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貫穿多起兇案的宮廷秘藥

中原王朝的政權,往往爲天子選擇家世相對普通,品性上佳的貴女,甚至出身貧寒的女子當皇后,那是因爲皇權足夠強大,反倒要考慮遏制外戚的勢力,相比起來,遊牧民族的正妻主母,背後必須有強大的勢力支持。

衛慕氏就是銀、夏大族,絕對的党項貴族,李繼遷的母親就出自這個家族,到了李德明這一輩,夏州政權安定下來,正妻也是這一族的女子,如今的李元昊還是娶了又一位衛慕氏爲妻。

如果李元昊後來不弒母殺妻,那麼他的兒子很可能也會娶衛慕氏的女子,正如遼國帝姓耶律和後姓蕭的結合,統治階級被兩家大族壟斷,契丹人不姓這兩種,就是下層平民,得不到任何優待。

也正因爲衛慕氏的強勢,李元昊登基稱帝,在國內有窮兵黷武之兆時,這個大族甚至謀劃着廢掉李元昊,準備立另一位李氏子弟,繼續西夏的統治,結果被李元昊先下手爲強,全族沉河,掃清內部障礙。

現在還沒有到那個地步,衛慕氏依舊是夏州政權的統治階層,潘孝安接下任務後,馬上用錢收買四方館的護衛,密切關注西夏院中每一個進出的成員,最終瞄準了一位三十多歲,衣着得體的西夏漢子。

時間寶貴,他也不設計什麼偶遇,等在側門處,待得對方走出,直接招了招手:“來!”

西夏漢子稍稍打量,趕忙快步走了過來,到了面前,恭敬地作揖行禮,用發音古怪,但基本能理解意思的漢話道:“衛慕山喜,拜見上國使臣!”

潘孝安伸手扶了扶,特意語速放慢,讓對方能聽懂:“公孫使臣回京有言,他到興州後,都是由衛慕一族招待的,怪不得閣下看着就親近!”

“不敢!不敢!”

衛慕山喜有些受寵若驚,再度躬了躬身:“這是下臣該做的!該做的!”

衛慕一族十分親宋,當年李繼遷的母親衛慕氏被宋軍擒獲,太宗本要殺之,被宰相呂端勸下,將其安置在延州,善待之,直到老死,後來李德明請降,也有感於宋朝寬仁,善待其祖母之情,同時衛慕一族更與宋朝親近起來,往來商貿,愈發興盛。

所以李德明親宋,很可能是兩面三刀的隱忍,但衛慕一族親宋,那確實是真心實意的,他們在宋夏的貿易中獲利極大,一旦開戰,貿易肯定斷絕,李元昊野心勃勃,想要侵吞宋的疆域,衛慕氏卻很滿足於富足的生活,不願意冒這樣的風險,由此纔會堅決反對李元昊攻宋。

感情有,但更多的,必然是利益的抉擇。

潘孝安此時先從感情入手:“衛慕夫人賢德,是夏州最好的主母,今盛年早逝,望節哀!”

相比起披麻戴孝的李成遇,高聲哭嚎的使團成員,衛慕山喜之前的神情並不悲慼,這時聽了這話,反倒露出濃濃的傷心之色,趕忙道:“多謝上使!多謝上使!”

潘孝安配合着嘆了口氣,略作寬慰,順勢道:“有關衛慕夫人遇害的詳細,你可知情?”

“下臣……”

衛慕山喜滯了滯,親宋歸親宋,他畢竟是西夏人,也知如今是敏感時期,緩緩地道:“下臣並不知情!”

潘孝安語氣冷了下來:“怎麼?閣下也認爲衛慕夫人的遇害,與公孫使臣有關?”

“沒有!絕對沒有!”

衛慕山喜這次回答的倒是十分堅定:“上國使臣絕不會謀害我夏州主母!我族更從未有對上國不敬之意!”

潘孝安心裡挺看不起夏蠻子的,之前勉強表演了一番禮遇,此時哼了一聲,開始談利益了:“我等出使之前,朝堂已有商議,要關停邊境榷場,你衛慕一族向來與我朝和善,或許也要受些影響,回去早做準備吧!”

衛慕山喜面容劇變:“萬萬不可啊!”

潘孝安神色猛然沉下:“爲何不可!我朝使臣都害你夏州主母了,你們還想榷場開着?有這等好事麼?”

衛慕山喜面容蒼白,這下子也跟死了娘一樣了,漢話也變得結結巴巴起來:“不是我族……我族沒有……”

潘孝安冷冷地道:“我朝太后有言,開榷場,通貿易,是爲了讓夏州子民,感受到國朝的仁厚恩德,而非養出一羣喂不飽的豺狼來,你說是不是?”

衛慕山喜沉默下去,片刻後擠出一個字來:“是!”

潘孝安左右看看,轉過身去:“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願意的話,就隨我過來!”

衛慕山喜遲疑了一下,終究咬了咬牙,跟了上去。

……

“仕林!”

潘孝安走入屋內,狄進一聽他輕快的步伐,就知道必有收穫,放下書卷,正色以待。

“使團中確有不少衛慕族人,我找到的這個人叫衛慕山喜,是衛慕氏嫡親族人,和李元昊的妻子還是堂兄妹。”

潘孝安先強調了此人的身份,確實是能接觸到核心消息的,然後解釋道:“此人起初還想隱瞞,聽到榷場關閉就急了,講述了不少案件的細節!”

狄進道:“潘副使做得好!”

潘孝安嘿嘿一笑,開始講述案情:“衛慕夫人是中毒身亡,她近幾年身體不適,常飲藥酒,結果那日喝下沒多久,整個人就痛苦呻吟起來,王宮的醫師尚未趕到,她的臉上就露出了詭異的笑容,脖子不斷朝後仰,最終四肢也開始扭曲,死狀極爲悽慘!”

狄進皺起眉頭:“牽機引?”

潘孝安沉聲道:“不錯!這羣夏蠻子說,這中毒的症狀,是我宋廷秘藥‘牽機引’所致,有人當即要將公孫使臣扣下,李德明不敢觸怒我朝,選擇將公孫使臣速速送離出境,避免再生波折……”

狄進道:“夏州使臣前來遼庭控訴,只因爲毒藥出自我朝?”

潘孝安道:“還有一個人證,是衛慕夫人身邊的貼身婢女,此人胡言,公孫使臣與衛慕夫人有過爭執,說我國朝要逼迫李元昊入京,衛慕夫人疼惜兒子,苦苦哀求,公孫使臣只是一味逼迫,最後更交予了衛慕夫人一物,疑似劇毒!”

狄進了然:“所以他們的思路是,衛慕夫人實則是服毒自盡,雖不是我朝使臣直接殺害,但卻是逼殺,與兇手無異?那個證人跟着使團來中京了麼?”

潘孝安搖頭:“案發之後,衛慕夫人身邊的侍女和護衛都被看管起來了,但應該沒有跟來遼國,衛慕山喜並沒有在使節團中看到這些人。”

狄進總結:“人證提供模糊的動機,物證則是已經被死者服下的毒藥,十分牽強的栽贓……”

潘孝安冷笑道:“這羣夏蠻子想要栽贓,怎麼可能做得天衣無縫,必然是漏洞百出,以仕林的神探之能,若是親至現場,必定是輕而易舉地揭穿李氏父子殘忍的真面目!”

狄進目露沉吟:“仲禮以爲,真兇是李氏父子?”

“衛慕夫人畢竟是夏州主母,臣下敢害她?不太可能吧……”

潘孝安低聲道:“依我看來,不是李德明殺妻,就是李元昊弒母,衛慕一族確實親宋,他們父子若要反宋,自然要在內部清理這種反對力量!”

狄進贊同這個觀念,但微微搖了搖頭:“是這個道理,但現在並非好時機!”

潘孝安露出請教之色:“願聞其詳!”

狄進道:“在出使之前,我也認爲嫌疑人不外乎党項李氏父子,但在得知西夏使臣將這件事稟告遼庭,請求遼國作主時,反倒覺得那時的想法太絕對了……”

“李德明性情隱忍,能屈能伸,是夏州政權能有如今基業的關鍵人物,派人殺妻,實則不符其一貫的行事風格!”

“衛慕夫人在這麼敏感的時候死去,上下定生懷疑,不僅引發夏州內部的動盪,招致党項大族衛慕氏的不滿,還會讓我朝生出警惕之心,畢竟一位手段殘忍的夏州之主,是難以維持邊境太平的!”

“這真的值得麼?”

潘孝安琢磨着道:“確實不值得!那是不是李元昊做的呢?畢竟太后原本是要求他來京,解釋夏人諜細的事情,他不願上京,使出了這個歹毒的法子?”

狄進道:“弒母不比殺妻,即便是西夏党項人,也要遭到唾棄鄙夷的,對於如今尚且不是太子的李元昊來說,風險太大了!”

李元昊歷史上弒母,是因爲那時的元日天已經稱帝,清洗了衛慕一族及其黨羽的勢力,在西夏真正做到一手遮天,他本人又是極度的強權自信,根本不在乎道德上的罵名,所以才一杯毒酒,將親生母親毒殺。

可現在他甚至還不是太子,只是李德明的繼承人,這個時候弒母所需承擔的風險,就完全不是歷史上可比了,所以並不能依照歷史慣性,一開始就將之定爲真兇。

狄進換了一個切入案件的角度:“如今的夏州政權,是李德明作主,在面對我朝的質問時,此人難道就沒有別的方法應對,必須要將事情做絕麼?”

“夏人顯然還未做好準備,他們希望繼續發展壯大,不願我朝馬上針對,如果衛慕氏之死是爲了反宋,就是本末倒置了!”

“何況公孫明遠出使西夏,是第一批使臣,但凡外交施壓,都是循序漸進的,衛慕夫人遇害,如果完全是爲了緩解壓力,是不是太快了?”

潘孝安恍然:“對啊!外交往來,至少要脣槍舌劍,鬥上幾個回合,哪有一上來就殺妻的,可如果不是李德明和李元昊,那又會是誰殺害了衛慕氏呢?”

“李氏父子並未擺脫嫌疑,只是說兇手的範圍可能更大,此案的背後,不是我們原先所想的那麼簡單!”

狄進目光微動:“衛慕山喜是一個很重要的線人,能夠幫我們進一步掌握案件的細節,你和他見面時,可有旁人看到?”

潘孝安道:“我特意選了個偏僻的地方,應該無人注意,但衛慕山喜離開夏人使團的時間有些長,或許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狄進叮囑道:“接下來伱多多與之接觸,但不要避着人,在四方館的見證下,光明正大地往來!”

潘孝安先是一怔,然後仔細想了想,頓時一驚:“私下往來,對方會有危險?明白了!”

再覈對了細節,這位副使告辭離開,狄進稍作思考,將擅長醫術的道全喚了進來:“彌勒秘藥和破解藥方,你還記得麼?”

道全立刻回答:“當然記得!”

狄進凝聲道:“那麼牽機引呢?你能配出來麼?”

道全皺眉:“此毒的配方我已經有了數,但主藥極爲稀有,應是西域流傳過來的藥材,我手中沒有,是配不出來的!”

狄進並不奇怪,只是驗證了想法。

根據後世的分析,牽機引主要由中藥馬錢子製成,而馬錢子的藥用信息,最早記載於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以正名“番木鱉”記錄,認爲它主治“傷寒熱病,咽喉痹痛,消痞塊”,但對其毒性強調較少,只說“或雲能毒狗致死”。

而再晚些的《本草原始》,則着重指出了馬錢子的劇毒性質,稱其“能毒狗至死,亦能殺飛禽,今人多用毒烏鴉”,由此可見,馬錢子在明朝逐漸普及,藥學家對其毒性的認識,也在進一步加深。

之所以是這樣,因爲這玩意是洪武年間從國外明確進貢,在西南開始種植,並非土生土長的藥品。

現在還是北宋年間,相隔三百多年,當然更加稀有,道全分析是從西域傳來的秘藥,由此稀少,是很正確的。

那麼……

兗州時期,大榮復手持彌勒秘藥,給關鍵人物下毒,籍此控制影響朝堂中人,希望達成造反的目的,結果功敗垂成,連秘藥和配方都被破解;

京城裡面,曹利用的侄子曹汭之死,也是被牽機引毒殺,兇手是寶神奴,但後來寶神奴被抓,主要重點放在“金剛會”上,這份毒藥倒是被忽略了;

而現在,西夏興州的主母衛慕氏之死,居然也表現出牽機引的中毒症狀。

狄進徹底重視起來:“一種稀有的宮廷秘藥,卻在多地兇案裡,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這絕非巧合!”

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夏使團的真正主事者第三百一十九章 封你爲北俠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迷趙禎終見解元郎(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李元昊過來解釋解釋!第一十九章 三個嫌疑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三百二十章 邀請北俠攻略盜門第九十五章 我要爲《蘇無名傳》正名!(第二更)第一百章 公孫策:我都急死了,你怎的還能穩坐釣魚臺?(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二章 遼主中了宋人的“奸計”第兩百八十二章 死者身份的解釋權,在我們這裡!第兩百二十六章 和神探同行,你們有福氣了!第四十章 幸好沒用鐗,否則直接打死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孫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選?第八十章 揚名之始(第一更求首訂!)第一百一十六章 科舉第一場——國子監發解試(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七章 全自動式破案法第二十六章 外宅第三百六十一章 貫穿多起兇案的宮廷秘藥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兩百四十章 兗州的地盤,我說了算!第兩百四十八章 二當家的真實身份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樁能影響京師房價的特大迷案(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臉不要,那就別體面了!(第一更)第一百零一章 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第二更)第一百三十章 所有人都被騙了?(第二更!)第三百零七章 殺人和破案的競賽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經他人苦,不知他人有多苦(第二更)第一十三章 不愧爲狄樑公之後第一百九十四章 八大王的末路第三百六十九章 莫非背後隱藏着一個天大的秘密?第兩百一十六章 死這麼點就想結案?天真!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爺:我竟然變成了那種乖乖交贖錢的蠢人?(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二爺”供認“金剛會”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一百二十五章 到底是誰把誰放在火上烤?(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一章 真是後生可畏!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李元昊過來解釋解釋!第一百五十六章 將七爺的秘密一層層扒乾淨(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臉不要,那就別體面了!(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十五顆頭顱被發現了?(第三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給京師一點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人稱頌的“北俠”與老鼠洞裡的“盜首”第一百一十四章 公孫策:我嗅到了大案子的味道!(第三更)第六十章 犯人狄青第六十五章 雪地謎團第三百七十四章 當狗有什麼不好!第三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過往》第兩百七十六章 遼人尋子也可以三選一第兩百三十四章 這就是本事!這才叫立威!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年前的真相,竟然是這樣麼?(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三章 都來拉攏第兩百九十五章 “二爺”供認“金剛會”第三百三十一章 做人留一線與趕盡殺絕第三百三十九章 這下誅心了!第兩百三十二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一百八十二章 狄仕林,你到底是不是人!(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城司:我們的命就該這麼賤麼?(第一更)第三十章 真相上架感言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來做(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元妃:裁員裁到了大動脈?第九十章 此等小案,也要陳堯諮過問?(第四更爲盟主“風起隴西”賀)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切爲軍事服務的狂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這做間諜還真下血本啊!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煩惱第三百零九章 我知道“大爺”是誰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現!暗號留下的關鍵線索!(第二更)第兩百一十章 事實證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錢第五十四章 叛徒不妨現在就處置了吧!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終沒有勇氣的太子和太有勇氣的漢臣卷末感言第四十二章 防範於未然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煩惱第一百一十四章 公孫策:我嗅到了大案子的味道!(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五十六章 雷家的投名狀第二十一章 嫌疑人三去其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會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六章 國朝又將出一位三元魁首?(第二更)第一百零一章 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榮婆婆:狄省元的人還怪好的!第三百二十章 邀請北俠攻略盜門第三章 狄氏家傳武器,鐗!第三百六十七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盜匪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孫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選?第三十四章 解試報名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盜匪第三百五十七章 這個秘密,我吃你一輩子!第一十二章 解救雷娘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爺:我竟然變成了那種乖乖交贖錢的蠢人?(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遼國暗諜抓捕事件》第兩百六十章 被少年偵探吊打的提刑官第兩百三十五章 爲了證明你們的清白,案子不得好好查一查?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展昭一擒白玉堂第兩百一十四章 終究還是狄三元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命大如天(三更)
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夏使團的真正主事者第三百一十九章 封你爲北俠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迷趙禎終見解元郎(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李元昊過來解釋解釋!第一十九章 三個嫌疑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三百二十章 邀請北俠攻略盜門第九十五章 我要爲《蘇無名傳》正名!(第二更)第一百章 公孫策:我都急死了,你怎的還能穩坐釣魚臺?(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二章 遼主中了宋人的“奸計”第兩百八十二章 死者身份的解釋權,在我們這裡!第兩百二十六章 和神探同行,你們有福氣了!第四十章 幸好沒用鐗,否則直接打死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孫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選?第八十章 揚名之始(第一更求首訂!)第一百一十六章 科舉第一場——國子監發解試(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七章 全自動式破案法第二十六章 外宅第三百六十一章 貫穿多起兇案的宮廷秘藥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兩百四十章 兗州的地盤,我說了算!第兩百四十八章 二當家的真實身份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樁能影響京師房價的特大迷案(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臉不要,那就別體面了!(第一更)第一百零一章 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第二更)第一百三十章 所有人都被騙了?(第二更!)第三百零七章 殺人和破案的競賽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經他人苦,不知他人有多苦(第二更)第一十三章 不愧爲狄樑公之後第一百九十四章 八大王的末路第三百六十九章 莫非背後隱藏着一個天大的秘密?第兩百一十六章 死這麼點就想結案?天真!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爺:我竟然變成了那種乖乖交贖錢的蠢人?(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二爺”供認“金剛會”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一百二十五章 到底是誰把誰放在火上烤?(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一章 真是後生可畏!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李元昊過來解釋解釋!第一百五十六章 將七爺的秘密一層層扒乾淨(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臉不要,那就別體面了!(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十五顆頭顱被發現了?(第三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給京師一點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人稱頌的“北俠”與老鼠洞裡的“盜首”第一百一十四章 公孫策:我嗅到了大案子的味道!(第三更)第六十章 犯人狄青第六十五章 雪地謎團第三百七十四章 當狗有什麼不好!第三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過往》第兩百七十六章 遼人尋子也可以三選一第兩百三十四章 這就是本事!這才叫立威!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年前的真相,竟然是這樣麼?(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三章 都來拉攏第兩百九十五章 “二爺”供認“金剛會”第三百三十一章 做人留一線與趕盡殺絕第三百三十九章 這下誅心了!第兩百三十二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一百八十二章 狄仕林,你到底是不是人!(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城司:我們的命就該這麼賤麼?(第一更)第三十章 真相上架感言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來做(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元妃:裁員裁到了大動脈?第九十章 此等小案,也要陳堯諮過問?(第四更爲盟主“風起隴西”賀)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切爲軍事服務的狂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這做間諜還真下血本啊!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煩惱第三百零九章 我知道“大爺”是誰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現!暗號留下的關鍵線索!(第二更)第兩百一十章 事實證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錢第五十四章 叛徒不妨現在就處置了吧!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終沒有勇氣的太子和太有勇氣的漢臣卷末感言第四十二章 防範於未然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煩惱第一百一十四章 公孫策:我嗅到了大案子的味道!(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五十六章 雷家的投名狀第二十一章 嫌疑人三去其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會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六章 國朝又將出一位三元魁首?(第二更)第一百零一章 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榮婆婆:狄省元的人還怪好的!第三百二十章 邀請北俠攻略盜門第三章 狄氏家傳武器,鐗!第三百六十七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盜匪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孫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選?第三十四章 解試報名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盜匪第三百五十七章 這個秘密,我吃你一輩子!第一十二章 解救雷娘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爺:我竟然變成了那種乖乖交贖錢的蠢人?(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遼國暗諜抓捕事件》第兩百六十章 被少年偵探吊打的提刑官第兩百三十五章 爲了證明你們的清白,案子不得好好查一查?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展昭一擒白玉堂第兩百一十四章 終究還是狄三元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命大如天(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