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後殿

王座上盤着一條紅色的玉龍,用狼眼一照,龍體中頓時流光異彩,有滾滾紅光涌動,裡面竟然全是水銀,不過這條“空心水銀龍”倒不算奇怪,真正吸引我們的,是這條龍的前半截。

那龍一頭扎進壁中,盤踞在王座上的只是包括龍尾在內的一小部分龍身,龍尾與雙爪搭在寶座的靠背之上,顯得有幾分慵懶。龍體前邊的大半段,都凹凸起伏地鑲嵌在王座後壁上,與殿壁上的彩繪融爲一體,使整幅壁繪表現出強烈的層次感,其構思之奇,工藝之精,都已至化境。世人常說“神龍見首不見尾”,而王座與牆壁上的這條龍,卻是見尾不見首,好似這條中空的水銀玉龍,正在變活,飛入壁畫之中。

與龍身結合在一起的大型壁畫,則描繪了獻王成仙登天的景象。畫中仙雲似海,香菸繚繞,綿延的山峰與宮殿在雲中若隱若現,雲霧山光,都充滿了靈動之氣。紅色玉龍向着雲海中昂首而上,天空裂開一條紅色縫隙,龍頭的一半已穿入其中,龍身與凌雲天宮的殿中寶座相聯,一位王者正在衆臣子的簇擁下,踏着龍身,緩步登上天空。

這位王者大概就是獻王了,只見他身形遠比一般人要高大得多,身穿圓領寬大蟒袍,腰繫玉帶,頭頂金冠,冠上嵌着一顆珠子,好似人眼,分明就是雮塵珠的樣子。

王者留着三縷長髯,看不出有多大歲數,面相也不十分兇惡,與我們事前想象的不太一樣。我總覺得暴君應是滿臉橫肉,虯髯戟張的樣子,而這獻王的繪像神態莊嚴安詳,大概是人爲美化了。

畫面的最高處,有一位騎乘仙鶴的老人,鬚眉皆白,面帶微笑,正拱手向下張望,他身後還有無數清逸出塵的仙人,雖然姿態各異,但表情都非常恭謹,正在迎接踩着龍身步上天庭的獻王。

我看得咋舌不已,原來所謂的天崩,是說仙王證道成仙的場景,而不是什麼外人能否進入玄宮冥殿,想必此事極其機密,非是獻王的親信之人,難以得知。

正中大壁畫的角落邊,還有兩幅小畫,都是獻王登天時奉上祭品的場景,在銅鼎中裝滿屍體焚燒,其情形令人慘不忍睹,也就沒再細看。

胖子說道:“按這壁畫中所描繪的,那獻王應該已經上天當神仙逍遙去了,看來咱們撲了個空,王墓的地宮八成早已空了。我看咱們不如鑿了這條龍,再一把火燒了這天宮,趁早回去找個下家將玉龍賣了,發上一筆橫財,然後該吃吃,該喝喝。”

Shirley楊說:“不對,這只是獻王生前一廂情願的癡心妄想,世上怎麼可能有凡人成仙的事情。”

我也贊同Shirley楊的話,對他二人說道:“已經到了王墓的寶頂,豈有不入地宮倒鬥之理,何況你們有沒有看見,這畫上獻王戴的金冠上所嵌的,那可正是能救咱們性命的鳳凰膽。”

三人稍加商議,決定先搜索完這處凌雲宮,再探明潭中的破洞是否就是地宮的墓道,然後連夜動手,不管怎樣,眼見爲實,只有把那冥宮裡的明器翻個遍,屆時若還找不到雮塵珠,便是時運不濟,再作罷不遲,這叫盡人事,安天命。

在秦代之前,宮殿是集大型祭祀活動與政治活動於一體的核心建築,直到秦時,才僅作爲前朝後寢的皇帝居所,單獨設立。

至於帝王墓上的明樓,其後殿應該是祭堂,而並非寢殿,裡面應該有許多歌功頌德的碑文壁畫,供後人祭拜瞻仰。

我們都沒見過秦宮是什麼樣子,不過凌雲天宮應該與秦時的阿房宮相似,雖然規模肯定及不上三月燒不盡的阿房宮,但在形勢上或許會凌駕其上。想那秦始皇也是古時帝王中,對煉丹修仙最爲執着的第一人,可始皇帝恐怕做夢也沒想到,他的手下會建出一座天宮來做墳墓,可比他的秦陵要顯赫得多了。

我們計較已定,便動身轉向後殿,我走在最後,忍不住又回頭看了一眼那大殿正中的銅人銅獸,心中仍是疑惑不定,總覺得有哪裡不太對頭,有股說不出來的不協調。

等我轉過頭來的時候,見Shirley楊正站定了等我,看她的神色,竟似和我想到了一處,只是一時還沒察覺到究竟哪裡不對。我對Shirley楊搖了搖頭,暫時不必多想,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於是並肩前往後殿。

穿過一條短廊,來到了更爲陰森黑暗的後宮殿堂,看廊中題刻,這後半部分叫作上真殿,殿中碑刻林立,並有單獨的八堵壁畫牆。殿堂雖深,卻由於石碑畫牆很多,仍顯得略有侷促,不過佈局頗爲合理,八堵壁畫牆擺成九宮八卦形狀,每一堵牆都是一塊塊大磚砌成,皆是白底加三色彩繪。

除了某些反映戰爭場面的壁畫之外,幾乎是一磚一畫,或一二人物,或二三動物、建築、器械,涵蓋了獻王時期古滇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軍事、宗教、民族等全部領域。

這些也許對於研究斷代史的學者來講,是無價的瑰寶,可是對我這種摸金倒斗的人,卻無大用,只希望從中找到一些關於王墓地宮情形的信息,但是一時之間,看得眼花繚亂。

這八面壁畫牆中的畫幅,不下數千,與殿中的石碑碑文相結合,整個就是一部滇國的史料大全。我舉着狼眼手電筒,選其中大幅的壁畫,粗略看了幾眼,又由Shirley楊解釋了幾句,倒也看明白了個八九分。

大幅的壁畫全是戰爭繪卷,記錄了獻王生前所指揮的兩次戰爭,第一次是與夜郎國,夜郎和滇國在漢代都被視爲西南之夷;第二次戰爭是獻王脫離古滇國的統治體系之後,在遮龍山下屠殺當地夷人。

這兩次戰爭都大獲全勝,殺敵甚重,俘虜了大批的戰俘,繳獲了很多物品。當時的兩個對手,其社會形態尚處於奴隸制的晚期,生產手段極爲落後原始,青銅的冶煉技術遠不如繼承秦人手段的滇國,所以一觸即潰,根本不是滇人的對手。

這些戰爭的俘虜中有大量奴隸,這批戰俘和奴隸,就成爲了日後修建王墓的主要力量,壁畫與碑文中自然對這些功績大肆渲染。

但是壁畫對於王墓的地宮仍然沒有任何描述,有一堵牆上的畫全部是祭禮,包括請天乩、占卜、行巫等活動情形,場面詭異無比。Shirley楊用照相機把這些壁畫全拍攝了下來,說不定以後破解雮塵珠的秘密時,會用得上。

胖子見後殿全是這些東西,頓時索然無味,拎着衝鋒槍打着手電,在裡面瞎轉,突然在壁畫牆環繞的正中間發現了一些東西,連忙招呼我和Shirley楊過去看看。

原來殿堂正中的地面,立着一隻六足大銅鼎,鼎上蓋着銅蓋,兩側各有一個巨大的銅環。銅鼎的六足,分別是六個半跪的神獸,造型蒼勁古樸,全身筋肉虯結,身滿鱗片,做出嘶吼的樣子,從造型上看,非常類似於麒麟一類。

這隻銅鼎大得出奇,不知爲什麼,被漆上了全黑的顏色,沒有任何花紋裝飾,在黑暗的宮殿中,我們只注意到那些碑文壁畫,直到胖子走到近處這才得以見到,否則並不容易發現這隻與黑暗混爲一體的巨鼎。

胖子用M1A1的槍托敲了敲甕體,立刻發出沉悶的迴音,問我和Shirley楊道:“莫不是陪葬的明器太多,地宮中放不下了,所以先暫時存在這裡?打開來先看看倒也使得。”

Shirley楊說:“這大概就是準備在祭典中煮屍的大鼎,鼎口至今還封着,這說明獻王並沒有尸解化仙,他的屍骨還在地宮的棺槨裡,否則就不必封着這口巨鼎了。”

我對Shirley楊和胖子說:“鬼才知道這是做什麼用的,如果是用來烹煮人牛羊做祭的祭器,那應該是用釜而非鼎,再說這恐怕根本就不是甕鼎之類的東西,鼎又怎麼會有六足?”

三人各執一詞,都無法說服對方,便準備要看個究竟。我從胖子的揹包裡,取出開棺用的探陰爪,刮開封着鼎口的火漆,見那層漆上有個押印,圖案是一個被鎖鏈穿過琵琶骨的罪犯,既然有押印就說明從來沒開啓過。

刮淨火漆之後,用探陰爪頂上的寸針一試,鼎口再也沒有什麼連接阻礙的地方了,便招呼胖子過來幫手,二人捉住銅環,兩膀剛一出力,便聽死氣沉沉的宮殿深處,傳來一陣“咯咯咯嘿嘿嘿”的笑聲。聽那聲音是個女人,但是她又奸又冷的笑聲,絕對不懷好意,笑聲如冰似霜,彷彿可以凍結人心。

寂靜無人的宮殿中,怎麼會有女人的笑聲?我們手中的三支狼眼光柱立刻射向那個角落,冰冷的笑聲隨即戛然而止,只留下一個空曠牆角,什麼也沒有。

三人極爲震驚,一時無言,就連Shirley楊的額頭上也見了汗珠,隔了一會兒才問道:“剛剛那是什麼聲音?”

我只是搖了搖頭,沒有說話,來者不善,善者不來,想到這裡,便伸手將裝有黑驢蹄子、糯米等物的攜行袋搭扣撥開。

這時胖子也開始顯得緊張了,因爲我們從陝西石碑店找來的算命瞎子,沒事就跟我們吹他當年倒斗的英雄事蹟,我們雖然不怎麼拿瞎子的話當真,但卻有幾句話至今記得一清二楚。據瞎子說那是幾句曾被盜墓賊奉爲金科玉律的言語:“發丘印,摸金符,護身不護鬼吹燈;窨子棺,青銅槨,八字不硬勿近前;豎葬坑,匣子墳,搬山卸嶺繞着走;赤衣兇,笑面屍,鬼笑莫如聽鬼哭。”

後來我曾問過Shirley楊,這幾句話倒不是瞎子自己攢的,果然是舊時流傳,說的是若干種比殭屍更可怕的東西。最後說倒鬥摸金遇到死屍穿大紅沒雜色的喪服,或是死人臉上帶笑,都是大凶之兆,命不夠硬的就難重見天日了。鬼哭在很多地方都有,有人會把狼嚎誤當作鬼哭,那倒也無妨,最怕的就是在墳地裡聽見厲鬼的笑聲,只有厲鬼才會發笑。

不過我們事先做了思想準備,古時摸金校尉們管在古墓裡遇到這些不吉的東西,叫作遇着“黑星”。黑星在相術中又叫“鬼星”,凡人一遇黑星,肩頭三昧真火立滅,猶如在萬丈深淵之上走獨木橋,小命難以保全。

而我們三人都準備周全,縱有厲鬼也能與之周旋幾個回合,於是定了定神,暫時不去理會那口黑色的銅鼎,各持器械,分三路向那剛剛發出笑聲的角落包抄過去。

殿中碑牆林立,圍了一圈又一圈,若是在這裡捉迷藏倒是合適,不過想看清楚十幾米外的事物,便遮遮掩掩。視線中除了空落的牆角、地面的石板,此外一無所有,宮殿中又變得一片死寂,若不是那陰冷的笑聲猶在耳邊,不免會以爲是聽錯了。

Shirley楊問我:“老胡,你不常跟我吹你倒過許多鬥嗎?實踐方面我可不如你的經驗豐富,在古墓中遇到厲鬼,依你來看該如何應對?”

我現在也是六神無主,心想這美國妮子想將我一軍,便對Shirley楊說:“我們以前遇到這種不知如何着手的情況,都是放手發動當地羣衆,變不利因素爲有利因素,人民羣衆的創造性是無窮的,他們一定會想出辦法來的。”

胖子不解,也問我道:“胡司令,在這荒墳野嶺中只有咱們三個活人,上哪找人民羣衆去?”

我對胖子說:“你以爲你是誰啊?你的政治面貌不就是羣衆嗎?我現在派你搜索這天宮的後殿,想盡一切辦法,將那背後的笑聲查明,不管是厲鬼也好,還是有鬧春的野貓也罷,都交給你來收拾。我接着去查那銅鼎裡的名堂,讓楊參謀長居中策應,兩邊都別耽誤了。也許這是敵人的調虎離山之計,想把咱們的注意力從銅鼎上分散開。”

胖子一點都不傻,忙說:“不如咱倆換換,我出力氣去搬那鼎蓋。老胡你還不知道我嗎,咱哥們兒就是有這兩膀子肉,對那些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卻是向來缺少創造力……”

胖子緊着謙讓,我不予理睬,轉身想回去搬那銅鼎的蓋子,剛一轉身,忽聽我身後的牆角中,又發出一陣令人毛骨起慄的冷笑,三人嚇得都急忙向後退開一步。我背後倚住一塊石碑,忙拍亮了登山頭盔上的戰術射燈,一手端着M1A1,一手隨時準備掏攜行袋中僻邪的器物。

冰冷的奸笑稍縱即逝,牆角中又哪有什麼東西?這裡已是最後一進殿堂,更不會有什麼密室暗道之類的插閣。我壯着膽子過去,用腳跺了跺地上的石磚,絲毫沒有活動的跡象,真是他孃的見鬼了,這後宮中難道是獻王的婆娘陰魂不散?她又究竟想做什麼?

Shirley楊與胖子站在我身後,也是心驚膽顫。這宮殿的殿堂雖大,卻只有一個出口,而非四通八達,畢竟這是明樓寶頂,而非真正的宮殿,說白了就是個樣子貨,在外邊看一重接一重,層層疊疊似是千門萬戶,其實裡面的構造很簡單,只不過就是個祭祀的所在。

就是這麼有限的一塊地方,笑聲是從哪發出來的呢?越是看不見,心中越是沒底,反不如與那巨蟒、食人魚搏鬥,雖然命懸一線,卻也落得打個痛快,現在的局面雖然平靜,卻不免使人焦躁不安,不停地在想:“神仙穴裡怎麼會有厲鬼?不過也許只有這種陰陽不明的區域,纔會有厲鬼也說不定。”

我乾脆踩在胖子肩膀上,攀到了離牆角最近的一塊石碑頂上,想居高臨下找尋,剛剛騎到碑頂,還沒來得及向下張望,就發覺頭上有片紅光晃動。我立刻擡頭用戰術射燈照去,只見我頭頂的斜上方一個長袍大袖的紅衣女子,晃晃悠悠悄無聲息地懸在殿堂穹頂之上。殿頂黑暗無光,我只看見她的下半身,上面都隱在暗處,不知是用繩吊住脖子,還是怎樣吊的。我們剛纔只注意牆角的地面,卻始終沒想到看房頂。

我這冷不丁一看,難免心中大駭,若非雙腿在石碑頂上夾得牢固,就得一腦袋從石碑上倒栽下去,趕緊趴在石碑頂端,雙手緊緊抱住石碑。好在我這輩子也算是經過大事的,心理素質還算穩定,換了胖子在這,非嚇得他直接栽下去不可。

胖子和Shirley楊仰着頭看我在上面行動,自然也見到了高處的紅衣女人,不過位置比我低,看得更是模糊,縱然如此也不由得面上失色,又替我擔心,不停地催我先從石碑頂上下去。

我並沒有立刻跳下,反倒是擡頭去看頂上的情況,剛看一眼,便又出了一身冷汗。只見得那紅色大袍裡面……沒有腳,衣服裡空空蕩蕩的,緊緊貼着殿堂高處的牆角,好像僅是件空衣服懸在半空,屍體到哪去了?

鮮紅的女人衣服款式與我所知古時女子的服裝迥然不同,不似漢服,大概是滇國女人死的時候穿的斂服。這身血紅色的衣服,靜靜地一動不動,那詭異的笑聲,也不再發出。

我對石碑下的胖子和Shirley楊把情況簡要地說了。Shirley楊想看得更清楚一些,也爬上了石碑頂端,坐在我前面看了這懸在半空的凶服說道:“這衣服很古怪,工藝也很複雜,像是少數民族中的閃婆、鬼婆,或是夷人之中大巫一類的人穿的……是件巫袍。”

我問Shirley楊道:“這麼說不是死屍穿的凶服了?但那笑聲是從這衣服裡發出來的嗎?”

Shirley楊對我說:“還不好確定,再看看清楚,上邊太黑了,你用狼眼試一下。”

我又拿出射程更遠的狼眼手電筒,一推底部的開關,一道橘黃色的光柱,立刻照了上去,這一來方纔看清紅色凶服上半身的情況。

上面不是空的,高高豎起的領口處有東西,我一看之下不禁驚呼:“是顆人頭!”不過也許這女屍是有上半身的,但是其餘的部位都隱在紅色袍服之中,衣服寬大,瞧不出裡面是鼓是癟,只有肩上的頭臉看得清楚。

那女屍似乎是察覺到了我們在用狼眼手電筒照她的臉,竟然把頭微微晃動,對着我們轉了過來。她臉上畫着濃妝,口中發出一陣尖厲的冷笑:“咯咯咯咯……”

第二章 黃皮子墳(上)第十五章 蚰蜒鉤(下)第五章 搬山填海第十四章 絕對包圍第六章 送屍術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2)第十五章 關東軍地下要塞第六十六章 鬼帽子第三十二章 天上宮闕第三章 傳說第七章 荒山老屍(4)第二十六章 殭屍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4)第四十二章 還願第二十一章 食人蚌(下)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七章 海中古玉(上)第十三章 牛虻(上)第十章 戚繼光墓(2)第九章 鬼打牆(1)第四十七章 水膽第二十二章 野貓第十九章 冥須溝(5)第二十三章 欺山莫欺水(下)第九章 鬼信號第九章 鐵馬幫(1)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5)第二章 酉水墓(2)第二十八章 太陽神廟(2)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2)第十八章 血餌紅花第二十章 地覺(2)第六章 鬼衙門第二十二章 山神的秘密第四十一章 湘西屍王第二十章 地覺(5)第三十二章 空亡第十章 雙面屍(1)第三十四章 黑色旋渦第十六章 突圍(3)第二章 賊頭(3)第十八章 畫壁(3)第十三章 雪山金身木乃伊第六章 鬼衙門第四十二章 三個國王第二十九章 石室第十六章 屍油河(5)第十一章 三清觀(2)不得不看的《鬼吹燈》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二十四章 神父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1)第十二章 地府(4)第十九章 考古隊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2)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2)第五十三章 鬼母擊妖鉢第九章 內藏眢第五章 打神金鞭(2)第二十三章 X線第六十章 懸棺第二十一章 風蝕湖的王第四十五章 閻羅殿第十章 臉第一章 秦人金龍(2)第十六章 底艙第五章 墳頭村(1)第二十三章 裁雞令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1)第三十九章 刻魂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3)第五十五章 怪物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下)第九章 航海禁忌(下)第十三章 鬼吹燈第十二章 墳冢(1)第二十章 魚陣第十二章 無頭之王第十三章 牛虻(下)第三十八章 天目第六十五章 金點第十三章 黃皮子(5)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5)第一章 琉璃廠(下)第三十九章 挑屍第十七章 乃窮神冰第四十三章 噩兆第十二章 逃命(1)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1)第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六章 陽山(2)告別鬼吹燈的日子第十八章 觀龍圖(下)第六章 送屍術第十七章 潮汐(下)第九章 古狸碑(下)第二十三章 神筆第五章 剁掌剜膽(上)第九章 鬼打牆(4)第九章 散魂孔(4)
第二章 黃皮子墳(上)第十五章 蚰蜒鉤(下)第五章 搬山填海第十四章 絕對包圍第六章 送屍術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2)第十五章 關東軍地下要塞第六十六章 鬼帽子第三十二章 天上宮闕第三章 傳說第七章 荒山老屍(4)第二十六章 殭屍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4)第四十二章 還願第二十一章 食人蚌(下)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七章 海中古玉(上)第十三章 牛虻(上)第十章 戚繼光墓(2)第九章 鬼打牆(1)第四十七章 水膽第二十二章 野貓第十九章 冥須溝(5)第二十三章 欺山莫欺水(下)第九章 鬼信號第九章 鐵馬幫(1)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5)第二章 酉水墓(2)第二十八章 太陽神廟(2)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2)第十八章 血餌紅花第二十章 地覺(2)第六章 鬼衙門第二十二章 山神的秘密第四十一章 湘西屍王第二十章 地覺(5)第三十二章 空亡第十章 雙面屍(1)第三十四章 黑色旋渦第十六章 突圍(3)第二章 賊頭(3)第十八章 畫壁(3)第十三章 雪山金身木乃伊第六章 鬼衙門第四十二章 三個國王第二十九章 石室第十六章 屍油河(5)第十一章 三清觀(2)不得不看的《鬼吹燈》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二十四章 神父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1)第十二章 地府(4)第十九章 考古隊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2)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2)第五十三章 鬼母擊妖鉢第九章 內藏眢第五章 打神金鞭(2)第二十三章 X線第六十章 懸棺第二十一章 風蝕湖的王第四十五章 閻羅殿第十章 臉第一章 秦人金龍(2)第十六章 底艙第五章 墳頭村(1)第二十三章 裁雞令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1)第三十九章 刻魂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3)第五十五章 怪物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下)第九章 航海禁忌(下)第十三章 鬼吹燈第十二章 墳冢(1)第二十章 魚陣第十二章 無頭之王第十三章 牛虻(下)第三十八章 天目第六十五章 金點第十三章 黃皮子(5)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5)第一章 琉璃廠(下)第三十九章 挑屍第十七章 乃窮神冰第四十三章 噩兆第十二章 逃命(1)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1)第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六章 陽山(2)告別鬼吹燈的日子第十八章 觀龍圖(下)第六章 送屍術第十七章 潮汐(下)第九章 古狸碑(下)第二十三章 神筆第五章 剁掌剜膽(上)第九章 鬼打牆(4)第九章 散魂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