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襄京亂

李定國是頗念過兩年書的,雖然是十歲就跟了張獻忠做了紅小鬼,但多年戎馬,手頭一本《資治通鑑》卻從來也沒放下過,這種讀史的愛好讓他年紀越大,就愈發的有種沉澱內斂的氣質。讀書是個好習慣,比如此刻處在襄陽城一個客館之中,周邊大順軍往來戒備嚴密的狀況下,虧得是這一條,才讓他等來了機會。若是換了李逵一般的艾能奇處在這種環境裡,非得拿了刀槍拼命殺出去不可。

如今襄陽城裡局面才稍有平定,新順王御駕去了德安府之後,主持襄京的,便是李錦與田見秀了。李錦糙,田見秀年紀長些,也是個愛讀書的人,頗有一股儒將的風範,新順王用田見秀輔佐着自己這侄子的用意,也是要用他的靜來鎮一鎮李錦的毛糙。

李定國在客館中住了這些天,除了通過一條暗線把消息傳回去之外,便是一直在觀察着,等待着機會。雖然周圍的新順軍戒備嚴密,但他還是不相信李自成有殺自己的心,田見秀來傳命叫他在這邊住下的時候,也只是說大王不在,怕有人搞事,萬一對三爺有所損傷,就要傷了兩家的和氣。其實他心裡也清楚,防備着自己的目的,就是不樂意自己跟外界多有接觸,萬一勾搭上曹操的舊部那就不好了。

但放人之心不可無,通鑑裡各種例子見慣了的,李定國自然不會那麼不小心,他這趟來,就是要重建一個情報體系的,在前段時間襄京城的大殺戮中,原有的已經死了七七八八的,如今自然要再尋人重新建起來,而且他也是想在高層將領周圍尋一些人物,將來萬一李自成心裡有個什麼想法,那邊收到消息也好提前預備起來。所以,這些天他也找好了兩條逃生的線路,這其中一條便是這客館對面的一座廢棄的妓院的屋檐,以自己的身手,翻上自己的房頂躍過去是不成問題的。好在這家以前叫做尚香樓的妓館前兩年打襄陽救潘軍師的時候,他曾提前進來住過,歇在這裡的時候,好像陪着的那個頭牌似乎叫海棠,便是那海棠姑娘給他透過一條妓館中人所用的密道。

想起當年襄陽城裡的情形,李定國不由得一笑,似乎記得在這尚香樓隔街的位置,不知道是什麼人有心與這尚香樓對着幹,別開了一家海棠院,裝修格局大致相同不說,就連頭牌,也取了個名字叫尙香。那時候自己就在想,這兩家要是開門對門就好玩了。只是不知道這到底是先有尚香樓呢,還是先有海棠院?

後來入了襄陽之後,也曾查探過,確是有一條這麼個密道。只是如今換了主人,不曉得那條密道還在不在了。

若是不在了的話,他也有預備的法子,他性格比較隨和,又天然有一股子內斂在,很容易叫下人們敬重,有一個在李錦營裡呆過的綏德兵算起來是李定國的老鄉加叔輩,恐怕也看出了點什麼來,偷偷的告訴了他一個出客館的法子,那就是換身裝作僕役,由他帶着出門。只要出得了門,他李定國就脫出了生天了,襄陽城裡幾處釘子能連夜將他送出城去,在金剛寺盤亙一晚,穿山路又或者直向南經承天府境很快便能脫離險境。

還是那句話,防人之心不可無,李定國琢磨來琢磨去還是覺着自己的那條法子最好,不牽連他人,也不會上了別人的當。萬一那個李族叔是安排好的騙自己入蠱的,那就太丟人了。

他這邊計算着自己的平安,那邊田見秀也沒閒着,一面看守着李定國,一面看顧着襄京宮殿的工程,心裡又是一面的不住打轉。顧君恩從武昌回來之後,由於他的品級低下,李自成只是在剛回來那天見了他一面,聽他說了一陣北上的好處,以及南下與張獻忠火拼的壞處之後,便沒表什麼態就去了德安府。顧君恩的話有沒有說動李自成還尚未可知,但田見秀卻被說動了,十分顧念着舊日情義的他也不願意新順王在收拾了羅賀之後,又再轉手去跟實力更強大,心裡又有了防備的張獻忠火拼。一來這不合道義,二來也是爲着己方的具體情況着想,他一直認爲對於八大王,能嚇走就嚇走,嚇不走那還不如握手言和,大家仍像滎陽大會那會兒一樣,兄弟一般的一同東下,一同掘了他姓朱的祖墳。

所以,這幾天顧君恩跟他往來很熱絡,雙方各有所需,使這襄京城裡對李定國的氣氛一日好似一日起來。而漢陽水潰,八大王棄城而逃的消息傳來,更是證實了顧君恩的說法——八大王是要跟新順網劃江而治了。這樣挺好的,等滅了朱朝再定一個名分出來,不比現在就火拼着強?

從德安府回來,帶回這個消息的高一功也是這般想法,李自成遣他回來,願意是要殺了李定國,汪兆麟泄憤的,但若是這一殺的話,將來與八大王便是半點回旋餘地都沒有了。這自起兵以來,哪家跟哪家都有過矛盾,但像今年這般殺法,半點餘地也不留的幹法,卻是哪一年也未曾有過的。所以他心裡有個主張,就是汪兆麟一個朝廷降官也就罷了,殺了也就殺了,但李定國卻是萬萬不能殺,總要給日後見面留個餘地吧。但新順王的王命又難違,所以這邊與田見秀,顧君恩一合計,三人便想出一個主意來,表面上給李定國製造一個壓力,擺出一副要殺他的模樣,叫他自己逃走,這樣自己不落抗命的罪名,那邊也不至於就殺了八大王最看重的義子。

至於汪兆麟嘛,便是想管也管不了了,他是給押在李錦的軍營裡的。李錦是個粗漢出身,可不懂得愛惜讀書人,汪兆麟王府官雖說沒什麼實權,但也是養尊處優慣了的,一身細皮嫩肉的給他趕了去工地上幫忙,他哪裡曉得讀書人跟力氣漢子們一旦結合起來,稍微煽動兩句,那就是不得了的事情。

襄陽周邊山多,營砌宮殿又少不了石材,這開山的炸藥嘛便更是少不得了。牛金星不第舉人出身,對他也頗算看顧,看他這些天也沒表露出什麼容不得的才能出來,便安排他管着登記炸藥的發放的帳,由李錦營裡的親兵看着,想來也鬧不出什麼花樣來。

李自成不在,對於這從大西王那邊來的兩個人,似乎襄京城裡誰也不樂意真就往死裡整,誰都要給日後留下一點餘地來。看上去好像是巧合之至,但一切又在理所應當——真心要全力對付張獻忠的人,全到了德安府第一線去了。而留下來的人,大抵是念着八大王的舊情的,又或者是覺着先應該把河南根本之地的心腹之患解決掉的。

這天從河南傳回消息,派去河南勸說袁時中反覆的劉宗文,已經叫袁時中砍了頭,據報信回來的人說,劉宗文都沒見到袁時中的面,就叫砍了頭,連夜送往了潼關孫傳庭處,以示真心投誠朝廷。孫傳庭在嘉勉他忠心的同時,也派了三萬多人南下,要與他合兵共剿闖逆。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就更不能殺李定國了。牛金星主持着衆人開了一次會,擺出萬事我擔當的姿態,說服了李錦,連夜通知闖王這個消息,準備明日一早就要禮遇李定國汪兆麟,這時候,千萬不能再跟八大王破臉了。

便在這會議的時候,桌上的油燈火花突然的一跳,隨即整個桌子一震的同時,人人都感覺到了地下的震動,伴隨着一陣沉悶的響聲之後,人人臉上都是一沉,心裡咯噔一聲,完了,新宮完了。

衝出門去,城中新宮殿的營建之所,火光沖天,喊殺聲四面響起,很顯然,亂子鬧大了!

楊承祖和王龍正在率人衝擊着四周看守軍的營房,搶武器,殺人,隨後南門匯合,有內應要開城門,城外東南鹿門山會合!這就是汪兆麟給他們的準信,城內羅賀舊部近萬人,承天府,襄京治內加起來足有五六萬人,李自成又不在,只要出了城,這一大片天地就要給他李自成捅個大窟窿出來!

“八大王大軍破了安陸州!李自成劉宗敏死啦!”不知道是誰扯了一嗓子,四面八方的吶喊聲響起,與戰馬嘶鳴聲,火藥爆炸聲,兵刃相擊聲,人羣踏步聲,男人女人的驚呼聲慘叫聲匯合起來,形成了這晚襄京城的主旋律。

第三十九章 展露強勢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別第六章 月夜終決破江城第四章 李闖有信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五十九章 拉攏關於“舒憤懣”第六十四章 渡江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一十九章 黑吃黑第二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十章 終要戰第三十六章 迫你劃江而治第四十五章 有使至第五十二章 窩邊草第五十九章 拉攏第六十九章 四路經略第二十章 正是天命所歸第四十二章 驚荊州第二十二章 臥龍鳳雛第十八章 諸事艱難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十章 相約楚府前第二十八章 將欲攬民心第二十一章 金枝玉葉第二十五章 兩路同傳佳訊第八章 嫁禍有計第五十二章 窩邊草第四十六章 與官鬥關於“舒憤懣”第五十六章 擇日再死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別第四章 李闖有信第六十四章 渡江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六十四章 渡江第二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五十五章 血洗夜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六章 月夜終決破江城第七十章 步步爲營第四十二章 驚荊州第五十章 顯手段第五十九章 拉攏第十二章 且爲稻樑謀第三十八章 恃寵生驕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二十章 正是天命所歸第四十八章 傷兄弟第二十章 正是天命所歸第四十一章 士紳納糧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五十八章 閱兵第七十一章 決心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七章 強渡鴨蛋洲第三章 騎虎之難第十八章 諸事艱難第十章 相約楚府前第四章 李闖有信第三十九章 展露強勢第五十八章 閱兵第十二章 且爲稻樑謀第五章 暫且廣積德第十五章 只爲求財?第六章 月夜終決破江城第七十二章 傾巢而出第二十八章 將欲攬民心第五十二章 窩邊草第六十三章 懷疑第六十七章 誓言有用?第一章 風波驟起農家樂第四十八章 傷兄弟第五十六章 擇日再死第三十五章 黃州之失第五章 暫且廣積德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三十九章 展露強勢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二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二章 驚悉我爲誰第六章 月夜終決破江城第六十一章 打他孃的!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別第五十四章 收禮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二十五章 兩路同傳佳訊第五十四章 收禮第六十章 好差事第二十二章 臥龍鳳雛萬曆年僞楚王案第五十章 顯手段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別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擇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三十一章 捷報正是當時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三十五章 黃州之失
第三十九章 展露強勢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別第六章 月夜終決破江城第四章 李闖有信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五十九章 拉攏關於“舒憤懣”第六十四章 渡江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一十九章 黑吃黑第二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十章 終要戰第三十六章 迫你劃江而治第四十五章 有使至第五十二章 窩邊草第五十九章 拉攏第六十九章 四路經略第二十章 正是天命所歸第四十二章 驚荊州第二十二章 臥龍鳳雛第十八章 諸事艱難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十章 相約楚府前第二十八章 將欲攬民心第二十一章 金枝玉葉第二十五章 兩路同傳佳訊第八章 嫁禍有計第五十二章 窩邊草第四十六章 與官鬥關於“舒憤懣”第五十六章 擇日再死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別第四章 李闖有信第六十四章 渡江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六十四章 渡江第二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五十五章 血洗夜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六章 月夜終決破江城第七十章 步步爲營第四十二章 驚荊州第五十章 顯手段第五十九章 拉攏第十二章 且爲稻樑謀第三十八章 恃寵生驕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二十章 正是天命所歸第四十八章 傷兄弟第二十章 正是天命所歸第四十一章 士紳納糧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五十八章 閱兵第七十一章 決心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七章 強渡鴨蛋洲第三章 騎虎之難第十八章 諸事艱難第十章 相約楚府前第四章 李闖有信第三十九章 展露強勢第五十八章 閱兵第十二章 且爲稻樑謀第五章 暫且廣積德第十五章 只爲求財?第六章 月夜終決破江城第七十二章 傾巢而出第二十八章 將欲攬民心第五十二章 窩邊草第六十三章 懷疑第六十七章 誓言有用?第一章 風波驟起農家樂第四十八章 傷兄弟第五十六章 擇日再死第三十五章 黃州之失第五章 暫且廣積德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三十九章 展露強勢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二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二章 驚悉我爲誰第六章 月夜終決破江城第六十一章 打他孃的!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別第五十四章 收禮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二十五章 兩路同傳佳訊第五十四章 收禮第六十章 好差事第二十二章 臥龍鳳雛萬曆年僞楚王案第五十章 顯手段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別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擇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三十一章 捷報正是當時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三十五章 黃州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