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擇

“他是燒給咱們看的,還是對咱老張不放心啊。”葉風略一細想,便感慨道:“一來算是兌現了條款,二來也是要提點咱們,他老李不怕咱船多渡江。”用火箭對付木船,本是應有之義,其實這方面倒也不是什麼大的威脅。但他那邊畢竟人多,號稱五十萬之衆,大西軍自保有餘,但要渡江進攻。李自成這麼一個隱含威嚇和誠意雙重意味的動作,便頓時連消帶打的告訴了你——我有防備。

反正也沒打算跟他硬來,這件事雖然有些叫人意外而且不舒服,但畢竟不是什麼大事,不值得爲它多費心思。望了望王自羽道:“自羽這一趟辛苦。去了三四天,趕明兒放你回武昌享兩天福。李闖那頭算是有些平緩下來了,咱們如今是要把左良玉這塊提上來。水師要分一部到黃州去幫襯着你們二殿下,這事給王復臣去辦吧。水戰上頭你是行家,湖廣一帶水脈多,水匪也不少,回武昌後你琢磨琢磨,看能不能多弄出些人船來?還有這湖廣的水脈勾連,都弄清楚些,往後有好處。咱們是要在這片地上生根的。”

王自羽恭敬的領了命,想起什麼似的,有些驚詫的道:“大王,自羽這一趟出門,也聽到不少風聲很是奇怪。這一路上多有聽到傳言,說是咱們剋日就要入蜀?原來也沒覺着什麼,但大王方纔說要在湖廣生根這纔想起來,這謠言是打哪兒起的?”

他這麼一說,葉風也有些迷惑了。關於日後的根據地大本營的問題,早些日子他確實是跟胡興漢等人討論過,也興起過入蜀走史上老路的念頭。幾個軍師對此也各有不錯的見解。但對於王自羽這樣的中層將領來說,卻從來沒有宣傳過這樣的意思——畢竟進了武昌之後,各種措施安排下去之後,朝廷對己方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如果說那時候是不得已要入蜀的話,那現在來說,這個不得已已經不存在了。

那這個流言從何而來?自然不會是幾個軍師泄漏出去的,儘管幾個人有着各式各樣的私心,但說到底他們都是在爭做自己這個系統下的頭號而已,還沒有誰說要叛出這個體系去。而且散播這樣一個流言,於他們自身也毫無好處。所以,這個流言的主角定當不會是己方陣營中人。

那麼會是誰呢?

看出葉風的遲疑,汪兆麟在一旁插言問道:“王頭領沒問過這謠言緣起何處?”

“都說是夔州下來的流民所言。說是秦良玉已經領了她白桿兵到了夔州府巫山縣觀音巖一線,便是要防着……防着咱們大西軍的。就是不曉得這消息是不是他秦良玉軍中傳出來的。不過也聽有人說起,秦良玉沒到的時候便有這話了,她是應着這個謠言來的。”

葉風看了看汪兆麟,他這一問,王自羽這一答,立時便叫自己心中已經有點數了。這消息九成九是李自成放出來的,甚或秦良玉也是中了他的謠言計了。

朝廷已經與己方有默契,要說他們會行文叫秦良玉來防大西軍入蜀是不可能的。而且此時從北京到蜀中的驛路九成九已經斷了,否則秦良玉這一番調動若是出於朝廷的安排的話,即便是她因爲往日的舊怨不願意合作的話,南京方面也會通知一二。畢竟眼下算是個友軍。

這麼一說的話,秦良玉到巫山,便絕不可能是此次對李自成用兵大計劃的一部分。只能說是她又或者她的上級巡撫四川的陳士奇誤信流言,形成了這麼一個兵力調動的局面。這便於南京方面交給大西軍的任務——牽制李自成入蜀有了衝突。

李自成散播這樣一個謠言的用意何在?爲了對付大西軍?這也太牽強了點吧,如今大西軍甚至可以說並沒有入蜀的意圖,旁人不曉得,葉風纔不信他李自成看不出來自己的着眼點如今就在湖廣。

“大王——”汪兆麟再次發言道:“闖逆恐怕要入蜀!”

葉風心裡一動,先是有點不能置信,但很快便看向汪兆麟,緩緩點頭苦笑了笑。呵,自己是被思維定勢所牽連了這纔沒想到吧?一直以來,他針對李自成的所有動作的目標,都是要將李自成趕到北方去打北京,但如今形勢便在眼前,按照朝廷如此一個規模龐大的會剿的動作,李自成在缺少湖廣糧草的情況下再要貿然北上,只怕九條命都不夠他死的。須知如今從朝廷方面得來的消息,滿洲人如今內部不穩,正是朝廷全力安內的大好時機。一旦滿洲人發生內亂,沒有戰備壓力的關寧鐵騎隨時都有可能分出一部分來南下支援孫傳庭。

在這樣的情況下,便是換作自己做了李自成的位子,在南方大西軍居心叵測頻頻算計,內部遠未安定羅賀事件帶來的影響的時候,又面臨上朝廷兩大主力軍系的聯合進剿,據守無險可守的荊襄之地,又或者北上直面孫傳庭的精銳之師,那都是犯傻的行爲。這放在常理來說,並不難想到,但偏偏自己就是限於記憶中歷史事實所帶來的定勢沒有想到罷了。

點頭道:“如此說來,他必有另外欺瞞陳士奇的動作。這也簡單,只要派人冒打咱老張的旗號硬攻一攻秦良玉,聲勢打出來之後,不愁他陳士奇不上當。”

汪兆麟笑着點頭,蹲下身來在撿起一根柳枝在地上畫着,一面笑着說道:“難怪田見秀高一功李錦這些嫡系中的嫡系都帶人去了南陽。這不是怕他們對大王念舊,這是綢繆着要打旁邊的漢中啊!”

入蜀的門戶東面自然是夔州府重慶府,北面便是與河南南陽府毗鄰的陝西的漢中府了。陳士奇若是一旦上當,將兵力集中到夔州府一線去防備他從東路入蜀,那北面必然空虛,陝軍因爲袁時中在河南的緣故,自然要去河南境內合兵,這便給李自成騰挪出了一條相對順利的入川路線。

拿下漢中這座堅城據守北面門戶,以他的龐大兵力南下掃蕩被調動來去的疲兵,據有全蜀並不是什麼難事。

想清楚了這麼個套路之後,葉風頓時清醒起來。什麼他孃的送七十條船給你,什麼他孃的給我五十萬石軍糧,全都是安我張某人的心,甚至想借我張某人的口,去騙一騙朝廷那幫人吧?

這一節一通,諸事皆通,宋獻策確實是有可能去了左良玉軍中,畢竟左良玉軍在黃州,如果率先發動攻擊的話,襄陽不過幾日的功夫便要變成前線,那麼留給李自成騰挪的空間和時間便不多了。總不能一面打個迂迴線路入川的時候,身後吊着左良玉大股人馬吧。

“邊看大王如今的定計了,要闖逆身首異處,今日正是大好時機。”汪兆麟在一旁鼓動着,一面藉着商議大事,喚了親兵去通傳孫可望,但並沒有叫向來有些念舊情的王應龍。

沒想到這個問題轉來轉去轉了好幾天之後,又一次擺在了自己的面前。葉風面上不動聲色,心裡卻翻起了濤浪,憑着自己後世對李自成這個不爭氣的東西的恨意,如今大好機會擺在眼前,剮了他都是該的!

只是如今畢竟身份不同,自己不再是後世一個旁觀的歷史看客,而是身上擔負着數十萬人存亡的大西軍首腦。做任何決定,都不能想想以後。李自成勢敗之後會怎樣?

見他沒做表態,汪兆麟繼續鼓動道:“大王若是爲誓約發愁的話大可不必。咱們只消將他的心思報知南京,朝廷。順便參他左良玉一本通敵。漢中那邊有了防備,萬事篤定。”

“不行。”葉風斷然搖頭,這個做法不能解決自己所擔心的問題,如果己方不參與對李自成的進剿的話,那麼荊襄之地只是落入左良玉還是孫傳庭之手的問題。無論是誰拿了荊襄,再加上滿洲那邊可能的亂子,朝廷在大捷之後信心膨脹,大西軍必然是下一個目標。屆時之前自己所作的那些水磨靠功夫,對諸王府的懷柔手段全部沒有任何用處,在實力嚴重不對稱的情況下,大西軍只有覆滅一途。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四川的驛路基本已經斷了,朝廷似乎無法在短期內與四川方面形成有效的通訊,而得地利的己方在李自成的謠言攻勢下,也很難取得陳士奇秦良玉的信任。

“咱們要麼就由着他入蜀,要麼就得往死裡打。”葉風看了一眼興沖沖進來的孫可望,轉過頭來道:“傳令下去,準備收兵回武昌!問清楚何騰蛟如今在何處,叫他即刻回城!有天大的事!”

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別第六十七章 誓言有用?第八章 嫁禍有計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擇第五十四章 收禮第六十五章 刺蝟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擇第六十七章 誓言有用?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四十一章 士紳納糧第四十五章 有使至第五十章 顯手段第二十四章 五個條件第五十八章 閱兵第十七章 老子來做十五第七十章 步步爲營第十六章 需防備第二十三章 且自歸帳下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九章 武昌微亂第七十一章 決心第一十九章 黑吃黑第六十九章 四路經略第一十九章 黑吃黑第五十九章 拉攏第四十四章 新學堂第一十九章 黑吃黑第八章 嫁禍有計第二章 驚悉我爲誰第六十九章 四路經略萬曆年僞楚王案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六章 月夜終決破江城第三章 騎虎之難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三十四章 一堆假話第十章 相約楚府前第十六章 需防備第六十章 好差事萬曆年僞楚王案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別第四十五章 有使至第五十六章 擇日再死第一章 風波驟起農家樂第八章 嫁禍有計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一十九章 黑吃黑第五十二章 窩邊草第二十八章 將欲攬民心第七十二章 傾巢而出第三十七章 冒險應變第一章 風波驟起農家樂第四十二章 驚荊州第二十一章 金枝玉葉第五十七章 大決定第三十四章 一堆假話第五十三章 做交易第十六章 需防備第五十七章 大決定第十四章 一朝坐楚府第六十四章 渡江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別第四十七章 當出擊第六十四章 渡江第三十六章 迫你劃江而治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二十三章 且自歸帳下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三十一章 捷報正是當時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三十八章 恃寵生驕第十章 相約楚府前第三章 騎虎之難第五十五章 血洗夜第六十七章 誓言有用?第四十章 士子請願第三十一章 捷報正是當時第三章 騎虎之難第四十六章 與官鬥第十二章 且爲稻樑謀第二十章 正是天命所歸第六十七章 誓言有用?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十四章 一朝坐楚府第五十六章 擇日再死第十五章 只爲求財?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十七章 老子來做十五第四章 李闖有信第四十一章 士紳納糧第二章 驚悉我爲誰第四十五章 有使至第二十一章 金枝玉葉第四章 李闖有信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十七章 老子來做十五
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別第六十七章 誓言有用?第八章 嫁禍有計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擇第五十四章 收禮第六十五章 刺蝟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擇第六十七章 誓言有用?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四十一章 士紳納糧第四十五章 有使至第五十章 顯手段第二十四章 五個條件第五十八章 閱兵第十七章 老子來做十五第七十章 步步爲營第十六章 需防備第二十三章 且自歸帳下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九章 武昌微亂第七十一章 決心第一十九章 黑吃黑第六十九章 四路經略第一十九章 黑吃黑第五十九章 拉攏第四十四章 新學堂第一十九章 黑吃黑第八章 嫁禍有計第二章 驚悉我爲誰第六十九章 四路經略萬曆年僞楚王案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六章 月夜終決破江城第三章 騎虎之難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三十四章 一堆假話第十章 相約楚府前第十六章 需防備第六十章 好差事萬曆年僞楚王案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別第四十五章 有使至第五十六章 擇日再死第一章 風波驟起農家樂第八章 嫁禍有計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一十九章 黑吃黑第五十二章 窩邊草第二十八章 將欲攬民心第七十二章 傾巢而出第三十七章 冒險應變第一章 風波驟起農家樂第四十二章 驚荊州第二十一章 金枝玉葉第五十七章 大決定第三十四章 一堆假話第五十三章 做交易第十六章 需防備第五十七章 大決定第十四章 一朝坐楚府第六十四章 渡江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別第四十七章 當出擊第六十四章 渡江第三十六章 迫你劃江而治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二十三章 且自歸帳下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三十一章 捷報正是當時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三十八章 恃寵生驕第十章 相約楚府前第三章 騎虎之難第五十五章 血洗夜第六十七章 誓言有用?第四十章 士子請願第三十一章 捷報正是當時第三章 騎虎之難第四十六章 與官鬥第十二章 且爲稻樑謀第二十章 正是天命所歸第六十七章 誓言有用?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十四章 一朝坐楚府第五十六章 擇日再死第十五章 只爲求財?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十七章 老子來做十五第四章 李闖有信第四十一章 士紳納糧第二章 驚悉我爲誰第四十五章 有使至第二十一章 金枝玉葉第四章 李闖有信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十七章 老子來做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