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觀滄海,東京事

秋風蕭瑟,大雁南飛,北方的戰事終於結束。

趙檉並沒有立刻趕回東京,而是坐鎮會寧,隨後一道道旨意頒佈下去。

在原女真屬地設立三路十五州四十八縣,納入秦國版圖。

設立東北都護府,總轄白山黑水事,不走中書門下,不走樞密院,直接向他負責。

遷移百姓,把中原乃至南方一些失去土地的百姓,和因連年征戰,流離失所的平民,自願來東北開荒定居的,都護送過來。

予以銀錢,分配土地,給律法上的支持,讓他們能夠這塊地方農耕爲生,勤奮無憂,安居樂業。

最後他又派呂將十萬鐵騎,並下軍令,讓他往西去平滅韃靼。

其實韃靼這個名字早有,並非後世明朝之時纔出現,此刻又稱呼爲蒙兀。

呂將領命,臨走之前趙檉又特意交待,對韃靼的首領,自稱蒙兀可汗的孛兒只斤·合不勒一族勢必剿滅,尤其是他兒子中的把兒壇巴阿禿這脈,不能放過一人,若有遺漏,軍法從事!

接着趙檉才率大軍緩緩南下,到了北海灣暫歇,此刻黃覺帶兵駐紮這裡,監視對面的高麗。

海面之上,戰船橫霸,刀槍粼光相映,一望不到盡頭,高麗不敢有絲毫動靜。

隨後,繼續南行,往了燕京,在此居住三日,再朝東去了當年魏武帝觀滄海的地方。

趙檉立於海邊碣石山上,望着遙遠處的大海,流露出一絲欷歔神色,秦始皇、漢武帝、曹操、李世民等七個帝王,都曾在這碣石山上做詩詠志,感嘆天地。

他並沒有作什麼新詩,而是緩緩吟出那首著名的曹操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誦完此詩之後,趙檉又悄立許久,這才轉身下山,率領大軍繼續南歸。

回到東京天氣已經入冬,趙檉依舊沒有登基的打算,而是開始整頓朝堂與地方軍務。

隨後又叫柳隨雲編纂了許多新法,推行下去。

這時雖然改國號爲秦,但是因爲他未登極,所以年號沒變,依舊沿用靖康。

此刻的大秦國疆域已經十分遼闊,可以說有史以來,哪怕漢唐,也沒有這麼大的國土面積。

東抵大海之濱,北至苦寒之地,西及中亞細亞,唯有南方尚困頓在大理與諸蠻夷部前,不及歷史幾朝,可這也是一等一的疆土了,追溯上古至今,無有出其右者。

朝上民間,勸趙檉登基的呼聲越來越高,尤其東京城內,太學生們結隊到宣德樓前請願,請趙檉登臨大寶,君視天下。

太學生都激動,他們知道這是一個大世,逢到了聖明的君主,不但拒外夷,殺強敵,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更是開疆拓土,由來最大,護民治世,歷屬首頂。

這已經不是中興之君了,而是開創皇朝之君,不但是開國之君,而是聖君,聖君出世,天下大慶,八方昇平,大世輝映。

而這聖君還是儒道大家,又何止大家,簡直就是大師之名不足道,文宗之譽何足誇。

麟出雖死,但吾道不絕啊!

太學生們,天下文人們,似乎能看到那璀璨發光,蒸蒸日上的帝國未來,聖君文武雙全,神州當興,當名傳天下海外,有國度處皆傳揚記載。

東京市井的百姓更爲熱情,他們認爲沒有比秦王做皇帝更合適的,他們可是看着秦王長大的,從幾歲到如今,老東京們提起來全都津津樂道。

這個說陛下當年吃過我的梨,那個說陛下曾經買過我的棗,還有說陛下曾給俺出過頭,提起趙檉來都是熟絡無比。

尤其丁家素茶店的掌櫃丁老趕,派人把趙檉專用的木桌與折背椅圍起來,不許任何人碰觸,對茶客們講述此桌此椅的來歷,那可是陛下從八九歲時就開始坐,一直坐到如今呢!

聽得茶客們目瞪口呆,生意立馬翻了一倍。

百姓們也請願趙檉登基,和太學生都去宣德門的宣德樓前,這是皇城正門,歷來嚴肅,可這種事情禁軍們也不好攆,只好一趟又一趟往內裡報信。

而對此事,趙檉卻只回了一句話:“四海未靖,罪在孤恭,四海不平,暫不登極。”

話語傳出來後,立刻朝野震驚。

四海未靖?這是指的哪裡?還有未平定的地方嗎?眼下這國土還不夠大嗎?這已經是古往今來第一了。

隨後便有高瞻之士分析,答案立刻分曉出來,陛下肯定是指南面啊,大宋自建國來就和最南面的蠻夷沒少開戰,從儂智高到交趾以及交趾周邊的那些族國部落,都是有宿怨的,陛下肯定是想要平定那邊。

還有些眼界更高的這時提到了大理,大理這個地方如同一顆楔子,嵌入潼川府路和廣南西路中間,一旦大秦想要掃平南面的一些叢林蠻夷,那大理就不能不提,就不知道陛下對大理是個什麼態度。

這時便有人站出來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理也該收過來纔對。

又有人說大理不是一直臣服嗎?若強行攻打,恐怕有些不太仁義吧?

此言出口,立刻就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都道大世降臨,理當天下大同纔是正理,遠的就不說了,荒野之地,不提也罷,可大理不行啊,大理古之也屬於過神州,那是自家的地盤,又距離那麼近,不收復怎麼能行呢?

聖君當世,萬邦來朝可不夠,要萬邦盡歸華夏纔對。

於是朝野之間紛紛就此事議論,甚至有大臣專爲此事去宮中詢問趙檉,趙檉也不表態,只是叫朝上不要提起,至於民間卻不管了,悠悠之口,愛咋說咋說好了。

轉眼迎來了東京的第一場雪,這日下了朝,趙檉在梅香小閣中喝茶與柳隨雲下棋,何慄在宮外請見。

趙檉命張迪帶他進來,張迪並沒有和道君皇帝一起西行,而是留在皇宮,趙檉給了他一個內侍省都知的職務。

內侍省的首領是都都知,這個叫米震霆暫代,都知則設兩人,下面還有副都知等,但米震霆不管事,暫代這個職務不過是爲了結因果衝擊天人境界,那麼張迪的權利就變得極大。

張迪也是頗受朝野詬病的,畢竟前有李師師之事,後又有延福宮專權,讒信道君皇帝。

不過張迪乖巧,尤其是眼下這個時刻,他知道許多人都在盯着他,但凡有一點錯誤就會像童貫一樣衆矢之的。

而他的身份地位卻哪裡又能和童貫相比,那些大臣和太學生想弄死他可太容易了。

不過好在他未掌外權,只是禁中辦事,平素小心謹慎,如履薄冰,此刻倒還沒誰上書要拿他是問,而趙檉還算信任他,這也叫他稍稍安心。

出外帶了何慄進入,何慄參禮完畢,看柳隨雲也在這裡,不由臉現不滿。

趙檉問他什麼事情,他道:“陛下,此事合該柳相公來提,可柳相公裝聾作啞,臣便做此出頭鳥了。”

趙檉驚訝,瞅了瞅柳隨雲,柳隨雲站身笑道:“何相公莫非說的是陛下家事?”

何慄道:“柳相公明知故問。” 柳隨雲搖頭:“既然是陛下家事,臣子怎好摻言?”

何慄道:“柳相公此言差矣,既是陛下家事,可也是國事,臣子焉能不做關心?”

柳隨雲苦笑,望向趙檉。

趙檉放下手中棋子,摸了摸下巴,他知道何慄在說什麼了,自然是皇后之事。

這可是個大難題,其實他一直都在逃避這個問題,他可不想叫張貞娘幾人排個高低上下,都平起平坐就好。

他微微沉思不語,何慄道:“陛下就算此刻不做登極,但攝政王正妃卻是要定下來的。”

趙檉嘆了口氣:“定什麼定,都是王妃。”

何慄愣了愣:“陛下,不定正妃,那以後母儀天下,皇后可總是要……”

趙檉輕敲棋盤:“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這不還沒到那時候嗎。”

何慄不死心,他是直臣,這時又道:“陛下就算此刻不計較此事,想留待日後再說,可陛下總要把諸位娘娘和皇子接過東京,不好久呆在青唐冷苦之地纔對。”

“這個……”趙檉瞅他一眼,心想你操心的事情還真不少,若說立後乃是國事,可此刻自己畢竟還未稱帝,談不上立後,那剩下的就全是家事了,老婆孩子在青唐或者東京,這些也輪不到你來建議吧。

“陛下雖然尚未稱帝,可也是遲早之事,王妃王子早晚也是皇妃皇子,臣操心這些也實屬國事。”何慄察言觀色,立刻補充道。

趙檉嘴角抽了抽,行,你說的對,你說得全對!

他看向柳隨雲,柳隨雲道:“臣覺得那邊差不多了。”

何慄不明白差不多是什麼意思,疑惑道:“柳相公說的什麼差不多……”

趙檉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在意柳隨雲的話語:“年前就叫她們都回東京便是了,倒辛苦何愛卿一直惦記操心。”

何慄道:“此乃臣之本分,只望陛下不要怪臣多事。”

趙檉笑道:“怎可能埋怨愛卿,對了,等王子們都回來朕打算開家皇塾,叫他們還有一些大臣將領的子女過來讀書,這事就交給愛卿去辦好了。”

何慄聞言微微露出難色:“陛下,臣是樞密院的副官,管軍情戰事,這個建設皇塾……”

他是同知樞密院事,是樞密院的二把手,可謂位高權重,但於工財等事卻是不掌,這建皇塾涉及工程銀錢,他沒權調撥。

趙檉道:“此事無妨,片刻我下道旨意,愛卿就卸了西府的差事,去戶部做一任主官好了。”

何慄聞言愣了愣,知樞密院事相當於副宰,比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低了半格,他這個同知樞密院事則是比宰相低了一格,和諸部尚書平級。

就是說宰相是從一品,樞密使二品,他這個副樞密使和各部尚書則都是從二品,侍郎什麼的是正三品。

正一品都是加官,不看實職,南宋末的時候,把宰相提到正一品,但眼下並不是如此。

何慄稱了聲是,腦子裡有點迷糊,也說不好這算是升了還是降了。

“何愛卿就去準備吧。”趙檉開始趕人。

何慄應道遵旨,行禮後往出走,心想自己不過是來提醒一番陛下而已,這怎麼就換了個差事,還攬了事情回去?

他走出門外,越想越是糊塗,越想越是想不通。

看着何慄離開,趙檉笑道:“不來提醒我倒還忘了學塾的事情。”

柳隨雲道:“陛下想把學塾建在何處?”

趙檉道:“不能在宮內,也不好離開太遠,就艮嶽那邊吧。”

柳隨雲道:“確是個好地方,後邊出了延福宮就是,風景也好,適合讀書。”

趙檉點頭:“夢舒啊,你覺得那邊差不多了?”

柳隨雲微微躬身:“臣覺得這麼長時間,若是還沒有進展,怕就算以後再有勾連謀劃,也派不得什麼大用場了。”

趙檉“嗯”了一聲,雙眼微微眯起:“這盤棋,下的時間會不會有些過於長呢……”

東京碎玉樓內,二樓議事大堂,黃孤跪在地上,臉色漲紅,一言不發。

黃裳坐於前方椅中,臉帶怒意:“改姓了?姓獨孤?”

黃孤不說話。

“改叫獨孤不敗?”

黃孤不言語。

“現在又叫獨孤求敗?”

黃孤瞅了瞅兩邊,碎玉樓的好兄弟個個都幸災樂禍,沒人給他說情,毫無情義可言。

他把腦袋一耷拉,認命。

黃裳冷哼一聲:“求敗,求敗,好狂的口氣,天下英雄豪傑無數,哪個敢叫此等名字?”

黃孤只當沒聽見,心中卻琢磨,待熬過眼前這一遭後還得走,瞅兩旁“好兄弟”們的表情,說不定會下什麼套子給自家往裡鑽……

東城一座府邸之內,宋江坐在花廳內喝着茶湯,他心情無比舒暢。

就在前日,陛下的封賞下來,從三品的實職,正三品的加官。

這就是從龍之功啊,想想那些寒窗苦讀,或者西軍征戰,多年也纔不過是個七八品的小官,他這平地一躍就是三品了。

而這肯定還不算完,因爲陛下還會繼續用兵,到時肯定還有封賞,而且還沒有賜爵呢,那纔是真正的大頭。

得授爵位,封妻廕子,改換門庭,大丈夫生復如此,當真痛快淋漓。

想到這裡,宋江不由皺起了眉頭,封妻廕子?這府上似乎還缺少一個女人啊……

傍晚時分,趙檉出宮,馬車緩緩前行,直往辟邪巷而去……

第21章 神行無影第249章 大戰開啓(合章)在這裡說說藤甲,防禦以及水火問題第611章 奇功第21章 神行無影第174章 州橋街市,蜜餞糖糕第355章 秀娘羞忿,聖軍攻城第9章 帝與太子第226章 上擂臺第502章 攻襲第297章 暴打秦檜第529章 大戰上演第139章 完顏寶花第201章 宋江心事第456章 古城,軍制第489章 破山,截殺第298章 媲美鐵甲的鎧甲第668章 三山島第375章 天龍吟第312章 小樓一夜聽風雨第279章 燈火璀璨上樊樓第606章 進東京第385章 疑點重重第603章 臨戰請一天假,順便和大家說兩句第361章 拳即是權,蒼穹之變第273章 賊軍刺客第429章 宮內辯鬥第530章 戰,戰,戰第47章 惡來之谷第244章 內外巡檢第540章 登頂,夜殺第316章 九變,大麴,提審第425章 神鵰小俠,成親準備第577章 天人合一第127章 海上明月聽吹簫第6章 竟是如此第393章 異變突生第66章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第646章 藏匿,東進,所向披靡第137章 願立軍令狀第487章 疑惑,先鋒第244章 內外巡檢第81章 古怪步法第492章 援兵,大水第259章 北城暗約第248章 馬上一招第154章 哪見世事險人心第28章 一波三折第123章 白龍魚服,君臨七海第19章 江州城第594章 畢其功於一役,一舉而竟全功第382章 大戰幫源峒第584章 大光明王阿里巴巴第13章 亡命之徒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73章 主僕進城第326章 何謂忠心?人生豪賭!丈夫天地間,第106章 一劍如雪,佳人似夢第71章 開擂第271章 相互算計第249章 大戰開啓(合章)第255章 兵臨城下第179章 明教,聖姑第352章 橫渠四句,假大虛空,人定勝天,民第256章 惑亂軍心第615章 暗流洶涌第231章 圓月刀第176章 江州來信第503章 陣內廝殺第665章 飛逃東京第629章 狼來了第637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67章 收場,兵書,蕊珠殿家宴第571章 天山神鷙宮第135章 遼國密諜第99章 上架感言第505章 下會州第287章 繼續懲治第104章 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第370章 腐骨噬魂蟲第40章 借力打力第448章 命運之迫第627章 天不生我趙陽曦,女真萬古如長夜第248章 馬上一招第621章 剿殺第423章 龍潭虎穴,兇窟惡地第543章 箭在弦上第583章 一劍西來,天外飛仙第60章 你說甚麼!第135章 遼國密諜第12章 碎玉樓第445章 嵩山絕藝,六指四爪第208章 整軍待發第389章 節外生枝第281章 不如憐取眼前人第612章 發動第82章 擂臺第270章 朝中來人第154章 哪見世事險人心
第21章 神行無影第249章 大戰開啓(合章)在這裡說說藤甲,防禦以及水火問題第611章 奇功第21章 神行無影第174章 州橋街市,蜜餞糖糕第355章 秀娘羞忿,聖軍攻城第9章 帝與太子第226章 上擂臺第502章 攻襲第297章 暴打秦檜第529章 大戰上演第139章 完顏寶花第201章 宋江心事第456章 古城,軍制第489章 破山,截殺第298章 媲美鐵甲的鎧甲第668章 三山島第375章 天龍吟第312章 小樓一夜聽風雨第279章 燈火璀璨上樊樓第606章 進東京第385章 疑點重重第603章 臨戰請一天假,順便和大家說兩句第361章 拳即是權,蒼穹之變第273章 賊軍刺客第429章 宮內辯鬥第530章 戰,戰,戰第47章 惡來之谷第244章 內外巡檢第540章 登頂,夜殺第316章 九變,大麴,提審第425章 神鵰小俠,成親準備第577章 天人合一第127章 海上明月聽吹簫第6章 竟是如此第393章 異變突生第66章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第646章 藏匿,東進,所向披靡第137章 願立軍令狀第487章 疑惑,先鋒第244章 內外巡檢第81章 古怪步法第492章 援兵,大水第259章 北城暗約第248章 馬上一招第154章 哪見世事險人心第28章 一波三折第123章 白龍魚服,君臨七海第19章 江州城第594章 畢其功於一役,一舉而竟全功第382章 大戰幫源峒第584章 大光明王阿里巴巴第13章 亡命之徒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73章 主僕進城第326章 何謂忠心?人生豪賭!丈夫天地間,第106章 一劍如雪,佳人似夢第71章 開擂第271章 相互算計第249章 大戰開啓(合章)第255章 兵臨城下第179章 明教,聖姑第352章 橫渠四句,假大虛空,人定勝天,民第256章 惑亂軍心第615章 暗流洶涌第231章 圓月刀第176章 江州來信第503章 陣內廝殺第665章 飛逃東京第629章 狼來了第637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67章 收場,兵書,蕊珠殿家宴第571章 天山神鷙宮第135章 遼國密諜第99章 上架感言第505章 下會州第287章 繼續懲治第104章 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第370章 腐骨噬魂蟲第40章 借力打力第448章 命運之迫第627章 天不生我趙陽曦,女真萬古如長夜第248章 馬上一招第621章 剿殺第423章 龍潭虎穴,兇窟惡地第543章 箭在弦上第583章 一劍西來,天外飛仙第60章 你說甚麼!第135章 遼國密諜第12章 碎玉樓第445章 嵩山絕藝,六指四爪第208章 整軍待發第389章 節外生枝第281章 不如憐取眼前人第612章 發動第82章 擂臺第270章 朝中來人第154章 哪見世事險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