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

弘治十七年的春天過的很快,劉晉非常的忙碌。

天津證券交易所,大明第一條鐵路,還有埃及運河的事情,本身吏部的事情等等,諸多事情忙的劉晉暈頭轉向,幾個月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

剛剛入夏的時候,天津證券交易所和大明第一條京津鐵路的事情也總算是忙的差不多了。

“賣報~賣報~”

“重磅消息,重磅消息~”

“朝廷在天津成立大明證券交易所~”

“京津鐵路商行將會成爲第一支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商行,任何人都可以在證券交易認籌和購買京津鐵路商行的股份。”

伴隨着一絲絲的寒意,京津地區再次迎來新的一天,在京津地區的大街小巷,報童們揹着大量的報紙走街串巷,一邊走一邊就大聲的吆喝起來。

伴隨着報童們的吆喝,整座龐大的城市彷彿一下子甦醒過來一般。

原本街道上還行人稀疏,但很快從一個個角落裡面涌出大量的人,這些人迅速的來到這些報童的身邊,手裡面拿着早已經準備好的銅錢,迅速的將一份份報紙給買走,將這些報紙送到自家老爺的手中。

再接着街道上的行人就多了起來,有匆匆忙忙趕着去上班的,有悠閒無比,手裡面拿着報紙準備去茶樓喝早茶、看報紙,與三五好友談天論地的。

還有那一輛輛忙碌的四輪馬車不斷的在街頭行進,上面滿載着各種各樣的貨物,顯得非常匆忙。

沿街的一間間店鋪也是陸續有店小二出來,收起門板,開始準備迎接新一天的生意,至於茶樓這裡,很早就已經人滿爲患了,衆多的茶客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手裡面拿着報紙,喝茶、吃早點,時不時討論幾句,同時耐心的等待着讀報先生的到來。

茶樓的生意算是目前整個京城生意最好、最穩定的了,同時也是整個京城數量最多的商家了,幾乎遍地開花,隨處可見。

京城的老少爺們也喜歡到茶樓裡面喝茶、聊天,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聽一聽讀報先生解讀下當天的新聞報紙。

報紙的報道,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看法和見解,受限於自身知識和文化水平的限制,不一定人人都能夠理解報紙上面所報道的內容。

當然,主要還是因爲這個時代讀書識字的人太少了,故而才衍生出了讀報先生這樣的一個職業出來。

讀報先生一般都是學識淵博又見多識廣,不僅僅能夠看懂上面的內容,更是要能夠博古通今,同時還能夠舉一反三,聯繫歷史和背景來解讀。

唯有如此,才能夠對報紙上面涉及到的新聞內容進行深入且詳細的解讀,讓茶客們有所啓發和收益,這樣才能夠帶動茶樓的生意,吸引人們每天都來茶樓這裡喝茶。

聽雨閣是京城最有名氣的茶樓,聽雨閣的楊先生,也是京城公認的最厲害的讀報先生之一,幾乎報紙上的內容,他能夠舉一反三,引經據典,再集合現在大明的情況講解清楚。

故而聽雨閣每天還沒有開門的時候就已經聚集了衆多前來喝茶、聽報紙的茶客,等到門一開,基本上都是沒有座位了。

今日和往常也是一樣,衆多的茶客幾乎人手一份報紙,一邊看也是一邊和身邊的人討論起來。

“這天津掙錢交易所有什麼用啊?”

“上面不是說的很清楚嘛,主要就是用來交易股票的,而這個股票就是一個商行的股份,花錢賣了股票,就等於是這個商行的股東、東家了。”

“還有這樣的好事?”

“那可不,上面不是寫的很清楚嘛,你仔細看看這一段,是不是這樣?”

“只不過這在天津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商行,都是非常大的商行,動輒都是上百萬兩銀子,爲了讓更多的人能夠投資,分享收益,所以將這個股份拆分成了百萬股,一股一兩銀子,人人都可以買幾股,投資這個商行,等商行賺到銀子了,到時候就可以將賺到的銀子拿來分紅。”

“你憑藉手中的股票就可以獲得相應數量的分紅了。”

“這一兩銀子就可以當東家?”

“一兩銀子這也是東家,只不過是小小小小東家而已。”

“這股票還可以買賣,有人會買嗎?”

“誰知道呢,說不定就有人會買呢。”

“反正我是不買,這一個商行動輒幾百萬兩銀子的資本,別說一兩、十兩的,就是一千兩、一萬兩銀子,那也是小股東,在大股東面前,根本就說不說話。”

“也是,不過報紙上面也是寫的很清楚了,小股東和大股東的利益都是很重要的,大股東雖然有說話權,但也不能因此剝奪了小股東的利益。”

“搞的怎麼複雜,有什麼用。”

“還是等下聽聽楊先生是怎麼解讀的吧。”

“還有這個什麼京津鐵路,這又是什麼鬼?”

“鐵路,鐵路,不會是用鋼鐵來修路吧,那需要多少鋼鐵啊,即便是從京城修到天津,所需要的鋼鐵也是天文數字吧。”

“你好好的先看完,這上面不是寫的很清楚嗎?”

“這京城機械研究所利用蒸汽機研究成功了蒸汽機機車,蒸汽機車可以用來行駛,但需要修建專門的鐵軌來行駛。”

“這鐵路啊就是專門用來給蒸汽機車行駛的道路,因爲是鐵軌,所以才叫鐵路。”

“這火車啊,其實就是蒸汽機車,因爲是燒煤炭、冒黑煙的,所以才叫火車。”

“這火車有什麼用啊,看這報紙上面說了,他們要募集200萬兩銀子用來修建京津鐵路,這兩百萬兩銀子也太多了吧?”

“火車大家都沒有見過,誰也不知道怎麼樣,這一下子就投資兩百萬兩銀子,有人會傻乎乎的去買他們的股票嗎?”

“是啊,是啊,這火車是什麼樣,到底有什麼用,大家都不知道,這就向大家募集資金,讓大家去天津證券交易所買什麼股票,這不是開玩笑嗎?”

“這一股就要一兩銀子啊,這可是白花花的銀子,可不是銅錢,一個月辛辛苦苦做事也賺不到幾兩銀子呢。”

“別人會不會買,我不知道,反正我是絕對不會去買的。”

“我也不會買~”

“這股票聽起來似乎很不錯,差不多是拿銀子去入股做生意,只不過以前是大家熟人之間合夥做買賣,現在改成了是向所有人公開募集資金,一起或者做買賣了。”

“這熟人之間做生意都還要看信譽,還要看股本的大小,你要是小東家,根本就說不上話,被人坑了都沒地方哭。”

“現在還搞出股票來,一兩銀子一股,還真是不知道怎麼想出來的。”

“這銀子投下去,指定就是打了水漂。”

“說是說的很好,可以到年底的時候參與分紅,鬼知道會分幾個銅板給你,甚至於一分錢都沒有。”

“說的沒錯~”

“就是,就是~”

整個聽雨閣都在討論着報紙上面所報道的兩件大事情。

“啪~”

就在衆人討論之際,坐在最中間的一個四方桌上面的讀報先生楊先生來了,只見他醒木重重的一拍,整個聽雨閣的人都立即停止了討論,齊刷刷的看向他,靜靜的等待着他開始解讀今天的報紙。

“今天的報紙報道了兩件大事,這是兩件足以對今後我大明產生重大影響的大事!”

楊先生喝口茶緩緩開口。

一開口就讓聽雨閣內的茶客們忍不住微微睜大了眼睛。

在大家看來,今天報紙上面報道的兩件事情其實並沒有什麼太過稀奇、重要的,卻是沒想到在楊先生看來,這兩件事情竟然會對整個大明產生深遠的影響。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這個天津證券交易所。”

“天津證券交易所它的成立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

“可能很多人並不認同我的觀點,但沒有關係,請聽我慢慢的來解說。”

“張三如果要開一個混沌攤,這應該是很簡單的事情,拿出自己的積蓄,買上一些做餛飩的工具,再打幾張座椅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張三想要出海經商,他自己只有一萬兩銀子,連買船都不夠,這個時候,他要麼向銀行貸款,要麼向有錢的親朋好友去借錢,籌集資金。”

“可是如果有一天張三需要辦一件真正的大事,比如張三想要修一條京城到遼東的公路,這可能需要三百萬兩銀子的時候。”

“張三該怎麼辦?”

“向銀行貸款不一定能夠貸到如此龐大的金額,向親朋好友借錢,即便是借光了,也遠遠不夠。”

“可是張三又看重了修水泥公路的好處,這水泥公路修好之後,即便是收過費都足以讓張三以後賺的盆滿鉢滿。”

“於是張三就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將自己修建公路的想法提出來,並且向整個大明的所有人募集資金,並且承諾,未來會拿出公路的收益來給所有投資人分紅。”

“……這其實就是證券交易所的本質,它的本質就是爲了向社會募集資金,將閒散的資金聚集其中去辦大事,修路、建港口等等。”

第2139章,歐洲大戰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543章,出使乃蠻部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1765章,一個時代的落幕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1903章,穿越者的翅膀第1213章,腸子都悔青了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1407章,官府改革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513章,波斯灣是個好地方啊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51章,海納百川第8章,雪鹽第1354章,東歐局勢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796章,五萬騎兵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1313章,穩婆培訓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1212章,大明的新年4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45章,三閣老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1527章,奴隸不準出現在大明本土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532章,淞滬第864章,由哭轉笑第1616章,人比人氣死人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第1387章,愈演愈烈第1402章,凌遲處死第968章,打擊路霸、路匪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1064章,全部抓起來第904章,沒羞沒躁的好日子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84章,先洗澡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271章,詩書傳情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668章,都是來取存銀的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864章,由哭轉笑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60章,對外擴張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101章,萌芽第1582章,背叛者第203章,美味海鮮第1847章 ,奴隸們的小日子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333章,金湖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8章,雪鹽第28章,京師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1938章,高考2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340章,殿試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1847章 ,奴隸們的小日子第731章,教化他們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
第2139章,歐洲大戰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543章,出使乃蠻部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1765章,一個時代的落幕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1903章,穿越者的翅膀第1213章,腸子都悔青了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1407章,官府改革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513章,波斯灣是個好地方啊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51章,海納百川第8章,雪鹽第1354章,東歐局勢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796章,五萬騎兵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1313章,穩婆培訓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1212章,大明的新年4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45章,三閣老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1527章,奴隸不準出現在大明本土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532章,淞滬第864章,由哭轉笑第1616章,人比人氣死人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第1387章,愈演愈烈第1402章,凌遲處死第968章,打擊路霸、路匪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1064章,全部抓起來第904章,沒羞沒躁的好日子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84章,先洗澡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271章,詩書傳情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668章,都是來取存銀的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864章,由哭轉笑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60章,對外擴張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101章,萌芽第1582章,背叛者第203章,美味海鮮第1847章 ,奴隸們的小日子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333章,金湖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8章,雪鹽第28章,京師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1938章,高考2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340章,殿試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1847章 ,奴隸們的小日子第731章,教化他們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