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

“投資幾千萬兩白銀去修建一條大橋!”

“每年在基建上投資數以億來計算,日行千里的火車鐵路!”

西蒙聽着布朗的話,整個人也是張大了自己的嘴巴。

內心之中無比的震撼。

一方面震撼於大明人的大手筆,隨隨便便的投資都是上千萬兩白銀,另外一個方面更是震驚於大明的富裕。

動輒都是千萬兩白銀級別的投資,修鐵路更是上億的丟進去,太有錢了。

彷彿大明人的銀子多到用不完一般,隨便到處亂丟。

“這大明人花如此巨大的代價去搞基建,這到底值不值?”

西蒙一邊感嘆也是一邊想道。

“當然值了~”

“大明可不是歐洲的國家,歐洲的國家,非常的小,整個歐洲加起來也就和大明本土差不多大小。”

“想要統治如此廣袤的疆土,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文化上的統一和認可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要不斷的加強中央集權,故而自古以來,大明人都在思索如何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維持大一統的局面。”

“而大興基建也同樣有利於加強中央對各地方的控制和聯繫,鐵路所到之處,交通往來就會變的極其的便捷、快速。”

“日行千里,覆蓋大明的鐵路網構建完成之後,大明帝國通往任何地方都會變的極其快速,就會如同鐵桶一般牢牢的緊密聯繫在一起。”

“更何況,這基建搞好了,各地之間的往來變的快速便捷,縱然是有什麼災害之類的,也能夠輕鬆從其它地方調度糧食和物資過來賑災。”

“大明日報上面就詳細的報道過此時,以前黃河氾濫,災荒之年的時候,從江南地區調集糧食過去需要十天半個月的時間,但是現在,鐵路一通,命令一到,當天就可以直接用火車將一車車的糧食運到災區。”

“甚至於大明帝國這邊,還可以從遼東、從西域、河中等地區,快速的調集糧食過去賑災。”

“大明本土的北直隸地區,原本沃野千里,是大糧倉,但是現在,北直隸卻是已經完全不產糧食了,京津地區龐大的人口所需要的糧食全部都是從遼東、江南、南洋地區運輸過去的。”

“這一切都是得益於大明越來越便捷的交通,發達的水路運輸,讓各地之間的往來交通變的無比便捷。”

“放在歐洲來說的話,那就是從東歐的波蘭調集糧食到西班牙去賑災,你覺得可能嗎?”

“這糧食恐怕還沒有到西班牙就已經吃完了。”

布朗鄭重的點頭說道。

西蒙還是帶着歐洲國家這邊小國寡民的思想,還沒有充分意識到發達的交通對於一個龐大帝國的重要性和巨大的意義。

“原來如此~”

西蒙聽完,總算是明白了一些。

“這也是爲什麼現在大明本土的經濟越來越形成一個地域性的特點。”

“比如遼東地區,哪裡有肥沃的黑土地,廣袤的偏遠,地廣人稀,非常適合大規模的耕種,故而大明的遼東地區現在也是已經逐漸的成爲了大明最爲重要的糧倉。”

“根據去年統計出來的數據,單單是遼東地區產的糧食就足夠整個大明人吃了,遼東產出來的麪粉暢銷大明各地,甚至於連倭國、朝鮮、大明的諸多藩國、殖民地都流行吃遼東的白麪。”

“遼東省也是因此大力發展農業,因爲哪裡的土地非常多,故而非常流行使用機械化耕種。”

布朗想到了去年時看到的報紙,也是向西蒙描繪起大明本土這邊的一些事情來。

“何謂機械化耕種?”

西蒙一聽,整個人都傻眼了,機械化耕種?

自己聽都沒有聽說過,這耕地還機械化?

“所謂機械化耕種,是指大規模的使用機械來耕地。”

“大明人利用蒸汽機爲動力,發明了一系列的耕種機器,耕地機、播種機、收割機、磨粉機等等,一系列以蒸汽機爲動力的機器,並且還出臺了相關的優惠政策,購買機器可以無息貸款,分期付款、官府補貼等等。”

“這一系列的措施下來,也是讓遼東地區的農業獲得了迅猛的發展,耕種面積非常的大,現在據說都已經耕種到了很北的黑龍江流域,機械化的耕種,效率極高,只需要少量的人口就可以耕種大面積的農田,故而糧食產量年年增長。”

“除此之外,大明官府這邊還有專門的負責農業的農部,有官員專門在全球範圍尋找高產的良種,負責對糧食種子進行培育,推廣好的耕種方法和糧種等等。”

“從黃金洲這邊引種回來的玉米、番薯、土豆,他們僅僅只是用了兩年的時間就推廣到了大明的每一個地方,讓大明的糧食產量連年增長,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的事情。”

“這遼東地區是大明的糧倉,那麼北方、西域、河中、西北、中亞幾省,那就是大明的肉倉,這些地方,草原廣袤,水槽方面。”

“大力的發展畜牧業,爲大明提供源源不斷的馬匹、牛羊,伴隨着火車的開通,每天都有很多車專門運輸牛羊馬匹的專列往來大明本土和關外,爲大明人的餐桌帶來源源不斷的肉食。”

“大明的北直隸、山東和琉球,則是成爲大明的蔬菜水果倉庫。”

“北直隸背靠京津地區,有着極其廣袤的市場,這幾年也是流行起種植大棚蔬菜和發展養殖業,爲京津地區提供源源不斷的蔬菜和水果。”

“什麼大棚蔬菜?”

西蒙一聽,頓時又趕緊問道。

“所謂大棚蔬菜,是值利用透明玻璃或者是現在流行起來的橡膠薄膜蓋大棚,進行保溫,這樣在寒冷的冬天,蔬菜也能夠在大棚裡面生產,在冬天也能夠吃到蔬菜。”

布朗解釋道,他也沒有見過,但是報紙上面就是這樣報道的,說實話,他一開始也是有些不太相信,這大冬天的怎麼可能種出蔬菜來。

但後來遇到了從天津這邊遷移到赤霞城的大明人,聽他講過這個事情之後,他就覺得應該是可信的。

連火車、蒸汽輪船之類的事情都出現了,再出現蔬菜大棚似乎好像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

“冬天在大棚裡面種蔬菜?”

西蒙也是傻眼了,這還是第一次聽到冬天也能夠種蔬菜的事情。

“不相信吧?”

“我也沒見過,剛開始也不信,但這事情應該是真的。”

布朗看着西蒙傻眼的樣子,頓時就笑了。

“冬天種蔬菜,這大明人也真是想的出來。”

西蒙笑了笑搖搖頭,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大明卻是做出來的。

“冬天種蔬菜不算什麼~”

“大明人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就是在琉球、南洋地區種蔬菜,這些地方接近赤道,即便是冬天,也依然非常的溫暖,種出來的蔬菜和水果再用快船運到大明的北方去銷售,其中利潤可是非常高的。”

“現在普普通通的蔬菜,一二文錢一斤,到了冬天的時候,能夠賣到十幾文、幾十文一斤,利潤很大,故而才慢慢的催生出了大棚蔬菜,搭建大棚來種蔬菜。”

“大明人種的蔬菜品種也是已經來自全球各地,很多歐洲的蔬菜品種在大明這邊都得到了推廣和大規模的種植。”

布朗笑了笑說道,他現在是越來越喜歡看報紙了。

因爲足不出戶都能夠了解天下的事情,瞭解大明的變化。

報紙上面報道各種各樣的事情,國家大事,區域經濟等等,和西蒙這樣的來自歐洲的人吹起牛來,那是管用的很。

當然,這也不是吹牛,而是真真實實的說事情。

“遼東的糧食、西域河中地區的棉花和牛羊、北方草原的馬匹、牛羊、南雲的葡萄酒、南洋的蔗糖和水果、江南的大米,這些都已經逐漸的形成了一個區域性有典型代表的經濟了。”

“這一切歸根結底來說,還是要得益於大明強大的基建,越來越完善和強大的基建,極大的便捷了各地之間的往來,加強貨物的往來,進而強化了各個地區的優勢,某地區適合某種作物的生長就會專門去種這一種作物,形成了片區,進而專門種這一種,不斷的強化競爭力。”

布朗說起大明的經濟來,那也是感嘆萬千,僅僅只是農業方面大明就已經在方方面面全面領先世界各地了。

“但大明真正強大的還是工業!”

PS:還有第二章~

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1233章,奴隸的野望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1472章,刀光劍影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1621章,去河中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1244章,纔不到兩億?第47章,五萬兩白銀第1992章,朱厚熜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344章,劉翰林的日常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1902章,我們奧斯曼帝國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第199章,漁船回港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1246章,寧王的煩惱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803章,總有人去背鍋的第737章,就回本了?第1351章,全西伯利亞之天子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497章,恐怖火槍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375章,蔗糖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892章,爛到骨子裡的太醫院第696章,後黎王朝第1989章,快速發展的四川第672章,轟然倒下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1733章,汽車的速度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1151章,叛徒的下場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1879章,冰城第1137章,旗幟第600章,都成了球迷第637章,徵稅開始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415章,定邊大捷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1467章,當今之大明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987章,炮轟里斯本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414章,魔神第148章,大買賣第11章,唐老虎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579章,奴隸商人們的盛宴第631章,各產業年底總結(下)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376章,開疆拓土的意義第728章,大明遊記天津篇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906章,以殺止戰第589章,朱秀,出列第748章,南下的朝鮮人和倭人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698章,勢如破竹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2172章,兒行千里母擔憂第457章,太陽城一期第2173章,科舉改革的提議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1053章,醫療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死健康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1969章,大招工第1704章,完全不同的人生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1753章,摧枯拉朽
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1233章,奴隸的野望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1472章,刀光劍影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1621章,去河中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1244章,纔不到兩億?第47章,五萬兩白銀第1992章,朱厚熜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344章,劉翰林的日常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1902章,我們奧斯曼帝國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第199章,漁船回港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1246章,寧王的煩惱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803章,總有人去背鍋的第737章,就回本了?第1351章,全西伯利亞之天子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497章,恐怖火槍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375章,蔗糖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892章,爛到骨子裡的太醫院第696章,後黎王朝第1989章,快速發展的四川第672章,轟然倒下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1733章,汽車的速度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1151章,叛徒的下場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1879章,冰城第1137章,旗幟第600章,都成了球迷第637章,徵稅開始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415章,定邊大捷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1467章,當今之大明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987章,炮轟里斯本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414章,魔神第148章,大買賣第11章,唐老虎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579章,奴隸商人們的盛宴第631章,各產業年底總結(下)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376章,開疆拓土的意義第728章,大明遊記天津篇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906章,以殺止戰第589章,朱秀,出列第748章,南下的朝鮮人和倭人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698章,勢如破竹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2172章,兒行千里母擔憂第457章,太陽城一期第2173章,科舉改革的提議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1053章,醫療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死健康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1969章,大招工第1704章,完全不同的人生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1753章,摧枯拉朽