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形勢,下城

第655章 形勢,下城

大軍過陽山江,對面巡邏的府兵都嚇得撒腿逃跑。

他們不知道趙檉給大理降旨的事情,理宋邊境從來就沒開過戰,這麼多年,宋軍甚至都沒越界過一步。

所以即便之前大宋在陽山江對岸陳兵,他們也只是疑惑謹慎,並未太過害怕,可此刻卻不同,從來沒有過界的宋軍竟殺來了,而且不知多少萬人馬,浩浩蕩蕩,望不見盡頭。

趙檉派人抓過來兩個府兵,都不用嚴刑烤打,就問什麼說什麼,將這會川府之事賣了底兒掉。

大理這個地方和中原王朝不同,與一些別的國家也不太相同,是蠻部土司土王的制度,大抵繼續往南,往東南的一些地方,此刻也都是這種制度。

地方有土王,又有官員,官員很多時候是管不了土王的,而有的大土王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擁有絕對權威,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殺誰就殺誰,想搶哪家女子就搶哪家女子,就算是朝廷也沒辦法干涉,或者說干涉不了。 щщщ● тт kǎn● ¢ ○

因爲土王許多都是世襲,多少年來積累下巨大威聲,還有的族人就在朝上任職,且都是大官,可以左右大理朝堂政事。

大理的朝堂,除了最初的幾個皇帝外,剩下的都自家說了不全算數,甚至有幾個時期,完全就是被架空,連話都說不上。

所以,大理皇帝其實很多時候奈不得大土王如何。

就拿昭慶公主段思嫣的駙馬高量成來說。

高量成是當今大理皇后高氏的侄子,“大中”國主高升泰的曾孫,就是曾經篡位,又還國於段氏的高家那人,前國相高泰明之孫,楚雄領主高明量之子。

這個楚雄領主就是大土王了,而此刻,高明量已死,高量成接任了楚雄領主的世襲位置。

這種形制的土王,大理皇帝是幾乎奈何不得的,甚至還得拉攏討好。

高量成後來因平定烏蠻三十七部的叛亂有功,被人送綽號“護法公”,接任了大理國相位,在位數年後又讓位於侄子高壽貞。

乃是接任,後又讓位,也就是說大理國的丞相任命,皇帝說了根本不算,高家才說了算。

趙檉這時在大軍行進途中陣陣深思,大理的格局其實就是這樣,一盤散沙般,事實上若真論戰力,未必強於東南邊稍小一些的交趾李朝。

交趾李朝如今不是第四任皇帝就是第五任,趙檉有些拿捏不準,雖然交趾李朝和大理不同,很早就是番屬關係,但礙於路途實在太過遙遠,地理環境又惡劣,所以通信很緩慢不易。

在趙檉的記憶中,這個時候李朝的第四任皇帝李乾德應該已經去世了,可若去世了,那麼繼任的小皇帝李陽煥理該上書大秦朝廷,請封號纔對。

這是規矩,正常來講番屬國換帝,都會請上國賜封,而封號基本不會變,就是上一個番屬國主封什麼,那繼任這個也封什麼,以示正統。

而上國如果高興的情況下,還會給一些亂七八糟的充號,就比如道君皇帝時候,大理終於成爲宋的番屬國,那麼道君皇帝除了封段和譽正常的大理國王之外,另給了些什麼金紫光祿大夫,某某節度使之類一堆,這些個就是充號。

而上國一般是不管番屬國自家內部戰爭的,打贏打輸與上國無關,番屬國內部換主,只要還尊上國,那麼往往也會和上國繼續請封。

這個時候雖然番屬國換主,但是上國往往依舊賜下封號,誰當家還不是當家呢,只要繼續尊崇天朝上國就行。

但如果外部遇見什麼是非,番屬國求救,這個於情於理天朝上國是要出手幫一把的。

趙檉計算時間,覺得交趾李朝第四任皇帝李乾德應去世了,可又沒接到順位繼承的小皇帝李陽煥的請封,未免心中納悶,估計可能是剛去世時間不長,沒來得及上書請封呢。

但這些在他心裡都不重要,這次好不容易過來,便打算一路平推下去,那些小的番邦部落不說,只講大的番國,滅完大理滅景曨,滅完景曨滅交趾,滅完交趾滅暹羅,直到把這天南的地界全打服,全收入大秦囊中爲止!

這時小趙諍跟在他身邊,沈飛、高寵、元纓三個弟子也在。

小趙諍自然是他帶過來見識的,作爲長子,趙檉對他期望極高,雖然這個兒子因爲出身的緣故,無法繼承大秦皇位,不過這沒有關係,畢竟西方還有大片的土地,他倘若真有本事,那西方再西方的無垠土地,足夠他馳騁縱橫了。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把能教的東西,全都交給這個兒子,畢竟這個兒子不能長久陪在自己身邊,自己要傾盡所能,讓他學到更多的本領。

不管文韜武略,還是文才武藝,填鴨似的也要填進去,而眼下帶他過來,就是要叫他知道怎麼打仗,什麼是打仗,從書面到實踐,知行合一。

還有就是要讓他看到戰爭的殘酷,戰場上的殘忍,若是這個兒子一直呆在自己身邊,呆在中原,那麼他不會這麼早叫他見到這些。

而這個兒子是要往西方去的,去鎮守、去鎮壓、去征服,那麼這種事情越早經歷越好,沒有什麼願不願意,沒有什麼公與不公,這就是你的使命,是你身爲我趙檉長子,大秦皇帝之子的職責!

而三個弟子同樣是帶來見識的,沈飛和元纓不說,兩人對戰場還算熟稔,而高寵卻知之甚少,除了金兵圍城東京時看過戰爭激烈,就再對戰場沒有了什麼概念。

不是他不想看,實在是趙檉不讓,北伐時他哭着喊着要跟去,可是趙檉卻說什麼也不帶他走,還封了他個都虞侯,叫他管東京夜間城內巡邏,將他栓住。

趙檉是覺得他性子有些太莽了,就得多壓着,多憋着,將那股魯莽氣給淬磨沒了,不然以這麼副性子從軍打仗,不是闖禍,就是吃虧。

倘若他本領小些也就罷了,怕就怕他本領大,這種性子是有多大的本領闖多大的禍事,吃多大的虧。 高寵天生神力,又有家傳槍法拳腳,再得他傳授各種武藝,馬上長兵對陣已經罕逢對手。

他屬於那種馬上宗師,馬下小宗師的稀罕存在。

一般本領高的人,都是步戰要強過馬戰,他正好相反,馬戰強過步戰。

而馬上的武藝境界劃分就是宗師到頂,沒有什麼半步大宗師、大宗師、天人之類,宗師就到頭了,因爲有馬匹限制身體下半部分不好動彈,不能跳躍騰挪,所以用不出特殊的手段對陣,便被前人定在了宗師境界最高。

而馬上的宗師相遇,便是拼一個誰力量更大,誰馬匹更急罷了,高寵天生神力,在地上可能還存在打不到對方,對方可以躲閃跑掉,可在馬上不存在這種情況。

馬上看的是坐騎靈不靈活,可不全靠人來扭腰彎身閃避。

所以馬上交手,絕對會出現搪擋之類的兵器相碰,那他的神力便佔了最大便宜,是以才能這般年輕歲數,便達到馬上宗師。

這次趙檉瞅他莽性火急磨練下去不少,便叫元纓和他打過一場,他的神力步下根本沒起到太大作用,因爲步下可不比馬上,人身選擇變化的空間極大,說碰不到對方可就真碰不到一點。

高寵雖然會神行百變身法,但是元纓也會,甚至比他用的更好,所以這一仗高寵沒有贏,不但沒有贏,還差一點輸了。

兩個都用槍,高寵是真正使這一樣兵器,專心致志,可元纓卻哪裡是,一心念念不忘寶貝劍法,居然將八口劍全部帶在身上,打着打着就抽一口出來,一驚一乍嚇得高寵汗毛直豎,暗道這小師妹本領端得可怕高強。

經這一戰,再消去些躁意自大,趙檉方纔帶他出來。

此刻師兄妹三個在一起,倒頗爲親近,一路討論的都是拳腳武藝,沈飛年長,自不與他們相爭,兩個卻彼此不服,但不用武鬥,改做文鬥,言語出招拆招,也興高采烈,其樂融融。

這時大軍往會川城而去,沿途山水相連,地勢起伏,鳥語花香,風光一時秀美無雙。

就在經過一處山谷之時,前方忽然小校來報,說是先鋒軍派探馬送信,遇見一支埋伏。

趙檉想了想,此番出征,他並未帶之前北伐那麼多將領,畢竟西方和北方都需要人鎮壓,那些有功的西軍年輕將領都被他任命到沿邊各路去經略了,也算是給他們的賞賜,畢竟經略安撫一路,品格極高,級別極高。

這次南征主要帶的是梁山人馬,還有自己的嫡系班底,李彥仙、岳飛、張憲、史進等人都來,呂將倒是沒過來,平完蒙兀部之後,趙檉叫他坐鎮燕京,協助東北都護府鎮壓草原地帶。

隨着大軍前行,探馬不時回報,此番先鋒官是魯達與郭盛,足足帶了一萬兵,遇見埋伏不假,但是禁不住秦軍兵將威猛,竹甲又人人配備,哪怕小卒也身上披着,便奮起反殺,只是一個衝撞,居然就把埋伏的大理軍衝散,又追殺出極遠。

趙檉得到消息並不覺得意外,大理國曆史上最鼎盛的時期也不過才十萬兵力,這已經是能達到的極致了,畢竟面積在那裡放着,也就等於大秦的一個大些的路地。

而大理達到十萬兵力還是在南詔滅亡之後,處於亂世之時,那時的大理也和中原五代十國一般,城頭變換大王旗,各方勢力總經兵力加在一起,達到了十萬數。

這個時候“大長和國”、“大天興國”、“大義寧國”幾個政權頻繁更迭,殺戮不斷,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到處抓壯丁,強徵兵,纔到這個數量。

後來段思平起兵滅大義寧國,建造大理,這個時候兵力已經有些夠不上十萬了,畢竟徵殺了這麼多年,死去的人口無數,其實只剩下八萬多兵,這還是整合各方勢力才達到的數量。

而段思平死後,大理與宋,與交趾都和平相處,少有外戰,頂多打打內仗,彼此攻訐,兵便是打得愈發少了,常年不過維持在五六萬的樣子,個別還有三萬多的時候。

而趙檉此番帶了二十萬軍,這些人倘若對上當年的契丹、女真,倒是說不得佔據什麼優勢,但對上大理這樣的國家,其實已足夠碾壓。

大理本身勝在地勢,憑藉地勢倒可扳回些兵力上的劣處,但趙檉早便考慮到這些,在出發之前,就將詳細的大理地圖分發下去。

這大理的地圖可是珍貴無比的東西,大宋原本是沒有的,前些年道君皇帝同意了大理番屬,這才隨着對方書表一起奉上來一幅簡略圖形。

但也只是簡略的地圖,畢竟詳細大理地圖乃是重器,一國之圖,又稱爲山河社稷圖,豈可輕易給人?否則大理不變成了無門之戶,隨便他人進攻佔領?

趙檉就是依據這幅簡略的地圖,再結合自家腦中的記憶,繪畫成了現在的大理地圖。

他對大理這塊地方很熟悉,後世曾經往來多次,對這片地方的山河格局,地理特徵,很是熟絡,又參考那簡略地圖,便畫了個八九不離十,然後拓印下去,給衆將分發。

衆將看地圖心中有數,尤其先鋒隊伍,遇到地圖上的地勢險惡,有可能會打埋伏之處,就加倍小心,又派探馬專門前去探查。

這樣一來,對方的地理優勢便起不到太大作用,哪怕埋伏,但在秦軍的謹慎探查,又小心戒備之下,往往達不到偷襲的效果,最後反而被碾壓追殺。

大軍就這樣呈勢如破竹之勢,往南殺去,路上取了幾鎮和兩座縣城,並不擾民,但遇到有反抗之意的土王之類,便直接滅族,斬草除根,就這樣沒過幾天,已經距離會川城不遠了。

接着,又遭遇了兩次埋伏,依舊反殺回去,然後大軍抵達會川城下。

這城一開始還做守勢抵抗,但是在牀子弩與飛砲輪番進攻後,城牆都塌下去半邊,城內守官經受不住,便打開城門,直接投降了……

第630章 出征,妙計第382章 大戰幫源峒第89章 紫臺此去天高闊第296章 道君皇帝的真正心思第533章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第571章 天山神鷙宮第461章 湟州風雲第429章 宮內辯鬥第436章 曲信與追蹤第335章 甲事,朱府第469章 用兵,盤查第449章 風驟起,天下煙雲漸紛亂第286章 各方佈置第493章 兵不厭詐,瞞天過海第161章 桃花島上第54章 失傳的兵書第441章 疑惑萬分第499章 悽情小箭第69章 夜宴第485章 戰西涼第564章 嫁衣神劍,絕豔一槍第609章 陣法第475章 總武,創藝,演槍第654章 竹甲,過江第38章 殿前司第628章 天人三境第81章 古怪步法第119章 武二郎拿人第322章 八面玲瓏,諸般樂品第320章 粉墨登場第658章 幾度往事歲如夢第497章 追追追第642章 黃雀在後第298章 媲美鐵甲的鎧甲第243章 九劍換七槍第307章 今宵一曲與君上青天第380章 童貫收徒第25章 賽潘安,蓋孟嘗第168章 行酒章程第104章 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第64章 楊志獻刀第458章 廟小妖風大,池淺魔怪多第557章 自在門內步閒庭第75章 虛晃一槍第318章 種種手段第573章 天山七劍,神鷙七子第443章 小子,你莫非想剃度不成?第357章 七生七死方七佛第223章 蒼穹變第650章 劍道大宗第437章 真經與決定第89章 紫臺此去天高闊第69章 夜宴第469章 用兵,盤查第634章 伏殺,北城第655章 形勢,下城第428章 出宮,離開,馬第672章 秦天帝第3章 齊王第393章 異變突生第344章 遮面改名第636章 山林,菜園第602章 折家軍第157章 生裂虎豹,瀝血南行第555章 我是漢人抖威風,百年大廈當覆傾第195章 酒令和彩頭第184章 出手第531章 烽火連三月第344章 遮面改名第129章 圖謀完顏希尹第672章 秦天帝第451章 大鬧金鑾殿,反出東京城第644章 鵬行九天第264章 古來名劍第348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169章 作詩,作詩!第652章 觀滄海,東京事第406章 練兵第377章 分亦合第74章 連擂第570章 臨城,一戰第296章 道君皇帝的真正心思第66章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第616章 北伐,燕京第170章 大宋第一風流才子第72章 江山如畫,英雄好漢第198章 梁山變化第165章 蔡大公子第437章 真經與決定第315章 宗師,迎親,刺客第356章 朱門酒肉臭,神弩射中軍第329章 約定第302章 中秋,詞曲,懸案第315章 宗師,迎親,刺客第438章 報仇雪恨第10章 開衙議事第352章 橫渠四句,假大虛空,人定勝天,民第540章 登頂,夜殺第95章 但行此事,莫問前程
第630章 出征,妙計第382章 大戰幫源峒第89章 紫臺此去天高闊第296章 道君皇帝的真正心思第533章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第571章 天山神鷙宮第461章 湟州風雲第429章 宮內辯鬥第436章 曲信與追蹤第335章 甲事,朱府第469章 用兵,盤查第449章 風驟起,天下煙雲漸紛亂第286章 各方佈置第493章 兵不厭詐,瞞天過海第161章 桃花島上第54章 失傳的兵書第441章 疑惑萬分第499章 悽情小箭第69章 夜宴第485章 戰西涼第564章 嫁衣神劍,絕豔一槍第609章 陣法第475章 總武,創藝,演槍第654章 竹甲,過江第38章 殿前司第628章 天人三境第81章 古怪步法第119章 武二郎拿人第322章 八面玲瓏,諸般樂品第320章 粉墨登場第658章 幾度往事歲如夢第497章 追追追第642章 黃雀在後第298章 媲美鐵甲的鎧甲第243章 九劍換七槍第307章 今宵一曲與君上青天第380章 童貫收徒第25章 賽潘安,蓋孟嘗第168章 行酒章程第104章 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第64章 楊志獻刀第458章 廟小妖風大,池淺魔怪多第557章 自在門內步閒庭第75章 虛晃一槍第318章 種種手段第573章 天山七劍,神鷙七子第443章 小子,你莫非想剃度不成?第357章 七生七死方七佛第223章 蒼穹變第650章 劍道大宗第437章 真經與決定第89章 紫臺此去天高闊第69章 夜宴第469章 用兵,盤查第634章 伏殺,北城第655章 形勢,下城第428章 出宮,離開,馬第672章 秦天帝第3章 齊王第393章 異變突生第344章 遮面改名第636章 山林,菜園第602章 折家軍第157章 生裂虎豹,瀝血南行第555章 我是漢人抖威風,百年大廈當覆傾第195章 酒令和彩頭第184章 出手第531章 烽火連三月第344章 遮面改名第129章 圖謀完顏希尹第672章 秦天帝第451章 大鬧金鑾殿,反出東京城第644章 鵬行九天第264章 古來名劍第348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169章 作詩,作詩!第652章 觀滄海,東京事第406章 練兵第377章 分亦合第74章 連擂第570章 臨城,一戰第296章 道君皇帝的真正心思第66章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第616章 北伐,燕京第170章 大宋第一風流才子第72章 江山如畫,英雄好漢第198章 梁山變化第165章 蔡大公子第437章 真經與決定第315章 宗師,迎親,刺客第356章 朱門酒肉臭,神弩射中軍第329章 約定第302章 中秋,詞曲,懸案第315章 宗師,迎親,刺客第438章 報仇雪恨第10章 開衙議事第352章 橫渠四句,假大虛空,人定勝天,民第540章 登頂,夜殺第95章 但行此事,莫問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