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草原

聽到這個大汗近臣,這般難以忽悠,衆將心頭不由得一沉,面色也耷拉下來。

“啪——”耶律賢適打開摺扇,不時地扇動起來,給予衆人極大的心裡壓力。

“算了!”耶律賢適俊美的臉上,露出一絲無奈,他望着衆人,道:“今次就饒了你們,大汗派遣我來,就是爲了整頓軍務的,只要你們聽令行事,某就既往不咎!”

“多謝招討!多謝招討——”

“定然聽命行事,絕不亂來!”

衆人心中齊齊鬆了口氣,露出了笑。

耶律賢適也笑了,他心中頗爲得意。

事實上,漠南北上而來的機會,是很少的。

漠南漠北,雖然一字之差,但相隔上千裡,中間幾乎都是沙漠,半沙漠地帶,水源難尋,其中的折損,難以計量。

而漠北屬於半荒漠,羊羣每天填飽肚子,就得跑上數十里地,牧民也是極爲辛苦,才能勉強填飽肚子。

所以,這般荒蕪的地方,除了盛產兵源,容易形成一個強盛的草原部落外,幾乎沒有一絲好處。

對於契丹人來說,佔據統領漠北,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防止一個新的草原帝國出來,維持各部的穩定,絕不讓某部一家獨大。

這樣,歷史上,在契丹統治時期,漠北漠南安穩的很,叛亂來了也很快被平定,沒有釀成大禍。

而金人,在草原上立不住腳,所以就挑逗其內鬥,並且不時地親自動手,屠殺部落,削減人口。

想的倒是挺好的,持續的內鬥,人口雖然減少了,但卻沒有了秩序,動亂中,崛起了成吉思汗。

所以,後來的清朝,就不再硬碰硬的屠殺,用宗教軟刀子,並且不斷地嫁女,賜予金銀珠寶,讓草原大漢慢慢墮落。

扯遠了。

反正,耶律賢適來漠北,不是爲了挑起戰爭的,而是從漠北的韃靼部落以及室韋部落,徵召騎兵,去往東方,成爲大汗的助力。

抽掉部落兵馬,不僅削弱其部實力,增加朝廷統治,更是能夠看出哪些部落不滿,有二心。

一旦測試,遇到不順從的,就直接剿滅。

果然,徵召令一發,部落們響應的多,但實際行動卻少。

半個月的時間,只有數千人來,太令人失望了。

“看來,對於這些蠻夷,還是得實力啊!”

耶律賢適搖搖頭,冷聲說道。

很快,某支丁口過萬的部落,被直接消滅,招討司獲得了大量的牛羊女人,武器,喜不自勝。

而這般行動,也讓部落們嚇了一跳,他們恍恍惚惚中明白,契丹人雖然打不過唐人,但是對付他們,卻是易如反掌的。

剩餘的半個月,總徵召兵馬,超過了兩萬。

帶着這兩萬人,耶律賢適浩浩蕩蕩而歸,一路上望風披靡,路過的部落好吃好喝的供應着,與來時大不同。

果然,草原上還是實力爲先。

路過謨閣失部時,老首領含着淚,說道:“南面唐人,極爲不安生,不時的派遣軍隊,來掠奪我們的草場,牛羊,還請您幫幫我們,打擊一下唐人的囂張氣焰。”

這話,讓耶律賢適頗爲尷尬。

他手底下這兩萬人,幾乎可以說是烏合之衆,着甲率極低,手上的武器也是難以言表,怎麼能跟裝甲精良的唐人打呢?這不是送死嗎?

不過,他到底是謀士出身,不慌不忙道:“如今我有重任在身,急需回到上京,待我日後歸來定然助你。”

隨即,草草的留下一千匹馬,就快速地離去。

等他到了上京,就受到了耶律賢的隆重歡迎。

耶律賢在登上汗位後,被尊爲天贊皇帝,雖然年紀輕,模樣文弱,但他手腕卻是不輕。

像耶律賢適,女裡,高勳,以及幾代老臣耶律屋質,都被他積極任用,很快就穩定了局勢。

而耶律賢適此番去往漠北,也正是他中央集權,穩固汗位的關鍵。

說到底,契丹終究是一個草原帝國,軍隊纔是說話的底氣,所以,加強皮室軍,就是他的底氣所在。

與養尊處優的契丹貴族不同,那些草原的部落,勇士兇悍,只要裝備好必要的器械,絕對能夠迸發出激烈的火花。

兩萬新力量的加入,極大的增強了他的話語權。

天贊皇帝拉着耶律賢適的手,說道:“阿古裡,你終於回來了,快快快,這封信你來看看,有什麼謀劃!”

聽到這話,耶律賢適頗爲驚詫,以目前的契丹來說,耶律璟死後,內憂沒有,外患強大,應該沒有什麼大事發生啊。

但耶律賢適依舊拿起來書信,仔細地閱讀起來。

足足一刻鐘,他才堪堪放下,滿臉思索,甚至陰沉。

“陛下,絕對不能讓其成功——”

耶律賢適擲地有聲道。

原來在這一封書信,乃是奚王府諸部傳來的。

作爲契丹帝國重要的屬國,以及組成部分,奚人從來是不可或缺的。

在他們的書信中,奚人如此描繪道:

“那些唐人,將草原的部落全部打散,然後分成百戶,千戶,任用的都是親信之人,直接讓頭人,薩滿毫無權力……”

“百戶、千戶,不斷的帶領牧民練兵,甚至越界,來到奚人的地界放牧,劫掠,成羣結隊,仿若野狼……”

“他們稱自己爲王庭,直接隸屬於天可汗,不需要繳納賦稅,只要讓家中小子當兵就成,他們不僅蠱惑其他部落加入,而且還劫掠奚人部落,強迫加入……”

“得到唐人的資助後,他們不僅擁有大量的鐵器,還有糧食,如今有數千奚人被劫掠一空,仿若餓狼,我們難以匹敵——”

“陛下,唐人看來是在學習咱們的南北面官制度啊!”

耶律賢適一臉凝重道:“用草原的法子治草原,漢法治漢人,如此一來,難以馴服的牧民,想必也會熱衷與效忠唐人,尤其是加入所謂的王庭。”

“沒錯!”

天贊皇帝嘆了口氣,說道:“所謂的天可汗,我也知曉,這是前唐皇帝的稱號,昔日的太宗皇帝的尊稱。”

“想來,這位大唐皇帝,雄心不減,對於草原,企圖頗深啊!”

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1277章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八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番外4——再興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1286章分封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1140章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1138章尊老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八百五十二章第1357章人選第八百六十四章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1211章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1333章收買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1162章戰之第四百一十六章第七百六十四章教頭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1160章幽州營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1318章澎湖縣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八百九十八章緊張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1260章離譜第1299章西域戰略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七百九十六章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七百五十章第1311章威逼第1323章胡昌翼第1344章封王?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巡鹽御史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1121章沙州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1336章鼓動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1386章就藩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五百九十五章潤州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1408章孝順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權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1236章僧人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1171章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七百一十章第1189章拿人第七百三十三章第1195章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1229章戰略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1158章仇恨
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1277章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八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番外4——再興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1286章分封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1140章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1138章尊老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八百五十二章第1357章人選第八百六十四章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1211章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1333章收買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1162章戰之第四百一十六章第七百六十四章教頭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1160章幽州營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1318章澎湖縣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八百九十八章緊張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1260章離譜第1299章西域戰略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七百九十六章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七百五十章第1311章威逼第1323章胡昌翼第1344章封王?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巡鹽御史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1121章沙州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1336章鼓動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1386章就藩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五百九十五章潤州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1408章孝順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權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1236章僧人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1171章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七百一十章第1189章拿人第七百三十三章第1195章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1229章戰略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1158章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