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

十一月二十五日,大雪瀰漫。

鎮軍將軍府已經大變模樣。

如果說之前僅僅只是一個莊園的話,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種介乎於塢堡、城池之間的存在。

又厚又高的圍牆,幾與城池無異。

門樓、角樓的存在,又是塢堡的明顯特徵。

入得門樓後,有三進房屋,最後一進前甚至還挖了個小池塘,池塘旁邊則是竹林,後面則是一字排開的四個穀倉。

前兩進各置左右廂房,規模不小,但不是住人的,而是給幕府官員辦公所用。

當然,我們都知道,幕僚也分三六九等。

在第一進左右廂房辦公的多爲諸曹掾之類的下級幕僚,以及一部分中級幕僚。

第二進左右廂房的多爲長史、司馬、參軍、從事中郎之類的中高級幕僚。

最後一進沒有廂房,但單獨闢出了幾個房間,甚至安排了僕婢定期灑掃。

很顯然,這裡屬於軍司邵勳。

軍司地位有多高,看看諸葛亮之於劉備就知道了。但問題是,有必要和主公家毗鄰而居嗎?

當司馬毗來此拜訪軍司邵勳,下意識看了眼他的書房,隔壁就是母親的居所,這誰安排的?

“大王。”軍諮祭酒閭丘衝捧着一個裝文函的木盒,正從前院過來,見到司馬毗時,連忙行禮。

“閭丘祭酒。”司馬毗草草回了個禮。

這個閭丘衝,以前在太傅幕府當長史,後來入朝當尚書郎,現在又回來當軍諮祭酒,兜兜轉轉,也是個小人。

“大王可是來見軍司?”閭丘衝問道。

他不知道司馬毗正在腹誹他。

他的“格局”豈是這個十六歲的少年可猜度的?

在太傅幕府當長史,那是感念太傅的知遇之恩。

入朝爲尚書郎,則是忠於天子,想要匡扶社稷。

現在回兗州幕府當軍諮祭酒,則是想爲桑梓盡一份力。

邏輯自洽,沒有任何問題。在這件事上,閭丘衝的“道心”不會出現裂縫。

“呃,正是。”司馬毗說道:“有些疑難正要請教。”

說完,他揮手讓身後兩人退去。

閭丘衝看了一眼。

那是新蔡王、任城王之子,在東海王身邊伴學、遊藝。

二人不再說話,一前一後入了內。

書房中還有一人,正是從山簡幕府回來的卞敦,太妃介紹的,比閭丘衝還先出任軍諮祭酒。

卞敦之父卞俊,曾爲廷尉。

俊兄弟六人,曰粹、裒、純、湛、精、俊,俗謂“卞氏六龍”,乃濟陰大族,在兗州也是排前三的豪門巨室。

近十年來,因爲戰亂的關係,卞氏六龍散往各處。

卞粹被長沙王司馬乂所殺,其子卞壼逃回老家,後到徐州幕府投奔大舅哥裴盾。

裴盾降趙固後,卞壼南奔建鄴,任司馬睿幕府從事中郎。

嚴格說起來,卞壼和邵勳算是事實上的連襟。

卞裒這一支一直在關西爲官,都督某州軍事,現在還住在關西。

卞純這一支在蜀中。

卞湛曾任驃騎將軍,卞精曾爲司空,這兩支一部分人南渡了,一部分人留在老家。

卞俊這一支同樣南渡了,不過隨着卞敦從荊州回兗州任職,倒算是逆行迴流了。

邵勳的兩個軍諮祭酒都來自兗州,其實只是兗州幕府的一個縮影罷了。

隨着時間推移,這個幕府會逐漸本地化,最多再給青徐士人留點位置,其他地方的人多半沒機會了。

“任城王改封濮陽王一事,應無大礙。”卞敦正在向邵勳彙報:“自濮陽王臧被殺後,濮陽國已十年無主。這十年,朝廷多事,也沒人給濮陽除國,或擇宗室改封。”

“那就這麼定下吧。”邵勳說道:“任城王濟改封濮陽王,任城國三縣併入高平,我還要再安置一千八百餘戶‘百姓’。”

“是。”卞敦應道。

陳公這是看上任城王的地了。

但任城王似乎也沒什麼好辦法,之前被司馬越束縛在範縣,現在被天子拘束在京城,任城國的任城、樊、亢父三縣一直是朝廷委派的內史在管理。

任城王的封地上,亦只有五十名守士。此番匈奴入寇,任城國損失慘重。不過,比起來回拉鋸過很多次的濮陽國來說,任城三縣還是要比濮陽五縣的產出高,對任城王司馬濟來說,這次改封絕對是一大損失,但他確實沒辦法。

至於邵勳安排的一千八百戶“百姓”是什麼人,卞敦接觸了一些文函後,略略知道了,其實就是所謂的“府兵”。

陳公打算把義從軍的步卒剝離出來,安置到任城三縣,充任府兵。

再加上牙門軍那批人,新高平郡十縣將有五千七百府兵,算是兗東諸郡國的頭號武力了。

而提到府兵,卞敦就覺得很費解,爲什麼叫“府兵”,而不是別的什麼兵?

而且,他覺得陳公似乎在改制。

這種事情就比較敏感了,改革官制、軍制不是一個方伯能做的,他沒有這個權力。

好在陳公似乎比較小心,至今是把府兵作爲屯田兵在使用,沒有專門設立管理府兵的官員、官府。

卞敦猜測,這個官府肯定已在陳公心中醞釀許久了,應該叫“某府”。

想到這裡,突然發現司馬毗、閭丘衝二人進來了,於是起身行禮。

邵勳也起身行了一禮。

司馬毗回禮。

軍師是幕府名義上的二把手,司馬毗還是要給予尊重的,因此他小心翼翼地問道:“任城王改封一事,孤並未知曉……”

邵勳示意了一下,卞敦拿出一封寫好的奏疏,道:“大王現在便可用印。”

司馬毗心底有些惱火。

以前王府、幕府的各色印鑑都保管在太妃那裡。太妃臥牀不起後,印鑑便還回來了,因此一應公函、奏疏都得經他過目、用印。

現在是什麼意思?完全把他當人形印章使?

邵勳、卞敦、閭丘衝三人耐心地等着他,無形的壓力讓司馬毗喘不過氣來,勉強笑道:“過會便讓人取來印鑑。”

場中氣氛一下子鬆動了起來。

邵勳笑了笑,道:“都是爲大王基業着想。”

“煩勞軍司了。”司馬毗笑道。

母親生病之後、邵勳回來之前,他着實享受了一個月的權力。

誠然,理政是十分枯燥的,毫無樂趣可言,但對他來說十分新鮮,看着幕僚以及趕來述職的官員們那畢恭畢敬的眼神,別提多受用了。

他現在還沒厭煩,正在興頭上,突然之間被人拿走了“玩具”,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

你們是不是忘記了?我纔是東海王、鎮軍將軍、都督兗州諸軍事?

如果我願意,甚至可以換一個軍司。

好吧,司馬毗不傻,他知道這個軍司換不了,也沒必要換,只是有些情緒罷了。

唔,今天來此蹲守邵勳,可不是爲了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

司馬毗定了定神,悄悄嚥了口唾沫,輕聲問道:“軍司既已探望過母妃,不知母妃疾愈否?”

閭丘衝還不明所以,卞敦卻已低下了頭。

大王沒那麼傻吧?這是要掀蓋子?

“未曾。”邵勳看了他一眼,回道。

“那就該延請名醫——”

“大王無需操心此事。”邵勳不悅道:“靜養數月即可。”

“爲何?”

“今年以來,賊寇屢屢渡河南下,襲擾陳留、濮陽、東平,踐踏禾稼,燒燬房屋,令百姓居無定所、口中乏食。九月之後,匈奴數萬步騎突入兗州,流毒數百里,死傷無算。”邵勳說道:“太妃理政,看着各地飛來的奏報,憂憤不已,故致此疾。”

司馬毗不說話了。

邵勳心中不爽,沒打算放過他,繼續說道:“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兗州這副爛攤子,是那麼容易理順的?別看我今年打贏了匈奴,但豫兗二州有十三個郡國受到匈奴侵掠,明春青黃不接之時,不知有多少人餓肚子。在自己的地盤上打仗,即便打贏了,損失也很大。大王但內裡坐,外事我來處理便可。”

司馬毗心中憋屈,但訥訥不敢言。

邵勳向他點了點頭,徑直離了書房。

穿過庭院之時,幕府僚佐、小吏紛紛向他行禮。

就連糜直派在此處的五百兵卒,都用東海鄉音向他打招呼。

邵勳含笑致意。

這個幕府,表面上看起來就像是他的一樣。

相信再過幾年,就不僅僅是表面上如此了,而是真的徹底由他一人說了算。

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區域第三十章 塑造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八十四章 一天簡單介紹下南北朝騎兵第八十章 俸祿第十二章 無題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五十九章 底氣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二十二章 決勝簡單介紹下上一章的標題吧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四十四章 入見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人第五十章 看望第一百零六章 洛陽保衛戰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三十一章 讖謠簡單介紹下上一章的標題吧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九十九章 辦公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五章 學生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區域第十二章 無題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籠第三章 潘園第四十八章 斬出個未來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九十三章 垃圾時間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九十章 洗爵執蓋第七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十章 圍魏救趙(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籠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層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八十五章 說動第四十八章 服從性測試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三十三章 鼓起餘勇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四十七章 堅定守住(月票加更7)第五十六章 大婦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三十二章 有那麼傻嗎?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一百十二章 誰能阻我?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五章 弒君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六十九章 王家
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區域第三十章 塑造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八十四章 一天簡單介紹下南北朝騎兵第八十章 俸祿第十二章 無題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五十九章 底氣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二十二章 決勝簡單介紹下上一章的標題吧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四十四章 入見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人第五十章 看望第一百零六章 洛陽保衛戰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三十一章 讖謠簡單介紹下上一章的標題吧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九十九章 辦公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五章 學生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區域第十二章 無題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籠第三章 潘園第四十八章 斬出個未來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九十三章 垃圾時間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九十章 洗爵執蓋第七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十章 圍魏救趙(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籠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層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八十五章 說動第四十八章 服從性測試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三十三章 鼓起餘勇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四十七章 堅定守住(月票加更7)第五十六章 大婦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三十二章 有那麼傻嗎?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一百十二章 誰能阻我?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五章 弒君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六十九章 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