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插手

“左衛前驅營二千六百四十一人,皆已到齊。”

“強弩營九百十二人,皆已到齊。”

“由基營……”

“殿中將軍苗願所領……”

“殿中將軍陳眕所領……”

“右衛……”

“驍騎軍異力督……”

“幽州突騎督……”

“上騎督……”

洛陽西明門外張方故壘處,大軍雲集。

邵勳站在高臺上,靜靜等了一會,道:“按冊點名。”

命令很快下達。

風雪之中,軍士們有點喧譁。

有些人下意識擡起手擋吹到臉上的雪花。

有些人將長槍置於腳邊,開始搓手抱怨。

軍官們臉上無光,大聲叱喝,好一番整頓才壓下騷動。

邵勳默默看着。

這些兵真的有點差。

他記得安史之亂那會,有一天安祿山心血來潮,深夜至田承嗣軍中查營。

命令一下,已經入睡的軍士迅速起身,披甲執械,肅立雪中,許久不動,亦沒有任何喧譁。按冊點名,一個不缺,全數到齊。

這纔是軍隊,這纔是安胖子能一路打下洛陽、長安的關鍵原因。

兵和兵的差距,有時候比人和狗的差距很大,而這是很多人下意識忽略的地方。

“看來北軍中候之職,該讓賢了。”劉默看了許久,最後只是一聲苦笑。

禁軍統帥三天兩頭換,他才上任沒幾天,按理來說不是他的責任,但看着眼前的樣子,他也知道自己沒法整頓好禁軍了。

這裡面超過一半是新來的流民,合格下層將校又奇缺無比,自家人知自家事,他真沒辦法調整了,不如退位讓賢。

“北軍中候有三軍制節之重,須得重臣出任,劉公萬勿推辭了。”邵勳說道。

劉默“唉”了一聲,拱了拱手,沒說什麼。

去年匈奴入寇,他就指揮作戰了,結局十分慘淡。這會看着禁軍將士們一副軍紀廢弛的鳥樣,更是失望,直接撂挑子不幹了。

邵勳對這些人也有些失望。

他派了十餘員將校入左衛領兵,有些戰死了,有些還在。現在看來,效果不太好。

大環境真的能影響人。

又或者派去的人太少了,只有主官,沒有團隊,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整肅軍紀這種事不是主官一道命令就行的,終究需要人來執行。

人不行,就執行不下去,或者走樣。

王衍聽了二人的對話,暗暗點頭。

全忠還是清醒的,知道自己能做到哪一步,不能做到哪一步。

北軍中候這位置他若沾手,長安、建鄴、荊州立時側目,局勢會往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而且,北軍中候算是朝官了,須得參加朝會。

以他那副謹慎的樣子,在沒有控制宮城的情況下,敢參加朝會嗎?

偏偏他又沒法更換天子身邊的侍衛和宮人,這事宗王做得,他王衍亦勉強做得,邵勳卻做不得。

場中仍在點名,每點完一部,自有人將數目報上來,與名冊對照。

邵勳繼續說道:“禁軍還是得好好整肅,不求能陣戰擊破賊人,起碼要能依託營寨、城池固守。如此整肅年餘,便堪堪夠用了。今日點名,三呼未至者,若無情由,一律斬首。”

禁軍將校們聽得神色複雜。

早就跟隨邵勳的將校心中振奮,他們早想這麼幹了,但以往每次想這麼做,都有從上到下的阻力,甚至引發騷亂。

與邵勳不熟的老禁軍軍官、流民首領、乞活帥們則面有難色。不是不想,而是難以做到。

好在今天有朝廷重臣在,有銀槍軍、義從軍在,嚴格執行軍法並不是問題。

邵勳則不管他們什麼想法。

老實說,這一屆的禁軍他壓根看不上,也不想要這種部隊,連吞併的想法都可有可無。他完全是在幫劉默等人整肅部隊,提高戰鬥力罷了。

場下很快點完了名。

軍官們開始喊沒到的人的名字,三呼不至者全部記錄下來,然後帶着兵去抓人。

場中頓時一陣騷動。

“殺!”銀槍軍士卒用槍桿擊地,齊聲怒吼。

騷動很快平息了下去。

邵勳收回目光,與王衍向外走了幾步,低聲說道:“昨日覲見了天子,數月之內應無大事。然事過境遷,天子未必不會蠢蠢欲動。這個天下,可經不起亂來了。”

“無妨。”王衍說道:“新安之敗後,應無人再會陪着天子亂來了。”

“給天子出主意的人,能不能懲處幾個?”邵勳問道。

“最好不要。”王衍看着邵勳的目光頗有幾分審視的味道,只聽他說道:“你整肅禁軍,不是什麼大事。反正洛陽已經這個樣子了,很多人怕是求着你來整頓呢。但懲處公卿之事,故東海王做了都隱患頗大,你更不能做了。”

邵勳點了點頭,也不強求。

現在是有一些朝臣希望他來全面主持朝政,但支持到什麼程度,願望有多強烈,整體影響力有多大,還需要進一步觀察、試探。

“那就免官吧。”邵勳說道:“羅織個罪名,將他們打發走。”

王衍皺着眉頭,顯然這種事都不太想幹,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司徒之位空缺,尚書令劉公(劉暾)勞苦功高,或可任司徒?”邵勳又提議道。

“誰來當尚書令?”

“庾侍中(庾珉)可也。”

“庾子據走後,侍中之位何人接替?”

“盧豫州沉毅莊重,堅剛迅敏,可爲侍中。”

“誰主豫州之事?”

“羊冏之學貫通玄,有大雅之風,可鎮豫州。”

“就這麼多?”

“就這麼多。”

王衍微微頷首。

在邵勳轉過身去後,目光凝視了他許久。

這應該是第一次吧?

第一次往朝中要害職位安插自己人。

一個尚書令、一個侍中,有點引人矚目,但又保持着分寸。

王衍感覺到自己的價值在慢慢降低。再過幾年,或許他連政治盟友的身份都保不住了,會處於很明顯的依附狀態。

但邵勳做這種事似乎又是自然而然的,不做纔不可思議呢。

接手河陽三城之後,他對洛陽朝堂的影響力大大增強,本身態度上也不再一味躲避。

庾珉、盧志只是一個開始,最終大概想要把主要朝官都變成自己人吧。

從合作走向依附,唉!王衍微微有些失落。

“饒命啊!”

“我再不敢犯了。”

“入營之後,也沒人和我說禁軍這麼嚴啊。”

“殺我之人不得好死!”

缺席點名的軍士陸陸續續被押了過來,跪在地上哭爹喊娘。

“住口。軍中法紀,擊鼓聚兵,三呼不至者立斬無赦。沒什麼可說的,斬了!”

命令一下,刀斧手也不廢話,直接將干犯軍紀的兵士頭顱斬下,然後送上高臺,交由北軍中候劉默檢驗。

劉默看都沒看,一揮手,道:“懸首轅門,以儆效尤。”

邵、王二人都沒有說話。

尤其是邵勳,殺的人多了,心早就硬了,頃刻間斬了二百餘人的頭顱,對他而言似乎和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禁軍諸營若有積欠賞賜,酌情補發一點吧。”他說道。

王衍沒有意見。

事實上無需發多少,每人一兩匹布帛就行了,主要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

“朝中可有建鄴、長安的人?”邵勳又問道。

王衍看着他,笑而不語。

邵勳瞭然。

就像王衍與他合作一樣,朝中必然也有官員與外藩方伯合作,甚至既與他合作,又與司馬睿等人合作,這都很正常。

你沒有清洗朝堂,必然就是這樣的結果。

而清洗朝堂卻是他做不到的,也是不能做的,只能一點點挖牆角,以時間換空間。

王衍的從弟王導可在建鄴呢,他們之間一點政治交易都沒有嗎?怎麼可能!

甚至可以說,琅琊王氏大部分資源都投入了司馬睿那一邊,畢竟搬過去了好幾百王氏子弟。

王衍被迫與他合作,完全是因爲他近在咫尺罷了。

兩人各取所需,談不上誰欠誰的。

只不過隨着局勢的發展,合作的一方越來越強勢,另一方手裡的籌碼越來越少,這種關係早晚要變味。

邵勳沒打算掩飾這種變化。

他是武夫,還不屑於做那種陰私勾當,一切都擺在檯面上,王衍今天應該也感覺出來了。

“還有一事。”邵勳轉過身來,看着王衍,說道:“徐州之事,可定下來了?”

“荀泰章自請爲徐州刺史,朝議以爲可,兼領督徐州諸軍事。”王衍說道。

“也罷,就這樣吧。”邵勳說道。

因爲他的反對,祖逖沒能當上徐州刺史,於是去了建鄴,在司馬睿幕府當了軍諮祭酒。

長達一年的時間中,徐州兩位主官一直空缺着。

都督倒罷了,因爲徐州已經沒什麼兵了,但刺史卻不能一直沒有。

荀組選擇離開洛陽朝堂,出鎮徐州,應該是他自己的意願。

他談不上誰的人,算是個中立派,無論邵勳還是司馬睿都能接受,朝廷任他爲徐州刺史,顯然是經過一番思量的。

“天下之事,盡在此間了。”邵勳說道:“匈奴未滅,朝堂當鎮之以靜,切勿再有親者痛仇者快之事發生。這幾年間,河南局勢在一步步好轉,河陽三城築好後,甚至可以反擊河內,威脅幷州。朝堂諸公皆一時英才,家小資糧盡在河南,孰輕孰重,理當知之。”

王衍忍不住看了邵勳一眼。

此人過了年才二十六歲,說話卻是這麼一副理所當然的態度。

說好聽點,這叫胸有成竹,睥睨四方。

說難聽點,這叫驟掌大權,得意忘形。

王衍又仔細回憶了一下。

此人似乎從頭到尾,都沒有時人對家世、天子深入骨髓的畏懼,這其實很不可思議。

即便如曹孟德那般,將天子操弄於手中,但內心深處對皇權依然是有幾分敬畏的。

此人一點沒有,簡直不像土生土長的晉人。

他帶的兵,這幾年也是越來越兇悍,越來越跋扈。

王衍很清楚,軍隊的風氣和主將的個人秉性、治軍風格息息相關。

主將是什麼樣的人,他就會把部隊帶成什麼樣。

以小觀大,可知邵勳其人矣。

王衍臉上不動聲色,內心翻騰不休,思緒已經飄到了很遠的地方。

看來,他過去十年間展現出的桀驁不馴、囂張跋扈並不全是演的,他很可能就是這樣的人。

神人天授、洛水讖謠、太白星精……

王衍暗暗嘆了口氣,才二十五六歲啊。

有些時候,年紀確實是巨大的優勢。

第三十四章 當機立斷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三十六章 客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七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七十三章 撤軍草原、中原兵制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第十五章 幕府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二章 部曲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一百零五章 入宮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九十五章 政績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九十八章 囂張(下)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七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六章 裴氏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塢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第三十九章 問對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廣成澤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第二章 軍戶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後的下落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八十章 最後時刻(上)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三章 勸羊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一百十九章 威脅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六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五十章 遣還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頭第十章 忠於什麼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七章 表態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十一章 成果彙報第一百零六章 洛陽保衛戰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十二章 無題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四十八章 斬出個未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一百零四章 後方(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九章 一夜無夢第六十六章 賞宅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
第三十四章 當機立斷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三十六章 客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七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七十三章 撤軍草原、中原兵制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第十五章 幕府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二章 部曲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一百零五章 入宮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九十五章 政績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九十八章 囂張(下)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七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六章 裴氏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塢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第三十九章 問對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廣成澤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第二章 軍戶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後的下落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八十章 最後時刻(上)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三章 勸羊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一百十九章 威脅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六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五十章 遣還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頭第十章 忠於什麼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七章 表態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十一章 成果彙報第一百零六章 洛陽保衛戰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十二章 無題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四十八章 斬出個未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一百零四章 後方(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九章 一夜無夢第六十六章 賞宅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