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河渚

大河滔滔東流,晝夜不息。

傅祗勉強主持完最後一次祭祀後,身體支撐不住,病倒了。

隨員們匆忙找來船隻,打算把他運回洛陽,傅祗不許。

夕陽西下,他來到剛剛打好地基的城址上,緩步巡視。

“我兒年且十五,就被你們徵來,天殺的啊!”一頭髮花白之人伏地大哭。

周圍人盡皆惻然。

那個少年昨晚中了一箭,沒當場死,熬了一天後,終究沒熬過去。

傅祗行經此處時,略略停了一下腳步。

其他人紛紛行禮,但那個頭髮花白之人眼裡只有自己死去的兒子,仍舊伏在地上:“本想秋收後爲你娶新婦,你卻先走了……”

傅祗嘆息一聲,不忍多看,離開了。

斜陽荒草之中,有人在煮飯。

瓦罐內的飯食很稀,黑乎乎的,還漂浮着許多野草。

見到傅祗前呼後擁地走來,此人慌忙起身,不知是勞累還是怎得,晃了一晃方纔站穩行禮。而隨着他這個略顯“激烈”的動作,肚子又咕咕叫了起來。

傅祗默默走過,不打擾他吃飯了。

行到河渚盡頭之時,看到了幾艘漁船,岸邊還有破破爛爛的房屋。

無論是房屋還是漁船上,都看不到男人的身影了。婦人在河邊麻木地搗着衣服,小孩蹲在旁邊,衣不蔽體,瘦骨嶙峋。

河渚上是有百姓的,多爲避亂之流民。

或許,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好不容易找到的“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居然又要淪爲戰場了。

男人被徵發修築城池,女人幫着做飯洗衣,就連小孩都要割草餵養牲畜。

如果僅僅是這個還算好的了,最關鍵的是,當城池選址確定,打完地基後,匈奴人就來了。

他們經常乘坐小船,夜襲河渚。在他們的反覆攻擊下,很多百姓逃亡。官府也沒辦法,只能逃走一批,再抓一批,如此循環。

婦人浣衣之所的南邊是一個池子,人工挖掘的大池子。

池子三面有堤,唯南側留出一口,供船隻出入。

池邊堆滿了木材、磚石,都是從南岸運來的。

河南尹帳下的數百兵卒在旁邊紮營,順道搬卸貨物。

貨物沉重,並不好搬。每隔數日,總有斷手斷腳的消息傳來。

傅祗又走到西頭,這裡搭着許多茅草屋,陰暗潮溼,氣味難聞。

茅草屋的後面就是黃河,河面上甚至還漂浮着屍體,不知道從哪來的。

餓死、病死、累死以及被殺之人多了,已經分不清了。

太陽還沒徹底落山,傅祗就轉完了。

河渚其實並不大。

東西長數裡,南北寬一里出頭,真的就只能築個城週四裡的小城。

河渚西邊還有兩個小渚,都只有這個一半大,且不相連,上面有少許民居,但都已經空無一人,唯餘大蓬蒿草。

傅祗又看向北岸。

三條河渚的存在,將此段黃河分爲南北二流。

河渚離北岸更近一些,離南岸較遠。

傅祗翻閱古籍,得知北岸的遮馬堤一帶曾經也是河中沙洲,日積月累之下與北岸相連,變成陸地。

或許,再過百餘年或數百年,這三個一字排開的河渚將聯爲一體。

千年之後,聯爲一體的大河渚又將與北岸連接,成爲陸地的一部分。

滄海桑田,世間之事莫過於此。

“河陽蓋天下之腰脊,南北之噤喉。都道所輳,古今要津。故爲兵家必爭之地,天下有亂,當置重兵。”

“是矣,此誠爲都城之巨防。渡橋而南,臨拊洛京,在咫尺之間;渡橋而北,直趨上黨、太原;東北而行,達鄴城、燕趙;西北入軹關,至河東、平陽。此橋若成,劉聰怕是隻能重修軹關,以做防禦了。”

兩位朝官手拿羽扇,背對傅祗,對着大河指指點點。

天下事,彷彿盡在羽扇綸巾之間,沒一點難度。

“知易行難。”傅祗低語一聲,踟躕而去。

兩位朝官聽得聲音,慌忙轉身,見得司徒,立刻行禮,然而傅祗卻已遠去。

傅祗又回到了河祠內。

太陽已經完全落了下去,夜幕漸漸籠罩大地。

祠堂之中,燭火已經點了起來。

明滅不定的火焰之中,原本頗爲和藹的神像,竟然顯出了幾分猙獰陰森之色。

是冤魂太多了嗎?

傅祗無力地坐在蒲團之上,瞪大眼睛看着神像。

神像越來越模糊,似乎還籠罩了一層血色。

不知爲何,傅祗突然間就悲從中來,想要流淚。

太康十年盛世夢,怎麼就突然變成這樣了?

天下本不該如此啊!

天災連綿,人禍不絕。

所有人都瘋了,殺來殺去,殺個不停。到了這會,怕是隻能以殺止殺了,通過感化收服別人已不可能。

夜漸漸深沉了。

傅祗靜靜坐着,心灰意冷,難以自制。

他知道,這輩子可能都看不到恢復河北舊土的那一天了。

******

“賊人來啦!”河渚北側,瓦罐被踢翻的聲音響起,進而有人大聲喊叫了起來。

“噹!”鐘聲響起。

戍卒們披掛上陣,在幢主的帶領下,氣喘吁吁地奔到北岸,與剛剛下船的賊人殺作一團。

賊人來得比較多,而且不再是虛應故事了,比前幾次夜襲認真了許多。

可能是因爲他們已經摸清楚了河渚上的虛實,可能是北岸來了什麼大人物,嚴厲督促,誰知道呢!

守軍拼死抵擋,無奈隊伍中新卒過多,只廝殺了一炷香的時間,就開始步步後退。

敵軍大聲呼喝,趟着齊腰深的河水衝上來。

船上還有人掣出步弓,朝有火光的地方射去。弓弦一響,往往都能製造一兩聲慘叫。

“爾母婢,這次來的是什麼人?”幢主揮舞着木棓,將幾名快要上岸的賊人掃落水中,神色間卻驚疑不定。

弓弦聲再度響起,十餘支長箭襲來,將守軍不多的弓手射翻在地。最後一支箭好巧不巧,正好射中了幢主的手臂,讓他忍不住痛哼了一聲。

上岸的敵人越來越多。

守軍新卒已經開始潰散了。

反倒是那些民壯役徒們大吼一聲,拿着鐵鍬、鐵鎬、木矛、大棒衝了上來。

他們的家人還在島上,這時候卻不能退了。

雙方在河岸邊激烈廝殺起來。

夜色之中,痛呼聲、慘叫聲不絕於耳,膽子小一點的人怕是要嚇尿。

烏雲被風吹走,露出了半個月亮。

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四處飄飛的鮮血。黑暗之中,暗紅無比,望之不似人血,倒更像九幽之下鑽出來的鬼魅身上的黑血。

一腔血勇終究抵擋不了敵人兇狠的攻擊。

役徒們廝殺片刻,也堅持不下去了。

“去牆後守禦。”有人嚷嚷道,轉身就跑。

防線逐漸崩潰了。

匈奴人士氣大振,大聲呼喝,追躡而來。

“嗖!嗖!”密集的箭矢射來,將己方潰兵及匈奴追兵盡皆掃倒。

逃兵一愣,追兵也一愣!

這麼密集的箭矢,到底有多少弓手?怕是不下百人!

烏雲已經徹底移開,明亮的月華灑落大地,照射出了土牆後那大片的銀盔銀甲。

百餘名步弓手在角聲的指揮下,齊齊施射。

密集的箭矢飛出,將當面還站立着的人全部掃倒。

役徒們猛然清醒,仗着熟悉地形的優勢,向兩邊散去,消失在黑暗中。

匈奴人則四處找躲避的箭雨的地方,但附近不是灌木就是蒿草,能躲到哪裡去?於是他們向後方退去。

土牆後又衝出百餘人。

每個人都持着一杆長槍,在鼓聲的催促下,牆列而進,槍出如龍。

“噗!”長槍兇狠地扎入沒有任何遮護的身體,製造了恐怖的血洞。

“噗!噗!”一排排長槍刺去,將每個遇到的人都紮成了血葫蘆。

是的,就是血葫蘆。

還能站立的敵軍已經不多了,每個人都能“分”到好幾杆長槍,福氣真的不小。

長槍叢林一直追到了河岸邊,將最後一名敵人驅趕入水之後,才鳴金而退。

河上的敵船象徵性射出了一片箭矢,製造了幾聲悶哼。

隨後戰場便恢復了平靜。

守軍、役徒們大口喘着氣,臉上露出劫後餘生的慶幸。

河上的匈奴人驚魂未定,對這支殺人十分老練的部隊心有餘悸。

雙方很快脫離了接觸。

匈奴人划船撤回北岸。

銀槍武士們則打掃戰場,清理殘敵。

剛剛乘船趕到河渚,就來了這麼一場遭遇戰,教育意義是顯著的——現在沒有人再覺得守河渚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了。

匈奴人並不擅長行船,但他們依然百般蒐羅船隻,不斷渡人上島,意圖驅逐在島上築城的晉人。

沒有氣勢恢宏的大規模陣戰,但依然血腥無比。

匈奴人不會輕易放棄對河陽的爭奪,這是每個人心中冒出的念頭。

當天邊亮起魚肚白時,一位金甲大將跳上了河渚,按刀掃視着他的新地盤。

劉靈扛着“邵”字大旗,將其插進鬆軟的沙土中。

看到這面大旗,所有人都激動了起來。

“陳公!”

“陳公來了!”

“陳公,我兄長被匈奴人掠走了,你快去救他啊。”

“陳公,我家在河內,妻兒都被匈奴掠走了,你帶我打回去吧。”

“陳公,我餓……”

一隊隊軍士下了船,在岸邊列陣,井然有序。

看到這些充滿肅殺氣息的武人,鼓譟聲漸漸平息了。

“散糧,讓大夥好好吃頓飽飯。”邵勳大手一揮,吩咐道。

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六十四章 蟲豸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三十章 塑造第四十三章 整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記憶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一百二十六章 湯池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一百三十二章 爛透了!第一百十五章 禽獸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三十九章 問對第十五章 幕府第三十章 塑造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三十章 勤王第六十章 談妥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六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八十八章 洛陽城裡無好人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萬變第四章 行宮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二十四章 比爛第六十章 談妥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三十章 勤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九十七章 囂張(上)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一百零五章 雲中塢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一百零七章 三關第四十七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第六十章 談妥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二十四章 比爛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區域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八十章 最後時刻(上)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第四十七章 堅定守住(月票加更7)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十七章 鬼話簡單介紹下南北朝騎兵第七章 表態第一百二十二章 沒有回頭路第一百章 官身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七十四章 影響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
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六十四章 蟲豸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三十章 塑造第四十三章 整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記憶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一百二十六章 湯池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一百三十二章 爛透了!第一百十五章 禽獸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三十九章 問對第十五章 幕府第三十章 塑造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三十章 勤王第六十章 談妥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六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八十八章 洛陽城裡無好人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萬變第四章 行宮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二十四章 比爛第六十章 談妥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三十章 勤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九十七章 囂張(上)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一百零五章 雲中塢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一百零七章 三關第四十七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第六十章 談妥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二十四章 比爛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區域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八十章 最後時刻(上)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第四十七章 堅定守住(月票加更7)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十七章 鬼話簡單介紹下南北朝騎兵第七章 表態第一百二十二章 沒有回頭路第一百章 官身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七十四章 影響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