是看爲看兩人吵架。

張雨亭輕哼一聲,若韓炙潼沒有好的建議,他覺得大家有必要組建新的權力核心,共同商議軍事,而非韓炙潼獨斷。

聞言,韓炙潼滄桑臉頰中,露出自信笑容,伸手捋了捋鬍鬚,道:“江北之地,對大家而言是片陌生的土地,若欲深入,必須派人詳細偵察,再作打算,聯軍尋找機會,直接進入北岸,不然,許多地方尚未了解,冒冒失失闖入,不利於大軍北伐。”

表達出內心想法後,韓炙潼不再言語,一雙深邃的鷹眼,犀利的掃過張雨亭,王政文,吳捷邵,溫知明四人,其意已經不言而喻了。

聞之,四人大概明白,張雨亭沒有言語,他很清楚,潛入江北,偵察地形,偵察燕軍防禦,不是什麼好差事,與大軍冒失挺進,沒有什麼區別。

王政文低着腦袋,似乎在沉思,又像在躲避,總覺得韓炙潼想法中,帶着一絲狡詐,一絲不懷好意。

五國聯軍伐燕,大家該團結一致,衆志成城,但是,五國伐燕背後,依然充滿了國與國之間的較量,想來對方定有暗中消弱四國力量的想法。

這大軍尚未踏入燕國,韓炙潼似乎就準備給大家下圈套,消弱吳越蔡蜀力量。

畢竟,楚國雖強,卻未達到吞併吳越蔡蜀四國的力量,他這麼做,似乎在爲楚國製造機會。

溫知明,吳捷邵亦大概猜出韓炙潼想法,兩人亦不言語,亦不表態,坐在軟榻中,安心品着茶,似乎對五國伐燕,沒有多少興趣。

看着四位將領不配合,韓炙潼神色嚴肅,乾脆打開天窗說亮話,道:“大軍即將抵達江北,難道大家沒有什麼想法嗎?”

倘若張雨亭,王政文,對他不支持,不配合,聯軍要攻入長江北岸,很容易,深入腹地,則非常困難。

這時,溫知明沉思着,向韓炙潼進言道:“韓將軍,五國伐燕,將軍聯合五國同時行動,但是在具體問題上,我覺得,餘下四國,該根據實際情況部署,江北之事,今夜,我會派人上岸,向江北地區的蜀國探子,要求詳細地形圖,瞭解江北地形,不是什麼問題,但登陸之後,大家還是憑藉各自本事,攻城略地,若遇到堅實壁壘,大家可互相聯合,畢竟,五國部隊忽然闖入江北,從各個不同方向攻擊,會讓燕軍毫無招架之力。”

五國之中,不管吳越,還是楚蔡,對北方的瞭解,均達不到蜀國所瞭解的程度,且不說蜀國在江北地區有領土,單單多年來蜀軍在西線對鄭國的偵察,就積攢不少資料,而今,要獲得東線地形,怕臨戰之前的日子,江北的蜀軍已經偵察完成了。

“嗯,溫將軍建議不錯,倘若聯軍聚集,確實會在氣勢上給燕軍造成很大壓力,但是在攻守中,卻沒有分兵奪取,更有效果!”張雨亭支持王政文的建議,他不想與韓炙潼在一起,以免被對方暗中設計坑害,故意在戰場中消耗越國力量,那時聯合非但不會給燕軍造成傷害,相反,會使得越軍損兵折將,傷亡慘重,將與北上伐燕的機會,徹底相違背。

“我倒贊同韓將軍的建議,分兵很容易使得燕軍分身乏力,可趁機擴大戰果,但是,卻也很容易被燕軍抓住把柄,集中優勢兵力,消滅其中一方,那時,造成的傷亡,絕非一兵一卒,而是一個軍團乃至更多軍團,會使得五國伐燕,迅速破產。”

第469章 禍兮福所倚第1069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260章 諸將謀劃第316章 修羅戰場第1273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34章 離別送行下第1084章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第143章 馬哈蘇被俘第764章 進退維谷,身陷重圍(四千字大章)第641章 四國將軍第533章 借力打力第773章 軟刀子殺人不見血第1330章 征討伐吳第1011章 攻破漢城,斬殺敵將第234章 大國氣量上第70章 羣臣朝賀第689章 陳帝隕落第452章 再使毒計第966章 將軍,末將請戰第297章 噩夢開始下第1374章 ,把酒滿上,敬皇上!第605章 第613得寸進尺(第三更)第869章 擊沉龍船第419章 燕國要求第339章 燕京變化上第1250章 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第1058章 宋軍得勢,宋起張狂第1182章 任他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第141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11章 燕宋雙贏第166章 奇女子第861章 你怎麼不去死第617章 鳴金收兵第336章 冉清歌第184章 以詩明志第814章 衆美抉擇第22章 此中有深意第3章 皇弟林梟第64章 年關前夕中第65章 年關前夕下第343章 殺雞儆猴中第204章 天下風雲出我輩第72章 司徒到來第491章 修羅戰場第1166章 長江噩耗,名滿天下(第二更)第701章 真假難辨,第681章 心有餘,力不足第313章 暗劍出鞘第711章 劍拔弩張,爭鋒相對(第一更)第984章 叛國處理,絕不姑息第125章 計劃實施中第1362章 奪城第397章 大戰啓始上第1277章 釜底抽薪第1282章 林楓陰謀第573章 名將哀傷(第一更)第863章 御駕親征第432章 秘密部署上第640章 罪該當誅第1146章 燕帝,請自重第154章 納降中第1051章 狼煙四起,烽火不斷第855章 形勢好轉第899章 楚營被破(四千字大章)第1140章 江北之大,無立錐之地(第二更)第766章 兩難抉擇,一錘定音第111章 再見故人第1241章 兵家勁卒逃亡第143章 馬哈蘇被俘第75章 思鄉之情第899章 楚營被破(四千字大章)第250章 豎子不與之謀下第1262章 善意提醒第1273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65章 報復第38章 第一場雪第873章 楚帝妥協,四君和談第713章 主城易主,塵埃落定()第477章 裝神弄鬼第934章 莫待花落空折枝第42章 佳人傾心第81章 初次謀面第77章 蠻橫女子第477章 裝神弄鬼第344章 殺雞儆猴下第1416章 恩威並施第1333章 將軍,末將有個大膽猜測第358章 困獸之鬥上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680章 小節,大義,孰重孰輕第1194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1268章 歸降儀式(第一更)第505章 自求多福第496章 家國情懷第431章 暗中部署第302章 攻城破關五第670章 烈火紛飛第157章 思念成疾第210章 司徒反擊下第825章 第883破解沙海
第469章 禍兮福所倚第1069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260章 諸將謀劃第316章 修羅戰場第1273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34章 離別送行下第1084章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第143章 馬哈蘇被俘第764章 進退維谷,身陷重圍(四千字大章)第641章 四國將軍第533章 借力打力第773章 軟刀子殺人不見血第1330章 征討伐吳第1011章 攻破漢城,斬殺敵將第234章 大國氣量上第70章 羣臣朝賀第689章 陳帝隕落第452章 再使毒計第966章 將軍,末將請戰第297章 噩夢開始下第1374章 ,把酒滿上,敬皇上!第605章 第613得寸進尺(第三更)第869章 擊沉龍船第419章 燕國要求第339章 燕京變化上第1250章 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第1058章 宋軍得勢,宋起張狂第1182章 任他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第141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11章 燕宋雙贏第166章 奇女子第861章 你怎麼不去死第617章 鳴金收兵第336章 冉清歌第184章 以詩明志第814章 衆美抉擇第22章 此中有深意第3章 皇弟林梟第64章 年關前夕中第65章 年關前夕下第343章 殺雞儆猴中第204章 天下風雲出我輩第72章 司徒到來第491章 修羅戰場第1166章 長江噩耗,名滿天下(第二更)第701章 真假難辨,第681章 心有餘,力不足第313章 暗劍出鞘第711章 劍拔弩張,爭鋒相對(第一更)第984章 叛國處理,絕不姑息第125章 計劃實施中第1362章 奪城第397章 大戰啓始上第1277章 釜底抽薪第1282章 林楓陰謀第573章 名將哀傷(第一更)第863章 御駕親征第432章 秘密部署上第640章 罪該當誅第1146章 燕帝,請自重第154章 納降中第1051章 狼煙四起,烽火不斷第855章 形勢好轉第899章 楚營被破(四千字大章)第1140章 江北之大,無立錐之地(第二更)第766章 兩難抉擇,一錘定音第111章 再見故人第1241章 兵家勁卒逃亡第143章 馬哈蘇被俘第75章 思鄉之情第899章 楚營被破(四千字大章)第250章 豎子不與之謀下第1262章 善意提醒第1273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65章 報復第38章 第一場雪第873章 楚帝妥協,四君和談第713章 主城易主,塵埃落定()第477章 裝神弄鬼第934章 莫待花落空折枝第42章 佳人傾心第81章 初次謀面第77章 蠻橫女子第477章 裝神弄鬼第344章 殺雞儆猴下第1416章 恩威並施第1333章 將軍,末將有個大膽猜測第358章 困獸之鬥上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680章 小節,大義,孰重孰輕第1194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1268章 歸降儀式(第一更)第505章 自求多福第496章 家國情懷第431章 暗中部署第302章 攻城破關五第670章 烈火紛飛第157章 思念成疾第210章 司徒反擊下第825章 第883破解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